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仗怎麼打?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沒有船,沒有橋,你讓我們這些北兵怎麼打?

見沒有人說話,譚稹說:“當年蔡太師見官家酷愛花石,便命朱勔在江浙一帶密取當地花石以進貢,佈置在宮殿林苑中,以供官家欣賞。

後規模越弄越大,蔡太師乾脆在蘇州特設一個應奉局,派朱勔去負責,專門搜尋花石竹木及珍異之物,沿著水路送到京城。

這些運送花石之船,每十船編為一綱,沿淮河、汴河而上抵達汴京,稱之為花石綱。

除此之外,蔡太師還在蘇州特設一個造作局,集中了數千名匠人,用金銀象牙犀角竹木藤等,為延福宮和萬歲山製造各種精美器皿及擺設。

百姓對此怨聲載道。

朱勔等東南官吏,常以花石綱為名勒索百姓,為非作歹,中飽私囊。

這才終於惹怒百姓揭竿而起。”

頓了頓,譚稹接著說:“水有源,故其流不窮;木有根,故其生不窮。若不撤消了這花石綱,兩浙這裡之亂,便永遠也不會剿滅。故而,我建議撤銷蘇杭應奉局、造作局及花石綱。”

眾人看出來了,譚稹這次是真急了,竟然連趙佶的愛好都敢下手。

童貫沉默了少許,說:“很有見地。”

童貫一咬牙,又說:“即刻以官家名義宣佈:撤銷蘇杭應奉局、造作局及花石綱。再幫我草擬一份奏章,奏請官家治朱勔等東南官吏之罪,以安民心。”

眾人一看童貫和譚稹擺出來的架勢,不禁暗自嚥了口口水:“這是要動真格的了。”

隨後,眾人稍稍一想,便能理解童貫和譚稹為什麼連趙佶的愛好都敢觸碰了。

要知道,這次趙宋可以說差不多是傾全國之力來剿東南這裡的叛亂,所有的兵力、財力都交到了童貫的手上,趙佶甚至將皇權都暫時交到了童貫的手上。

這種情況下,童貫要是拿不出來成績,他屁股下的那張椅子,可就會燙他的屁股了。

而譚稹一敗丟了江南,二敗丟了揚州。

這使得宋軍被擋在長江以北,舉步維艱。

附近又沒有糧草,還得在別的地方給這五十萬大軍蒐集糧草。

長久以往下去,不可能不引起趙宋的官吏的不滿,甚至是引起趙佶的不滿。

那樣的話,結果顯而易見,就是譚稹必定會下崗,甚至會遭到重罰,而且連梁師成和王黼都保不住譚稹。

譚稹唯一的出路就是,在那天到來之前立下大功,這才能將功補過。

所以,童貫和譚稹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見童貫和譚稹動真格的了,同樣頂著巨大壓力的劉延慶,沉吟了一下,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故而,我等當從蟻賊內部瓦解蟻賊,方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劉延慶一開口,眾人就知道了,劉延慶這是準備用趙宋的看家本領——以招安分化起蟻賊,然後再以蟻賊打蟻賊。

雖說這招並不新鮮,但這招卻是趙宋歷年來剿滅農民起義的不二至寶,極為管用。

童貫本來就有用這個辦法的意思,聽劉延慶先提出來了,他便順勢令行軍參謀官劉韐,立即起草招降榜文。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有長江天險在那裡隔著,不搞來船以前,這仗想打也打不了。

童貫的行軍參謀官劉韐,是進士出身,今年五十四歲,曾在延安代理帥職,擊敗過西夏的入侵,是一個能文能武的人才。

接了童貫的命令之後,劉韐先是組織一眾參謀按照童貫的意思以趙佶的名義宣佈:撤銷蘇杭應奉局、造作局以及花石綱。

劉韐等人商量過後,以趙佶的口吻出了一道御筆,大概意思是:

過去我收買花石竹木等東西,都是朝廷事先發下錢,命令州縣官吏們依照私價購買,並且我還多次下令而且嚴立法禁,不準強買強賣。

最近我才知道,貪官汙吏多借此機會違法幹壞事,甚至於騷擾我的百姓。

我後悔莫及。

現在,我頒發下這個聖旨,一切收買花石和各種製作供奉之物的行為全部停止,以前設定的奉應局、造作局等機構全部廢除,以前奉應局、造作局的官吏全部罷免。

限期十日結束。

不久之後,趙佶接到了童貫的奏章,又親自下旨將朱勔等兩浙地區與花石綱有關的官吏全部罷免。

可以說,趙佶君臣這是將鍋全都甩到了朱勔等兩浙地區為他收斂花石綱的人身上。

寫完趙佶的御筆了之後,劉韐等人又以宣撫司的名義寫下了招降榜文。

榜文是這樣寫的:

近來狂寇竊發,四處燒殺搶掠,為害一方,朝廷哀兩浙良民,深罹塗炭,今宣撫司遵奉睿旨,統率重兵,南下剿匪,奉辭問罪,務在救民,不專殺戮,若有無知之人被迫脅從,亦或受花石官吏連累,實屬有情可原,爾等各宜奮身,早圖歸計,有官者,復還舊次,有田者,復業如初。

兇賊眷屬,賊中徒伴,若有從良之心,朝廷必降下招安,前罪皆免,一切不問。

若能身率豪傑,別立功效,即當優與官職,厚賜金帛。如能以一州一縣來歸者,即以其州縣任之;如有豪傑以鎮江城、江寧城來獻,不拘軍兵百姓,雖未命官,便與節度使,給錢十萬緡,大宅一區……

童貫下令從揚州當地招募勇士,讓他們攜帶榜文渡過長江,深入到兩浙地區,四處張貼散發。

同時,童貫又嚴令各軍嚴防死守,絕不能讓虎賁軍再過長江。

以宣撫司名義頒佈的招降黃榜,陸陸續續地散發到了兩浙地區。

童貫等人在揚州耐心等待著好訊息。

可是,幾天過後,不見對面有半點動靜。

童貫等人心裡就是一沉,知道兩浙的情況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嚴重,趙宋在這裡徹底失去了民心。

劉韐建議童貫,不能再這樣乾等下去了,應該馬上派人去歙州和江寧府,直接去找方臘和李存,對兩大賊首發出招安邀請,勸他們不要負隅頑抗,接受朝廷招降,坐享榮華富貴。

童貫覺得這個建議不錯,於是他親自起草了兩封內容差不多的信。

信是這樣寫的:

“太傅、領樞密院事、充江、淮、荊、浙等路宣撫使童貫謹致書方臘/李存閣下:

蓋聞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得人心者,可以立國,失人心者,罔克守邦。

今大宋繁榮昌盛,雄兵百萬,天子聖明,通達古今,並無存亡危機,望汝洞然深悉。

善為計者,因敗以圖成,轉禍以為福,若能開門以迎降,使汝世世不失尊位,兩浙之人亦無蹈斧鉞之患,如其不然,當議進兵。

汝勢蹙事窮,天厭人離,欲南走則無所歸,欲北歸則安可得,當此之際,雖悔何追?

況區區兩浙之地,必不能守。

汝亦豪傑之士,必有仁愛之心,若能知昔人存亡之機,全兩浙一方之命,其餘陰德與世無窮。貫聞汝之名已久,不敢不以誠相告,惟審思而熟計,勿為庸人所誤。”

信已經寫好,可是,派誰去送信呢?

劉韐說:“此我計也,捨我其誰。”

不想,童貫卻搖搖頭:“方臘、李存皆屠夫之輩,讓與其有關係之人去罷。”

找了好久,童貫才選出了一個跟方臘有過一面之緣的豪傑,然後派那人拿著童貫的親筆信去歙州招降方臘。

至於李存這邊,就容易多了。

童貫派人稍稍一打聽,就找到了好幾十個李存的親戚。

童貫不解,問左右:“李存那賊廝在兩浙這裡勢力恁地大?”

然後就有人跟童貫說,哪呀,李存是個無父無母的泥腿子,一個親戚都沒有,可是李存暴起了以後,在兩浙這裡強搶了一百多個小妾,以至於現在很多世家大族的人都能跟李存扯上親戚關係。

童貫這才恍然大悟。

最後,童貫選了一個據說是李存特別寵愛的小妾田氏的嫡親哥哥帶著童貫的親筆信去江寧府招降李存……

……

……

哥哥們,今天看完,明天別忘了再來看啊。

快的話,明天晚上就能有訊息了。

慢的話,後天也應該就有訊息了。

所以,哥哥們再幫我追讀兩天就好。

麻煩哥哥們了,謝謝哥哥們了,拜託哥哥們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春閨令

春閨令

喬燕
文案:【全文已完結,養肥可宰。下一本開《嫁中宮》】 京城第一公子謝凌,出身名門,儀容儒雅,是朝中最年輕的宰輔。 昭寧三年,遵守祖輩婚約,迎娶江南第一世族秦家大小姐為妻。 新婚當夜,看著妻子嬌若芙蓉,難掩姝色的容貌,謝凌心尖顫了顫。 婚後,二人舉案齊眉。 ** 秦謝兩家婚約乃是祖輩婚約,奈何長姐心裡早已有心上人。 百般權衡之下,妹妹秦若硬著頭皮嫁了過去。 謝家每一個人都對她很好,包括她那位權勢滔天,
歷史 完結 0萬字
大楚風流

大楚風流

劍流兒
一朝穿越大楚,看男主在記憶中從未存在過的王朝,實現人生風流,登上權利高峰!
歷史 連載 6萬字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叄餐四季
【穿越、讀心、搞笑、團寵】 劉善穿越了,成為了三國時期的劉禪,開局就在長坂坡,剛脫險就被劉備摔,好不容易安穩了幾天,又多了個小媽,而且還是個想把他抱去東吳的小媽…… 【士元叔,死在了落鳳坡!】龐統:“??” 【關二叔,死在了麥城!】關羽:“……” 【張三叔,死在了閬中!】張飛:“!!” 【親爹,死在了白帝城!】眾將領:“?!” 可漸漸的,劉禪發現,這個三國好像跟他知道的不一樣,龐統沒死?關羽也沒死
歷史 連載 4萬字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一月的雨季
回村經營農家樂的張泊發現一個問題,似乎他的這間農家樂成為了連同各個朝代的橋樑。 歷史上的一系列的名人皆彙集於此。甚至,他們之間還能夠互相串門! 劉備:“中山靖王劉勝十七代世孫劉備見過武帝陛下,望陛下救大漢於水火。”岳飛:“天無二日,我心中只有哲宗官家一個太陽。”朱棣:“爹,你沒死啊。”……曹操:“我打劉備,漢武帝嗎?真的假的?”金國:“我打岳飛,霍去病嗎?真的假的?”帶清:“我打明太祖,明成祖嗎?
歷史 連載 2萬字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東鴨西樓
洪武元年,龍虎山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帶著兒子張異進京面聖,他滿心歡喜而來,卻被皇帝奪了天師位,抑鬱而歸。 而隨行的張異,因為預言這件事,被皇帝當成小神仙留在京城。張正常臨走前,求張異為龍虎山拿回天師位。 應天府從此多了一位能預測未來的小神仙。他能推算大明二百多國運,也能隨手發明許多神奇的東西,他救過皇帝的命,也差點把當朝天子氣死過去……老朱面對張異,每天都在殺了他或者拜為神仙之間反覆橫跳,好不糾結…
歷史 連載 31萬字
禍害大明

禍害大明

有怪莫怪
朱樉很不爽,活著被朱元璋罵作『不曉人事,蠢如禽獸』,死後神道碑被刻上『死有餘辜』。 \n\n李世民排行老二,我朱樉也是老二。\n李世民是秦王,我朱樉也是秦王。 \n玄武門走不通,我就走洪武門。\n李二鳳能做天可汗,那我朱·巴勒猛幹·樉要做騰格里汗。 \n\n洪武大帝朱元璋提劍怒喝道: “小畜生,豎子敢爾?”\n\n朱樉三拜九叩道: “陛下年老體衰,兒臣恭迎父皇退休。”
歷史 連載 2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