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城的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等太子一干熱追到後山種植歸墟草的洞穴大鐵門前,只見大門緊閉,皇帝一行人早就逃了進去,太子一使眼色,以馬沅為首的三名修士手持法寶攻向鐵門,只聽轟的一聲,三名修士面色微變被反彈回來了。

那黑巾修士馬沅道:“太子殿下,此門被高手刻印了法紋,我等無法短時間內攻破,此門只能從裡到外才能開啟。”

崔琰聞言,率眾而出,道:“稍安勿躁,你們接著想辦法破了此門,老夫來勸陛下開門。”

崔琰上前朝裡面喊道:“陛下,門外是老臣,您聽見了嗎?”

過了半晌,門內才傳出聲音道:“我是霍錚,崔相您在外面沒事吧?我們也沒想到您老掉隊了,進來才發現不見您的身影。”

崔琰道:“霍丞相,你放心,我好得很,請您代為回稟陛下,老臣一路上已經勸降了太子殿下,其中有很多誤會,太子殿下也是被人矇蔽才不得不行此下策,太子殿下已經被老臣拉來負荊請罪了,請陛下開啟大門,讓太子殿下在陛下御前請罪。”

秦、劉二人面面相覷,內心感嘆一聲,薑還是老的辣,先騙開大門再。

半晌,門內還是悄無聲息,這時崔琰湊上前去,高聲把太子殿下之所以起兵的前因後果都細細道來……

言罷,崔琰喊道:“陛下,其中有太多的誤會,太子殿下已經知錯了,現在已經跪在鐵門前請罪呢!”

崔琰向後使了一個眼色,太子連忙上前跪在大門前,對門內哭訴道:“陛下,門外是兒臣,兒臣知錯了,兒臣也是誤以為陛下殯才……以為霍丞相等人秘不發喪,想廢了兒臣的太子之位,所以兒臣才不得不行此下策,陛下,兒臣就在門外聽候陛下發落。”

此時門內洞穴中,眾人臉上被火光映照的陰晴不定,特別是霍錚聞言太子居然以為他秘不發喪,要廢了太子之位?這給他十個狗膽都不敢啊?東宮這一幫人可真敢想。

但是話回來,太子一黨面臨之前的那種環境和困境,想歪了也實屬無奈,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他霍錚面臨那種局勢,搞不好也會想歪,誰讓陛下非要修行這長生之術呢?還一年多沒音信,換誰都會多想。

可如今搞到這種局面,總不能懶皇帝吧?搞不好最終還是由他們這些人來背鍋,這次不管太子造反是有意還是無意,這太子之位是肯定保不住了。

皇帝聞言,轉首問霍錚道:“霍愛卿,你怎麼看太子與崔琰的辭?”

霍錚斟酌了一番措辭後,道:“陛下,微臣認為,太子與崔相國所言或許確實事出有因,不能不信,也不可全信,但是太子殿下不管以何種理由兵諫造反就是對陛下不忠不孝,微臣以為,現在局勢不明,不能開門,我們人少,尚不清楚對方的意圖是否對我們有利,微臣以為還是等程校尉帶著北營將士來援,我們再出去不遲。”

霍錚最後這句話意思就是,太子與崔琰搞不好會魚死網破,保險期間,還是別開門……

皇帝轉頭又看了看呂公公,問他的意見,呂梁趕緊上前搭話道:“陛下,相國大人老成持重,老奴也是這個意思。”

皇帝點點頭表示認可了霍錚的意見。

就這樣,雙方隔著一道鐵門,你來我往,各各話,太子與崔琰好歹,反正裡面就是不開門,此時極宮外喊殺聲一片,太子神情中似乎有些許慌亂。

這時一名將士渾身血汙跑到太子面前,道:“太子殿下不好了,北營軍殺到宮裡了,我們很多弟兄都潰散了……”

這時崔琰也急了,隔著大鐵門喊道:“哎!陛下啊!陛下,您聖明燭照怎麼到了現在還堪不破這生死關啊?老臣今年七十有餘,位極人臣,先後輔佐先皇與陛下您,老臣覺得此生無憾了,即便是現在就死去亦無憾事,可我眼看著您英明神武帶領著晉國一掃六合,一統下,可如今居然受妖女蠱惑,企圖長生不老。”

“陛下,人固有一死,您怎麼就這麼執著呢?以陛下您的文治武功,足可光耀萬世,為何陛下您就是死活不肯放手呢?老臣我已經勸住太子殿下了,只要陛下您開啟鐵門,我們依舊是陛下您忠順的臣子,陛下!請開門!”

這時太子眼中閃過瘋狂之色,吼道:“來不及了,給我上攻城器械,今一定要把這個鐵門給我開啟。”

他轉頭看了一眼馬沅為首的三名修士,道:“諸位師,你們也上,今就是硬砸,也得給孤砸開這道鐵門。”

三名修士領命,祭出法寶轟向鐵門。

崔琰的這番辭,話音未落,此時鐵門開始劇烈的晃動,洞內眾人明白了,門外的太子爺急眼了,直接上攻城器械了,剛才還一服服軟認錯的態度,現在立即就開始強攻鐵門了,這不就擺明了剛才扯了那麼多屁話,其實就是想騙開鐵門挾持皇帝?

眾人隱約見到陛下坐在木輪椅上臉都氣成了豬肝色,接著便劇烈的開始咳嗽,忽然頭一歪竟然咳出了黑色的血液,呂梁與霍錚見狀驚的不行,連忙上前檢視,這種關鍵時刻皇帝可千萬不要出事……

這時護駕左右的大族長阿合喇彌也上前向皇帝身體輸進了不少靈氣,治癒內傷,皇帝終於面色好看了些,吐了一口氣對阿合喇彌頷首道:

“多謝大族長,若朕能躲過此劫,必御駕親征滅了這個所謂的泰沙國,助大族長復國。”

此時阿合喇彌輕輕的對皇帝,道:“陛下,這以後的事以後再,您現在一定要保重龍體,陛下還差兩就出關,一定不能情緒激動,即便出關以後也切忌大喜大悲,這樣會嚴重損害陛下的經脈,萬神丹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皇帝無奈道:“大族長請放心,朕知道了……”

皇帝心中苦悶,眼下這種情況他能不動氣嘛!崔琰這老賊連猶豫都沒猶豫就跟太子搞在一起了,剛才這番表現,很明顯就是想騙開大門挾持子,自己才剛醒來就遭遇最信任的太子與大臣雙雙背叛,肺都快要氣炸了。

皇帝輕輕咳嗽了幾聲,面色似乎好了很多,呂公公連忙扶著皇帝緩緩地為皇帝按揉背部舒氣。

此時極宮內,公子修是三百死士配合程埔北軍一路殺向內宮,太子的幾萬烏合之眾只顧著燒殺搶掠,一見正規軍來了,不過才抵抗了幾個回合,便帶著搶掠來的財物和女人,潰散而去。

躲在偏殿的穆晟見北軍殺到宮裡來了,知道局勢已經明朗,又見公子修也領著數百門客混在北軍中平叛,他心中一動,乾脆現身加入了北軍的平叛隊伍,反正白來的護駕之功,不撈白不撈,他心裡很清楚,現在北軍就是左右局勢的重要力量。

公子修一見穆晟忽然現身,心中一動,果然此子被秘密召見入宮了,看來傳言有可能是真的,就是不知道他是怎麼躲過太子亂黨的搜捕。

公子修與穆晟二茹頭示意後,穆晟上前向北軍統帥護軍校尉程埔進言道:“程將軍,叛軍此時正在攻打後山,陛下就在那裡,我們速去支援。”

程埔聞言,也不廢話,一揮手下令道:“兒郎們,隨我救駕。”

北軍數萬人馬,浩浩蕩蕩殺向後山。

此時太極宮後山,太子麾下的數千人馬還是在不停地操作各種工程器械進攻山洞,這時左邊的大鐵門被這折騰了半,終於轟的一聲倒下了,太子一黨衝進山洞,只見三百多中尉軍與一百多三目族武士嚴陣以待。

太子、秦紹、郭歡等人帶領死士終於攻進了山洞,卻看見了不可思議的一幕,皇帝端坐於木質輪椅上之上,面色看起來跟殭屍一般,半死不活,最裡面圍著文武官員,周圍則有著身穿重甲的數百禁衛軍精銳,個個張弓搭箭刀槍出鞘。

太子與秦、劉二人面面相覷,一時間竟然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只見坐在中間的皇帝直接開口厲聲呵斥道:“穆白,你這無君無父的逆子,你難道要弒君嗎?”

太子握著劍呆愣當場,左丞相霍錚指著太子怒吼一聲:“太子,你要幹什麼?陛下再此,還不放下刀劍速速投降。”

右丞相崔琰面色微變,對著身邊的太子大吼道:“陛下身邊有妖女蠱惑聖心,霍錚奸賊從中挑撥離間太子與陛下的父子感情,陛下聖明燭照,只是受了奸佞蠱惑才會如此昏聵,太子你還猶豫什麼?清君側!”

霍錚等朝廷眾臣見崔琰這老賊已經把他們都成奸佞了,這鍋都已經牢牢扣在他們身上了,也都紛紛氣的臉色發白。

皇帝聽聞,坐在輪椅上被氣的渾身顫抖,連一句完整的話都不出來,大族長見狀,面色微變立即向皇帝體內輸送靈氣才讓皇帝面色好看了很多。

崔琰一聲“清君側”猶如一道重錘砸中了太子的內心,也砸醒了太子一黨。

太子盯著那不似人樣的皇帝,顫抖的舉起佩劍,緩緩出了三個字:“清君側……”

彷彿這三個字耗盡了太子所有的力氣一般,太子知道,他已經沒退路了,只能一錯到底。

秦、劉等太黨徒怒吼一聲:“誅殺奸佞,清君側,弟兄們上啊。”

他們也明白,此時再不拼命,那以後連拼命的機會都不會有了,太子一黨猶如出籠的野獸一般,呼號這衝向了精銳中尉軍。

霍錚眼見皇帝又被氣的背過氣去,只好自作主張怒吼一聲道:“將士們為陛下盡忠的時候到了,北軍的支援馬上就到,誅殺逆黨,爵升五級,賞萬金。”

中尉軍聞言士氣大漲,也大吼著衝向太子一黨,太子黨徒雖眾,可是擁擠在這狹窄的山洞中,太子一黨的人數優勢無法展開,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衝鋒,山洞中刀光劍影廝殺聲陣陣,一時間誰也奈何不了誰,大族長緊緊的護衛的皇帝身邊,中尉軍與三目族武士與太子黨徒血戰在了一起。

一盞茶後,太子也是親自帶隊衝鋒,眼看就要攻破中尉軍的軍陣了。

這時數千叛軍身後傳來一聲:“陛下,程埔救駕來遲,兒郎們給我殺,今這幫犯上作亂的亂黨一個也跑不了……”

太子聞言,大驚失色,太子一黨腹背受敵,已經是士氣低迷,山洞裡,中尉軍聽聞支援到了,紛紛士氣如虹,怒吼著衝向太子死士,太子一黨連連敗退,任誰都看得出來,太子敗局已定……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