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夏日蟬鳴,叫得天氣更熱了。

于謙抬起袖子,擦去額頭的汗水,與宋斷斷一起盯著眼前的儀器。

陡然之間,儀器裡面的指標輕微搖晃了下。

「動了!」

于謙與宋斷斷齊聲喊了出來。

隨後,指標再次晃動,這次的幅度明顯更大一些,但很快又退回到了最初的位置,很快,指標再次晃動,這次指標不僅偏轉,偏轉的幅度還在一點點增加,最終穩定了刻度「3」的位置,在持續了一段時間後,指標似乎失去了支撐力量,轉而回到了最初點。

郭嘉樂從地下實驗室裡跑了出來,隔著十幾丈遠就喊了起來:「如何?」

于謙、宋斷斷起身,咧嘴笑著。

郭嘉樂很快跑了過來。

宋斷斷滿是歡喜地說:「郭兄,你做成了一件前無古人的偉大之事!」

于謙點頭,稱讚道:「確實配得上偉大二字。」

郭嘉樂哈哈大笑著,小心翼翼地抱起儀器:「偉大不偉大,那是身後事,與咱這輩子無關就不作討論了,可到了刻度3?」

于謙連忙說:「到了。」

郭嘉樂眉頭微抬,指了指地上鋪了好長的線,笑道:「這樣一來,延長銅線,確實可以實現電能的十五丈距離傳輸,等到製出百丈長的線時,我們再進行一次測試,若依舊成功,我們便可以奏請朝廷進行六十里遠端鋪線與實驗。」

宋斷斷忍不住擊掌,暢想道:「如果六十里依舊成功,那三百里,五百里,千里,乃至萬里,都可能成功!一旦此事做成,將會徹底改變歷史!」

于謙看著兩人,發自內心地感覺高興。

為了這些實驗,兩人齊心合作,悶頭進行了兩年之久,終於製出來了鍍錫銅線併成功用橡膠封裝,並完成了手搖式電磁感應儀器的製作與眼前的電流感應指標儀。

雖說現在沒有人清楚這東西到底有多少用處。

國子監研究,允許進行無用的研究,但想要得到更多的資金支援,就必須說明繼續研究下去可能出現的結果,比如應用場景、應用價值。

郭嘉樂不知道電能的應用場合與價值有多大,但很清楚,這是一個極新且具備迷人奧秘的領域,郭嘉樂希望透過創造電能來獲得閃電的能力,將天地照亮,可這一項研究尚沒有半點頭緒,現在有限的電能根本無法點亮什麼東西,至少郭嘉樂還沒有做到。

但郭嘉樂最終還是找到了說服國子監的理由。

于謙想起郭嘉樂天馬行空的設想,他竟想要製造二十六臺手搖式電磁感應儀器,然後鋪設二十六條線出去,接通二十六個電流感應指標儀,每一個線設為一個拼音字母,當指標晃動時,意味著傳達出了一個字母,用這種法子,可以藉助拼音的方式實現語言的傳達。

國子監對這個驚人的想法很是震驚,在兵學院上課的徐輝祖聽到之後,當即找到郭嘉樂,看過最原始的儀器之後,徐輝祖放出話來:「只管花錢,沒錢了就找國子監要,國子監沒有就找兵部、戶部與皇上要,實在沒人給錢,我給,哪怕是賣了魏國公府也要繼續研究下去!」

徐輝祖並不是僅僅說句話那麼簡單,他將此事告知了兵部、五軍都督府與一干公侯伯爵,聯名二百餘勳貴、將領、官吏,上書朝廷將郭嘉樂的研究列為最高秘密,並全力支援。

那是二月十八日的事,於是,出現了一個高度機密的「218」計劃,只不過這個高度機密需要在外面進行,實在機密不起來,郭嘉樂又不想換個地方,習慣了國子監的地下室。.

於是國子監匠學院便設了個規矩,對郭嘉樂的研究有了「三不準」,未經許可,不準打聽,不準觀察,不準翻閱文

檔。

于謙是「218」計劃的參與者,曾提議使用玻璃封裝銅線,雖然可行,但根本沒辦法用,不小心就摔碎了……

這次計劃的成功,為遠端訊息的傳輸奠定了基礎。

一旦六十里甚至更遠距離實驗成功,那大明將會擁有一種全新的傳遞訊息渠道,一種不需要驛使八百里加急,不需要火車,不需要船隻,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將訊息傳到很遠之外的地方。

這種用電來傳遞文書的方式,將會極大強化朝廷對地方的控制。

試想,若是北京煤炭缺口過大,只需要發個電報給山西,讓其大量運輸煤炭而來,便能夠緩解問題。若西疆行省收到了帖木兒國內的情報訊息,完全可以透過電報將訊息告知北京,而北京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裡回覆應對之策。若鳳陽府出了災,朝廷只需要電報浙江、江西、河南、山東等行省,從不同方向輸糧……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軍事價值,如果草原上有誰想蹦躂,西南土司想吃火藥彈,定遠行省有人掀翻了桌子,西疆行省需要活動活動,朝廷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收到情報並做出決策,而不是需要動輒十天至一個月以上。

這是一項改變大明劃時代的發明與創造,當之無愧的偉大!

匠學院院長周昌走了過來,看著歡喜的三人,笑道:「看來實驗取得了成功,這才讓你們三人笑容滿面。」

郭嘉樂、宋斷斷、于謙肅然行禮。

周昌看了看桌上的儀器,點頭道:「一步步臻善吧,像是蒸汽機,如今還在迭代,你這電能是新生事物,距離實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是那句話,放開手腳去幹,匠學院會全力支援你們。」

郭嘉樂謝過周昌,然後說:「後續需要將銅線規格統一起來,包括長度,為日後鋪設做準備。」

周昌伸手,輕輕拍了拍眼前的儀器:「沒問題,規格我會安排人去做。只是我建議跨過百丈距離的測試,直接進行一里實驗吧。」

「可以嗎?」

郭嘉樂詢問。

國子監的實驗都是一小步一小步進行,很少有大踏步前進的,像是胡其儀用熱氣球飛天,一開始也是從三丈,十丈,二十幾丈,一點點向上實驗,最終才允許飛天。

小幅度慢跑是實驗的基本原則,大幅度冒進一旦失敗,帶來的損失也將是巨大的。

周昌發話:「可以,這件事我可以做主。」

郭嘉樂看向宋斷斷、于謙。

宋斷斷驚喜地說:「若是如此,那距離電能傳輸情報的時代很快便會出現。」

周昌轉過身,擺了擺手:「銅線已經在準備了,三日之後可以進行實驗,皇上與一干武將勳貴都會去參觀。對了,不要忘記了明日清晨的集議。」

郭嘉樂等人對周昌行禮。

于謙仰頭看了看天空,輕聲道:「明日集議啊,聽說二炮局、科技局、兵仗局的人也會來一些,國子監各學院的頂尖監生也會來。」

宋斷斷彈了彈衣襟:「何止,金陵國子監也派來了人,這次集議,將是一次天才的集議。」

郭嘉樂將儀器埠的銅線解開,對準備收攏銅線的宋斷斷說:「天才的集議,這個說法確實恰當,只不過能不能集議出個結果,那就很難說了,若什麼結果都沒有,那可就成了天才的笑話。」

于謙插了句:「商議未必當場就會有結果,誰也說不清楚某一句話,很可能就會迸發出靈感。」

郭嘉樂瞪了一眼于謙:「你一個小孩子,別總是老氣橫秋的。」

「近朱者赤,我有什麼法子……」

于謙很是無奈。

身邊都是天才,國子監除了偶爾來的朱文奎

就沒有自己這麼大年紀的人了,絕大部分都是三十上下,大環境就是沉穩,沒半點童真,自己冬天戴個虎頭帽子都被人笑話,容易嘛……

回到地下室。

郭嘉樂看著眼前的電流感應指標儀,認真地說:「電能隨著距離的增加,有著一定程度的衰減,雖然目前來看這種衰減很不起眼,但若是距離增加到百里、千里時,這種衰減很可能會變得可怕。」

宋斷斷點了點頭:「從指標的晃動幅度來看,確實有了一些衰減,但你不已經找到了方法,你打算製造一種大點的手搖式發電裝置,透過增大電能來解決衰減。我相信,電能的增加,一定可以解決衰減問題,跨越幾千裡的傳輸是可行的。」

于謙歪了歪頭,問道:「什麼時候將手搖式發電與蒸汽機連在一起,若是讓蒸汽機帶動發電,轉速豈不是更快,到那時,電能強度會有多高,我倒是期待。」

郭嘉樂揉了揉酸澀的胳膊:「讓蒸汽機帶動,這倒是可行之策。只不過皇上說過,電能未來是要取代蒸汽機成為一種新的能量,如何讓電驅動,如同蒸汽機一樣驅動螺旋槳、輪子,運動到底是怎麼出現的……」

宋斷斷、于謙並沒有打擾郭嘉樂的沉思,而是走出了地下室。

國子監放了暑假,安靜了許多,但還有一批人沒有離開,而這些人,都站在一個個未知的學問門口。

宋斷斷拿起蒲扇給於謙送了幾下風,詢問道:「有訊息說,二皇子去了天津港,這是真的嗎?」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