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新生報名【1】
園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希自己抓的小魚加上小男孩賣給她的,烘乾後的小魚乾都已經有好幾百斤了。
這要是做成麻辣小魚乾或者香辣小魚乾來賣,也能賣到上千塊錢了。
自己不但賺了錢,還幫到了有需要的孩子,可真是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第二天一早,吃了早飯,宋希就和周義一起去平安村新修的學校。
學校確實按照宋希的圖紙來建的。
大門進去,就是很寬大的院子,而後面則是並排的幾間房子,看上去像幾個門面房似的。
第一間房子裡面放了兩口大水缸,也修了土灶臺,只不過目前沒有鐵鍋。
因為新的鐵鍋很貴,購買還需要票。
不過宋希有舊的鍋碗瓢盆。
灶臺那邊也按照宋希的要求開了個後門,宋希之所以這樣要求,是因為她打算將柴火堆在後面,更打算將後面那片沙地圈起來,帶著孩子們種一些經濟作物。
宋希走到灶臺後面,伸手開啟了後門,入眼的便是大片的沙地。
沙地的最終端連線著荒山,荒山上只有一丁點的綠色,大多數都是石頭。
宋希之所以會選擇這裡,就是因為這裡種不了任何糧食,這樣也就不會有人說學校佔著好地方了。
“義哥,這片沙地面積多大,你能看出來嗎?”宋希眯著眼睛,眺望著遠方,對身後的周義問道。
周義下巴往宋希肩上一搭,雙臂伸到前面圈住了宋希,“看上去大約有兩三畝吧!就算不到三畝,那也差不多了。”
“是嗎?”宋希微微一驚,連眉頭都微微一跳。
竟然有這麼大面積啊!
那真的是太好了,西瓜貴,還好賣,如果種的好的話,畝產量可以到七千到一萬斤。
這三畝地若是都種上西瓜,用靈泉水澆灌,年產個兩三萬斤,豈不是賺大發了?
更何況,西瓜是可以種兩季的。
三月種,七月收,六月種,十月收。
產量翻倍,那麼年產量最低也有五萬斤,水果在這個年代可是有市無價的,也就是說大家有錢都難買到。
到時候能賣上什麼價,還不得看文強那邊定價啊!
要是能定上個一塊兩塊的,那真的就發了。
宋希真的是越想越開心,彷彿看見了平安村村民臉上綻放的笑容似得。
突然聽見身後傳來嚴肅的咳嗽聲,宋希趕緊掙脫了周義的雙臂,頓時尷尬無比。
“宋希,還有什麼不妥之處嗎?”錢為民站在第一間屋子的門外問道,他並沒有進去。
宋希將後門關上,轉身走了過來,“缺柴火,缺乾淨的水。”
“這些我會安排下去的。”錢為民點點頭,他打量了周義一番,倒是沒有想到這兩個孩子感情到了這麼好的地步,心裡挺欣慰的。
他身為平安村的村長,自然想看到全部的村民日子都能過的圓滿。
“還有院子裡的地需要修整。”
宋希話音剛落,錢為民就讓周義去喊幾個人領工具過來修整院子裡的土地。
周義側目望了宋希一眼,便離開了。
錢為民對宋希說道,“缺的幾扇木門,木工正在趕工,等晚稻收割之後,應該能安好,到時候教室就能使用了。”
周義很快就回來了,並且還帶著周平他們三個,之後四個人一起修整院子裡的地。
人多力量大,很快就將院子裡的地分成一塊塊菜畦。
過了一會兒,便有人帶孩子過來報名了。
是徐雲英和她的三個孩子。
宋希知道,徐雲英一定會送孩子過來讀書的,從她不怕離婚不怕流言蜚語不怕辛苦就可以看的出來。
但凡孩子有出頭的機會,她都不可能放棄的。
雖然不是每一個讀書的人都有出頭的機會,但是讀書卻有很多的好處,至少能讓一個人知道更廣闊的世界,知道更有趣的事情。
“雲英嬸子,你們這麼早就過來報名啊,三個孩子長得真好,快來辦公室,我給你們登記。”宋希從隨身攜帶的布袋子裡拿出自制的花名冊和鉛筆,招呼他們進第二間屋子。
第二間屋子是辦公室,裡面擺放了一張桌椅,顯然是不夠用的,其他的桌椅應該還在趕工當中。
宋希坐在桌子後面,拿起鉛筆,抬頭看向面前的人。
徐雲英將大兒子拉了過來,用公事公辦的語氣說道,“宋希老師,這是我大兒子,徐冰,今年十五歲了,這個時候送來讀書,還是可以的吧?”
宋希自然也知道,徐雲英這是不想讓外人知道她們私下裡關係好,免得村裡人亂說。
畢竟村裡人都沒讀過書,可不是都那麼明事理的。
“只要自己願意,多大年紀來讀書寫字都是可以的,畢竟活到老學到老嘛!”
宋希在花名冊上登記徐冰的個人資料,姓名、年齡、性別。
至於其他的就沒有過問那麼多了,畢竟以後天天見面,可以慢慢了解。
宋希依次為徐雲英的三個孩子登記,大兒子徐冰今年十五歲,二兒子徐清十三歲,小女兒徐玉潔十歲。
登記完之後,宋希告訴他們,全部的學生都從一年級學起。
只要兩門功課都能考到八十分以上,就升二年級。
速度可以快一點,不用像公社的小學一樣,必須一年一年慢慢的升。
有些孩子年紀大,可以早點培養出來,早點送進高中讀書。
到時候畢業了,或許可以在城裡分配一個工作。
若是成績極好,或許能被推薦上工農兵大學。
就算是推薦的,但是含金量也是極高的,讀出來了,那可就是人人羨慕的存在了。
徐雲英見三個孩子都成功的報了名,臉上流露出放鬆的笑容來。
宋希想了想便說道,“十二月一號早上九點開始上課,希望大家能夠準時到達這裡,不要遲到,知道了嗎?”
宋希也知道,農村裡的孩子都要幫家裡幹家務,自然不能像城裡孩子那樣什麼都不用管七八點就可以去學校,所以她就把時間定在九點。
至於為何把開學日期定在十二月一號,那是因為過兩天就要收割晚稻了。
到時候還要脫粒、晾曬,還要交公糧,事情還挺多的。
再加上週義說了收割晚稻後辦個酒席,那也需要時間。
還不如把開學日期往後推遲一點,這樣做什麼都不用著急忙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