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此情況不但發生在黑風寨,還有彎月山以及東沂山。

那兩處被左志剛和齊亮剿滅,但因為要著急帶傷員回家治傷,並沒有收攏戰利品。

便留下一些人手把守著,免得被旁人摘了勝利的果實。

當然,也略有不同。

像彎月山留守的土匪,直接就凶神惡煞的把前來交安民費的村民轟走。

似乎走的慢一點,就會被那些土匪拿刀砍死。

把土匪的兇狠殘暴完美呈現。

而東沂山的留守官兵溫和多了,直接告訴那邊趕來交安民費的村民東沂山的土匪被剿滅殆盡,以後都不用交安民費了。

村民看到那些人穿著士兵的服裝,也就相信了五分。

剩下五分,就要他們自己去縣府打探訊息了。

所以等趙平他們帶著人趕到雲安縣時,整個雲安縣人滿為患,比過年都熱鬧。

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彼此說著道聽途說的訊息。

“你們聽說了沒有?今年的安民費好像不用交了。”

“啊?真的嗎?什麼時候的訊息?為什麼我不知情?”

“今天早上剛剛傳出來的。”

“為什麼不交啊?”

“不清楚,我家是彎月山那邊的,早上我爹跟著村長去交安民費,直接就被土匪趕跑了。”

“我知道。”

另外一人道:“我家是前門村的,我今天還跟著村長去黑風寨交安民費了。”

“結果三當家不收,還告訴我們,以後整個雲安縣都不再收安民費了,原因是趙先生把整個雲安縣的土匪全部剿滅。”

“雲安縣都沒有土匪了,還收什麼安民費啊?”

“竟有這種事情?真的假的啊?”

“肯定是真的,我家是東沂山那邊的,今天去交糧的時候,山上已經沒有了土匪,反而是官兵。”

“他也告訴我們,土匪被趙先生剿滅了。”

“趙先生不但攻克了瘟疫,連土匪的問題也能解決,不愧是我們雲安縣的活神仙。”

“以後再吃飯,我一定要先把飯菜放在趙先生雕像面前,先敬先生,然後再吃。”

“……”

諸如此類的對話比比皆是,不多時就傳到了縣府。

首先得到訊息的是縣丞衛竹。

這可是大喜事,必須要向縣令彙報。

所以衛竹就急急忙忙找到縣令,“縣令,好訊息,天大的好訊息。”

縣令黃豐年正在午休,被驚醒,還處在迷糊當中。

納悶的問,“什麼好訊息?”

莫非安民費已經收齊了?

“縣老爺真是個運籌帷幄的高人,同樣也是一個好人。”

“罵誰好人呢?”

黃豐年在心中抗議。

好人能當縣令?

好人能升遷?

好人能掙錢?

衛竹不疑有他,繼續道:“沒想到縣老爺痛恨土匪收的安民費過高,特意聯合趙先生一同剿匪。”

“如今雲安縣三波土匪盡數被剿滅,縣老爺可謂是功德無量啊。”

“這次離任,說不定能調往京城當一個京官呢。”

“啥玩意?”

黃豐年以為自己聽錯了,揉了揉耳朵問,“你說什麼?”

“雲安縣的土匪被趙先生剿滅了?”

“不是被趙先生剿滅,而是趙先生在縣老爺的指派下剿滅的。”

衛竹糾正道:“縣老爺,這可是天大的功勞,你就算再怎麼風輕雲淡,也不能不顧啊。”

“是你的就是你的,誰也搶奪不走。”

“我……”

黃豐年想吐血。

土匪被剿滅殆盡,他還怎麼賺銀子?

五成安民費,他能抽取三成半。

以每人二畝良田計算,每個村子三千人,就是六千畝良田。

畝產一石,為六千石。

每石六百文,三千六百兩銀子。

自己抽取三成半,為銀錢一千二百六十兩。

二十個村子,那就是兩萬五千多兩。

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就這麼沒了。

黃豐年心都在滴血。

該死的趙平,閒著沒事剿什麼匪?

真想剿,等老爺我離任之後,你想怎麼剿就怎麼剿。

現在剿匪,不是壞本縣令的好事嗎?

然而衛竹不清楚他心中所想,繼續絮絮叨叨。

“縣老爺,你升遷了,可不能忘記我這個縣丞啊?”

“我跟在你身邊那麼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算無法跟隨縣老爺一起進京為官,你多在上面美言幾句,給下官一個縣令噹噹也是好的……”

黃豐年一直沒有說話。

他的心態也在轉變。

從最開始的震驚,到搞清楚事實之後的憤怒,再到現在的開心。

沒有安民費又如何?

反正自己已經打點完畢,等離任後覆命,吏部自會給自己一個不錯的官職。

雖不至於跳到郡守,但最起碼也不會待在雲安縣這種窮鄉僻壤。

說不定能到江南富碩之地當縣令。

倒是徹底剿滅雲安縣境內的土匪,這絕對是大功一件。

上頭每年都下派剿匪任務,不過是拿幾個土匪裝裝樣子,真正的土匪,卻一個也沒殺。

而他在任期間,土匪盡數剿滅。

有這種天降奇功,他還真有望能混個郡守。

比兩萬五千兩銀子的功效不知道高出多少倍呢。

就是不知道趙平剿匪獲得的好處會不會分自己一些?

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

他趙平雖是品酒官,但無任何實權。

在雲安縣這一畝三分地,他仍舊要看自己臉色行事。

膽敢不分,自己有的是辦法拿捏他。

至於他跟土匪之間來往的信件,黃豐年自然而然的忽略。

土匪又不是傻子,何況自己還特意叮囑過他們,看完信件立刻燒燬。

趙平肯定拿不到那種機密。

沉吟一二,他才衝著衛竹道:“衛縣丞,這件事情你知我知就行了,不用到處宣揚。”

“身為縣令,剿匪本就是本官義不容辭的責任,本官只不過是做了分內之事,沒有什麼可炫耀的。”

懂了。

這是讓我為他炫耀呢。

衛竹心領神會。

點點頭,轉身離開。

黃豐年洗了把臉,也去了衙門。

希望有老百姓前來告狀吧,到時候自己把光輝事蹟一擺,樹立榜樣,讓他們頂禮膜拜。

然而讓黃豐年失望了,今天沒有人告狀。

不但今天沒有,最近這段時間也沒有。

土匪發起提高安民費的通知後,所有云安縣的老百姓都在忙碌著籌備糧食,哪有時間去鬧事啊。

沒人鬧事,自然也就不需要升堂。

但堂外卻聚攏了很多老百姓。

一個個看向黃豐年都覺得這老頭今天特別精神,甚至身上還散發著某種光芒,顯得很是神聖。

不斷誇讚黃豐年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父母官。

是上天派過來拯救雲安縣受苦受難百姓的活神仙。

把黃豐年美的差點冒鼻涕泡。

張合身為衙役班頭,也得到了土匪被剿滅的訊息。

當初他還不相信。

可聽的多了,不由得他不信。

只是心中仍舊疑惑。

說趙先生剿匪他還能勉強接受,畢竟土匪提高安民費到五成,嚴重影響了趙先生的釀酒計劃。

可趙先生身邊並沒有多少人手,哪能同時剿滅三波土匪呢?

不過趙先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連困擾歷史多年的難題瘟疫都能攻克,想來對付土匪,也有神仙一般的手段。

但這些都是趙先生的功勞。

跟黃豐年這個狗縣令又有什麼關係呢?

張合看著黃豐年那得意忘形的姿態,恨不得一水火棍敲死他。

“今日沒人告狀,足見我們雲安縣四海昇平,一片祥和,本官甚感欣慰。”

黃豐年等了一炷香的時間,也沒人告狀。

覺得沒意思,只能自言自語道:“也是,土匪被本官命人剿滅,以後的雲安縣再也不會出現安民費了。”

“大家的生活也能得到提升。”

“做到人人都能吃飽飯,冬天都有棉衣禦寒。”

“生病了,也能有錢看病。”

“子孫後代也都有進入學堂的機會。”

“本官相信,只要咱們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肯定能讓雲安縣越來越好。”

“好,縣老爺說的太好了。”

聽到黃豐年自吹自擂的呼籲,周圍一片叫好。

“我就說吧,縣太爺是最好的父母官,最體恤咱們苦難的老百姓。”

“趙先生剿匪肯定是受了縣太爺的指派,果真不假。”

“縣太爺英明。”

“給縣太爺磕頭。”

然而就在此時,外面鼓聲響起,有人告狀。

黃豐年臉上的笑容更濃。

有人告狀好,他也能趁著這次機會,多宣傳一下自己剿匪的功績,加深老百姓的印象。

這樣等上面派來欽差大臣調查之時,老百姓也能多為他美言。

隨著人群散開,狀告之人走到了公堂。

正是趙平。

“趙先生?”

看到是趙平,黃豐年震驚了,“你要告狀。”

“不錯。”

“狀告何人?”

“雲安縣縣令黃豐年。”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明末逐鹿天下

明末逐鹿天下

風嘯木
崇禎二年。蘇河穿越大明,成為陝西斷糧的佃戶。鼓動人心,揭竿而起,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殺士紳,貸田地。發債券,搞教育。興工業,練強兵。推翻明朝,剿滅韃虜。
歷史 連載 418萬字
官居一品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師
數風流,論成敗,百年一夢多慷慨有心要勵精圖治挽天傾,哪怕身後罵名滾滾來。 輕生死,重興衰,海雨天風獨往來。誰不想萬里長城永不倒,也難料恨水東逝歸大海。
歷史 完結 3萬字
大唐李承乾,請父皇稱陛下

大唐李承乾,請父皇稱陛下

三石散人
李世民:承乾,青雀搗鼓出來了《括地誌》,你作為哥哥,一定要讓著他點。 李泰:《括地誌》是本王多年修編的一部鉅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李治:大哥和青雀,你們就爭奪天下吧,我只負責撿漏! 李承乾:來人,把青雀和雉奴給朕吊起來打,請陛下移駕大安宮!......眾人譁然,大寫的驚愕寫在臉上。
歷史 連載 5萬字
紅樓謫仙人

紅樓謫仙人

業火之劍
甄珏來到大觀園,別人見到的是滿園芳華妙齡女子,他所見卻是一干風流孽鬼,還淚報恩的絳珠,塵心動的仙姑之妹可卿,無情也動人的寶釵……秉著入世救人的菩薩心腸,他準備一一度之。 因問林妹妹: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去哪裡?林黛玉:……警幻仙子:汝下凡便是,何苦動吾十二金釵冊子! 你痴念未盡,罷罷,吾下凡渡你一次。
歷史 連載 1萬字
抗戰:從鬼子翻譯官開始崛起

抗戰:從鬼子翻譯官開始崛起

三十而立的男人
楚峰穿越1937年的抗戰年代,成為安縣縣城的鬼子翻譯官,但他還有幾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n第一,他是八路軍晉察冀根據地第一軍分割槽派出打入安縣的情報人員。 第二,原身體的前輩已經犧牲,死於一場疾病,他是穿越者。第三,他有系統,一個只要能夠完成任務就能獲得系統獎勵。 \n本來想出去投靠八路軍打鬼子的楚峰,也不著急擺脫翻譯官的身份,既然已經是我黨同志了,那便安心的留在縣城,做一個超級間諜。 \n於是,在
歷史 連載 3萬字
血宋

血宋

發飆的文盲
趙楨問焦贊:“小愛卿,可有字?”焦贊說道:“回官家,家師賜小臣字 “望北”趙楨問道:“望北啊!何意?”焦讚道 “家師生於燕雲幽州,去時望北高呼 “吾生於斯,長於斯,恨不能、葬於斯”。趙楨掩面而退。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