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之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是尚書會議時,盧僕射所提出來的。”

傅嘏拿出了一封上書,放在了司馬昭的面前。

司馬昭有些驚愕的拿起了這紙張,隨即閱讀了起來,只是看了幾眼,司馬昭的臉再次通紅,幾乎爆發。

“老匹夫!!欺人太甚!!”

“欺人太甚!!!”

司馬昭大叫著,只覺得身軀搖搖晃晃的,險些摔在地上,傅嘏大驚失色,趕忙扶住了他。

司馬昭幾乎咬碎了牙。

“走,這件事現在就得告知兄長!!”

“啊??”

傅嘏瞪圓了雙眼,大將軍不是還沒有清醒嗎??

還不等他反應過來,司馬昭就帶著他出了書房,朝著側院走去,很快,兩人就走到了一座房屋前,門口的甲士看到司馬昭,趕忙讓開了道路,司馬昭領著傅嘏走進了屋內。

“大將軍!!”

傅嘏趕忙行禮。

司馬師驚訝的看著他,又看了一眼司馬昭,平靜的回答道:“勿要多禮,且坐吧。”

司馬昭卻不給他們過多交談的機會,拿著手裡的文書就走到了他的身邊,將東西交到了司馬昭的手裡。

“兄長,你看”

“盧毓這狗賊”

司馬昭的話還沒說完,司馬師就打斷了他,“不許對盧公無禮!”

司馬昭很是乾脆的閉上了嘴。

司馬師看著手裡的文書,不知覺的皺起了眉頭。

司馬昭看到兄長的雙手都開始顫抖了起來。

盧毓召集諸尚書來商談的政策,是關於中正制的,盧毓認為,在如今的中正制下,很多賢才依舊沒有出頭的機會,應當對此做出改變,在點評賢才的時候,應該將重點放在家世上,賢明的家族,自然能教出賢良,而國內諸多官職一直都有空缺,希望能由吏部來直接徵召高品家族的子弟,以他們為官

看到尚書檯內的這些商談,司馬師的眉頭跳了跳。

這東西看起來沒什麼不對,可是認真一想,問題可就太大了。

首先,這麼做最大的問題就是造成官職的壟斷,儘管如今家世也是重要的考核標準,但不是唯一的標準,寒門依舊可以透過治經典的方式來改變命運,若是世家裡沒有能抗鼎的人才,也可能會逐步落寞。

可是,一旦將人的品級變成家族品級,那官職就要從此被這些世家壟斷,大家族裡的人無論有沒有才能都是大官,寒門就是再有才能也得不到出頭的機會而吏部那個就更加坑了。

吏部乃是尚書檯屬下的重要機構,負責官員的升遷選拔,但是這種選拔不是吏部直接選拔,是跟地方中正官協商後任命的,要是由吏部直接任命,那這種趨勢會被加強,甚至連點評都省下了,直接徵召

當今的任何一個世家大族,都不會拒絕這樣的政策,這多好啊,世世代代為官,千年的世家就此誕生如果司馬師如今也是以世家大族的立場,沒準就同意了。

可問題是,司馬家如今已經不是純粹的世家大族,他們的立場是天下的治理者。

司馬師和司馬昭更是將大魏當成了自己的東西。

這兩位怎麼可能看不出這個政策對大魏的破壞力度,要這麼搞,寒門再無出頭之日,各地的官員都是些無才無德的高門,那這王朝還能堅持多久?怕不是百年間就要滅亡了??

這也是司馬昭看了一眼就暴怒的原因。

這些犬入的,就這麼不將天下放在眼裡,為了自己寧願毀掉整個大魏是吧??

司馬師比司馬昭要沉穩的多,看完之後,他深吸了一口氣,讓自己的內心平靜了下來,將東西收了起來,看向了面前的傅嘏。

“蘭石你是真正的忠臣啊。”

傅嘏淡然的說道:“其實,在盧公提出這件事的時候,臣也有過動搖。”

“臣也有宗族,也有不成器的子弟。”

“往後的子嗣世世代代都能為官,香火不斷,誰能拒絕這樣的好事呢?”

“那您為什麼還要來告知我呢?”

司馬師詢問道。

傅嘏回答道:“臣以為,有些事,過猶不及如今的制度,已經是很偏袒大族了,若是真改成如此,那天下就有危亡的風險了天下滅亡,又何來的世代富貴呢?”

司馬師欣慰的點著頭,感慨道:“廟堂裡像您這樣有遠見的賢才實在是不多了。”

司馬昭咬牙切齒的說道:“連盧毓這樣天下聞名的名士,都沒有您這般的遠見!貪慾燻心,遲早要給他招惹大禍!!”

司馬師平靜的說道:“盧公的想法倒是不同,他不在乎自己的後人如何,他只是想要讓自己更進一步而已。”

“我壓了他太久,讓他都有些不甘心這件事若是操辦好了,你還能壓得住他嗎?”

司馬師看向了司馬昭。

司馬昭眼裡閃過一絲兇光,“壓得住!”

司馬師許久沒有說話,眼裡閃過些失望。

司馬師的手術不能算太成功,畢竟這是一場發生在公元254年的切除肉瘤手術,術後的創傷依舊在折磨著他,歷史上,他出徵毌丘儉的時候,就已經是重病纏身,此刻他也好不到哪裡去。

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司馬師的麻煩忽然就多了起來,而且是越來越多,讓他壓根就沒有休息的機會。

皇宮,平反,毌丘儉,勸進,洩密,宗族,名士,叛亂,如今又是盧毓帶頭髮動進攻

一連串的事件讓司馬師這樣的強人都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

他從未如此勞累過,司馬師度過了人生裡最忙碌的幾個月,麻煩接踵而至,愈演愈烈。

這一切是從何時開始發生的呢?

新皇登基?或者是說,廢立之後?

司馬師感受著自己那虛弱的身體,又看向了面前的弟弟,心裡更是沉悶。

自己走後,弟弟真的能操辦好這些事情嗎?

父親我會辜負您的厚望嗎?

氣氛忽然變得沉寂,司馬昭從兄長的眼神裡看出了些什麼,他低下頭,心裡滿是自責。

他是真的想要獨自承擔這一切,他也不想讓病重的兄長再為了自己去忙碌。

為什麼,我就是辦不好呢?!

“昭”

司馬昭抬起頭來,卻看到司馬師掙扎著坐起身來,他大驚失色,上前就要攙扶,司馬師卻強勢的推開了他的手。

司馬師冷酷的坐在上位,看著面前的兩人。

“叛亂的事情如何了?”

“兄長,您說對了平縣已經出現了叛亂,司馬班殺良充功我已經派人去恐嚇他了”

司馬師平靜的說道:“蘭石,勞煩您前往河南諸多縣城巡查,檢視是否有官員殺害無辜百姓的行為,若是有,就地處置,不必稟告,整頓各地,禁止他們騷擾百姓,殺害無辜。”

“子上,你現在就派杜預前往平縣,平定那裡的叛亂,收斂軍隊,恢復當地的秩序,平息民怨。”

“另外讓荀勖上書廟堂,請求恢復中常侍之職,就說這是陛下的想法,他不得已而為之。”

“你再擬一份天子詔令給毌丘儉,讓他儘快進入廟堂來擔任司徒。”

司馬師一連串說了很多話,司馬昭越聽越是懵逼。

“兄長?真的要這樣嗎??若是巡查諸縣城,河南諸多縣城,有一個算一個,怕是都要被處置,這不是引起更大的禍亂嗎??”

“司馬班是自己人,抓捕了會引起宗族的不安”

“至於中常侍,荀勖怎麼可能願意如此上書?廟堂大臣怕不是要氣瘋了??”

“還有毌丘儉現在真的是對付他的時機嗎??”

司馬師的每個命令,司馬昭都覺得不對勁,這不是在加劇各種矛盾嗎?本來內部矛盾就夠多了,再這麼搞,矛盾豈不是要徹底爆發??

司馬師平靜的說道:“你只管安心照辦就是了,去將鍾會給我叫進來。”

“好”

司馬昭站起身來,卻又遲疑的說道:“兄長,還有一件事是關於鍾會的。”

“哦?”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天予昭暉
土德星君下凡歷劫,本來給自己挑了個盛世王朝的皇子身份。 中間出了點岔子,盛世王朝的皇子沒當上,當上了王朝末期的皇孫。 嘉靖三十八年,京城入冬以來還沒下過一場雪。 民間謠言四起,說這是朝廷腐敗,貪官橫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 再不下雪,嘉靖帝就要斬了欽天監官員祭天! 就在這個時候,裕王府邸傳來訊息,王妃誕下皇孫,與此同時,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 嘉靖帝龍顏大悅,稱小皇孫是給大明帶來祥瑞之人,命接入內廷
歷史 連載 8萬字
她被趕出侯府後

她被趕出侯府後

牽絲偶
慶元五年,妖魔肆虐。 晉陽侯夫人亡故三月後,新婦進門,與其所出嫡女不和。 又一月,晉陽侯稱嫡女非他親女,念多年養育之情,只將人逐出門庭,不再追究混淆血脈之過。 季嬋被趕出家門,受傷瀕死。 這天晚上,她遇到一隻從北荒奔逃萬里來京中討封的八尾狐。 狐狸問她:我像人嗎? 季嬋:你比他們都像人。 狐狸:可惜我八尾盡斷,沒辦法再變成人了。 季嬋:沒關係,我把這身骨肉留給你,你替我活下去,替我報仇! ——預收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的諜戰日記

我的諜戰日記

一鍋小米李
一個參加軍訓的大學生穿越諜戰年代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活下來……這是一個抓日諜殺日諜的故事……書名也叫《我的情報系統》、《與魔鬼打交道的人》、《刀尖上的舞者》、《我的諜戰日記》
歷史 連載 0萬字
出宮後的第五年

出宮後的第五年

鴿子飛昇
【已完結,有提示是在修文。隔壁離婚之前已開。】 【官配周淮林,he】 平民出身的梁瓔,幸得帝王垂青,寵冠後宮。 她陪著魏琰從一個傀儡,走到真正的帝王。為魏琰擋過箭、嘗過毒,因魏琰受過刑,被百官罵為妖妃。她以為這是同生共死的愛情,哪怕落得一身病痛、聲名狼藉,亦從不後悔。 直到大權在握後的帝王坐在龍椅上,眼裡再無以往的柔情。 “朕可以許你皇貴妃之位。” 至於先前說的皇后的位置,他留給了真正心愛之人。
歷史 完結 0萬字
望春庭(重生)

望春庭(重生)

弦珂
【全文完結,開始精修全文,不對盜版負責】 【下本:《楨楨我心》,收藏就看矜貴自持的世子追妻火葬場】 上一世,繁華京城無人不識宋家嫡女宋絮清,出了名的驕矜,是宋家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姑娘。 但奈何宋家嫡女不思進取,整天聽曲兒逗鳥兒,世家女子當會的琴棋書畫是樣樣不精,然其命好,早早就被婚配於太子裴翊琛。 重來一世,死於廢太子裴翊琛刀下的宋絮清悟了。 裴翊琛能看中她,不僅僅是看重她的家世,還看中其不理世事的
歷史 完結 43萬字
歸鸞

歸鸞

糰子來襲
洛都第一貴女溫瑜,雪膚花顏,貌若菡萏。 一朝山河崩塌,溫氏傾覆,她這個名動天下的大梁第一美人,便成了各路豪雄爭搶的玩物。 她千里奔襲,只為和未婚夫完成婚約,借兵復仇。 不料中途落難,被迫同一地痞為伍。 地痞叫蕭厲,生父不詳,母為青樓女子,傳聞他八歲就殺人蹲大獄,十五歲成了賭坊打手,收債要賬,惡名遠揚。 溫瑜厭他粗鄙市儈,他煩溫瑜自恃清高。 兩人話不投機半句多。 但後來,他被打斷了骨頭,也要背起溫瑜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