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麒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待群臣都紛紛退去,殿中便只剩下了朝堂上舉足輕重的幾個大佬。

雖然朱祁鈺沒說是要議什麼事情,但是在場的都是聰明人,眼瞧著朱祁鈺看了禮部所上的儀注,便直接散了朝會,心中也大略有所猜測。

儀注是胡濙所上,於是待人走的差不多了,胡濙便開口問道。

“殿下,不知留下我等所為何事,可是禮部儀注有不合典制之處?”

朱祁鈺將手裡的奏疏遞給成敬,道:“禮法典制之事,大宗伯是行家,本王並不熟知,不過……諸位還是先瞧瞧這份儀注,再說吧。”

於是成敬拿著奏疏,交給最上首的王直,然後挨個往下傳閱。

朱祁鈺這番話說的謙虛,但是他臉上為難的樣子,卻讓眾臣都心中生出一絲好奇。

到底是什麼樣的事情,能讓這位素來果斷的郕王感到為難?

這些人都是處理政務的好手,沒多大會,就各自傳閱了一番。

不過大多數人,看完之後都是一頭霧水。

這倒也不怪他們,所謂術業有專攻,大典的儀注,說白了就是流程規範,什麼人在什麼時候站在哪裡,說什麼話,再有便是登基詔書,該怎麼寫,誰來宣讀,群臣該怎麼配合。

如朱祁鈺所說,這些流程性的東西,本都有典制可循,即便是如今情況特殊,也是在一些細節上進行調整而已。

落在行家眼中,自然是能瞧的明白,但是對於這些沒在禮部呆過的老大人們,尤其是勳戚們,自然是啥都沒看懂。

反倒是文臣這邊,看完之後,王直和于謙的臉上都是若有所思。

見眾人都傳閱完畢,成敬將奏疏收回,放在案上。

隨後,朱祁鈺開口道:“這份儀注諸位也都看過了,別的倒是沒什麼,只不過這繼位詔書,本王覺得不大妥當。”

眾臣頓時想起,這份儀注,乃是禮部和內閣一起所上。

前頭是儀注,後頭則是內閣所擬定的新君繼位的詔書。

尋常的詔書,一般是由內閣來擬定,但是新君繼位的詔書,和普通詔書不一樣,因為要佈告天下,所以必須特別注意典制規範,所以通常情況下,是由禮部和內閣共同商議敲定的。

他們剛剛將心思都放在了儀注上,卻不曾想問題出在後頭的詔書上面。

所幸老大人們記憶力還不錯,立刻就回想起了詔書的大概內容,這麼一想,有些人便品出了些門道。

但是還有些,比如郭晟等一干勳戚,依舊是一頭霧水。

詔書是由禮部和內閣會同敲定,但是主要還是以內閣為主,所以這次出面的是內閣大臣陳循。

“不知殿下所說,何處不妥?”

朱祁鈺笑了笑,聲音倒是聽不出什麼波動:“別處倒也罷了,這口宣大兄皇帝聖旨,不知是從何處而來?這些時日的軍報,本王都曾看過,似乎不曾有軍報提過。”

群臣頓時記起了朱祁鈺所說的那個部分。

新君繼位的詔旨,一般來說,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歷數上一任皇帝的功績品格,第二個部分,則是宣示新君的品格及繼位的正統性,最後一個部分,則是詳細的大赦天下處理辦法。

朱祁鈺所說的“口宣大兄皇帝聖旨”,就是出自這三個部分當中的第二部分。

當然,鑑於這次繼位的特殊性,這份詔旨當中,對於上一任皇帝,也就是還在瓦剌營中的天子,只簡簡單單的說了一句:“虜寇犯邊,我大兄皇帝恐禍連宗社,不得已率君親征,不幸車駕誤陷虜廷……”

畢竟,天子又沒死,不能跟普通的繼位詔書一樣,把一生功績都蓋棺定論。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天子好像也沒啥可誇耀的,索性就一筆帶過,反正也不是重點。

至於第二個部分,主要是說明新君繼位的正統性。

朱祁鈺這麼一提,立刻就有記憶力好的大臣,想起了詔書中的原文。

“……皇親,公,侯,伯,暨在廷文武群臣,軍民耆老,四夷朝使,皆以天位久虛,神器無主,人心遑遑,莫之底定,數次同請早定大計,皇太后以太子幼衝,未遽能理萬機,故命眇躬君臨天下……”

到這為止,都沒什麼問題,但是接下來,就是郕王所說的不妥當了。

“……恰逢虜中有使節回朝,口宣我大兄皇帝詔旨曰,宗廟之禮不可久曠,朕弟郕王年長且賢,其令嗣位大統,以奉祭祀……”

不過想起來是想起來了,還是有不少大臣不明白郕王所說的不妥當指的是什麼。

要知道,這份所謂的“口宣詔旨”,自然是子虛烏有的事,是禮部編的。

但是說到底,還不是為了郕王您繼位的合法性嘛……

自古皇位傳承,乃是一等一的大事,所以自然是有一套完善的典制法統的,甚至於可以說,一切的禮法,都是圍繞著皇位傳承延續而出。

在禮法當中,對於皇位傳承自有一套深入人心的規則。

首先的第一條,就是皇權不能透過搶奪而拿走,那是篡位,更不能憑空產生,那是謀反。

這一條是最重要的鐵律!

甚至於就連開國之君,百戰得天下後,也不會否認前朝的存在,究其根底,就是因為需要從前朝繼承其法統。

當然,大明和其他歷朝不同,大明承繼的法統是大宋,宋為元滅,而明又承之,恢復宋之山河天下。

因此天下人才會讚譽太祖皇帝,得位之正無過於此。

而除了開國之君外,一般來說,皇位的傳承只有兩種情況是被天下百姓認可的。

第一,是皇帝在世時立有儲君,崩逝後由儲君繼位,第二,就是皇帝在世時沒有儲君,遺詔指定新君人選。

落回到現在的局面,就顯得無比棘手。

一則,現任皇帝還沒死仍在,但是被擄走了,自然沒有也沒辦法有什麼遺詔,二則,皇帝雖然沒有指定儲君,但是太后立了一個,儲君儲君,本就是儲備之君王。

這才是孫太后一直堅持,郕王繼位不符合禮法的底氣所在。

但是話又說回來,也先大軍壓境,真要按著禮法,立一個兩歲的小娃娃為君,也不合適,如胡濙之前所說的,禮法重不過江山社稷。

但是不管怎麼說,總要給天下萬民一個交代!

這個交代,就是郕王繼位,法統從何而來?

國勢殆危,朝臣擁戴?

別開玩笑了好嗎!

皇權為天子所有,不是朝臣所有,他們憑什麼傳承給新君?

要是隻需要國勢殆危,朝臣擁戴,就可以另立新君,那被部下強行套上黃袍的趙老大,應該是得位最正的。

所以不能這麼算!

話說到底,新君的法統需要一個來源,那麼這個來源,要麼來自於宣宗皇帝,要麼來自於如今尚在虜庭的天子。

新君只能是從他們中的一個的手中接過的皇權,才是名正言順。

禮部絞盡腦汁,思量了再三,最終還是選了後者。

至於原因……

胡濙嘆了口氣,開口道。

“殿下容稟,依照禮法而言,若皇帝無子而逝,方上溯先皇之子繼位,如今天子尚在,且有東宮太子,故而依禮法而言,當由太子繼立,然而皇太子幼衝,難秉國政,臣等方苦勸太后,命殿下繼位。”

“若殿下之法統源於宣宗皇帝,則無異於宣諸天下,今上大位不正,然宣宗皇帝,早在宣德三年便明詔天下,立皇上為儲君,正位東宮,又有宣宗皇帝遺詔再上,法統斷不可動搖。”

“故而臣等議之,殿下之法統,當源於今上。”

玄幻魔法推薦閱讀 More+
無敵:開局就要扔核彈

無敵:開局就要扔核彈

雙老丈
這是一個儒道掌控天地之力的世界。 儒家學子,張嘴便可殺人,詩詞便可滅軍,一語成讖。 道家法師,九字真言引天地雷火,驚天動地闢除一切邪惡。 佛家居士,攜佛家七寶,傳光明與智慧,渡人彼岸。 名門正派表面正大光明,暗地明爭暗鬥,爾詐我虞。 邪魔外道大多濫殺無辜,手段殘忍,令世人膽戰。但也有人心懷慈悲,行事有原則,有情有義。 【精彩內容】 肖遠用靈元幻化出一架隱形戰機,飛起坐了上去,下面明雪美目疑惑開口問
玄幻 連載 1萬字
女帝重生:師妹太高調了怎麼辦

女帝重生:師妹太高調了怎麼辦

李白金
姜明覺醒了平凡人生系統。 只想苟在山上默默的修煉求長生。 不惹麻煩,不入險途,一旦因果沾身……! 就毫不猶豫的斬滅一切牽扯。 可他卻有一個重生而來的師妹。 一個行事霸道,橫推一切敵,想要好好守護師兄的師妹。 姜明看著要逆伐九天的小師妹,欲哭無淚。
玄幻 連載 1萬字
我斷情入魔後,白月光師兄復活了

我斷情入魔後,白月光師兄復活了

青潭老妖
雲舟在成為修真界人人喊打的魔頭前,也曾是資質異稟的天之驕子,師承逍遙,風光無限直至天象異變向來受人敬仰的師父一夜之間成了瘋子擅自窺探天機,引發天怒,成了整個玄武境口中的罪魁禍首再是撿回來的師弟叛出師門,歸位妖皇,興風作浪一時間,雲舟和病秧子師兄褚卻玉成了得而誅之的禍害,被逼四處躲藏流浪向來心氣高的雲舟最後卻入了魔,只為找到失蹤的師兄可好不容易再見到他時,師兄又要拋下她了*入魔後的第一個百年,雲舟成
玄幻 連載 2萬字
煉天劍帝

煉天劍帝

醉夢紅辰
少年牧淵,天縱之資。遭同族之人背刺,機緣之下覺醒家族血脈,得煉天神鼎,掌無上劍魂,踏上逆世之路。 以手中三尺青鋒,率人族,戰諸天!神鼎煉天地,一劍鎮萬族!牧淵:星河流轉天地變,不過一劍間!
玄幻 連載 4萬字
從深淵入侵到一劍爆星

從深淵入侵到一劍爆星

劍走偏鋒
深淵入侵,全球資料化。這不是一場遊戲,而是世界與深淵的對抗,輸了會輸掉家園,敗了人類文明將不復存在。 而勝者……沒有勝者,至少從前沒有過。陸恆再一次站在了深淵降臨的起點,毅然拿起那枚晶核,踏上這條佈滿鮮血與荊棘的道路……深淵戰場開啟倒計時3小時……【戰場模式:絕地逃殺】【主線任務:存活三天】【覺醒初始天賦 “神性進化”,打破技能等級界限,將技能晉升成為更高形態。】深淵入侵諸天文明,賽博文明、黑鐵矮
玄幻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