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支妙音的僧寮在簡靜寺的東側,月亮門沿內碎石甬道。院內種著“五樹六花”(1),聽到腳步聲,數只黃鸝從花叢中飛出,落在高枝之上。

一名緇衣女尼站在簷下相迎,楊安玄快步上前合十見禮,道:“弘農楊安玄見過妙音大師。”

妙音看上去花信年紀,眉目如畫,聽到楊安玄報通名姓,低垂的目光揚起,聲如銀鈴,道:“莫非是瓦棺寺石壁上留下兩偈的楊安玄。”

楊安玄感覺有如清波在臉上漾過,溫適柔和,讓人心生平靜。

僧寮的面積很大,用青色的紗幔隔成內外兩室,地上鋪著木板,板上攤著藺席,席上放著數個蒲團。

西牆下設有香案,供奉著一尊佛像,香菸繚繞,室內散發出好聞的幽香。

素手斟茶,妙音奉給楊安玄,笑道:“這是令師慧遠大師新制的五淨心茶,借花獻佛,楊檀越用心品品。”

茶盅是上好青瓷,有如無暇美玉,淡黃的茶水在盅中越顯清澈,茶香濃郁。

楊安玄呷了一口,淡淡的苦澀回甘,慧遠大師製茶的技藝有長進,五淨心茶比起去年少了幾分澀味。

待第一遍茶飲盡,楊安玄提壺注水再泡,妙音看著蒸騰而起的茶霧,淡然開口道:“聽聞楊檀越與瓦棺寺慧靜師兄交厚,為何轉向簡靜寺捐贈玉佛?”

楊安玄雙掌合十,懇聲道:“安玄有事相求大師。”

妙音不緊不慢地品著茶,緩聲道:“檀越與佛有緣,佛門廣大,有緣人必能有求必應。”

楊安玄心道,是那尊玉佛之緣,要不然要見一面都難。

“朝庭有意選用四個東宮侍講,想請大師為愚美言幾句。”楊安玄沒有多繞,徑直道明來意。

妙音微笑道:“楊檀越素有才名,瓦棺寺石壁前的兩首偈詩貧尼拜讀過,深有感觸。簡靜寺大雄寶殿前缺一聯,今日得便,貧尼想請楊檀越為大殿題副對聯。”

有求於人,楊安玄當然不敢拒絕。有尼僧送上筆墨,楊安玄略一思索,揮筆寫下“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

妙音誦之再三,淺笑道:“極佳,不過此聯放在山門處更好,煩請楊檀越能再書一聯。”

楊安玄道:“愚在瓦棺寺題下兩偈,歸去後又將偈語化作一聯,請大師賜教。”

“菩提無樹無我無人觀自在,明鏡非臺非空非色見如來”,妙音輕聲念出禪聯,喜上眉梢道:“瓦棺寺有兩偈詩,簡靜寺則有兩禪聯亦能名動建康。”

起身對著楊安玄一禮,妙音笑道:“佛祖知楊檀越向佛誠心,必佑檀越心想事成。”

…………

臨湘侯府,車胤送客門前,相互揖別。

看著數輛牛車相繼離去,車胤對身邊的管事車全道:“再有訪客,你便說老夫身體不適,需要靜養。”

車全恭聲應是。車胤舉步往院中走了兩步,站住腳沉吟片刻,又道:“若是楊安玄前來,你讓他來書房見老夫。”

天子選任東宮侍講的訊息傳出

(本章未完,請翻頁)

,車府門庭若市,從辰到酉,訪客不斷。

眾人皆知天子對車胤十分信重。車胤是國子博士,士林名士,東宮侍講的人選擬定之後天子肯定會徵詢車胤的意見。

回到書房,車胤從案旁拿起本楊安玄的課業,這是去年楊安玄留下來的。看了幾段楊安玄關於《尚書》的見解,車胤忍不住點頭讚許。

翻至“人心向背,德政興替”八個字,車胤捋須沉吟。

腦中又響起那日楊安玄的聲音,“‘人心向背,德政興替’,紂施暴政,失去民心,是以周代商而立。”

車胤的手抖動了一下,王朝南渡以來,士族大肆吞併田地,大量的流民無處安頓,加上天災不斷,百姓流離失所,困苦不堪。而天子和大臣們耽於遊樂,早把北伐拋在了腦後。

《尚書》雲“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朝庭漠視百姓,怕是要重演殷商故事。亞聖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道理,又有幾人聽了進去。

長星現時,天子在華林園中慨嘆世無百年天子,這世間又何嘗有過千年王朝。車胤突然悚然,世人皆以為長星現乃是燕代相爭導致民不聊生之故,細細思來這長星怕是對朝庭預警。

車胤就想起身進宮面聖,直言諫君,想起長星初現時天子怒形於色,後來“燕代爭,長星現”的讖語出現後,天子如釋重負,自己若是說長星現是主天子之兇,恐怕天子不但不會聽,反而要將自己治罪。

頹然地嘆了口氣,想起楊安玄說不願皓首窮經,而欲效恆溫率軍北伐,救民於水火,也不知道是對是錯。

…………

五月十二日,華林園延賢堂,天子設宴宴請臣子,太子、琅琊王、會稽王、譙王、太子少傅王雅,王珣、謝琰、王國寶、孔安國、王爽、徐邈、車胤、庾弘之等人皆在座。

車胤看看在座的諸人,便知今日宴會可能會商議東宮侍講的人選。

果不其然,酒過三籌,司馬曜笑道:“太子已入東宮,朕有意選任四名侍講陪伴太子讀書,亦可輔佐太子,以作拾遺補缺之用。”

座中眾人交換了一下眼色,這東宮侍講將來便是太子身邊的近臣,諸位大臣都勢在必得。

司馬曜對司馬道子道:“眾卿且先議一議,提出個名單來供朕選擇。”

你一言,我一語,說得都是自家人。給事黃門侍郎陰友齊坐在側旁,記下眾人所提的名字。

琅琊王家王弘,王弘是尚書左僕射王珣的長子;陳郡謝家謝混,謝混是尚書右僕射謝琰之子,傳言被天子看中,有意招為駙馬;太原王家王綏,王綏是王坦之次子王愉之子,是中書令王國寶的侄兒……

陰友齊邊寫邊暗自搖頭,滿紙名字皆是上品門第。趁著間隙看了一眼車胤,車胤木然而坐,不似往日詼諧說笑,不知在想些什麼。

“弘農楊安玄,素有才名,可供萬歲挑選。”

會稽王司馬道子的話讓眾人一驚,眾人皆知會稽王與楊家不睦,楊安玄從上中品降為上下品便是會稽王所提,為何今日會為楊安玄說

(本章未完,請翻頁)

話。

車胤心中念頭轉動,莫不是楊安玄因《梁祝》之戲入了會稽王的眼?可悲可嘆,正途不通邪門歪道倒是大行其道。

“不可”,王國寶叫道:“那楊安玄雖有薄才,但行止輕佻、屢惹是非,這樣的人實不宜呆在太子身邊,請萬歲明察。”

太學博士庾弘之亦道:“去年兩學相鬥,便因楊安玄而起,此子年少輕狂,尚需讀書養性,臣亦以為不可放在太子身邊。”

一時間王殉、謝琰等人紛紛以為不可。

眾人皆毀楊安玄,反倒惹得車胤心頭火起,這些重臣一個個只為家族打算,有何人為天下百姓呼一聲,相比之下,安玄欲學桓司馬也強過他們甚多。

“萬歲,楊安玄寫《小窗幽句》,作新曲開一代先河,入學不滿一年便通二經,皆取在上策,試問方才那些人中誰人能及。”

一席話說得眾人啞口無聲,便連謝琰也面露慚色,其子謝混頗有美譽,善寫文章,與楊安玄比起來還是差了一截。

車胤憤聲道:“說楊安玄惹是生非,老夫倒要問問,到底是何人在惹是生非,這些是非又是因何而起,莫非南籬門外的賊人劫殺也是楊安玄惹是生非而來?”

南籬門外賊人劫殺楊安玄與劉衷,早已是不了了之的事。

王國寶心中一突,莫非車胤從哪裡聽到什麼風聲,手尾自己已經處理乾淨,應該不會出毗漏。

好在天子沒有追問,堂上眾人多心懷鬼胎,被車胤一番怒斥不敢出聲反駁,堂內一片安靜。

司馬曜笑道:“諸卿所提之人皆是一時之俊,待朕三思之後再行決斷。來,奏樂,京口淑蘭院又有新曲傳來,朕與諸卿一同賞之。”

樂聲起,歌女輕柔地唱響“昨夜風狂雨驟”,眾人逐漸放下心思,沉浸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意境中。

曲終人散,司馬曜讓會稽王留了下來,問道:“皇弟為何提楊安玄的名字?”

“前幾日簡靜寺妙音大師到府中替臣祈福,無意中提及選任東宮侍講之事。”司馬道子知道天子對支妙音十分寵信,提及她必然引得天子好奇。

司馬曜笑起來,道:“莫不是楊安玄走了妙音大師的門路,妙音大師說了些什麼?”

“大師說,太子乃國之儲君,選任身邊侍講不可不慎。萬歲雄才大略,從世家手中收回皇權,威從己出,切不可再重複‘王與馬,共天下’的故事。”

司馬曜目光一凝,嘆道:“妙音大師真知灼見,說的甚是。方才眾人所提姓名,多是上品門閥子弟,朕亦以為不妥。”

司馬道子手秉玉麈尾,繼續道:“妙音大師稱楊安玄與佛有緣,在簡靜寺寫了兩聯,她準備在五月十八日遍請信眾祈福,為佛聯開光,邀臣弟前去觀禮。”

“喔,楊安玄寫了什麼?”

司馬道子將兩聯念出,司馬曜合掌唸了聲佛,道:“這兩聯發人深醒,楊安玄被慧遠大師收為俗家弟子並非無因。皇弟,簡靜寺祈福,你替朕和母后奉香資十萬吧。”

(本章完)

7017k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種花家小熙
林峰魂穿太宣九皇子,開局便是生死危機的局面。林峰:這還玩個雞毛,直接寄……嗯? 大兄,你的太子妃竟有這等美貌?那我也不是不能再掙扎一下!不過再怎麼掙扎,似乎也難敵他國的國力過於強盛啊,這……叮,嘎嘎亂殺系統已啟用! 這讓朕如何是好啊!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將門梟虎

將門梟虎

江左俊傑
僱傭兵穿越到大楚國,成為百戶所軍戶吳年。家裡頭窮的叮噹響,還有一個每天被原主暴打的童養媳。 北邊的蒙元人漸漸強盛,頻繁南下劫掠,大楚國朝不保夕。
歷史 連載 359萬字
囚妄

囚妄

止御
大啟三百五十五年——沐景風繼位,號敬淵帝 江湖勢力紛爭,內有亂臣賊子禍亂朝綱,外有強敵虎視眈眈 十五年前一名女嬰被抱到一處山門外 十五年後,臨淵閣有一名喚斷鴻的少女私自下山遊歷尋找自己的身世 剛一下山就意外被捲入一場皇權貴胄以及國家間的紛爭中,在此期間無意中發現自己的族人皆是死於非命 在下山期間情竇初開的息斷鴻對身為祭妡閣閣主兼國師的某個面具男一見鍾情 祭妡閣作為大啟境內最大的山莊,背後勢力連敬淵
歷史 連載 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