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都水衙門沒有設在刺史府,而是設在城北五里臨江的依水鎮上。

小吏取了公文,領著楊安玄兩人出了京口城,沿路拉貨的車隊往來不斷,有腳伕挑著貨物奔走,人喊牛嘶,十分喧鬧。

依水鎮是靠近港口,原本只有碼頭,往來的船隻商隊多了,便有了小鎮。

商鋪沿江岸鋪展開來,靠岸的一面是商鋪,靠江的一面是的碼頭,泊著載貨的船隻,不時有船隻靠棧或起航。

沿著商鋪往西走出數里,前面變得空曠起來,唯有一處高大的建築,小吏吳濤笑指道:“那便是都水衙門。”

衙門照例衝南開,門前是廣場,樹著兩根恆表,下面放著鼓,有幾名披甲的兵丁守在門前。通稟進去,很快得了個“請”字。

從府門進去是青石甬道,正中是大堂,大堂兩側是官廨,廊下有吏員走動,與刺史府的佈局差不多。

看到楊安玄等人進來,案几後的官員站起身,整了整頭上的帽子,與楊安玄對揖。

都水從事是六品,楊安玄也是六品官,而且是奉會稽王之命前來,雖然楊安玄來任七品的緝賊使,歸都水從事管轄,應浩卻不敢拿大。

請楊安玄和劉衷坐下,應浩接過府衙的公文看過後笑道:“楊侍讀和劉令史願來都水監任緝賊使,本官是求之不得。京口江面賊人猖獗,緝賊使空缺近半年,本官不諳武事,真是一籌莫展。”

應浩簡短地介紹了一下都水監的情況,都水監有吏員八十五人,卒二十人,管轄著京口段百里水域。

這麼長的江域緝賊的兵丁不過二十餘人,這點人要管輯百里水域,著實是捉襟見肘。

“緝賊使空缺有些時日了,緝拿江賊的差使由捕賊吏餘宜暫代。”應浩吩咐道:“去把餘宜叫來,他熟悉情況,讓他來向楊緝使解說。”

功夫不大,前去請餘宜的人迴轉,稟道:“餘捕頭帶人巡江去了。”

應浩面容一凝,隨即笑道:“真是不巧,那便等明日吧。楊緝使和劉副使先挑住處,午時愚為兩位接風洗塵。”

楊安玄心中一動,該不會這位餘捕頭有意不見吧。也難怪,兼任了這麼久緝賊使,總有往上升遷的昐頭,自己從天而降,斷了人家的仕途,當然不為人喜。

都水監的官宅比刺史府可闊氣多了,一人一個臨江院落,推開後窗便能看到江上往來的船隻,就是江風凜冽,吹人生寒。

張鋒以及劉衷的隨從都另乘船來京口,所以兩人身邊都沒有伴隨,好在被褥用物院中都有,兩人空手入住便是。

午時的接風宴設在大堂,前來赴宴的十餘人是都水監的大小官員,楊安玄知道自己要想在都水監混得自在,同僚間的關係要相處融洽。

受過酒桌文化教育的楊安玄自然妙語連珠,幾個無傷大雅的顏色玩笑讓男人回味,拉攏了彼此間的關係。

應浩笑吟吟地看著楊安玄,這位楊小窗可真是個妙人,“哭郎中”、“罵先生”(1)難為他怎麼想出來的,晚上回去說與

(本章未完,請翻頁)

娘子聽,展一展愚的郎中之威。

有楊安玄詼諧打趣,這頓飯眾人吃得津津有味,半個時辰還未散席。

一個瘦小的漢子步入堂內,對應浩躬身施禮,道:“餘宜見過應從事。”

應浩正回味楊安玄講的笑話,笑道:“餘宜,快見過楊緝使和江副使。”

正如楊安玄所料,今日來衙門餘宜便得知新來了緝賊使,原本的一點痴想落了空,借巡江為由含恨離去。

江風一吹,餘宜醒悟過來,自己不過是百石小吏,連九品官都不是,怎敢痴心妄想緝賊使的位置,即便來的不是楊安玄也會有他人接任。

想清楚後餘宜連忙回返,希望能趕上接風宴,給這位新任的楊緝使留下好印象。

進堂時餘宜已經注意到了坐在應從事下首的兩個年輕人,兩人皆是唇上微須,想到自己三十有五還是小吏,心中難免酸楚,世家子弟生得命好,年紀輕輕便成為自己的上官,讓人徒呼奈何。

堆起笑容來到楊安玄和劉衷面前,一躬到地道:“卑職見過楊緝使、劉副使。”

楊安玄見餘宜面容黎黑,可能剛上岸,頭上的葛布幘巾溼了一塊,鬍鬚也被風吹亂,拱起的雙手有些龜裂,應該是被冷風吹得。

站起身,楊安玄還了一禮,笑道:“餘捕頭忠於職守,讓楊某敬佩。快快坐下,飲杯熱酒,去去風寒。”

餘宜見楊安玄並無世家子弟的倨傲,彬彬有禮言語可親,心中的緊張略松。

有人在楊安玄身側添上一席,楊安玄親自替餘宜斟酒,雙手舉杯道:“餘捕頭兢兢業業,這杯酒餘替江上百姓敬你。”

說罷,楊安玄仰頭一飲而盡。

餘宜感覺眼中發澀,胸口暖洋洋的,忙舉袖遮臉將酒飲盡。

應浩笑道:“餘宜,楊緝使是弘家楊氏,年少有為,深得會稽王賞識,你以後好生跟著他,楊緝使定不會負你。”

餘宜是個老實能幹之人,任捕賊吏有七年之久,因為出身寒微一直沒有機會升遷,應浩有心提點他。

楊安玄放下杯,正色地看著餘宜道:“只要餘捕頭盡心盡職,楊某定會給餘捕頭一個說法。”

餘宜大喜,楊安玄當著眾人之面說出承諾,多半不會欺己。

餘宜倒上一杯酒,站起身來到楊安玄面前,恭恭敬敬地舉過頭頂,道:“多謝楊緝使,卑職敬楊緝使一杯。”

楊安玄接過酒杯,一飲而盡,道:“你不負愚,愚亦不負你。”

…………

緝賊衙門有專門的官廨-巡江所,在都水監的右側,單獨的小院,正屋三間是緝賊使的官廨,左右各有五間廂房是書吏和捕丁辦差的地方。

楊安玄踏入屋中,看到正中的案上堆放著不少文牘。餘宜快步上前收拾,尷尬地解釋道:“緝賊使空缺快半年,應從事讓僕暫理職司,僕圖方便便在此辦差,僕這就讓人收拾好。”

一柱香後,巡江所的官吏齊來參見新任的緝賊使和副使。

餘宜站在

(本章未完,請翻頁)

楊安玄右側,躬身低聲介紹道:“巡江所共有吏員六人,僕是‘捕賊吏’,還有五名書吏,十八名捕手,負責江上巡邏緝賊之職。”

楊安玄注意打量著書吏身後的捕丁,這些人高矮不一,衣衫破舊,面有菜色,跟江上的漁夫沒有什麼分別。

想想也是,餘宜身為捕賊吏俸祿不過百石,尚不足以養家,這些捕手的俸祿不過五六十石,估計不做點旁的東西連自己都難以養活。

撫慰了眾人幾句,楊安玄讓人散去,讓餘宜在旁側坐好,開始詳細地詢問巡江所的情況。

細問了一刻多鐘,得知緝賊有走舸(2)兩隻,繳獲的漁船三條,那些捕手時常藉著巡江的名義灑上幾網撈魚販賣補貼家用。

劉衷插言道:“江上的賊人多嗎?”

餘宜苦笑道:“多如牛毛。有字號的江賊就有六七個,像‘浪裡蛟’、‘逐水雁’都有四五十人,麾下有四五隻船,實力比咱們要強。還有些漁民偶爾也會做做劫掠的事。”

看了一眼楊安玄,餘宜怯聲道:“不瞞大人,遇到浪裡蛟這樣的大團夥作案,咱們緝賊捕只能遠遠的吆喝,不敢上前追趕。”

“一群水寇,怕他作甚。”劉衷磨拳擦掌地道,感覺終有用武之力。

楊安玄心想,打鐵還須自身硬,要剿滅京口一帶的江匪,首先要訓練好麾下的捕手,要不然即使遇到江賊,也只能像餘宜所說遠遠吆喝不敢靠前。

想到那些捕手參見自己時無精打采的樣子,楊安玄心中一沉,安玄軍在父親的照應下自己能自掏腰包改善飲食加強訓練,而這些捕手卻不能這樣做,得想法提振士氣才好。

楊安玄輕敲了一下案几,道:“餘捕頭,你實話告訴愚,除了官俸外還有何謀利的手段。”

餘宜瞅了一眼楊安玄,吱吱唔唔地道:“弟兄們俸祿太少,養活不了家眷,只好趁著巡江打點魚售賣,其他的沒了。”

劉衷笑著解說道:“餘捕頭,楊緝使是想為你們謀福利,儘管大膽說。”

餘宜見楊安玄滿面笑容,壯著膽子道:“有時過往的客商會塞些錢,請弟兄們護衛一段。”

楊安玄知道餘宜不可能將實情全部告訴自己,敲敲桌案道:“這個可以。不過,勒索、盤剝客商的事不準再有,要被愚知道,嚴懲不怠。”

餘宜苦著臉點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緝賊捕不靠從客商手中獲取好處,哪活得下去。

這位楊緝使一來便斷了大夥的財路,自己若回去分說,弟兄們還不得炸了鍋,估計有一半人都不肯幹了。

“你將江面上賊患情況寫成文書,愚會與應從事一起呈於王刺史,向府衙多要糧餉,補貼給弟兄們。”楊安玄道。

餘宜嘴中說著多謝楊緝使,臉上並不多少喜色。楊安玄知道,向客商索要好處是捕手們的重要收入來源,自己要收服捕丁之心,光靠強硬的手段顯然不行。

收伏人心,無非是名利二字,等熟悉情況後自己再來細細謀劃。

(本章完)

7017k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種花家小熙
林峰魂穿太宣九皇子,開局便是生死危機的局面。林峰:這還玩個雞毛,直接寄……嗯? 大兄,你的太子妃竟有這等美貌?那我也不是不能再掙扎一下!不過再怎麼掙扎,似乎也難敵他國的國力過於強盛啊,這……叮,嘎嘎亂殺系統已啟用! 這讓朕如何是好啊!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將門梟虎

將門梟虎

江左俊傑
僱傭兵穿越到大楚國,成為百戶所軍戶吳年。家裡頭窮的叮噹響,還有一個每天被原主暴打的童養媳。 北邊的蒙元人漸漸強盛,頻繁南下劫掠,大楚國朝不保夕。
歷史 連載 359萬字
囚妄

囚妄

止御
大啟三百五十五年——沐景風繼位,號敬淵帝 江湖勢力紛爭,內有亂臣賊子禍亂朝綱,外有強敵虎視眈眈 十五年前一名女嬰被抱到一處山門外 十五年後,臨淵閣有一名喚斷鴻的少女私自下山遊歷尋找自己的身世 剛一下山就意外被捲入一場皇權貴胄以及國家間的紛爭中,在此期間無意中發現自己的族人皆是死於非命 在下山期間情竇初開的息斷鴻對身為祭妡閣閣主兼國師的某個面具男一見鍾情 祭妡閣作為大啟境內最大的山莊,背後勢力連敬淵
歷史 連載 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