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第 15 章
道_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十五章
捫心自問,嬴政從不覺得自己是個氣量狹小易爆易怒的帝王。
當水工鄭國表面幫助秦國修築鄭國渠,實則是為了其母國韓國而削弱秦國的人力物力時,當各國客卿細作為他們的母國在秦國左右奔走刺探秦國軍政之際,深感背叛的他為維護秦國的長治久安,下了逐客令。
可儘管被辜負,被背叛,當李斯上書《諫逐客令》且言之有物之際,他依舊可以認真反思自己決議的正確性,且在意識到自己的決定並不正確之時收回成命。
明辨是非,廣開言路,這對於一個帝王來講是多麼可貴的品質。
然後他的這種品質遭到了博士儒生們的無情嘲弄——
他一統六國是暴虐。
他賞罰有度是不近人情。
他書同文車同軌是扼殺諸國文明。
——總之他做什麼都是錯的。
儒生第一次在章臺殿大放厥詞時,剛被他拜為國尉的屠睢氣得拍案而起,一張黑臉漲成豬肝色,提劍便去殺儒生,若不是蒙恬兄弟倆攔著,只怕屠睢頃刻間便能讓儒生血流成河。
他倒沒有屠睢那麼氣。
倒不是因為他脾氣好,而是覺得不值當。
一個是研究書的,一個研究九州天下的,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有分歧誤會很正常。
如果儒生能把天下大勢琢磨得比他更透徹,那麼橫掃六合尊始皇帝的人未必是他嬴政。
隔行如隔山,儒生們的話聽聽就算,不必往心裡去。
他把儒生們封為博士,束之高閣。
九州一統,招攬人心的面子活要做得足足的。
然而諷刺的是孔子的“小人畏威不畏德”這句話在他弟子身上也適用。
這些博士們拿著他給的六百石俸祿,嘴裡依舊沒有他一句好話,閒著沒事便來尋處理政務累得精疲力盡的他,然後逮著他一頓嘲諷。
苛政,不仁。
喜奢華,好音律,窮兵黷武,大興土木。
總之那些出現在暴君或者亡國之君身上的詞彙總能被儒生按在他身上,然後再一唱三嘆勸他懸崖勒馬,做個明君仁君。
這就很有意思了。
他是明君還是暴君,豈是吃著他的俸祿然後罵他暴君昏君亡國之君的儒生來評價的?
於是他果斷廢黜諡號,從此以後不許臣議君,子議父。
儒生們氣得跳腳。
但那跟他有什麼關係呢?
他的政策還在推行,大秦的版圖還在繼續擴張,空前強盛的王朝傲視九州,不會因為儒生的幾句獨/斷專行便停止不前。
而他作為一個寬容大度的帝王,看儒生們實在閒著沒事,還貼心為儒生們尋了些事情做。
——比如說,破解天書教授小十一的字母。
a為什麼又讀A?b為什麼又讀B?
為什麼分聲母韻母和26個英文字母?
然後這群自視清高的儒生們便會被自己所擅長的事情所難倒。
然後他就能攏著衣袖看他們既羞愧又抓耳撓腮的模樣,心裡暢快得連飯都能多吃一碗。
當然,他絕不是挾私報復。
他只是給儒生們找些事情做罷了。
正如他現在領著小十一,帶著天書送給小十一的難認識的方塊字去尋儒生。
這叫身為帝王至尊卻不恥下問,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絕不是給儒生們添堵!
“眾卿以為,此字是何意?”
嬴政端坐主位,懶懶挑眉,“又為何解?”
“......”
沉默。
沉默。
沉默是今日的博士儒生。
“朕以為似朕這等喜華服好音律之人不識這些字很正常,不曾想你們身為以學識著稱的儒家弟子竟也不認識。”
嬴政輕輕一嘆,殺人誅心,“罷了,朕再問問其他諸子百家。”
“......”
士可殺不可辱!
“陛下不必去問!”
嬴政聲音剛落,便有一個儒生站了起來,“不過是幾個字罷了,如何能難倒我們儒家子弟?”
“陛下且等著。”
“早則十日,慢則月餘,臣必能解出陛下所寫之字!”
嬴政微微一笑。
——他就欣賞儒家這種一旦涉及文學上的東西,不用別人給挖坑,他們自己就會找坑跳的精神。
“很好,朕等著。”
嬴政道。
利用儒家最擅長的事情打敗儒生後,嬴政挑了幾個態度好但學識也不差的儒生博士,來給鶴華開蒙。
“阿父,我已經有老師了。”
鶴華扯了下嬴政衣袖,小聲嘟囔道。
嬴政道,“你平日裡學的東西太深奧,偶爾也需要跟儒生們學些淺薄的東西來陶冶情操。”
被選中的儒生面上有一瞬的扭曲。
——睚眥必報可不是一代明君該有的品質!
陛下,您適可而止吧陛下!
圍觀全程的扶蘇嘴角微抽,對自家父親有了一個新的認知。
——原來阿父不止是高高在上威加四海的始皇帝,更是一個有血有肉有自己喜怒哀樂的普通人。
這樣的認知讓扶蘇有些新奇。
像是開啟了新大門,他注視著嬴政的一舉一動,然後很快發現,這位他敬若神祇的皇父其實沒有他想象中的那般嚴苛,哪怕他面沉如水,他的眼睛裡也會有情緒,帶著戲謔與揶揄,欣賞儒生們的好戲。
扶蘇眉頭微動。
不知為何,看著這樣的阿父,他心頭竟生出一種只要自己心平氣和與阿父說話,那麼阿父是能夠聽取他意見的錯覺。
但他不想讓這種感覺是錯覺。
斟酌一路後,扶蘇鼓足勇氣向嬴政道,“皇父,兒臣以為,郡縣制或許會比分封制適合如今的大秦。”
李斯心頭一跳,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
——這位固執己見與陛下政見向左的公子何時竟有了這般覺悟?
下意識的動作,李斯抬頭瞧了瞧天色。
金烏西墜,漫天殘紅。
——這太陽也不是從西邊升起,從東邊落下的,公子怎就突然開了竅?
李斯大惑不解,嬴政的疑惑也不比李斯少,他把在他懷裡睡著的鶴華交給寒酥,上下打量著一臉忐忑的長子。
“為何郡縣制更適合?”
嬴政問道。
“是因為天書。”
扶蘇十分坦然,“兒臣曾讓小十一替兒臣問天書,郡縣制與分封制孰優孰劣。”
嬴政眸色微深。
扶蘇繼續道,“天書言分封制全是糟粕,毫不猶豫選擇了郡縣制。”
“天書覺得郡縣制合適,你便也覺得郡縣制合適?”
嬴政聲音微沉。
扶蘇抿了下唇,“兒臣之前之所以堅持分封制,是因為此時的大秦地域廣袤,一望無際,不能以治關中之地的政策來推廣九州。”
“那些偏遠的地方剛剛歸順皇父,民心不穩,政令不聽,若大秦強盛,皇父派過去的官吏尚能以鐵腕手段彈壓黔首,可若是時局動盪,這些官吏必會擁兵自立,成為新的諸侯①。”
嬴政眼皮微抬。
“可若是這些官員是皇父的嫡系血親,政局不穩,他們便會勒兵勤王,保我大秦江山不會輕易為外人所得。”
“而他們的鎮守一方,也能威懾到朝中心懷不軌之徒,讓奸佞小人為之忌憚,縱然作亂,也不敢禍及江山。”
“可若是沒有嬴氏宗親坐鎮四方,一旦執政者遠遜皇父,便會成為權臣手中傀儡,而皇父消耗半生心血打下來的盛世江山,也只能由權臣糟蹋。”
“是以,兒臣才會請奏皇父,偏遠邊陲之地由皇父血親來鎮守。”
扶蘇道,“至於那些六國原有的富庶之地,則推行廷尉提出的郡縣之制。”
嬴政輕輕摩挲著拇指上的墨玉蟠龍扳指。
——這是他的好大兒第一次對他敞開心扉,討論分封制郡縣制的利與弊。
“但兒臣的擔憂似乎是多餘的,在天書看來,分封制一無是處。”
扶蘇輕笑一聲,唏噓萬千,“既如此,兒臣又何必固執己見,阻擋皇父推行郡縣?”
這話他不愛聽。
嬴政挑眉,“天書的話一定對嗎?”
“既然是天書,自然是對的。”
扶蘇頷首。
“錯,大錯特錯。”
嬴政聲色緩緩,“沒有誰的決策一定是對的,天書也一樣。”
扶蘇微微一愣。
——天書,也會錯?
嬴政問道:“若天書說朕是夏桀商紂,明主隱於黔首之中,你便要背棄朕背棄大秦,奉黔首為君?”
“這——”
扶蘇聲音微微一頓,“兒臣斷然不會。”
“這便是了。”
長子與自己交心,嬴政頗感欣慰,哪怕好大兒遠遠達不到他的期待,但此時的他也願意將一切掰開揉碎說給他聽。
“你的決定不應該被天書所影響,更不應該盲目推崇天書。”
嬴政聲音沒有任何起伏,彷彿在說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天書與丞相與廷尉諸子百家沒什麼不同。”
“他們是輔佐你治理天下的人,而不是你需對他們言聽計從,方能建立一個空前強大的國家。”
扶蘇呼吸陡然一窒。
他終於徹底意識到自己與阿父的差距。
他信奉儒家,信奉天書,他讓自己成為儒家乃至天書傳遞指令的工具。
可皇父永遠不會。
天皇地皇與泰皇,在阿父看來不過如此。
那些盛名之下的五帝,在阿父眼裡不過爾爾。
所以阿父稱始皇帝,是天地人鬼神之共君。
他奉為神祇的天書,是阿父藉以強大九州的工具,與丞相,與廷尉,乃至與諸子百家沒有不同。
——阿父永遠不會,也不可能讓自己淪為祈求神明庇佑的天子。
他是皇帝。
德兼三皇,功過五帝。
天下九州,世間萬物,要對他俯首折腰,稱臣供奉。
“你才是這個王朝真正的主人。”
嬴政不急不緩,擲地有聲,“而非天書與其他。”
偌大宮殿,寂靜無聲。
扶蘇的心跳格外清晰。
他按了按心口,努力平息自己被衝擊得再無一物的三觀與理智。
但這一切都是徒勞,他平息不了自己的心緒,就如他清楚意識到自己終其一生也無法達到阿父的高度。
他抬頭看著主位上的皇父,那裡明明坐著的是個人,卻那麼高不可攀,凌駕於世界萬物之上。
他何其有幸,成為他的長子。
他又何其不幸,終其一生也不過是他的陪襯,甚至還會成為他絕世功勳上的瑕疵。
——千古一帝如他,他的繼承人竟不抵他的十之一二。
“兒臣,兒臣受教了。”
扶蘇深吸一口氣,緩緩向嬴政拱手俯身。
他的腰幾乎弓得很低,極盡謙卑也極盡赤誠。
李斯心中大喜。
公子到底年少,難免有想得不周到的地方。
知錯就改,善莫大焉,只要公子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那麼公子乃至大秦的未來都是一片光明。
嬴政眉梢微揚,“果真受教?”
“果真。”
扶蘇頷首。
但受教不等於他能如儒生一般,坦然面對是阿父一次又一次的誅心之語,扶蘇聲音微微一頓,轉移話題,“阿父,兒臣這幾日整理小十一所學的千字文,從中發現一絲端倪。”
“磻溪伊尹,佐時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營;”
“桓公匡合,濟弱扶傾;綺回漢惠,說感武丁。”
“此四句分別講了周武王遇呂尚,伊尹輔佐時政。”
“周成王攻佔古奄國曲阜,若非周公旦輔政,又怎能有此功績?”
“齊桓公九次會合諸侯,幫助危在旦夕的弱小國家。”
“而最後一句,則是商君有感而夢得賢相,但這句前面的那一句,又是什麼意思?”
“‘綺回漢惠’,指的是誰?”
扶蘇看了一眼主位上的嬴政,又飛快收回視線。
嬴政鳳目輕眯。
半息後,他命趙高找來鶴華學過的所有詩文,從幾十首詩文中,精準拿出一首名叫出塞的詩——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嬴政輕嗤一笑,“千百年後取代我大秦的,是漢。”
扶蘇呼吸一緊。
阿父怎能這般坦然?
下一刻,他聽到阿父朗朗聲音響在大殿——
“秦亡於漢。”
“扶蘇,你為朕的長子,可有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