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宋王朝聯金滅遼收復燕雲十六州到底對不對,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

自從馬植(也就是趙良嗣)提出聯金滅遼收復燕雲十六州這個戰略建議以來,趙宋王朝的內部一直爭論這個問題。

甚至於後世的很多學者和歷史愛好者也在爭論這個問題。

可以說這個問題爭論了近千年。

反對的人有很多,他們認為趙佶連金滅遼收復燕雲十六州,是幹了一件愚蠢至極的大蠢事。

不過也有很多人覺得趙佶連金滅遼收復燕雲十六州做得沒錯。

趙佶曾兩次謀劃收復燕雲十六州。

第一次發生在女真人剛起兵反遼不久,趙佶想趁機出兵北上,用武力收復燕雲十六州。

這次也是由童貫掛帥,並將兵馬已經聚集起來了,而且已經作出了部署。

那時蔡京擔任宰相,他支援出兵。

趙佶、蔡京加童貫的組合,是為趙宋王朝收復青唐失地以及打得西夏大敗差點沒有滅亡的組合。

但東南地區的突變,導致後來停止了行動。

老實說,東南之變的影響太大了。

如果不是東南發生了大規模的起義,趙宋王朝必須得調動西軍平叛,然後緊接著就北上收復燕雲十六州,導致西軍精銳喪失了很多以及師老兵疲,燕地的戰役未見得會失敗。

沒有燕地的失敗,幾十萬百戰精銳宋軍的損失,金國就不大可能南下。

如果沒有東南之變,燕地的戰役固然宋軍未必會失敗;

如果東南之變早點發生,那宋軍得到充分的休整後,也未必打不贏燕地的戰役。

如果東南之變晚點發生,那趙佶很可能會放棄收復燕雲十六州,那樣的話,有可能導致北遼獨立,成為趙宋王朝的衛星國,在宋金之間作為屏障。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燕雲地區被金國佔據,金國代替遼國的地位。畢竟趙宋王朝的主力還在,金國未必敢南下。

所以說東南之變不早不晚正正好好地敲響了趙宋王朝的喪鐘。

這第二次便是,趙宋王朝在南方被李存打得大敗,丟失了南方的半壁江山,以至於趙佶皇位不穩,趙佶需要用一場大勝來挽回他的政治生命,所以趙佶才想聯金滅遼收復燕雲十六州。

不過這次趙佶產生了一個很荒唐的邏輯,那就是,他認為收復燕雲十六州似乎需要金人同意才行。

後來趙宋王朝進攻燕地的軍事失敗,以及在與金人外交談判中處處被動,都源於趙佶的這一錯誤的指導思想。

如果趙佶當時一心用武力來攻打已經被金國打得奄奄一息的遼國,而不是瞻前顧後強令前線將士按兵不動,可能一戰就打下了當時只有幾萬軍隊的北遼。

那樣一來,趙宋王朝雖然失去了南方的半壁江山,但北有燕雲地區的天險,南有長江天險,可以以天險來鞏固自己的國防,也不失一大國底蘊,將來未必不能跟乾、金、西夏等國一決雌雄,或是在幾國之間搞平衡。

可趙佶卻想驅虎吞狼,又遇到了李存這個機會主義者,把握住了這個機會,一舉就奪取了燕雲地區,然後來了個關門打狗,滅了趙宋王朝。

歷史上,由於趙佶對剛收復的燕雲地區政策失誤,由於聽金人的話殺了張覺搞出來的平州事件,由於暗通耶律延喜等事沒有處理好與金人的關係等綜合因素,最終導致收復燕雲十六州失敗,並引發了宋金戰爭,葬送了北宋,元朝人在他們編撰的《宋史》中嘲笑趙佶,說他「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後來,這個結論結結實實地罩在了趙佶的頭上。

再由於《水滸傳》、《金瓶梅》等明朝的生動渲染,趙

佶於是便成了最昏庸無能、最荒Yin腐朽的皇帝,而圍繞在他身旁的大臣也全是女幹臣。

其實——

對於趙佶以及他身旁的重臣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失敗,將北宋亡國的責任完全推到趙佶以及所謂的「六賊」身上,是有失歷史公允的。

別的先不說,只說歷史上的趙佶敢於拍板做出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決策,應該說還是有些戰略眼光的。

當時,女真人崛起於東北大地,大遼帝國搖搖欲墜,對於趙宋王朝來說,這的確是一個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歷史契機。

而收復燕雲十六州是趙宋王朝無法擺脫的一個歷史情結。

這真不能因此就說趙佶這樣做便是好大喜功、投機取巧、不自量力。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趙佶這也是勇於擔當,順勢而為,有一定的政治報復。

同樣的,也不能將趙良嗣、童貫、王黼等人收復燕雲十六州的積極熱情,說成是創開邊隙、為滿足一己之私慾。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趙良嗣、童貫、王黼等人這何嘗不是在為趙宋王朝謀取最高的利益?

別人不說,只說童貫。

如果童貫不是想為趙宋王朝完成收復燕雲十六州這個無數代人近二百年的巨大遺憾,就憑他以前所取得的輝煌的戰績和戰功,他的後半生完完全全可以躺在功勞簿上美美地睡大覺了。

如果聯金滅遼收復燕雲十六州一事成功了,那趙佶可就是執導上演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歷史正劇。

歷史上,是聯金滅遼收復燕雲十六州一事失敗了,才意外地演變成了一場巨大的民族災難。

而這一世,跟歷史上一樣,趙佶收復燕雲十六州一事又失敗了,唯一不同的是,這並沒有演變成民族災難。

【鑑於大環境如此,

得到了這樣的一個結果,這固然有王黼、童貫、蔡攸等人犯下的一系列錯誤的原因,但趙佶作為主要決策人理應承擔主要責任。

公平公正的說,趙佶他看到了歷史機遇,但他卻沒能把握好歷史機遇,而且他犯下了許多低階錯誤:

像御筆埋禍端。

像給了童貫「巡邊三策」。

又像政策失民心使燕雲地區的胡兒對趙宋王朝很怨恨、重用郭藥師這個三姓家奴還讓郭藥師這個三姓家奴守衛趙宋王朝的邊疆、以及給了李存伐宋的把柄等等錯誤。

正是這一個又一個錯誤決策,將趙佶與他的大臣們推向了歷史的審判臺。

但是——

在趙佶看來,他犯得最大的一個錯誤,也是讓他真正輸得一敗塗地的還是,他匆匆禪位給趙桓。

當時,趙佶以為這樣做,或許乾軍就會停止進兵。

可結果證明,趙佶真是想多了。

假如清楚的知道逃去陝西才能保全趙宋王朝以及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的趙佶,不匆匆禪位給愚蠢、優柔寡斷、剛愎自用又沒有施政經驗根本掌控不了趙宋王朝這艘千瘡百孔的鉅艦的趙桓,乾宋之間肯定不可能這麼快就分出勝負。

可是,歷史的車輪有時候就是在一念之間改變了執行的方向。

趙佶並不是一個意志堅定的人,也不是一個勇於迎接挑戰的人,面對李存伐宋的指責,面對朝廷大臣的施壓,他匆忙禪位給趙桓,希望自己的兒子給自己善後,他自己則選擇了逃避。

而趙桓繼位以後,在主戰與主和大臣的鬥爭過程當中,在支援主戰與支援主和當中反覆橫跳,使得趙宋王朝輸了個一乾二淨。

不僅如此,趙桓這個大孝子還全盤否定了聯金滅遼收復燕雲

十六州的戰略決策,將王黼、童貫、蔡攸、粱師成等大臣予以處死,將趙佶軟禁於龍德宮中,收復燕雲十六州這件事遂以徹底失敗而告終。

勝者王侯敗者寇。

趙佶將一個歷史機遇運作成了一場歷史災難,他應該接受歷史的審問與批判。

但有時候夢醒時分,趙佶也忍不住去想,他如果不是匆忙禪位給趙桓,他與趙宋王朝是不是就不會是如今這樣悽慘又恥辱的下場?

老實說,趙桓將趙佶軟禁在龍德宮中,趙佶雖然很傷心,但他卻不怨恨趙桓,因為那的確是一個有野心、有報復的帝王會有的選擇,就像李世民。

可問題是,趙桓只有李世民的心,根本沒有李世民的能力。

在趙桓的主持下,趙宋王朝徹底輸掉了跟大乾王朝斗的資本,包括趙佶在內的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除了趙構以外,也被李存一網打盡。

趙佶這才對趙桓失望透頂,甚至心生怨恨!

不久之後,趙構建立了西宋。

趙佶難免又把希望寄託在他原本不喜歡也沒有重視過的趙構身上。

趙佶當然希望趙構別跟趙桓那個大孝子一樣,是一個真正孝順的好孩子,能把他這個老父親給救出去。

這是人的求生欲,人之常情。

但同時,趙佶其實也做好了犧牲或是為趙宋王朝殉葬的準備。

說真的,如果趙構因為想要戰勝大乾王朝而不救趙佶,趙佶會很欣慰,甚至會康慨赴死。

可趙構跟趙桓一樣,也只是因為怕趙佶復辟搶走他的皇帝之位,才不救趙佶的。

關鍵,趙構跟趙桓一樣,只能耗子扛槍窩裡橫,對自己這個父親嚴防死守,卻也是昏招連連,將最後一點趙宋王朝的江山社稷也輸給了李存,徹底終結了趙宋王朝二百年的基業。

趙佶對趙構也失望透頂,也怨恨不已!

此刻,見趙桓和趙構狗咬狗,相互指責,甚至都到了這個時候還想將自己的責任甩給他這個老父親。

趙佶徹底絕望,覺得不是李存滅掉他們趙宋王朝,而是老天滅掉趙宋王朝。

老天不僅給了他們趙宋王朝一個李存這麼可怕的敵人,還給了他趙桓和趙構這樣的廢物兒子,這讓趙宋王朝怎麼繼存?

趙佶又看了看趙楷等其他兒子,然後在心裡搖頭。

趙佶知道,就算當初他將皇位傳給趙楷或者別的哪個兒子,也肯定鬥不過李存,他的這些兒子比李存差太多了。

連趙桓那樣的蠢貨都知道用這幾年時間對之前影響他一生的大敗進行思考和總結,趙佶又怎麼可能不思考、不總結?

透過充分的思考和總結,趙佶承認,雖然他的失敗當中也有天不佑他們趙宋王朝的因素以及他自己窮奢極欲、好大喜功的因素存在,但更重要的還是,李存幾乎抓住了他們父子三人犯下的每一個錯誤以及所有機會,並將之最大利益化。

趙佶細思極恐,覺得李存是一個完全不可能戰勝的敵人。

「聰明神武,算無遺策。文武之才,高出前古。拔人物則不私於黨,負志業則鹹盡其才。跡其聽斷不惑,從善如流。每臨大事,能審取捨矣。千載可稱,一人而已!」

「對上李存這樣可怕的敵人,只怪這兩個廢物兒子有甚麼用?」

「世人常將我和耶律延禧相比。世人錯矣!我趙佶真沒有耶律延禧那般昏庸不堪,至少我不會誅殺親子。」

雖然趙佶怨恨死了趙桓和趙構這兩個大孝子、好大兒,但作為一個父親,趙佶還是剋制他自己把這兩個他看都不願意再看一眼的兒子給殺了,而是儘量用平靜的語氣說:「你二人有一生時間論證我大宋滅亡的是非對錯

,何必急於這一時?」

「都散了罷。」

言畢,趙佶轉身就往回走。

趙佶在位之時,對皇室和宗室都很照顧,因此趙佶在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中威望一直很高。

而且,在東京汴梁城被乾軍攻破時,趙佶表現出來了應有的擔當,甚至準備以死殉國,只不過最後被人給阻止了而已。

再加上,大多數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將趙宋王朝滅亡一事和他們被李存一網打盡一事全都歸咎到了趙桓和趙構身上。

關鍵,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四國城中,也有紛爭,沒有趙佶領導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可能就會分崩離析,進而無法稱霸四國城,甚至有可能被大遼帝國的皇室和宗室、李朝的皇室和宗室、占城的皇室和宗室以及神職人員欺負。

關鍵的關鍵,現在也沒有人能取代趙佶成為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的領袖。

所以,趙佶的話,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都得聽。

因此,趙桓才一直沒有被清算,趙構此時也才能撿回一條小命。

在趙佶的保護下,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雖然不能清算趙桓和打死趙構,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數落趙桓和趙構的過錯。

愚蠢,忘恩負義,剛愎自用……

懦弱,自私自利,倚任女幹人,不識忠良,有眼無珠……

耳邊聽著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對趙桓和趙構的評價,趙佶忍不住想:「若是李存乃我之子……」

趙佶隨即自嘲的搖搖頭:「我如何能生出這樣英姿蓋世、武定四方、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之子?」

女婿?

這個女婿倒是不錯,就是有點費丈母孃啊!

……

……

求月票!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南唐烽火

南唐烽火

安仔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3萬字
書生兇猛

書生兇猛

陳小九
一覺醒來,陳錦年穿越古代,成為大乾皇朝中一介小小秀才。只可惜原主吃喝嫖賭,五毒俱全,人人喊打。 於是,陳錦年略施小計,做奸商,登朝堂,寒門書生,席捲天下。
歷史 連載 4萬字
漢旌

漢旌

老白汾對瓶吹
莫名其妙穿越到了漢末,遇上了剛剛起步的劉備?開著全圖視野,這還不逆天改命? 別鬧,談情說愛哪有建功立業來的痛快!曹操、袁紹、孫權、司馬懿你們好,我是揣著劇本來的!
歷史 連載 5萬字
寒門書生,開局忽悠個便宜小嬌妻

寒門書生,開局忽悠個便宜小嬌妻

暴躁的老齊
少年劉墨開局遭遇假招婿,用完即殺。震驚之餘,設下計謀,忽悠個絕美嬌妻,走上酒樓大掌櫃人生。 後結識皇子,從此勵志成為皇室御用商人,輔佐皇子成為天下之主。 “跟我玩套路?有得你爽!”
歷史 連載 70萬字
穿成乖軟夫郎的農家書生

穿成乖軟夫郎的農家書生

木風雨
預收主攻種田小甜餅《粟大夫家的鹹魚先生》《穿成“萬人嫌懶漢”》專欄戳戳~~ ========================= 本文文案如下: 一朝穿成福水村人人厭棄的謝家小傻子,謝見君睜眼瞧著眼前破敗不堪簌簌掉牆皮的破草屋,牆角處緊攥著衣角一大一小,瑟瑟發抖的小可憐,心頭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褲兜裡還窮得叮噹響,滿打滿算也就腦子還好使一點,為了能在這個時代站穩腳跟,也為了能養活
歷史 完結 3萬字
父皇,朕真不想登基啊!

父皇,朕真不想登基啊!

牙籤吃粉條
身為安全第九局的特工李滅,意外穿越到了大梁朝成為了九皇子。西北:九皇子,西北戰事頻發,你再不出手西北就要淪陷了! 眾皇子:九弟,別打了我們不爭了,什麼都是你的!皇帝:老九,父皇我太累了,這個皇位不行你來坐吧! 李滅:老子好不容易穿越了,讓我躺平當個廢物行不行?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