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徐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氣愈發冷了,李善有點懷疑自己對阿史那社爾那番話不是胡扯,真的是一年冷過一年,去年明明沒這麼冷的。

裹著厚重皮襖的李善呆坐在椅子上,搬著手指算,小冰河時期,記得封建時代之前有一次,不知道是商還是周,東漢末年到三國西晉肯定是一次,唐末五代是一次,明末是一次,好像一共就這四次……

不過史書上也說的很清楚,突厥敗亡,是有天氣原因的,草原寒冷,牛羊馬匹凍斃,大面積饑荒,再加上唐軍精騎在大雪天的突襲……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李善突然想起了這句詩,好像是唐中期的邊塞詩,如果這一世蘇定方還有這番經歷,這首詩倒是能用得上的。

這幾日,李善看似在溫習,實則腦子裡在盤算三件事。

其一,怎麼賺錢。

其二,天太冷了!

其三,到底用什麼詩?!

翻了翻手邊的詩集,李善隨手丟開,這個時代還沒有雕版印刷術,公開的詩集出版幾乎沒有,他想蒐集詩集,來判斷腦海中的存貨到底有沒有出現……難度有點大。

不過也不是沒有收穫,李善從房遺直送來的一本詩集中發現,“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是五代南梁琅琊王氏族人王籍的作品。

嘖嘖,好險啊!

外面鬧哄哄的一片,李善精神一陣,將皮襖裹了裹,帶著小蠻就往前面去了,溫習……真的沒必要,填空題基本都有把握,釋義大都也湊合的過去。

房遺直、宇文士及都說過,進士科……主要就是看你雜項,也就是詩文的水平。

大門右側,原本的炊房已經完全變了個樣,二十多人正在旁觀兩個婦人正在燒火做飯。

呃,主要看的不是做飯,而是兩個婦人正在使用的土灶。

這是李善畫了圖紙,又詳細解釋,從村中找了兩個泥瓦匠,正好齊老六也能幫把手。

李善早就不耐煩這個時代的灶臺了,太簡陋,而且不通風,沒有煙囪,太不習慣,之前沒什麼時間,而且上半年村中忙著農活,人手也不足,這時候倒是有空,而且人手也夠。

這種土灶,李善用了很多年,從五六歲開始就要蹲在後面燒火,太熟悉了,甚至還曾經親眼看村中匠人砌起來,很快就弄出個差不多的。

只是前世有磚頭,這一世……李善琢磨要不要弄個磚廠,那玩意銷路肯定不錯,也有一定的技術難度。

前天灶臺就搭好了,今天才能用,李善試過,之前王仁表送來的幾個鐵鍋都剛好能嵌進去,手藝還真不錯。

朱瑋好奇的看著土灶,“大郎居然連這都懂……”

“略懂略懂。”李善打了個哈哈,“下面燒柴火,一個灶臺一個柴火堆。”

“煙氣從這通道上去?”

“嗯,煙囪飄上去,炊房清爽多了。”

“下面為什麼兩層?”

李善笑道:“上面一層燒柴火,不用了就把炭火往前推,掉到下面一層,再弄出來,正好做個炭盆,用來取暖。”

“倒是設計精巧的很。”馬周嘖嘖兩聲,“不過得用好鐵打製的鐵鍋。”

一個婦人正在用一個長長的鉤子將炭火推到下面,再用一個小巧的鏟子將炭火鏟到盆中,李善蹲下來烤著火,心想今晚總算要暖和點了。

前世就是這樣,每到冬天,爺爺就是用晚上做飯留下的炭火取暖,小小屋子,溫暖如春,自己趴在簡陋的桌子前做作業……

原本李善是準備直接用煤炭取暖,因為這個時代木炭……挺貴的,李善如今錢這方面有點捉襟見肘,實在用不起。

關中,本就是全國煤炭最集中的地方,李善還特地打聽過,鉅鹿魏氏的魏收……魏徵的族叔,編纂的《魏書》中提到過,關中土燃,無火而煙氣大起,方數十里,月餘不滅。

典型的地下煤炭自燃啊。

李善還準備就做這一行了,但想想就作罷,在後世玩這一行都需要密集資金、人力資源,朱家溝實在玩不起這一行,而且如果召集人手過多,來個幾千上萬人都不算多,說不定哪天一個黑鍋就砸下來了。

而且煤炭取暖,好像會二氧化碳中毒,自己倒是不怕,就怕其他人出事,但用木炭取暖是符合這個時代普遍認知的,從土灶下層掃出炭火,燒飯取暖兩不誤。

而且土灶上李善還特地讓人做了個小小的口子,讓齊老六打了個小巧的鐵壺裝進去,燒飯的時候順帶能煮一壺水。

“七伯,今兒就特地來看這灶臺?”李善有點奇怪,“待會兒讓齊老六他們過去就是。”

“進去說吧。”朱瑋嘆了口氣,將閒散人等都趕走,只帶著五六人進了正堂。

正堂比較通風……李善這幾日都不肯來,讓人將門關上,端了幾個炭盆進來,還讓人將沙發搬來,才縮著手坐下。

“咳咳,咳咳。”

聽見小蠻的咳嗽聲,李善轉頭看去,一箇中年漢子在廊下和墨香說著什麼,這小妮子平日裡侍候母親,這會兒怎麼跑到前院來了?

“那是雷敬,八月定居,是墨香的舅父。”朱瑋低聲說:“此人有些勇力,但性情圓滑,當時定居的大都是他勸下來的。”

李善一聽就明白了,只怕是因為墨香當日在自己身邊服侍,雷敬才選擇定居……當然,更是因為沒有更好的選擇。

果然才寒暄了幾句,墨香就端著水壺進來,給每人倒了杯熱水,然後站在沙發後和小蠻並排。

李善有些驚愕,但視線在對面掃了掃,隱約猜到了什麼。

除了馬周之外,其他幾個人都是村中各類人的代表,朱瑋、朱八代表著的是朱家溝老人,雷敬代表的是去年七八月份留下來的難民,王伏寶的侄兒王君昊代表的是蘇定方、凌敬那夥人,而齊老六代表的是那幾十個降卒。

聽著對面七嘴八舌說了一陣,李善突然笑道:“齊老六,後悔了吧?”

“早跟你說過,跟著某來長安,頂多是餓不死,想飛黃騰達,那是白日做夢呢!”

“如今看到朱家溝太寒酸,太落魄,還不後悔?”

適才和朱八爭論的齊老六霍然起身,面紅耳赤道:“郎君此言太過傷人!”

“我等感郎君大恩,自願相隨,別說是吃糠咽土,就是為郎君而死,亦不後退半步!”

“那今日還爭什麼呢?”李善嘆道:“所謂不爭是爭,爭是不爭,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對面幾人聽得稀裡糊塗,馬周笑罵道:“齊老六,你們本無功勞,還害的懷仁如今難入長安城,與他人相爭,本就是落了下乘……但既然隨懷仁定居此地,投入門下,懷仁如何會棄之不管呢?”

李善有點煩心,斜斜瞥了眼朱瑋,這些狗屁倒灶的破事也捅到我面前來!

難道不知道我這段時間要專心溫習備考嗎?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漢驤

漢驤

西門揚舟
土木人穿越三國,成為一名兵戶遺孤,前世本是蜀漢粉,今生卻在袁術麾下。 武不出其類,智不拔其萃,原來當牛馬,現在又炮灰?龍驤利用技術優勢,搶先在合肥築城疊防,他挑起孫曹兩家消耗,給劉備爭取發育時間,無論是冢中枯骨,還江東鼠輩,能坑皆坑。 劉馥:龍驤小兒狂悖無禮,曾言丞相去了合肥,也得送去燒窯搬磚,應發兵討之。 曹操:時機未到。劉勳:聞橋蕤二女有國色,可惜困在那合肥...曹操:即刻點兵。 周瑜:龍驤好
歷史 連載 146萬字
寒門崛起:從最窮縣太爺到富可敵國

寒門崛起:從最窮縣太爺到富可敵國

吳九爺
張羽身為現代兵王,一朝穿越成大齊小小縣太爺。世家豪紳威脅,官場勾心鬥角,外族劫掠……步步殺機之中。 他不斷點亮大齊科技樹。打土豪!鬥世家!御外族!裂土為王!張羽醉臥美人膝,睥睨萬里江山。
歷史 連載 5萬字
論陷害男主後的補救措施

論陷害男主後的補救措施

纏枝葡萄
【更新時間在半夜至凌晨,早上可以看到更新】 織霧瀕死前穿到了一本刺激的恨海情天小說中。 男主光風霽月,溫文儒雅,是個隱藏的瘋批,男二陰暗爬行,病態卑劣,是個明顯的瘋批。 兩相對比之下,所有人自然都更加偏愛男主。 ——除了女配。 女配顧盼清,重度戀愛腦晚期患者,哪怕男二再陰險偽善,她也死心塌地為對方做盡壞事在所不辭。 織霧:是感人的愛情…… 但這一切和她這個需要照顧病弱夫君的路人甲沒有關係。 夫君俊
歷史 連載 6萬字
拯救大宋,從謀反開始

拯救大宋,從謀反開始

掛機的阿V
大宋王朝宣和四年,徽宗皇帝在位。 宋遼之間已承平百年,未動刀兵。 西夏罷兵求和,納款謝罪。 國內叛亂皆平,宋江、方臘相繼服誅,疆域之廣有宋為最。 國內外一片安寧祥和,汴京城中歌舞昇平。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個“豐亨豫大”的盛世距離王朝倒塌的那一天不遠了。 若再問精確些的時間,那便是——三年! 那一年新帝繼位,取年號“靖康”。
歷史 連載 4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