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徐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昏暗的燭火的對映下,兩個人影在窗邊交頭接耳,屋外二十步外,七八名親衛持刀而立。

聽李善將事情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凌敬開口的第一句話是,“的確不能提前告知秦王,一旦事洩,你必為眾矢之的。”

李善苦笑道:“但今日已然覲見,和盤托出,還請凌伯明日告知殿下。”

“與突利可汗結拜……”凌敬目光閃爍,捋須道:“懷仁如何想?”

李善的回答乾脆利索,“東宮必然不許,聖人亦必然不許,秦王殿下在軍中威望不做二人之想,無需此等事加重權威。”

凌敬點頭贊同,補充道:“就算以此事削弱東宮威望,也要等塵埃落地。”

李善有點不安,低聲問:“殿下不會有所介意吧?”

“不會。”凌敬右手緩緩在案上摩挲,笑道:“老夫遍觀數年戰事,秦王殿下絕非僅僅勇往直前,趨馬衝陣而已,此乃帥才,急緩之間,頗有分寸。”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

這個比喻……凌敬有點臉黑,話鋒一轉,“你怎麼就攬下這等事!”

李善委屈道:“某也不想啊……但結社率都潛入代縣了,若是某不肯,說不得會找到其他人,如今代縣內什麼人都有。”

突利可汗既然下定與李唐結盟的決心,李善哪裡攔得住,而且他是穿越者,知道結盟一事是必然的,若是攔著……萬一突利可汗找到張公瑾或者薛萬徹那邊怎麼辦?

凌敬也覺得頭痛,“陛下會如何處置……”

“嘿嘿……”李善隨口道:“若是陛下年歲稍小,或者突利可汗年歲稍長,乾脆陛下出面。”

凌敬嗤之以鼻,想了想,低聲問:“突厥今歲可能寇河東?”

李善狐疑的打量著面前的老者,似笑非笑道:“此為殿下所詢。”

凌敬沒有理睬李善的疑問,徑直道:“若突厥難寇河東,朝局安穩,殿下難出京兆,便如困於籠中的猛虎……”

“所以殿下欲棄馬邑?”李善的神色有些冷,“或再棄雁門關?”

“前年初見,便知你心思頗深,慣以惡視人。”凌敬嗤笑道:“若秦王殿下有如此心思,天策府如許多人傑,何必追隨驥尾?”

李善神色鬆了鬆,試探道:“必然是長孫輔機。”

凌敬怔了怔,他早就察覺到這其中的古怪之處。

去年初凌敬抵達長安,還沒有入天策府的時候,就發現李善對秦王麾下的幾位心腹謀士都有著極深入的瞭解……而且絕不是道聽途說的那種。

秦王幕僚中,房玄齡、杜如晦堪稱左膀右臂,但李善卻準確的點出了長孫無忌……的確,詢問河東是否安穩,突厥可能寇河東,就是長孫無忌私下詢問凌敬的。

李善笑了笑沒追問什麼,其實這邏輯很通暢,房玄齡、杜如晦等謀士難以接受太子登基的結果,那是因為他們和李世民的君臣相濟,是因為他們有著建功立業之心。

但長孫無忌不同,一旦太子登基,當年本就被洛陽本家掃地出門的他和秦王妃……下場堪憂,只怕性命都難以保全。

“數度大捷,收復馬邑,於國實有大功,若是代州在你手中,自然無礙。”凌敬嘆道:“但殿下提及,陛下應不會授你代州總管。”

片刻後,李善幽幽的聲音響起,“而幷州總管任城王李道宗乃是殿下當年舊部,雖未被視為秦王一脈,但亦頗有淵源。”

李世民希望透過正常的方式入主東宮,而長孫無忌是不忌憚以任何方式將李世民推上皇位的,不管是一場宮變或者一場兵變……長孫無忌已經開始做準備了。

偏偏李道宗是李世民的舊部,所以,長孫無忌擔憂的是,聖人李淵有可能將代州總管這個職位授給東宮門下。

他日一旦事變,秦王一脈不管是召任城王入關中,還是逃向河東企圖東山再起……如果代州總管是東宮的人,很可能會制衡任城王。

凌敬不多的幾句話,勾勒出大致的局勢,低聲道:“輔機所慮,亦有可能。”

“代州總管……”李善喃喃道:“轄四州之地,直面突厥,手掌重兵,坐擁雄關,非方面大將不能為之,東宮有此等人傑?”

“如管國公任瑰,功勳卓著,此次平定江淮戰亂亦有戰功。”凌敬如數家珍的連續報出幾個名字……呃,大都李善都不知道,歷史上的隱太子李建成的心腹愛將,在貞觀年間還名聲赫赫的除了薛萬徹,其他的李善都不記得。

“天策府這邊呢?”

“那就多了。”凌敬笑道:“天策府內,多有才高之士……如亦在江淮戰亂立功的李世績。”

李善沒吭聲,李世績的能力是沒有問題的,歷史上李世民曾經贊其擅守邊,但想出任代州總管一職,除了能力之外,還要考慮到政治派系、資歷、以及爵位、名望。

從各個方面來說,李世績都比不上任瑰……而且這位早在隋文帝在位期間就投靠李淵,交情甚篤,當年李淵赴邊,子嗣都是託付給任瑰照看。

倒是有個人選很符合標準……而且一定能壓得下任瑰。

李善在心裡琢磨要不要先讓凌敬和李世民通通氣。

“李藥師?”凌敬眉頭一皺,“此人向來不涉奪嫡事,爵封縣公……乃江淮戰事副帥,倒是適合,但隴西李氏丹陽房,李客師、李乾佑分侍秦王、齊王……”

“凌伯先問問殿下吧。”

凌敬點頭應下,最重要的事說完,他開始詢問代州軍政各個方面的細節,李善畢竟是新手,手下除了馬周也沒其他的人,登時將各種難題擺出來一一詢問。

剛開始還是有問有答,但很快凌敬就沉默下來了,如今的代州……在李善的治下,隱隱和其他州府有著很多細節上的差異,這讓凌敬有點無可適從。

太多太多的東西凌敬都是第一次見識……凌敬心想,這廝可真能折騰啊!

凌敬有些無語,這樣的人物,別說此生未見,就是史書上也沒見過……一個縣令,在幾方勢力中輾轉,不過半年間,扶搖直上,逼降苑君璋,驅逐李神符、李高遷,使劉世讓俯首,最終掌控代州總管府,數敗突厥,揚威塞外。

最讓凌敬無語的是,那些人中,除了李神符之外,其他幾個人……有的欠了李善人情,有的和李善依依難捨,甚至還有感激涕零的。

就算是李神符,對李善本人也沒有什麼惡語相向。

凌敬覺得,如果把李善丟到五原郡去,估摸著一年之後,李唐可能就不用守邊了。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餘的表情,彷彿對什麼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為常。

因為這裡是鎮魔司,乃是維護大秦穩定的一個機構,主要的職責就是斬殺妖魔詭怪,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副業。

可以說。

鎮魔司中,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染了許多的鮮血。

當一個人見慣了生死,那麼對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淡漠。

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沈長青有些不適應,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鎮魔司很大。

能夠留在鎮魔司的人,都是實力強橫的高手,或者是有成為高手潛質的人。

沈長青屬於後者。

其中鎮魔司一共分為兩個職業,一為鎮守使,一為除魔使。

任何一人進入鎮魔司,都是從最低層次的除魔使開始,

然後一步步晉升,最終有望成為鎮守使。

沈長青的前身,就是鎮魔司中的一個見習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階的那種。

擁有前身的記憶。

他對於鎮魔司的環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沒有用太長時間,沈長青就在一處閣樓面前停下。

跟鎮魔司其他充滿肅殺的地方不同,此處閣樓好像是鶴立雞群一般,在滿是血腥的鎮魔司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寧靜。

此時閣樓大門敞開,偶爾有人進出。

沈長青僅僅是遲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進去。

進入閣樓。

環境便是徒然一變。

一陣墨香夾雜著微弱的血腥味道撲面而來,讓他眉頭本能的一皺,但又很快舒展。

鎮魔司每個人身上那種血腥的味道,幾乎是沒有辦法清洗乾淨。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逼我當皇帝是吧

逼我當皇帝是吧

張龍虎
本來只想當個鹹魚王爺享受擺爛人生的,但你們非要逼我綠了皇帝?行,這把龍椅我坐定了,佛祖也留不住! 我說的!
歷史 連載 2萬字
軍營小食堂

軍營小食堂

遇羅
預收《科舉文炮灰弟弟啃老日常》求收藏~ 本文文案: 身為末世女教官的江婷穿書了,成了一個女扮男裝、替兄從軍的惡毒女配。 作為女主的對照組,原身幹啥啥不行,天天捱罵受餓,最後因為陷害女主不成,自食其果死在了戰場上。 穿書後,替兄從軍的事已成定局,但江婷選擇躺平。什麼建功立業,光宗耀祖,封官加爵,名垂青史,她都不感興趣。 偽裝之下,她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偷懶耍滑,叫苦連天,最後被無情地踢出正式隊伍,成
歷史 完結 0萬字
北宋:從宋仁宗的兒子開始

北宋:從宋仁宗的兒子開始

大噢
穿越到北宋,成為宋仁宗的第二個兒子,最興來。好訊息是……終於能見到范仲淹了。 壞訊息是……我只有三歲。好訊息是……只要我不死,接下來這皇位就是我的。 壞訊息是……這大宋就快要亡了。
歷史 連載 6萬字
大漢紹武

大漢紹武

懶貓和賤鼠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東漢末年,紛亂漸起,先有黃巾之亂,後又董卓亂政,天下豪傑在這風雲激盪的時代爭相逐鹿。 “我名劉裕,字濟安, “濟世安民”的濟安,小名香孩兒,BUFF疊滿的我,怎麼可能讓這漢室江山被曹賊奪去,最終給司馬家坐享其成。” “所以,諸君,請祝我興復漢室!!!”PS:小說中有些內容和史實有些出入,大家當做是平行宇宙就行。
歷史 連載 0萬字
鎮疆軍

鎮疆軍

碼字的李世卿
對於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來說,戰爭是什麼?戰爭就是,用捨生忘死的信念,去換一場死裡逃生。 小民警李江遙魂穿玄空幻海,機緣巧合下,成為了聖唐帝國鎮疆都護府的斥候校尉。 彼時,異族崛起,入侵萬里西疆,而朝中又恰好發生變亂,太子出逃,昔日堂堂的帝國精銳,頓時成為孤懸域外、任人宰割的孤軍&helli......p;…【展開】【收起】
歷史 連載 210萬字
大秦風起:家父秦始皇

大秦風起:家父秦始皇

白馬入蘆花
『戰爭權謀+搞笑腹黑+考究歷史+無系統』\n “六國算什麼,寡人要率大秦的鐵騎,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n我有一個尊貴的身份,大秦帝國皇長子。 \n我,嬴姓,名扶蘇\n天潢貴胄,大秦正統\n我的父親是千古一帝秦始皇\n王賁是我的妻兄,蒙恬是我的摯友\n我是這個古老帝國最合法最有分量的繼承人\n巍巍大秦,一統華夏,如此輝煌的帝國豈可二世而亡! \n我扶蘇,必將改寫歷史,領大秦皇位,斬朝堂奸佞,平四海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