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波凡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鑑忠於朱允炆,竭力鼓動寧王聽從朝廷調遣,只是目前朱權只想坐山觀虎鬥。”

“好好。”

朱棣雙手握住徐理雙手,動情道:

“賢弟啊,這事做成,本王給你記上頭功。”

徐理聽罷笑了笑,“頭功不頭功的,末將並未考慮,徐氏長姐命令,小弟必須服從。”

“燕王殿下,在此末將不能久留,你等會進城繼續跟寧王周旋,待我搞定陳文之後,再設法與你商議後續之事。”

“好好。”朱棣連聲答應。

他像個開口菩薩,笑得快合不攏嘴。

天助我也!

沒想到事情進展如此順當。

待徐理離開帥帳,朱棣連忙召集朱高煦,朱能等大將過來商議。

……

四日之後。

清晨,大寧城。

“十七弟,四哥走了你要多保重,謝謝你的糧草輜重,我這回去就跟李景隆決一死戰,生死難料。”

“咱們兄弟倆在此一別,也許就是永別了。”

朱棣邊走邊握著朱權的手不放,聲音嘶啞一臉茫然。

“四哥英武善戰,定能擊潰李景隆的圍攻,走走…小弟送你到十里亭,咱們把酒言別。”

此時的朱權也頗為傷感。

從內心講,他不希望朱棣就此失敗。

一旦李景隆攻陷北平城,擊潰了燕軍,接下來的目標就是他的大寧城。

他資助朱棣糧草輜重等,目的就是讓燕軍抗衡中央軍,至少能拖住李景隆一年半載。

而他計劃騰出手來收編草原上的蒙元殘部,準備組建一支強大軍隊,再回頭來收拾北疆殘局。

這幾天他想透徹了,準備走武裝割據北疆這條路。

所以,他早晨就決定親自送出城去,在十里亭給朱棣和他的燕軍將士壯行。

話說朱棣和朱權兄弟倆攜手並肩,慢慢走出大寧城。

後面幾輛馬車裡拉著烈性老燒鍋和烤全羊。

朱權出城送別,徐理的營州中衛五千餘精騎,負責全程護衛。

大寧城裡,朱鑑的右衛和陳文的左衛,負責守城策應。

隊伍慢慢行走至十里亭,只見六萬燕軍早已列陣等待。

而十里亭並沒有擺設任何物件,卻捆綁著一名渾身是血的大明將軍。

“這…這不是松亭關守將劉真嗎?”

朱權見狀大驚失色。

“沒錯十七弟,這幾天大夥閒得沒事,他們就攻下松亭關練練手腳。”

朱棣笑嘻嘻雲淡風輕。

“可是四哥,這松亭關是我大寧都司轄制,而劉真是本王屬下…”

朱權開始大聲申辯,後面聲音突然變小,已經感覺不對勁了。

他勒轉馬頭,大聲喊道:“徐理何在?”

“寧王殿下,你回不去了,咱們還是跟著燕王幹吧。”

“建文帝倒行逆施,違背太祖遺訓,親信奸臣,禍國殃民,咱們應順從天命。”

徐理帶著數百近衛堵住了朱權退路。

營州中衛本就是朱權的近身護衛,他們被策反,朱權就是孤家寡人。

“十七弟跟我走吧,咱們燕寧合流,兄弟並肩戰鬥,事成,當中分天下。”

朱棣依然是笑嘻嘻地勸說著。

他的那句‘事成,當中分天下’,誘惑性很大。

朱權雖然年輕,或許江湖經驗沒有朱棣老道,但審時度勢的能力還是有的。

徐理被策反,自己就是甕中之鱉。

反抗,劉真就是下場。

識時務者為俊傑。

況且,李景隆勝了,自己一樣沒好果子吃。

跟著四哥朱棣造反,倘若成功了,燕王眾目睽睽之下的這句承諾,不說中分天下,有個二三成地盤也就足夠了。

想到這裡,只見朱權臉上立馬堆起笑容,對著朱棣抱拳道:

“哎呀四哥啊,你想燕寧合流共同舉起靖難大旗,何必如此大動干戈呢?”

“其實小弟昨晚想了一休,就準備跟著四哥幹,想在十里亭告別時再說出口。”

“讓燕軍先行,寧軍隨後收拾一下就跟進。”

“如此,那…容我回城去,讓陳文和朱鑑他們準備一下,出城來接受改編。”

寧王轉變都在朱棣意料之中,他依舊笑嘻嘻道:

“十七弟不用親自回去,不出意外,大寧城已經歸屬本王了。”

“朱鑑和他的十幾個親信已被陳文解決,營州衛基本沒有折損。”

“另外我要告訴你一件事,朱鑑是建文死黨,昨日燕軍截獲一份六百里加急,是建文給朱鑑的密旨。”

“任命朱鑑為大寧都指揮使,要他伺機解決掉寧王你,控制整個大寧都司。”

朱棣說完,讓人呈上那份密旨給朱權看。

朱權看了臉色鐵青,攥緊拳頭怒罵道:

“豎子不足與伍。”

“卸下酒肉在此盟誓,從此燕寧合流,奉天靖難!”朱棣大聲吼道。

“燕寧合流,奉天靖難!”

“……”

現場怒吼聲似雷鳴電閃,群情鼎沸。

城裡陳文等人也趕了過來,身上戰袍還沾有鮮血。

大家一起飲酒發誓。

……

“老師,這就是當年燕寧合流的真實情況?”

“當然,我也是永樂大典,明實錄等纂輯成員,豈能有假?”

蹇義詫異道。

有關這段燕定合流過程,《明史》和《明實錄》所記載內容,卻是大不同。

後世有關這方面的版本,演義就很多。

集中度最高的,都說是寧王朱權有‘甲士八萬,兵車六千’。

而寧王護衛是兀良哈三衛。

朱棣帶上燕軍精銳悄悄潛入大寧城下,拖著成箱成箱的金銀財寶,收買了朱權的兀良哈三衛。

並設計在城外伏擊了寧王,挾持他上的靖難之船。

作為一名歷史學者,徐欽終於搞清楚了這段歷史真相。

揭示了這段歷史謎團。

朱權與兀良哈三衛之間的關係,是非常鬆散的半僱傭關係。

“帶甲八萬,革車六千”

完全是後世有人為寧王臉上貼金,歌功頌德的結果。

試想一下,朱元璋的明皇祖訓規定,藩王只准有一個護衛,即三千至五千人馬。

只有是邊塞藩王才準有三個護衛,約一萬五至二萬人馬。

像宣府的谷王朱橞,同樣是邊塞藩王,而他的護衛軍也只有三千人騎。

鎮藩近二十年的朱棣,也就是兩萬燕山三衛,還莫名背上一個最大藩王之鍋?

倘若年僅二十一的朱權有如此強大實力,朱元璋會允許他存在嗎?

這可是明顯的謀逆徵兆。

皇帝早就下旨問罪了。

還有朱允炆,上臺割藩首當其衝的就是寧王朱權。

歷史上還真有人會捕風捉影,胡編亂造。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惡女,只想造反

我,惡女,只想造反

閆桔
陳皎穿越了。 穿到了五胡亂華的至暗時期。 好訊息是她在南方,胡人還未入侵;壞訊息是親孃是妓子,下等賤籍。 開局地獄模式。 地痞流氓盯上孤兒寡母,於半夜入室欺辱,陳皎失手殺人背上人命官司。 母女迫不得已潛逃。 被逼絕路之際,許氏竟給她尋到一個便宜爹。 好訊息是便宜爹乃一方諸侯。 壞訊息是便宜爹有十一個兒子,十三個女兒,她娘是九房姨太! 戀愛腦許氏滿心歡喜,“兒啊,你爹是郡王,以後抱金大腿混個郡主肯定
歷史 連載 4萬字
瓊臺月行

瓊臺月行

爾嶼
【正文完結,番外緣更】 釣繫心機假千金X溫潤守禮高嶺花 謝行之也沒想到,他會栽在一個姑娘家身上兩次。 府上接回來位表姑娘,寄人籬下的她安分乖巧,時間一長,頗得幾位長輩喜歡。 只有謝行之知道,眾人眼中乖順的表妹,在他夢裡是如何的不安分。 纖纖手臂纏他頸,尋了機會就往他懷裡鑽,貼他,親他,亂他心神。 夢中如此,白日裡表妹更是削尖腦袋往他身邊湊 然而就是表妹這一次次的接近,讓他逐漸生了不一樣的心思,想一
歷史 連載 0萬字
和未來宰相做同窗

和未來宰相做同窗

琅儼
孟瑤是曲雲闊在國子監交到的第一個朋友。 但當曲雲闊名揚天下前途無量時,孟瑤卻只是孤身遠行,去做她的九品小官。 曾經孟瑤以為自己於他會是個特別的人。 喜歡他,想見他。 卻將少女心事藏心間。 可後來才發現,她曾喜歡的少年郎,或許只會對同他一樣才高八斗的人高看一眼。 而自己,不過是個與之不同路的,尋常人。 與路邊的賣花女,還有那河邊的浣紗女都無甚不同。 · 在曲雲闊考中功名,成為聖上眼前的紅人之前,國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大秦第一熊孩子

大秦第一熊孩子

十四橋
贏飛羽穿越大秦,開局年僅五歲半。 還好身攜熊孩子系統,只要不斷搞事就能獲得獎勵。 “什麼?系統你說我爹是秦始皇?” 當得知自己竟是嬴政流落在外的第二十四子時,贏飛羽驚了。 為了大秦不再二世而亡,也為了自己的小命,贏飛羽只好出手為嬴政逆天改命,導演沙丘宮之變! 嬴政:“好孩子,跟朕回宮,宮裡好吃的多的很!” 小正太:“有泡麵嗎?” 當代大儒:“小公子,咱們今天學四書!” 小正太:“你瞧瞧我倒背的如何
歷史 連載 37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