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浙南,溫州。

永嘉楠溪的俞道安,是兩浙地區的群雄中起義比較晚的一個。

在俞道安起義時,兩浙地區的各大勢力差不多都已經形成了,勢力最大的兩夥,虎賁軍和方臘義軍,都已經擁有了數十萬,甚至是上百萬了。

而這時,俞道安才不足百人。

但俞道安此人是義軍將領中少有的善戰之將,他剛起義沒多久,就在楠溪至孤田時,打敗了戊守在這裡的管界巡檢陳率帶領的三百名宋軍。

時近五月,俞道安率部進駐樂清,屯兵白鶴寺,招募敢勇,準備快速發展壯大。

可就在那時,方臘義軍卻吞併了洪載軍,得了處州,其地盤和台州的呂師囊聯在了一起。

呂師囊和俞道安是舊友,想要跟俞道安聯合,還稱願意出兵幫俞道安打下溫州。

可俞道安雖然敬重呂師囊的為人,卻覺得呂師囊的老大方臘不是一個能成大事的人,因此拒絕了跟呂師囊聯合。

歷史在那一刻稍稍的發生了一點轉變,因為方臘的干預,俞道安並沒有像歷史上那樣北上跟呂師囊合兵一處共同抵禦宋軍和地主武裝的圍剿,而是明知道溫州是一個死地,還率眾打下了溫州全境。

在這之後,俞道安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俞道安竟然派人走水路去杭州表示他願意投李存。

俞道安的這個決定確實很驚人,因為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溫州這裡就是一塊飛地——一塊處於方臘地盤包圍中的飛地。

說老實話,也就是方臘不重視水軍的發展,一門心思跟李存在陸地上搶地盤,再加上溫州這裡並不具備太大的戰略價值,否則當時方臘隨便派一支偏師都能將溫州納入他的版圖。

結果,溫州就便宜了俞道安,進而便宜了李存。

不過——

為了不刺激方臘,改變當時雙方的態勢,和將來打方臘一個措手不及,李存並沒有對外宣佈溫州是自己的,甚至都沒有在溫州駐兵。

——李存只是偷偷的給俞道安派了一批將領、監軍和官員,幫俞道安操練軍隊和治理溫州,同時,李存又給溫州的虎賁軍發了三個月的軍餉。

……

與溫州情況差不多的還有婺州。

只不過,婺州這裡不是一個豪傑,而是好幾夥豪傑。

攻佔了壽昌縣的朱言、吳邦。

在武義、永康一帶活動的李德、江蔡、董舉、王國四人。

在東陽一帶活動的義軍女將朱氏——此人雖然是一個女將,卻用計殺死了孫琛,攻下東陽縣城,也是一個女中豪傑。

婺州這三支義軍,看似各自為戰,互不統屬,實則不然。

婺州這幾支義軍其實有一個共同的精神領袖——陳十四娘娘陳妙貞。

真正的陳十四娘娘,其實是唐朝人,大名“陳靖姑”,尊稱有:臨水夫人、順天聖母、天仙聖母、慈濟夫人、碧霞元君、註生娘娘。

這位民間傳說中的神性英雄,因為善於“醫病、除妖、扶危、解厄、救產、保胎、送子、決疑”,護國佑民,功德無量,聖蹟遠播中國東南地區和東南亞等等許多地方,廣為傳誦和崇拜。

而陳妙貞因其行事跟這位民間傳說中的神性英雄很像,也有一身好醫術,慈悲為懷,進而在婺州,乃至在整個兩浙地區都大大有名,人們把她當成陳十四娘娘的化身,甚至管她叫陳十四娘娘,當然,這也有她本人曾使用陳十四這個名字四處施藥救人的緣故。

當初,李德、江蔡、董舉、王國四人想要揭竿而起,但他們四個又知道,他們沒有號召民眾跟他們起義的能力,就找到了陳妙貞,然後藉著陳妙貞的名義起義。

起義以後,陳妙貞什麼事都不管,依舊是四處奔走救苦救難。

而他們當時拉起的那支起義隊伍,則一分為四由李德四人分別統制,一直與武義的禁卒項德戰鬥。

雙方前前後後交戰了一百多次。

最後,四人集中精銳隊伍在黃姑嶺下一舉擊斃項德,粉碎了項德與其他宋軍會合攻佔永康的計劃。

在這個過程當中,李德四人和他們手下的起義軍都得到了一定的鍛鍊。

可不等這四人大展拳腳,方臘義軍就吞併了洪載軍,然後就想吞併婺州的這些起義軍。

話說,婺州這個四戰之地,真是誰都想要吞併一下。

當初,洪載勢大的時候,就想迎娶陳妙貞,然後藉著陳妙貞的名義吞併婺州。

方臘倒是沒像洪載那樣想要人地兩得,但方臘也是反覆派人去勸說陳妙貞,希望陳妙貞能率領婺州的豪傑投他們永樂朝。

可陳妙貞卻以自己不管這些事為由給婉拒了。

陳妙貞在兩浙這裡的名聲實在是太好了,好到方臘真不想強攻陳妙貞的婺州,免得破壞了他的形象。

當然,這也是因為方臘不想將陳妙貞他們逼到李存那裡去。

不過婺州這裡實在是太關鍵了,它可以說是擋在杭州前面的一堵牆,不拿下婺州,方臘根本就打不了杭州。

——在杭州南部地區,睦東地區、婺州和越北地區對杭州形成了一個嚴密的保護圈,牢牢的將方臘的地盤給擋在了杭州以外。

而目前佔據著睦東地區的是李存手下的將領張打鐵,佔據著越北地區的是李存手下的將領霍成富。

想從這兩塊地區攻打杭州,方臘除非強攻,否則根本沒可能。

如此一來,方臘唯一的選擇就只剩拿下婺州,待到要打杭州的時候,從婺州直撲杭州。

所以,婺州這裡,方臘勢在必得。

可陳妙貞又對方臘的招攬一點都不感興趣。

沒辦法,方臘只能繞過陳妙貞招攬朱言、吳邦、李德、江蔡、董舉、王國以及朱氏,向他們許以高官厚祿,希望他們能率兵來投自己。

婺州的這些豪傑也知道,婺州被虎賁軍和方臘義軍這兩大勢力夾在了中間,不選擇一方投靠,早晚得被剿滅。

可投是得投,但對於到底投誰,婺州的這些豪傑卻爭吵不休,而且還是各個勢力內部的爭吵。

比如朱言想投李存,可吳邦卻認為方臘勢更大,而且李存還被宋軍拖死在了浙北地區。

同樣的,李德想投李存,可江蔡、董舉、王國也覺得方臘勢更大,他們還認為,方臘的地盤已經將李存的地盤給包圍起來了,現在方臘坐山觀虎鬥,將來必得漁翁之利。

倒是朱氏的態度有些不明朗。

後來,這些人聯袂找到了陳妙貞,想看看陳妙貞這個掛名的領袖能不能幫他們做出統一的選擇。

聽完朱言等人各自的觀點,陳妙貞說:“新近我去了一趟方聖公所管之地,那裡滿目瘡痍,屍橫遍野,民不聊生,盜匪橫行,我亦險些被賊寇捉了去當壓寨夫人,令我憂心者,十州之地,青苗皆十中無一。”

頓了頓,陳妙貞接著又說:“然我去李大都督所管州縣,卻截然相反,遍野綠茵,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我去浙北不下十回,從未見過任地光景,半年時間,李大都督造福一方,正應我等起義初衷。”

說到這裡,陳妙貞很鄭重的說:“若為我一人而選,我這性子多半隨波逐流,若為兩浙千萬百姓選、為天下蒼生選,我必選李大都督。”

朱言等人一聽,有些觸動。

但朱言等人,大多都沒有陳妙貞這菩薩心腸,說穿了,他們之所以起義,其實主要是為了改變自己窮苦的命運。

所以,陳妙貞看中的這點,並不是他們最看重的。

陳妙貞雖然說她為自己不選,但實際上她已經做出了選擇,所以,見朱言等人猶豫,陳妙貞直言不諱的說:“你等皆無人主之資,勢必投一強人方能永享富貴,我師父曾傳我觀人之術,方聖公自言有皇帝之命,但以我觀之,非也,而李大都督,龍鳳之姿,天日之表。”

天可見憐,陳妙貞除了醫術以外,可是什麼都沒跟她師父學過,甚至她師父會不會相面之術,都兩說。

可這個時代的人,就是這樣,有時候,鬼神之術,真就是比道理管用。

簡而言之,在陳妙貞的勸說之下,婺州的一眾豪傑,最終一致決定投李存,然後由陳妙貞代表婺州的一眾豪傑前往杭州表示投效。

方百花親自接見了陳妙貞,兩人相談甚歡,方百花乾脆就將陳妙貞留在了自己身邊。

不久,李存派了一批將領、監軍和官員幫婺州豪傑重新整編軍隊和治理婺州。

與這些將領、監軍和官員一塊到婺州的還有大量的升賞和軍餉。

婺州軍心大定。

……

目前,李存在江寧府屯兵四萬(兩萬水軍,兩萬陸軍),由牛勐統制。

鎮江屯兵四萬(兩萬水軍,兩萬陸軍),由趙憨兒統制。

蜀鎮屯兵三千馬軍,由韓別統制。

廣德軍屯兵五萬,由蘇東統制。

蘇州屯兵兩萬,由梁振統制。

秀州屯兵三萬,由孫和和戚方統制。

昌化、於潛方向屯兵兩萬,由梁錦統制。

睦東地區(建德一帶)屯兵兩萬,由張打鐵統制。

山陰、蕭山一帶屯兵兩萬,由霍成富統制。

錢塘一帶屯兵三萬,由二桿子統制。

杭州城內外屯兵五萬,由方百花統制。

再加上婺州的十萬,和溫州的兩萬。

以上軍隊都取整,沒有算零頭

李存在兩浙地區共有大軍約四十五萬!

從兵力上而言,僅兩浙地區的兵力,李存都既不輸宋軍,也不輸方臘義軍。

這才是李存敢來福建發展的底氣。

當然了,李存來福建發展,也是因為兩浙那裡之前已經成了死局,李存、方臘和趙宋,三方都動不了,也誰都不敢輕舉妄動,尤其是地盤犬牙交錯的李存和方臘。

除此這外,李存來福建,也是因為,要養這六十萬大軍,沒錢是真不行。

有人可能會說,創業初期給什麼錢,拿理想忽悠一下就行了。

那些不成功的農民起義軍領袖也是這麼想的。

結果,他們的軍隊,全都是,順風浪,逆風投,急眼了就砍領袖頭。

關鍵,沒有誰是傻子,你可以拿理想忽悠一個人一時,還能忽悠一個人一世?

再者說了,造反啊,大哥,這可是把腦袋別在腰帶上的事,不給錢,有多少人能真心實意一直跟你幹?

遠得不說,就說婺州的那些豪傑,要不是李存給他們發了軍餉,他們能老老實實的接受李存派去的人整編嗎?

所以說,打天下,沒錢,是絕對不行的。

……

……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