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晨光破曉,旭日東昇。

秦淮河畔朱英宅院這裡,李景隆下了早朝就趕了過來。

上次陛下在,就不多說了,這次總不可能還在吧。

“說起來,我小時候也是和長孫殿下見過面的,還很熟呢。”

李景隆的腦海裡,回憶起十來年前,自己被朱雄英欺負的場景。

所謂七歲八歲狗都嫌,在未發病前,那個年齡段的朱雄英,精力最是旺盛,每天在皇宮裡上躥下跳的,到處都能禍害一波。

因為朱元璋要上朝處理政務的因素,皇宮學府,後花園這些地方,都是屬於朱雄英的重災區。

當時的李景隆的父親李文忠還在,李景隆作為朱元璋的外甥孫,也是在皇宮學府一起讀書。

李景隆長相帥氣,看上去貴氣十足,在皇宮學府裡,猶如鶴立雞群。

不同於朱允炆的依賴,朱雄英有段時間,最喜歡的就是捉弄李景隆,這讓當時的李景隆十分無奈惱怒,卻也無可奈何。。

在現在的李景隆看來,長孫殿下那是什麼身份,能跟自己玩耍,那就說明自己在其心目中,還是有一定地位的。

想到這裡,再不猶豫,直接上門敲了敲門環。

很快,門被開啟,張伯從裡面出現,看到李景隆有些疑惑,不由問道;“這位公子,可是有什麼事情。”

“在下李景隆,乃是長孫殿下的表兄,特此拜訪。”李景隆作揖後說道。

按常規流程,自然是需要僕從送上拜帖這些,但是長孫殿下是何等身份,唯有親自上門,才顯得鄭重。

“這個真是不巧,今日天還未亮的時候,東家就與涼國公一共出門去了。”張伯聞言,解釋說道。

不過東家不在,他也沒有要留下李景隆的意思。

李景隆聞言有些錯愕,怎麼這次又錯過去了,只好無奈問道:“可否告訴在下,長孫殿下去了何處嗎。”

張伯聞言搖頭道:“東家的事情,我們這些做下人的,怎可過問。”

張伯當然知道東家去了哪裡,但是他就是不說。

李景隆沒得辦法,只好拱拱手,轉身離去。

剛走沒幾步,後面突然傳來聲音:“曹國公,還請留步。”

聽到熟悉的聲音,李景隆一愣,不可置信的轉頭看去。

果然,那聲音的主人,正是多日不見的姚廣孝。

“道衍法師,你...你怎麼會在這裡。”李景隆驚呼。

上次燕王朱棣走的時候,他並沒有見到姚廣孝相送,還以為姚廣孝或許先一步離開。

然而此刻,姚廣孝竟然從長孫殿下的院子裡出來。

“貧僧當然可以在這裡,曹國公若是無事,還請進來一坐如何。”姚廣孝笑著說道。

李景隆此刻腦子裡一片迷糊,道衍法師可是他四表叔燕王的首席軍師。

還是說,道衍法師奉命潛入長孫殿下這裡了?

胡思亂想中,李景隆已經隨著姚廣孝入了宅院。

張伯見是姚廣孝帶過來,並未多話。

前院,姚廣孝和李景隆相對而坐,張伯命人送來茶水。

“大師,這是怎麼回事。”李景隆接診喝茶的功法,微微低頭,左右看了看,見四下無人,輕聲問道。

他和姚廣孝,不可謂不熟悉,很多事情,表叔朱棣都是讓姚廣孝負責聯絡。

其中尤其是關於茶馬互市那邊,李景隆在負責的時候,可是給朱棣搞了不少好馬,從西番到北平,這一路上的統籌安排,都是由姚廣孝來負責的。

所以當在這裡看到姚廣孝的時候,李景隆並沒有去想,姚廣孝已然是跟隨了朱英。

第一想法便是,表叔朱棣真是捨得,竟是讓道衍法師親自潛入長孫殿下這裡,就不擔心出現什麼變故嘛。

不過轉頭一想,長孫殿下這裡,一般人還真的就混不進來,也唯有道衍法師了。

姚廣孝只是透過微表情,還有李景隆的眼神,就猜出了其心中的想法。

並沒有故作矜持,姚廣孝直接說道:“貧僧現在,已然入了長孫殿下府中。”

面對姚廣孝的坦白,李景隆先是錯愕,而後恍然大悟,聲音加大說道:“恭喜大師。”

姚廣孝苦笑,他也知道自己跟隨燕王太多年了,突然的轉換,讓李景隆誤會。

於是再次說道:“曹國公誤會了,這裡並無他人,是貧僧真的入了長孫殿下這裡,燕王那邊,貧僧已然是顧不上了。”

李景隆聽到這話,頓時一震,眼神中有些不可置信看著姚廣孝。

只是喉嚨滾動,沉默良久,李景隆卻不知道怎麼去說。

“貧僧年紀大了,如若不是長孫殿下出現,便也不會如此,可是曹國公可是知道,長孫殿下,便是由貧僧引見於燕王殿下。”

“在長孫殿下那裡,貧僧早就完全顯露,自從長孫殿下意識到自己的身世後,第一件事,便是讓錦衣衛將貧僧送入了天界寺中,擔任藏經閣管事。”

“此藏經閣位於天界寺後山,荒廢許久,日夜有兩名錦衣衛陪伴不說,暗處更有人隨時隱藏。”

“如此,貧僧除了歸附長孫殿下,便無他法可想,陛下鎮壓寰宇,哪怕是燕王殿下知曉此事,又能如何。”

姚廣孝解釋說道。這也確實是他心中所想。

沒法對抗,那就只能加入,這也是唯一的選擇。

李景隆聽完,輕輕嘆息,對於姚廣孝的選擇,他有一種感同身受。

便是如同表弟朱允炆一般,想要和朱雄英爭奪太孫位,可是卻看不到半分希望。

當然,李景隆雖然和燕王朱棣的關係很好,但就現在而言,也只是相互幫助,還沒有幫其奪取皇位的心思。

朱棣本身,也不可能體現出這個心思讓他人知曉。

其實李景隆過來想和朱英見面,何嘗又不是抱著加入長孫殿下的心思呢。

他是能看得清楚,這太孫儲君的位置,非長孫殿下莫屬了,這日後的大明帝國的主宰,自然也是長孫殿下。

之所以現在就著急站隊,雖說和陛下有一定的關係,最為重要的是,還是李景隆透過群英商會了解到朱英。

大明京師這邊,對於群英商會並不瞭解,甚至聽說過的人都很少,但是出了大明邊疆,或者說就在大明北面,西面這兩塊。

群英商會的名頭,真是響亮得很,其中涉及到的小國,民族之多,難以想象。

便是那海外番商,對於群英商會也是聽話得很。

一個恐怖的龐大利益集合體,讓人難以想象怎會有如此強大的勢力組合。

據李景隆深入瞭解,群英商會的這些勢力中,彼此之間還是敵對的關係,卻共同維護群英商會的利益,這實在是讓李景隆有些想不明白。

而創造這個神乎其神群英商會的幕後之人,更是傳奇中的傳奇。

也真是因為如此,李景隆就預感到,不管表弟朱允炆如何蹦躂,這太孫的位置絕對沒戲了。

自己能知道一些群英商會的底細,那麼錦衣衛肯定能調查到,陛下甚至比自己知道得更多。

哪怕是長孫殿下在野十年,這難道不是給陛下最好的答卷嘛,連考校都沒有存在的必要。

若非時勢不同,便是陛下對上長孫殿下,都是說不準的五五開。

如此人物,還是陛下長孫,親自帶大的,還能有什麼其他想法。

大明帝國交給長孫殿下,李景隆都能想象到日後的輝煌,畢竟在商業上,長孫殿下的天賦,簡直是無與倫比。

他李景隆活了這麼些年歲,就沒見過聽說過和長孫殿下這般對人物出現。

想到這裡,李景隆在回過神來之後,不由有些尷尬的對著姚廣孝說道:“道衍法師,不知長孫殿下何時歸來,還請勞煩引見一番。”

聽到這話,姚廣孝微微一笑,都是聰明人,有些事情,大家都懂。

現在的長孫殿下麾下除了邊疆的勢力,在朝堂這邊是一片空白,早些投靠自然有更多的機會。

這也是姚廣孝只是在天界寺呆了兩天,就急急忙忙,想盡辦法投靠。

實在是目前為最好的時機。

“今日長孫殿下和涼國公一早就去了火藥司,殿下能力極強,據說研發了一種新的火器,目前已經制出成品,或許無須多久,就能在軍中常備。”

姚廣孝直接說道。

畢竟嚴格說起來,李景隆也不是外人,還是長孫殿下的表兄。

最為主要的是,這件事長孫殿下並沒有保密的想法,跟自己也是直接說了。

新式的火器本來就是需要大規模製造,然後裝備軍中,隱瞞的意義不大。

“殿下竟是還精通火器製造?”李景隆有些不可思議的說道。

對於新式的火器,他倒是沒有太多的想法,畢竟火藥司隔三差的,就有新式火器研發出來,大家也都習慣了。

李景隆手裡也是有兵權的,經常練兵的他,對於各式火器的掌握和運用很是熟悉。

聽到李景隆這話,姚廣孝笑著說道:“殿下可不僅僅是如此,便是現在實行的以工代賑,想來曹國公聽說過吧,實則也是殿下提出來的策略。”

“什麼!”

李景隆驚呼一聲,這就太出乎他的預料了。

當初聽到‘以工代賑’這個通告的時候,李景隆還在想是哪位大臣,能夠有這般神乎其神的想法。

能夠提出這個策略的,必然是極為精通內政,甚至有著多年的從政經歷,唯有親身接觸,才能明白其中的高深之處。

如今正是災荒之際,從西番到京師,這一路上見到了太多的災荒現象,對於這些李景隆也早就麻木。

只是在進入大明腹地的時候,災荒的突然改變,讓知道以工代賑實施情況的李景隆,不由大為讚歎。

沒想到兜了一個圈子,這策略還是長孫殿下提出來的。

這一刻,李景隆突然對長孫殿下非常好奇,是怎樣的人兒,才會有這般奇思妙想。

“長孫殿下大約多久回來,大師可否知曉。”李景隆不由問道。

姚廣孝搖搖頭說道:“這個貧僧就不知道了,再過些時日,貧僧便要遵殿下諭令,去高麗一趟。”

這是朱英對姚廣孝的安排。

像是姚廣孝這樣的人,朱英深知是一刻也停不下來,整天都想著實現心中的抱負。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的姚廣孝年紀也不小了,總是放在京師也不是個事情。

所幸朱英乾脆讓姚廣孝跟隨高麗的使臣隊伍,一同去趟高麗,那邊朱英雖然佈局很久,但自己卻是沒有真正的去過。

姚廣孝這人,雖說內政也不錯,但在朱英目前的計劃中,還是要先把大明的根基打紮實。

至少數年以內,不會大動干戈,頂多是區域性小規模的一些戰役安排。

而且還會等到火繩槍裝備軍隊後,才會行動。

這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讓大明帝國形成動盪的局面,哪怕是朱英主宰大明,也不可能說到百戰百勝。

在朱英的想法中,不管是多大的戰役,都要控制在大明能夠承受失敗的範圍內,才可以發動,唯有這樣,才不會引起大明內部的穩定。

李景隆點點頭,並沒有去問姚廣孝,殿下派他去高麗有什麼事情。

“既是如此,那我便明日再過來吧。”李景隆喝光茶杯中的茶水,對姚廣孝說道。

他現在面對姚廣孝,其實還是有些不舒服。

因為姚廣孝知道他跟表叔朱棣間的隱秘,雖說姚廣孝沒有要對付自己的意思,但終究有些忌憚。

“曹國公放心,什麼事情該說,或是不該說,貧僧當然是知曉的,大約不過是三四日的功夫,貧僧就會出發。”

姚廣孝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景隆,開口說道。

去高麗的事情,雖說是殿下先提出的,但即刻出現,也是姚廣孝自己的意思。

他掌握了燕王朱棣太多的部署和秘密,這樣屬實有點不好。

像是李景隆這樣的情況,自然還有其他人也是如此。

自己投靠長孫殿下的事情,不可能隱瞞,長孫殿下也不會讓自己隱瞞,所以姚廣孝只能先離開一段時間,免得讓很多人心中生出一些不該有的想法。

話說回來,姚廣孝畢竟跟了朱棣這麼多年,在不涉及到長孫殿下的籌劃中的話,也沒必要翻臉太快。

其實他心中對於這些不是很在乎,在乎是長孫殿下的想法。

若是剛剛投靠,就將舊主賣得這般徹底,得不到一個好的名聲,也會讓長孫殿下有其他的想法。

所以他才會跟李景隆這般解釋清楚,然後迅速離開京師,這也算是兩全其美了。

聽到姚廣孝的話,李景隆心中稍稍鎮定。

對於姚廣孝這人,也不由高看幾分,同時也伴隨了理解。

有些時候,某些事情根本不是自己能選擇的。

姚廣孝站在宅院門口,目送李景隆離開,同時眼神中也逐漸燃起了一團火苗。

摸了摸袖中的厚厚的名單冊子,他感覺渾身都充滿了力氣。

在李景隆到來之前,早上長孫殿下離開的時候,便是將這個冊子交給他。

這個冊子裡,是最新關於高麗的潛伏名單。

當看到名單上密密麻麻的職位和名字,姚廣孝開始變得亢奮起來。

這一趟的高麗之行,朱英並未有太多的交代,只是讓他去高麗熟悉一下,聯絡一下各部人員,同時也為日後作些鋪墊。

但是很顯然,姚廣孝可不想就這麼簡單的走上一趟。

不搞出點事情來,豈不是枉顧光陰。

----

ps:復工了,本來今天想兩更的,晚間喝了口小酒,有些撐不住。

明日開始爆更,家人們能不能來點月票鼓勵一下。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