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後世的閱兵正步,出現在大明的時候,這所帶來的震撼,絕對是所有見過的人,一輩子都難以忘記的事情。

別說大明現在了,就是朱英自己前世去過一趟,直到現在都是記憶猶新。

當然,僅僅十二天的訓練,對比前世的閱兵那相差不是一星半點,不過朱元璋可沒有見過這般的行軍方式,造成的衝擊可想而知。

朱元璋沒有理睬大孫凡爾賽的問話,眼睛直勾勾的盯著這些站立不動計程車兵。

“爺爺,可別在這站著了,要是傳出去你到了我這,孫兒讓爺爺在大門口站著,這叫個什麼事呢。”

朱英無奈的說道,而後指著校場中心的閱兵臺說道:“爺爺,那是孫兒特意改造出來的,咱爺倆去上面看更舒服。”

朱元璋聞言轉頭看去,之前的點將臺,已經被做成了三丈有餘的高臺,高臺上還有石雕的圍欄。

“好,咱爺倆上去。”朱元璋眼睛一亮說道,顯然高臺上的視線,要比現在好得多,也能看得更為清晰。

朱英對著後方的千戶揮揮手,那名千戶立即安排旗兵打出旗語,當旗兵搖旗三次後,方隊中同時響起十來聲長喝:“眾將士聽令,齊步...走!”

整個十四方隊,開始動了起來。。

便是剛剛已經被震撼過了,朱元璋此刻看到,還是忍不住有些驚歎。

這種夾帶著優雅和威嚴的步伐,只是一眼就被朱元璋深深的喜愛住了。

高臺上,朱元璋和朱英看著面前的輪流走過的方隊將士。

每個方隊將士在經過高臺的時候,都會側頭看向高臺,同時高深吶喊:

“吾皇萬歲!”

“大明帝國萬歲!”

伴隨著如同浪潮般此起彼伏的長聲吶喊,朱元璋突然感覺到有一種塵封已久的東西,徒然破開,並且迅速的生根發芽。

當這樣的軍隊,出現在戰場上的時候,敵人將會毫不猶豫的聞風喪膽,士氣全無。

這種強烈的壓迫感,朱元璋打了差不多一輩子仗,真想不到有什麼軍隊可以與之抗衡。

即便是閱兵結束後,朱元璋坐在軍營會議的虎椅上,也還在不停的回味。

“大孫可是給他們取了稱號。”朱元璋回過神來,不由對坐在旁邊的大孫問道。

“還沒正式下達,不過孫兒心中已然有了想法,玄甲衛,爺爺覺得如何。”朱英回道。

“好名字。”想起剛才的黑色潮流,朱元璋讚歎說道,而後問道:

“這等將士,大孫是如何訓練出來的,跟咱詳細說說。咱想著,便是蒙元最為輝煌的時候,怕是也訓練不出這般士兵吧。”朱元璋感嘆道。

朱英卻是有些尷尬的回道:“爺爺也別過於高看了,這般雖然看上去極為駭人,實則現不過操練十來天,真要打仗起來,戰力也不見得能有很高的提升。”

聽到這話,朱元璋搖頭道:“孫兒這就不懂了,兩軍交戰,士氣為先,在這般軍容下的將士,不管任何敵人見到,都要膽怯三分,便是有十分力,頂多發出五分來。”

“且孫兒忘記了最為根本的事情,能夠達到這般行動一致,其中軍紀極為嚴明,將士們對於號令,莫有不從,戰力本身絕不會低。”

聽到這話,朱英嘴角含笑,這些將士都是他親自訓練,哪能不知道,不過是借老爺子的話說出來。

朱元璋見大孫這般模樣,心下也頓時明白,哈哈大笑起來。

“好你個大孫,還想著奉承咱,不過如此操練的方式,大孫是從哪裡學來的,咱讀的兵書也不少,能夠操練出這般將士的,卻是從未聽聞過。”

朱元璋有些疑惑的問道。

作為皇帝,什麼書籍弄不到手,更別說朱元璋這種對於打仗非常感興趣的,說句絲毫不誇張的話,但凡是兵書,幾乎朱元璋都是通讀過的。

“不瞞爺爺,這等操練方式,孫兒並非是從兵書裡看到的,而是自己領悟出來,這次的也不過是試著操練一番,沒想到效果這般好。”

朱英面不紅,心不跳的說道。

反正就目前的大明,乃至於全世界而言,也沒這般正步的走法,即使是後世的最美正步,也是經過不斷的改良。

朱英這等於是將無數人研究過後的智慧結晶,直接搬過來使用。

朱元璋聞言,眼中大為讚賞,雖然對此心中也有猜測,但大孫自己說出來承認,朱元璋還是感到驚喜。

大孫給他的驚喜,真的是太多了,多到連朱元璋自己,都有一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感受。

“大孫領悟這般操練方式,是從哪裡的想法呢。”朱元璋再次問道。

朱英對此早就胸有成竹,聞言後未有遲疑,直接說道:

“孫兒觀上古先秦,滅六國而一統天下,方有今日之華夏,其中秦軍玄衣玄甲,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孫兒心中極為嚮往。”

“秦軍執法嚴明,軍紀極為嚴厲,將士們無不赴死,大秦鐵騎之下莫有不從。”

“孫兒常常苦思冥想,為何大秦將士如此強盛,是怎樣的方式,才能訓練出如此強盛對你士兵。”

“於是孫兒便開始從各方面來分析其中緣由,大秦起初不過口計五百萬人,卻有大軍五十萬,一統六國後,口計兩千餘萬人,雄獅百萬。”

“大秦的百萬雄獅,和我大明百萬雄獅截然不同,孫兒並非貶低大明,便是如今的大明和曾經的大秦對上,即便是有火器之優勢,也沒有半數勝利之把握。”

“我大明百萬將士,為漢之屯田制,畜兵於農,平時耕作,戰時出征。”

“秦則不同,但凡秦兵,便終身皆是兵,每日操練訓練,隨時皆可出征。”

“方陣正步的訓練,是孫兒為操練將士聽從軍令思索研究而來,其中最為不可缺少的一項,便就是每日不曾間斷過的操練。”

說到這裡,朱英從老爺子面前的書案中,拿出一張寫滿章程的白紙,給老爺子看。

朱元璋目光投去,仔細觀看。

這上面寫著的,正是關於將士們每一天的訓練內容時辰的把控。

從早上哪個時辰醒來,到早膳,午膳,晚膳,休息的時刻,晚上接受教書先生的傳授,皆有極為嚴格的安排。

這也就是意味著十二天以來,剛才朱元璋看到的所有將士,每日都在不斷的重複這個操練。

“孫兒詢問過大夫,每日兩餐不足以保證將士們的消耗,如此繁重的訓練內容,須得每日三餐才能保證。”朱英在一旁解釋說道。

朱元璋點點頭,沒有去詢問大孫,這般的訓練需要耗費多少錢糧,有了這樣的將士,即便耗費再多一些的錢糧又如何。

目前的五千將士,哪怕是面對五萬將士,在朱元璋看來都有極大的勝算。

“可惜,我大明目前天災不斷,糧食緊缺,若是有足夠的糧食,何愁不能收服曾經的疆域。”朱元璋有些失望的說道。

元末的混亂,便是因為不斷的災荒導致,大明立國後,就一直在和這些災荒對峙。

這也是當初朱元璋承認蒙元正統的一方面因素,可惜因為災荒不斷,導致朱元璋一直都被束縛手腳。

不然大明帝國的疆域,至今怕是要大上一圈,在朱元璋心中,曾經蒙元所統治過的疆域,都屬於大明疆域。

追根溯源,曾經整個蒙古帝國征服過的土地,大明對其都有統治權。

這番話讓朱英不由看向老爺子,其實在朱英的心中,現在的老爺子更像是一個守家的老人,所作所為,所思所想,皆是為了這個家能夠一直安穩的發展下去。

但是這句話,讓朱英看到了老爺子的另一面,曾經雄心壯志,征戰天下的梟雄本色。

“爺爺放心,孫兒昨日就得到了訊息,曾經和爺爺說過的番薯,馬鈴薯,玉米等作物,已經抵達了京師邊上,明日就可到達京師。”

“且還有一作物,名為黑麥,孫兒在西域那邊也有種植,便是天寒地凍黑麥也能頑強生長,且產量比之米麥也不逞多讓。”

朱英笑著說道,雪白的牙齒露了出來。

“好,明日咱就同大孫一起,去看看這些作物如何,若真是和大孫說的那般,整個大明的百姓,都將會對大孫感恩戴德。”

朱元璋眼睛一亮,頓時說道。

在這一刻,朱元璋其實心裡想著的,卻是能夠藉此機會,將大孫的名聲宣揚出去,讓所有能夠因為這些作物而活下來的人,對大孫感恩。

到那個時候,大孫繼承皇位,那就是天命所在,民心所向,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擋,甚至汙衊造謠大孫的身份。

這些作物的推廣,當是目前最為緊要的問題,朱元璋仿若看到,在兩三年後的大明,多數百姓都會因此活下性命。

有了足夠的糧食,大明的軍隊也能放開手腳,將大明內部的問題,好好的梳理一番。

朱元璋相信,有大孫不斷培養出像今日這般的將士,鎮壓叛亂絕對是輕而易舉。

到那個時候,大明也該是繼承整個蒙古帝國留下的饋贈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