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雲山城府衙。

秦雲三人被帶上前,一眾百姓卻是自發地跟在外面,尤其是那賣糖葫蘆的商販,更是義憤填膺。

因為,當初他有一個小侄女,就是被這姓王簇生馬車撞死的。他依稀記得,侄女天真的笑顏。

可當初,那王公子非但沒受到懲罰,還夥同滇南衙門的人,給那已死的小侄女定性,說她無端橫穿馬路,罪有應得。

最後“仁慈”地賠了三兩銀子。

當然,這只是慘劇之一,這些年這位生活在雲山城的王家大公子,不知有多囂張,強買強賣,搶人妻女,抓人為奴的事情可沒少做。

好不容易,見到了一個敢與之叫板的外鄉人,他們自然得來瞧瞧。

甚至,糖葫蘆商販主動聯絡以前被王公子欺負的人,他們一起準備給這位外鄉人造勢。

“啪!”

驚堂木一響,知府老爺發話了。

“堂下何人,所犯何事?”

此時,一名賊眉鼠眼的師爺上前遞上狀子,附在其耳邊小聲說了幾句。

“來人,上刑,男夾腿,女插縫!”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夾腿,那是用竹槓夾在犯人小腿上,緩緩施壓,受刑者會親眼看見自己的腿被折斷,其痛苦程度難以言表!

而那插縫之刑,就更加變態了,此削尖竹籤插入十根指縫中,甚是痛苦。

秦雲:“大人,為何不先審一審呢!”

“你在教本官做事?”

秦雲:“不敢!”

“不敢就對了,本官新上任,就遇到如此惡劣的案件,今日正好拿你做個典型!”

秦雲不卑不亢:“敢問大人,我所犯何罪?”

那知府冷哼一聲:“你小子,廢了王家公子生育之能,宰了你都不為過!”

秦雲:“那大人為何不問問,那位王家公子所犯何罪?”

知府:“他犯罪,自有王法來管,你算什麼東西,來人,行刑!”

眾衙役上前,秦雲笑了笑:“你會後悔的!”

“後悔?本官從不知這後悔二字如何寫!”

“住手!和公子無關。”

“就是,大人,是那黃公子動手在先,又威脅這位公子的侍妾。”

“還請大人開恩,開恩啊!”

知府:“一群刁民,給本官轟出去!”

說著知府丟下令牌。

“行刑!”

眾衙役上前,但就在此時,一名軍士騎快馬而來。

“王爺有令。”

那知府頗見是滇南王的人馬,很是不爽,但還是起身相迎。

自從雲山城進入二王共治時代,那些原本的官僚自然得選擇自己該為哪一方效力。

投機者,則趁機開始押注。

聰明者,則選擇靜觀其變!

他屬於後者,所以,誰都不想現在得罪。

“王爺有令,黃公子乃是王府貴賓,速速放人!”

知府一愣:“此人,傷了王公子,王爺確定要放人?”

那傳令者說道:“那是當然!”

知府:“還請稟報王爺,下官這就秉公而辦。”

那人拱手回身。

知府看向秦雲,心中嘀咕:“此人能引來穆王親自撈人,想來背景通天。可問題是,王家乃是恭王最大支持者之一。”

“我若放了此人,必得罪王家甚至恭王,不如先行收押。”

知府說道:

“來人,將此獠收押!”

二女準備動手,秦雲依舊搖搖頭,他倒想看看恭王的態度。

……

與此同時,恭王府。

一名長相嫵媚的女子正對著恭王哭訴。

“王爺,那可是我王家獨苗啊!你可千萬要給王家人做主啊。”

恭王最近要忙著搞錢,又要防著憐生教以及穆王府,已經很頭大了,沒想到這後府的女人也來作妖。

當然,要是普通女人也就罷了,她身份不凡,乃是滇南最大畜奴主王家的女子。

當初,在憐生教的施壓下,他與穆王府簽訂了雙王共治協議。當然,大家都知道,這協議就是廢紙一張。

雙方都想弄死彼此,而在憐生教的牽線搭橋下,恭王便與王家結成了同盟,畢竟穆王府一直以來是反對畜奴的。

“好了,美人兒,本王一定給你做主,你先下去吧。”

那王家美人兒盈盈一禮:“王爺,奴家等您的訊息。”

王美人走後,王牧之上前。

“王爺,真要為了她與那位公子交惡?”

“要知道,他不僅有精鹽,更能給我等帶來長遠的利益,王爺三思啊!”

恭王苦惱道:“你說他誰不惹,翩翩惹了王家。軍師所言,小王明白,可問題是我等如何養活眼前的三十萬大軍?”

“軍師,你說,這是不是憐生教的陽謀?我當初就不該強行與憐生教脫鉤的。”

王牧之面色一沉:“王爺,想奪天下,豈能與蠱惑民心之鼠輩一起?最重要的是,他們根本就是把王爺當作炮灰。”

“那位鐵狼王才是他們真正輔佐的目標!”

恭王嘆了一口氣:“本王知道,可惜了,馬伯梁再無音訊,否則本王麾下豈會無將可用?一個曾千棘,一個藍田都不是本王的人啊!”

王牧之頓了頓說道:“王爺,曾千棘可以放心地用,畢竟他幕後之人需要我等幫他穩定滇南的生意。”

“至於藍田,他已經是三遷之人,王爺理當給他最大的信任,尤其是不應該讓曾千棘去制衡他。”

“而且,如今不正好有個兩全其美的法子嗎?”

“什麼法子?”

王牧之:“把訊息給藍田,讓藍田去救人,如此一來,既給了藍田一個面子,王家那邊也好給一個交代。”

“不過,穆王那邊好像有動作,或許已經知道了黃公子的真實身份。”

恭王:“先按你說的去辦,還有那姓武的胡人還是不開口?”

王牧之搖了搖頭:“不開,不過那人好像有臣服黃公子的意思。上一次,黃公子當著我們的面招降他,好像已經有了些效果。”

“他一直在問黃公子何時再去!”

恭王目光一冷:“黃公子,在本王哪裡比他差?”

王牧之安撫道:“王爺,是天命之人,但卻不代表人人都會來投。那人畢竟以前是秦雲的手下,王爺如今的身份很難得到他的認同。”

恭王冷哼一聲:“軍師,這話也就你能說,要是其他人,本王早就剁了!”

王牧之心頭一沉,這天下創業未半,這位王爺看來已經開始醉心權術了。

當然他也只能在心中幽幽一嘆:“王爺,先得黃公子,亦可得武英雄!”

恭王不耐煩擺手道:“行吧,你去辦。”

“諾!”

王牧之退走後,不多時袁天師卻是緩緩走了進來。

“王爺,這麼著急尋老朽,是有何事?”

恭王起身拱手道:“天師,以前是小王不懂事,多有得罪。小王決定,從今往後憐生教進駐軍中。”

袁天師笑了笑:“王爺英明!那等儒生,豈能知道我教抱負?王爺,不日,我等將開啟那寶藏,以後王爺將再也不用擔心,錢糧的問題了。”

恭王心頭一喜:“當真?”

袁天師笑了笑:“自是當真,而且王爺放心這筆錢會全都給到王爺!”

恭王小心翼翼地發問:“那鐵狼王那邊……”

袁天師:“王爺放心,自古以來,憐生教三大派系互不統屬,王爺只要有侵吞天下之勢,大祭酒一脈且不說,大首領那邊自會傾向於王爺。”

恭王:“本王很好奇,你們憐生教沒有教主之內的嗎?”

袁天師沉吟道:“有,但不在中原。此事,本是機密,但為了互信,我還是告訴王爺。我憐生教在南洋,東郡,以及極東島嶼上亦有勢力。”

“而且,前幾年傳來訊息,極東島嶼外還有一片無人問津的沃土,所以,王爺根本不用擔心我教會對中原有所圖謀。”

“鐵狼王終究是外民,我也是中原人,怎能讓他坐上皇位?”

恭王:“有天師這句話,本王心中有數了。”

“對了,那黃公子的身份,我十分存疑,他居然讓我派人查憐生教。”

袁天師笑了笑:“這一點,王爺放心,此人壞不了我等的大事,王爺還是把心思放在理政方面。那王牧之確實有大才,卻只看到了表面東西。”

“王爺大可向他學習,但不可輕信!”

恭王:“小王明白,畢竟小王是憐生教一手扶持的。那人本王只是利用他罷了!”

袁天師拱了拱手:“那就好,老夫告辭!”

袁天師走後,恭王目光森寒:“都不是好東西!本王,何時才能真正拿起屬於自己的權柄?穆王,你為何遲遲不肯將女兒嫁給我啊!”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暗墮刀劍會夢到吐槽役審神者嗎

暗墮刀劍會夢到吐槽役審神者嗎

列文狐克
[觀前提醒]:我們在大量的日常裡發現了少量的主線。 當了二十多年普通人的我,在河邊被會說話的狐狸碰瓷了。 自稱狐之助的醜萌狐狸聲稱我身負靈力,簡直就是天命之子,一看就很適合擔任時之政府的刀劍審神者。 不是我說,這種詐騙手法只有小學生才會相信吧。 我:“薪資待遇如何?” 事實證明,熱情到詭異的HR背後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性是天坑,很遺憾我不是那個百分之一。 狐之助一定是不小心才把暗墮刀劍審神者的字首落
歷史 連載 6萬字
假太監:多子多福的我如魚得水

假太監:多子多福的我如魚得水

塵封一天
【綜武+歷史+穿越+多子多福+架空+武俠】林塵意外穿越大唐皇朝,被海公公所救,從此平步青雲,步步高昇。 且看他如何玩轉宮廷,權傾朝野,稱霸武林,獨步天下……
歷史 連載 48萬字
吃絕戶?我搬空侯府庫房嫁殘王

吃絕戶?我搬空侯府庫房嫁殘王

奮起小蝸牛
【穿書+侯府+空間+王妃+雙潔+穿越+種田向+無系統】百億女總裁葉錦棠穿書了,變成無依無靠手握鉅額家產的小孤女。 親戚們全都虎視眈眈惦記她手裡家產,想吃絕戶?葉錦棠大手一揮,搬空侯府,轉身嫁給雙腿殘疾的秦王。 聽說秦王受了重傷,命不久矣。葉錦棠心裡做著美夢,命不久矣好啊,以後過繼個妾室的孩子過來,熬死秦王,她在封地沒有婆婆,沒有糟心的妾室,沒有難伺候的王爺,那日子想想她都能笑醒。 只是,為什麼左等
歷史 連載 31萬字
開局截胡五虎上將

開局截胡五虎上將

孔明很愁
劉備有五虎將?我直接截胡!劉備有臥龍鳳雛?我的智囊團讓臥龍鳳雛直冒汗! 什麼!沒有系統?這,這,這。。。
歷史 連載 570萬字
帶著系統去抗戰

帶著系統去抗戰

莫問大大
劉宇:“1個鬼子才1點積分?只能換1杆步槍?嗯......打掉關東軍,應該能換一顆‘小男孩’牌的蘑菇給小鬼子嚐嚐......”
歷史 連載 44萬字
人在三國當小說家

人在三國當小說家

坐莊天胡
劉安一覺醒來就是穿越到了東漢年間,並覺醒了小說系統,只要發表小說就能夠在小說之中抽取人物、寶物、技能等作為獎勵。 劉安為了切合時代,旋即將《水滸傳》發表出去。誰知道,張角將我視為指路的明燈;各路山賊土匪稱呼我為綠林首領,認出自己之後必稱‘哥哥’;官府視我為賊寇,各地通緝! 為了挽回自己的名聲,也為了能夠在這個時代好好的生活下去,又是發表了一部‘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射鵰》。 誰知道,東漢年間最龐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