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咚咚咚……”

卯時六刻,當霧氣盡數散去,大教場上也響起了沉悶的擂鼓聲,而一件件用於考校武官子弟本領的器具也被搬了上來。

木架、箭靶、弓架、長弓、長刀大槍……這些東西一件件的被搬了上來,而最後登場的則是從御馬監領來的百餘匹河曲馬。

“陛下,這次考校的科目是弓馬騎射和大槍,先步弓、後御馬、再騎射,最後練習大槍兵擊。”

校臺之上,身為魏國公兼中軍都督府都督的徐輝祖向朱元璋作揖,同時將此次考核的科目如實相告。

朱元璋微微頜首,沒有多說什麼,而徐輝祖見狀也轉過身去,讓諸衛指揮使傳令。

諸衛指揮使心領神會,隨即讓手下人前往十個百人方陣傳令。

一刻鐘後,伴隨著擂鼓停下,號角聲響起,每個百人隊的第一排前十人走出,共一百人走到了距離第一排箭靶五十步的距離。

眼看這一幕,朱高煦並不緊張,而是心態放鬆,遊刃有餘。

早在考校開始前,他便已經做足了功課,對於每項考核內容和標準都爛熟於心。

在明初,朱元璋對武官兵卒的考校要求都十分嚴格,不同於在外衛所的五千六百人。

在京都司衛所,是每個衛所五千人,其中定期會抽選一千人來進行考校。

朱元璋要求,騎兵必須擅長騎馬、擅長射箭、擅長使用槍、擅長使用刀。

步兵必須擅長使用長槍,弓弩、火銃。

如果考校後合格,參與考校的兵卒及其上級武官都會受到賞賜。

賞賜的東西主要是寶鈔,一項合格賞鈔五錠,連續多項合格者,則賞賜鈔六錠。

如果有大量士兵不合格,其上級武官就會受懲治,主要是停薪或者降職或者罷官,而不會處罰兵卒。

即使某些兵卒驗試不合格,朱元璋也會賜給不及格的兵卒六百文錢。

不過,朱元璋的寬容並不囊括全部,他對兵卒的紀律要求是極高的,諸如唱曲踢球這種事情一旦在軍中發生,那將有殘酷的軍法來懲治犯事兵卒。

朱元璋對兵卒要求如此高,對武官的要求更不用多說,而作為未來將世襲父輩官職的武官子弟,他的心底卻充滿了焦慮。

諸如眼下,當百名武官子弟走到石灰線前,他們大多緊張的汗流浹背,只有少部分人沉穩自若。

在他們面前,六百個箭靶錯開擺放,分別以五十步、八十步、一百步、一百二十步和一百五十步、一百六十步分別擺放。

這樣的場景,無疑給了武官子弟們極大的壓力,而這樣的壓力,來源於朱元璋給明軍定下的標準。

在朱元璋標準中,明軍每人持箭十二支,其中六箭要達到相對應的標準。

這其中,武官和兵卒的標準是不一樣的。

武官的標準,持弓人須最大射到一百六十步遠,必須在五十步的距離射中箭靶,但不一定要射中靶心。

兵卒的標準,則是持弓人須最大射到一百二十步遠,在五十步距離射中靶心。

想要達到這樣的標準,首先從持弓人弓箭就有了要求。

明軍將弓箭手的拉力分為四級,由上至下分別是虎力、上力、中力、下力。

其中虎力要拉一百二十斤以上的強弓,約後世的158磅以上。

由於太過困難,因此即便是擁兵百萬的大明王朝也難以湊齊百人。

除虎力弓外,其次的上力需要使用一百二十斤強弓,中力則是七十四至九十六斤之間,下力則是四十斤到七十五斤。

持這些弓參加考校的,不僅僅要能拉開,十二箭中有六箭都必須要滿弓中靶。

這麼形容或許不太能直觀感受,但以朱高煦前世在箭館的射箭經驗來說,後世射箭館供新手體驗的館弓一般是16-24磅,超過30磅的很少。

明代長弓磅數與現代磅數的兌換比是1;1.3,因此算下來,明軍兵卒開弓的最低標準是後世的52磅左右,最高則是158磅以上不封頂。

如此換算,也能看出明初兵卒和武官所使用的弓箭拉力有多麼誇張。

對於常年訓練的武將來說,除非是天賦異稟的,不然大多也就停留在中力的程度,而下力則是兵卒和基層武官、精銳兵卒的常用弓力。

在下力弓中,朱元璋對於武官子弟考校的標準又定在六十斤,即後世78磅。

面對這樣的標準,如果一個人疏於練習,那便很難透過考校。

如眼下,當大教場上的一百名武官子弟上前取弓搭箭,立馬便有許多武官子弟無法將這六十斤的下力弓拉滿。

有丟臉者,甚至連將六十斤弓的五分都無法拉出五分,更別提射箭十二支了。

這一幕讓校臺上的朱元璋臉黑,而左右武官和文臣也十分唏噓。

洪武年間並非承平,而是一直在對西南、北方用兵,善戰的武官數量並不少。

可問題在於,從眼下看來,這第一批武官子弟的表現,似乎很難托起十幾年後的大明。

“下力弓都開不了了……”

“現在的小子大多隻知道玩樂,開不了倒也不奇怪。”

“既然不行,那就該修文,而不是來這大教場上丟他們父輩的臉。”

“下力弓都開不了,日後北虜和西南蠻入侵又該如何收拾……”

“唉……”

“……”聽著耳邊武官和文臣的話,朱元璋的表情雖然沒有明顯變化,但旁邊的朱允炆和徐輝祖卻能清晰感受到他的不滿。

“合格二十有四!”

在朱允炆和徐輝祖還在想著怎麼解釋的時候,下面的武官將第一批子弟的成績報了上來。

一百人中,合格者只有二十四人,這出奇低的人數再度讓四周武官文臣唏噓。

朱元璋沒有說話,而是眼神示意徐輝祖繼續。

見狀,徐輝祖也只能硬著頭皮讓武官子弟一排排的上前。

“合格一十有八!”

“二十有九!”

“三十有七”

“四十有一!”

“二十有……”

一排排的武官子弟上去,一排排的人被刷下來,九排子弟上去,不過選出了二百七十四人,其中大多隻能開下力弓,中力弓不足十分之一,而上力弓僅有寥寥數人。

這樣的成績,如果不是考校剛剛開場,恐怕朱元璋會拂袖而去。

“再看看,不行就先考校大槍,然後我再走……”

朱元璋瞥了一眼最後上場的一排武官子弟,心裡暗歎著。

“子弟上前!”

與此同時,作為最後一排的排頭,朱高煦也走到了石灰線前。

此時的朱高煦虛十五歲,在武官子弟中算是年紀最小的一批。

他長相身材都不錯,得益於老爹朱棣和孃親徐氏的優良基因,他在十五歲便有了五尺五寸(176cm)的身高。

唯一讓他惆悵的,就是由於前身行跡放浪,臉上有幾道劃痕,故而不得爺爺喜愛。

相比較之下,他那長相白淨圓潤,言行舉止彬彬有禮的大哥才是最得爺爺朱元璋喜歡的幾個孫子之一。

“殿下,您是用配弓還是……”

走到石灰線前,負責監考的考官上前詢問了一下朱高煦。

他出身徐府,因此知道自家這位殿下自小力氣大,特此詢問一聲,但也沒有抱太大希望。

軍中制式步弓都是下力,對於經常訓練的壯年兵卒來說都十分足夠了,何況自家這位殿下才不過十五歲,不換也正……

“給我換把一百三十斤的強弓!”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炮灰男配的人生2(快穿)

炮灰男配的人生2(快穿)

傾碧悠然
簡介:各路男配為了女主和友人付出所有,最後卻慘死,怨氣沖天不肯投胎。 溫雲起被人害死時,才知道自己被人當了冤大頭。他以為人死了會入地府,地府是入了,但他似乎死了,又好像沒死。 溫雲起穿成一個個枉死的男配,為他們討回公道,送他們甘心入輪迴。 作者專欄許多同型別快穿文,還有許多古代穿越文,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看看哦。
歷史 連載 7萬字
女帝欠了我百萬億:只能生娃抵賬

女帝欠了我百萬億:只能生娃抵賬

三思兩行
李奇穿越到了神輝大陸。\n他建農莊、開礦山、辦工廠,身家破億。 \n但他出身低微,沒有靠山,事業陷入瓶頸。\n恰逢女帝選夫,想抱大腿的李奇去試了試。 \n面對女帝出的 “如何讓宿敵和解”的難題,李奇一招千古陽謀 “情報對賬”,女帝麻了。\n之後又屢為女帝出謀劃策,解決諸多難題,這才得到女帝青睞,欽點成為皇夫。 \n婚後女帝忙於國事,一心想強大帝國,對李奇不冷不熱。\n李奇樂的清淨,不斷拓展自己的商
歷史 連載 3萬字
我擼的毛絨絨登基了

我擼的毛絨絨登基了

延琦
正文已完結~~ 趙拾夏是攝政王府的點心師傅。 託那位二十六歲未婚,工作狂人,且不注重口腹之慾的主子攝政王的福,她的工作十分輕鬆,每日不過守著點心爐子聽府裡大嬸們說閒話,空有一身異能無處施展。 這樣下去,卻何時才能攢夠銀子出府,過上自由日子? 事情在她擼過一隻橘貓後發生了變化。 先是莫名其妙得了賞錢, 緊接著又一躍成了主廚。 沒過幾天,又從廚子變成了攝政王的貼身丫鬟。 再後來…… 她成了府裡的主母,
歷史 連載 5萬字
北宋紈絝:開局狗頭鍘,包大人饒命

北宋紈絝:開局狗頭鍘,包大人饒命

穿雲雀
這個朝代很亂! 開封府,包青天三口鍘刀,明鏡高懸。 天波府,穆桂英披甲掛帥,鎮守江山。 梁山上,一百單八個好漢聚義山頭,吵著造反。 蔡京六賊把持財政。 龐太師群奸掌握軍權。 高俅老賊出了踢球,成天使壞。 寇老西大手一揮,剷除奸佞。 展昭正義一劍,五鼠江湖路遠。 小侯爺曹斌搖身一變,調戲這大宋人間...... “身為曹賊,我都是被逼的,其實我是個好人!”
歷史 連載 132萬字
這位詩仙要退婚

這位詩仙要退婚

人世幾春秋
穿越成罪臣之子,不能考取功名,從軍碰壁,經商賠得血本無歸,指腹為婚的未婚妻悔婚。 “我梁蕭有一個缺點,就是從來不向現實低頭!” 退婚之後,大周多了一位詩仙,少年當國。 其麾下兵鋒所過之處皆為國境,寸土不讓! 女帝親自下詔,招他為駙馬。 和公主成親那天,高冷女帝卻帶來一封婚書,要搶走他這個新郎…… “陛下,臣現在可是駙馬,你怎麼能和你妹搶男人!” “嗯?剛才陛下說什麼來著?為了天下萬民可以做小?”
歷史 連載 8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