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英對於歷史層面上的瞭解,是非常有限的。

他並不知道,早就在南宋末期,火藥顆粒化的造粒技術已經出現。

只是由於文盛武輕,而且南宋時期,火藥的使用主要還是以燒為主,用毒藥輔助,並沒有達到金屬火統的概念。

所以對殺傷來說,火藥顆粒化和粉末化的區別並不大,反正燒就完事了。

之所以使用到火藥顆粒化的原因,主要還是由於南宋的火炮,為了增強威力,並非純火藥的使用,裡面會參雜一部分比例的砂石。

到了蒙元時期,雖是有銅火統的出現,但涉及到工業技術,火統也比較粗糙,粉末火藥的普及率更高。

最為主要的是,大家並不明白顆粒化火藥的原理和殺傷。

雖然蒙元對於火藥很是重視,但讓他們征服天下的,還是騎兵。

到了朱元璋這裡,可以說是火藥皇帝,但其實朱元璋本身對於火藥的瞭解也是有限的,他並不是一個火藥專家。

只是朱元璋明白火藥的重要性,所以制定了嚴格的規矩,來生產火藥。

朱英在火藥司看到的,就像是後世的流水線一樣,每一個火器工匠,都要對自己的作品負責,包括監督也是同責。

一旦出現問題,帶來的就是被問罪的後果。

在這種情況下,火藥司的火器工匠,在製造火藥火統的時候,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怎麼可能去實驗火藥顆粒化和粉末化的區別。

但是火藥的造粒技術,對於小部分的工匠來說,還是有些瞭解,稍微摸索一下,就能製作出來。

當朱元璋的諭旨,下達到火藥司的時候,只用了不到兩天,顆粒化的火藥,就已經新鮮出爐了。

為了更好的達到陛下的要求,他們還用了一天的時間對顆粒化的火藥進行提純。

即便造出來了,但目前火藥司並沒有去進行實驗。

誰也不敢保證,這顆粒化火藥會不會對火統有一定的損傷,或者導致炸膛之類的。

一旦出現這種問題,可是要有人背鍋的。

朱英聽到老爺子說火藥已經完成顆粒化,不由對明天的火藥司之行,變得有些期待起來。

“咱聽說你跟中山王第三女,一起夜遊秦淮了?”朱元璋突然笑著問道。

朱英聞言,先是愣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中山王是徐達。

徐達第三女,就是徐妙錦。

“對,高熾被徐妙錦纏著,要出來遊玩,就帶到我這裡來,這秦淮夜色向來出名,便也一同過去耍耍。”

朱英隨口回道。並沒有注意到老爺子目光有些奇怪。

“哦,那你覺得徐妙錦那小姑娘如何。”朱元璋再次問道。

朱英頓了頓,聽到這句話,他就意識到了老爺子語氣中的意味,頓時有些無語,也有些無奈。

“還行吧,小姑娘家家的,今年才十二歲吧。”朱英在十二歲的語氣上,略微加重了一些。

這是提醒老爺子,不要瞎想。

朱元璋笑呵呵的說道:“十二歲也不小了,再過兩年就到了出閣的年紀,先熟悉一下也好。”

朱英翻了翻白眼,對於這個問題,他並不想做太多的回答。

此時黃昏已過,天色也開始漸漸的黑了起來。

院子裡,朱允熥和朱明月閒聊中等待著。

“姐,大哥這裡的飯菜,委實太過好吃了吧,這等味道,簡直了。”

“我也是第一次吃到這種味道呢,原本以為只有早點好吃,沒成想飯菜都這麼好吃。”

“大哥這裡真的好舒服,我也想跟大哥一樣,住在宮外,這樣每天都可以睡懶覺了。”

“等你長大了,就藩之後就行了。”

朱明月聽到弟弟如此說,突然有些悲傷,因為她已經十六歲了,到了出閣的年紀,未來的歸宿在哪裡,還猶未可知。

前些日子,她就聽呂氏說,要給她去相個人家。

對於呂氏,朱明月說不上厭惡,但也談不上喜歡。這種相親的時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也沒任何說話的權利。

她的心中總是有著一些害怕。

想到這裡,她轉頭看向大哥和皇爺爺所在的房間,心裡這才稍稍有些放鬆下來。

有大哥在,想來若是她不喜歡的,大哥應該會幫他吧。

目前來說,大哥就是她唯一的寄託和依仗。

其實她的擔心實屬多餘,呂氏雖然對自己的孩子偏愛了些,但是能被選為太子繼妻,其品德方面並不是很差。

不然也沒可能被選為太子側妃。

明初的後宮,相對來說早前有馬皇后的鎮壓,屬於比較和諧。

朱元璋的威懾之下,後宮裡也沒什麼狗血的亂鬥,和後世的滿清宮鬥,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姐,你說大哥真的是我們大哥嗎,我怎麼現在還有一種活在夢裡的感覺。”

“你掐一下我,我聽宮裡的太監說,要是夢裡,是感覺不到疼痛的。”

朱允熥遲疑的對著朱明月說道。

下一刻,朱允熥差點叫了起來:“好疼!”

“要你瞎想。”朱明月本來心裡就有些擔憂自己以後,聽到弟弟這般要求,直接就是用力的掐了一下。

“有大哥在,以後宮裡就沒人敢欺負我們了,就是不知道皇爺爺什麼時候能夠讓你大哥入宮。”

朱明月有些惆悵的說道。

“姐,為什麼皇爺爺不讓大哥入宮呢。”朱允熥問道。

朱明月看了眼弟弟,解釋道:“因為會有很多人不會相信,他是真的大哥,朝中的群臣會反對,天下的武將會反對。”

“可是,可是他明明就是大哥啊,大哥跟父王長得這般相像,除了大哥還能是誰。”朱允熥辯解道。

“不是所有人都見過父王的,你還小,不知道謠言的可怕。不用多想,這些事情皇爺爺會安排的。”朱明月說道。

“好吧。”朱允熥點點頭,隨即也不再多說。

沒過多久,朱元璋帶著朱允熥和朱明月,就離開了。

走的時候,朱元璋跟想跟大孫說:‘跟咱回宮睡去吧。’

話到了嘴邊,卻還是沒有說出來。

現在還不是暴露大孫身份的最好時機,孝陵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時間發酵。

武將的安排,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藍玉所在的建昌,屬於四川,從四川到南京,三千多里地,最快也得月餘的時間才能抵達。

驛站之所以能在七天的時間,就將朱元璋的諭旨送達,是驛卒的輪流接力,晝夜不停。

從大門送走了老爺子後,朱英就朝著書房裡走去。

而張伯有些激動驚喜跟隨在朱英的旁邊問道:“東家,老爺子他,他,他....”

說了半天,張伯最後的那句話還是沒敢說出來。

“有些事情,知道就可以了。”朱英隨口吩咐道。

“是,東家。”

張伯身子都有些顫抖,看向朱英的眼中,已經開始有些變化。

目送東家進入書房之後。

這才有些喃喃的說道:“從前我就猜測,東家的來歷絕不會簡單。果然,我果然沒有猜錯。”

剛剛說完,張伯馬上捂住自己的嘴巴,下意識的左右瞧了瞧。

回到房間裡的朱英,微微思索一會,準備文房四寶,在書案上鋪開一張白紙,研磨後,就開始作畫起來。

他要憑藉前世模糊的記憶,描繪出火繩槍的大概。

現在的火器雖然算得上大規模的普及,但在實際上的傷害上,並沒有徹底的改變戰爭的模式。

其中火統的使用,首先是火藥粉末化還有提純上,導致傷害是有限的。

然後就是瞄準的問題。

火統如果是單人的話,需要一手持火統,一手持香去點燃,或者用個架子之類的進行固定,這樣的瞄準可想而知。

但是火繩槍加火藥顆粒化,那概念就完全不一樣了。

嚴格來說,正是因為火繩槍的出現,才改變了從古至今的戰爭模式。

顆粒化火藥,取消了粉末火藥上,運輸不便,燃速不均勻、容易受潮等影響。

顆粒化的火藥在經過顛簸的運輸後,雖然也會分層,最大的顆粒會跑到火藥桶底層,最小的顆粒則跑到火藥桶表層,但這不會影響火藥的質量和使用。

其次,顆粒化火藥的吸潮性也遠小於粉末狀火藥,因為顆粒火藥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更小,從空氣中吸取的潮氣也就更少。

因為顆粒火藥都呈顆粒狀,所以即使是受到壓迫時,它們之間貼合的也並不緊密,不會像粉末狀黑火藥那樣形成一個整體。

顆粒火藥之間留下的空隙,便於氧氣為火藥的燃燒起到助燃作用,讓燃速更均勻,提高火藥燃燒的效率。

不像粉末火藥在射擊時那樣將相當一部分還未被點燃的火藥被噴出槍管,因此其威力得到極大增加。

顆粒火藥威力的增加,意味著同等威力下,火藥消耗量的減少,這進一步降低了火器的使用成本和方式。

可以更加大規模的裝備在軍隊上面。

朱英之所以自信,可以征伐大明周邊,其中自信的來源,就是在於火繩槍。

火繩槍的製造最大的問題就是火藥顆粒化。

最初的火繩槍,是在十五世紀初,才開始逐漸的普及開來,後世的西班牙,葡萄牙這些大航海殖民。

之所以如此強勢,火槍的出現才是關鍵。

不然就那點微末的人口,怎麼可能殖民如此多的區域。

幾百人的小隊,就可以吊著數千大軍打。

如果能夠佔據一個比較好的位置,在彈藥充足的情況下,哪怕是上萬大軍又如何。

古代軍隊的死亡在三成以上,還沒有潰散的話,都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強軍。

大多數情況下,死亡人數達到一成,就已經開始軍心不穩了。

也就是說,上萬大軍,死個兩三千人,就可以說是這場戰爭已經失敗了。

在火槍手的衝擊下,一波接著一波,排隊式槍斃的打法,對於古代的軍隊來說,簡直就是噩夢一般存在。

唯一能夠抵抗的,也就是重灌騎兵了。

那種全身鎧甲,連馬屁都包裹在裡面的重灌騎兵。

但是這樣的騎兵打造出來的代價,簡直不要太大。

每一個重灌騎兵,完全就是用銀子堆起來的,稱呼為移動的銀山都絲毫不過分。

火槍手的打造,那就太容易了,在造價上,比弓弩手都要來得容易太多。

普通的新兵,只需要一月的時間訓練,就能成軍。

訓練三月膽氣,只需要在面對大軍衝擊的時候,不要太過於慌亂,臨陣脫逃就行了。

再加上火繩槍的射程,尤其是在小規模的戰役上,打起來不要過於簡單。

再深度訓練一番,有個百八十人的火槍騎兵。

高機動性加上火繩槍,在西域都能橫著走了,野戰直接無敵。

懷揣著激動有些興奮的心情,朱英一頓操作之後,終於在白紙上,將整個火繩槍的大概全部畫了出來。

然而,當朱英畫完,端詳自己的畫作後。

這特麼什麼玩意。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