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暫時放一放
五星造事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由於新聞涉及到了大漢矽業,正在處理大漢矽業投資專案的鋼城市招商局辦事員,也在第二天發現了這條新聞,並立即向局長謝成功進行了彙報。
雖然謝成功不怕大漢矽業在鋼城耍花樣,但畢竟是上了官媒的負面新聞,他也不得不考慮其中的政治影響,他也不敢怠慢,於是又把情況向市裡面彙報了上去。
得知此事的黃副市長經過片刻沉思後,親自撥打了康馳的電話,想看看他的反應。
然而,
此時的康馳正忙著畫那成千上萬個零件的設計圖,哪裡有空關注這些新聞?
面對黃副市長的詢問,康馳是一問三不知。
而康馳也在黃副市長的口中,得知了大漢矽業被東陽晚報點名批評的事。
原來如此……
康馳總算知道大漢矽業入駐東陽市高新區的申請,為啥會被駁回了。
感情這是鬧了個烏龍,被傷及無辜了?
這也太冤了吧……
“康總,雖然我個人是相信你們的誠心,也極力想要儘快促成此事,但考慮到這事的政治影響,我覺得事情可以暫時放一放,先觀察幾天輿論情況,等風波過去了,再重新啟動專案。”
黃副市長很委婉地說出了他的意思。
康馳對此也沒什麼好說的。
他們當領導的,很多時候都講究一箇中庸,即不作為反而是最大的作為。
其實他們不是怕做事,而是怕做了反而沒落得好下場,因此難免會束手束腳。
至於那些敢於打破常規,不把個人仕途放心上的官員畢竟是少數,康馳並不指望自己就能遇上。
而且黃副市長也說得很清楚,等風頭過去了,就可以繼續合作。
先不管他說的話可不可信,至少人家態度擺在這,比東陽市招商局的人好太多了。
其實康馳也早就考慮到了這種情況,不然他只要申請專利就行了,幹嘛還寫論文?
發論文,就是為了在這個時候,讓質疑的聲音稍小一點。
也不知道華國電子學報那邊的進展怎麼樣了……
康馳這次的論文沒有選擇Nature、Science、SCI之類國際影響力比較高的期刊,而是直接投給了華國電子學報。
主要是他壓根就不在乎什麼學術影響力和學術地位,
發論文只是為了給大漢矽業的成立壯壯膽,讓專案可信度高點,方便爭取政策上面的支援。
華國電子學報雖然學術影響力和國際知名度相對較低,但對於國內的讀者和機構的認可度比較高,尤其是在半導體這塊。
再加上審稿時間也短,非常符合康馳的要求。
其實上週華國電子學報的技術編輯,已經把論文打回了一遍,指出了論文一些格式上的錯誤,康馳修改後又立即發了一遍,對方到現在也沒說什麼,想必論文格式和原理性大框架已經沒什麼問題了。
和黃副市長結束通話後,康馳立馬開啟了華國電子學報的網站,翻查了一下自己的論文情況,果然發現已經進入到了Underreview環節。
這意味著只要再得到兩個以上同行的認可,論文就可以直接發表了。
-----------------
蘇省大學,微電子研究院。
吳利鴻像往常一樣,處理完研究院的事情後,開啟了郵箱。
幾十封未讀郵件正躺在他的郵箱裡,等待這他的審閱。
這其中有一些是學術交流的邀請函,也有學生的畢業論文,偶爾還會收到一些學術期刊的審稿邀請。
“康馳?”
點開這封來自華國電子學報的編輯張洋發來的郵件,吳利鴻一眼就在裡面看到了一個有些熟悉的名字。
他稍微回憶了片刻,很快就想起了康馳是誰。
那個前段時間讓他也丈二摸不著頭腦的龍騰科技老闆,
他還讓王浩文向對方發出邀請,想要見他一面,但似乎是被拒絕了……
想到這裡,吳利鴻頓時就滿懷好奇地仔細看起了這份郵件。
“尊敬的吳利鴻院士您好,我是華國電子學報的技術編輯張洋,近日我們期刊收到了三份有關於半導體材料製造工藝的學術論文,透過技術稽核後,我將其先後傳送給了多位從事半導體領域的專家教授,但他們都表示無法確該論文中理論是否成立。”
“雖然知道吳院士日理萬機,但張某實屬無奈,只好冒昧打擾您一次,希望您可以在百忙之中,抽空對這幾篇論文進行稽核,如果實在不便,還請回信告知,非常感謝!”
看完正文,吳利鴻的好奇心更重了。
是什麼樣的論文,竟然讓多位專家教授都承認自己無法稽核,最終只好求助於他?
吳利鴻立即把論文下載下來後,發給了他的助理。
很快,一沓還散發著油墨香味的論文,就送到了他的辦公室。
吳利鴻戴起眼鏡,開始仔細地看了起來,
《關於使用浮帶法對多晶矽提純的改良方案及理論》
好傢伙!
柴可拉斯基的提拉法,國內都還沒多少人搞明白,這就盯上浮帶法了?
而且還是改良方案和理論!
這麼離譜的論文,之前那些教授怎麼沒直接給他嗶稿?
吳利鴻覺得有些荒誕,但還是耐心地繼續看了下去。
論文提出的改良方案原理倒也簡單,就是在單晶爐的加熱棒下面,增加一根冷卻棒。
類似的想法之前也有人提出過,但在模擬計算的時候,就陷入了死局。
所以嚴格來說,這是個數學問題。
浮帶法的最大難點,其實是數學模型,只有足夠強大且匹配的數學模型,才能做到對加熱棒和冷卻棒溫度和速度的精準控制。
進入論證環節後,吳利鴻更加仔細地看起了每一行字元。
Qx1+Qa+Qx2=0,
K1·A1·dT/dx1+L·dm/dt-K2·A2·dT/dx2=0……
……
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
吳利鴻眉頭緊鎖,表情越來越嚴肅,抓著論文的手下意識地多用了幾分力。
過了大概半小時,他突然鬆了口氣。
以他有限的數學知識,並沒有從這個理論模型中,找到明顯的紕漏。
不過數學模型這東西,得放在超算裡跑一遍才知道行不行。
而這套數學模型,也不像數學猜想那樣,是要挑戰數學的極限,因此計算難度不算高,用超算估計幾個小時就能搞定。
想到這裡,吳利鴻立馬拿起來電話,撥通了梁溪超算中心的電話。
“老李,我是吳利鴻,想借用你們的超算驗證一個數學模型,這幾天有空嗎?”
“時間?估計在五個小時以內吧。”
“下午就可以?那好,我等會把資料發給你,嗯,相關的費用記在我們蘇省微電子研究院上。”
掛完電話後,吳利鴻又仔細看了一遍論文,確認沒問題後,又加了幾個測試變數發給了老友李建中。
剩下的,就是耐心等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