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藝炯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阿瑟見到來自歐洲各國的技術專家之後,臉上就時不時的展露出笑容。

所有歐洲列強國家,加起來為澳大拉西亞提供了上千名技術專家。

這些技術專家幾乎囊括許多方面,軍工,軍艦,化工,醫療,甚至是物理和化學方面的人才,都有所涉獵。

這場交易之後,澳大拉西亞的高階人才儲備變得更加豐富,也讓澳大拉西亞的底蘊向著歐洲列強國家越來越靠近。

人才眾多,單純的皇家物理研究協會已經不能管理這些人才。在和愛因斯坦,斯特拉等人商量之後,1912年10月底,澳大拉西亞皇家科學院正式成立。

皇家科學院顧名思義,將會籠絡澳大拉西亞的所有頂尖人才。無論是哪個方面,只要在自己所在的領域有著傑出的貢獻和成就,就可以加入澳大拉西亞皇家科學院,成為科學院的院士。

按照皇家科學院的等級劃分來說,從最低階的一級院士開始,到二級院士,三級院士,榮譽副院,副院,榮譽院長,院長。

院士等級理論上相當於市長地位,副院等級理論上相當於州長地位,院長等級理論上相當於內閣大臣地位。

當然,這些只是理論上的行政等級,科學院的院士們雖然擁有這樣的行政地位,但肯定不會擁有市長,州長甚至那個大臣那樣的實際權力。

阿瑟之所以賦予這些專家人才們較高的行政地位,實際上也是在民間提高所有科研人員的地位,讓科研工作者,成為澳大拉西亞所有人都想成為的目標。

科教才能興國,想要讓澳大拉西亞保持住列強地位,甚至對於頂級列強的地位和實力發起衝擊,那麼澳大拉西亞的頂級人才的儲備,以及國家和政府甚至所有澳大拉西亞人對於科研工作者和科技的重視,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基礎。

在目前的澳大拉西亞,想要成功的獲得爵位,差不多有三種方式。

第一種就是參軍,在關係到國家重大利益甚至國家生死存亡的戰爭中,做出至關重要的作用和貢獻,這樣的功勞就可以理所當然的獲得爵位。

除此之外,第二種方法就是加入科研工作者的大軍當中。只要能夠研究出一種足以改變澳大拉西亞某個行業的科技,或者所研究的科技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也有可能獲得勳章和爵位。

除此之外,第三種方式適合非軍人和科研工作者的所有人。只要對王室和國家政府做出重大貢獻,勳章都不足以彌補和獎勵時,獲得的爵位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除了這三種方式之外,還有一種能夠獲得爵位的方式,那就是投一個好胎,成為阿瑟的子女。

作為阿瑟的子女,威廉和安娜肯定要獲得爵位,只不過現在因為兩個小傢伙還很小,因此阿瑟暫時沒打算賜予他們爵位。

三種普通人能夠獲得的爵位方式,危險係數最大的肯定就是第一種了。

不管怎麼說,這個時代的軍隊,在戰爭中的危險性絕對不低。

無論是一戰的重機槍,火炮轟炸還是二戰的坦克飛機,都是能夠輕鬆收割士兵生命的強大武器。

想要憑藉軍功獲得爵位,除了要有非同一般的能力之外,還得有比較強大的運氣,不僅要躲過戰場上的火炮和機槍掃射,還要躲過戰爭中時不時飛過的流彈。

剩下兩種的難度都很大,但成為科研工作者的難度要稍微低一些。

當然,這不代表研究出一項足以改變澳大拉西亞的科技就很簡單。

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澳大拉西亞的普通人平時很難接觸到阿瑟,想要為王室和政府做出重大貢獻,也沒有任何途徑和辦法。

相比來說,只要順利從大學畢業成為一名科研工作者,就可以投入到相關行業的科學研發中。

只要能力足夠,或許研究出強大的科技也不是沒有可能。

除了該有的地位之外,所有皇家科學院的院士,也將會獲得極為豐厚的福利待遇。

理論上來說,皇家科學院的院士可以在各類大學中兼職,也能夠擁有自己獨立的研究專案。

除此之外,皇家科學院的薪資也很高。將原來的皇家物理化學研究協會擴編成皇家科學院之後,科學院的院士們的薪資也有所提高。

單純的基本薪資,一級院士就有1200澳元,二級院士1800澳元,三級院士2800澳元,榮譽副院長3800澳元,副院長4000澳元,榮譽院長5500澳元,院長6000澳元。

單從科研人員的基本收入來看,澳大拉西亞皇家科學院的院士們的收入,相較於歐洲國家的專家來說也差不了多少。

要是算上各項研究以及兼職的收入,澳大拉西亞皇家科學院的院士們,收入未必會比歐洲著名專家低。

歐洲所派遣的1607名技術人員中,有一百多名是從事於各項科研工作的研究性人才。

這些人才分散於物理,化學,醫療,科技等多個領域,但都是阿瑟和澳大拉西亞急需的人才。

這一百多名人才,毫不意外地被阿瑟拉進了皇家科學院,這也讓皇家科學院的規模突破了兩百人,準確的來說是221人。

其中,一級院士155人,二級院士是58人,三級院士6人,副院長1人,院長1人。

皇家科學院院長自然由原來皇家物理化學研究協會的會長愛因斯坦擔任,皇家科學院副院長則由特斯拉擔任。

主要是皇家科學院這221名人才中,阿瑟比較熟悉的,名聲最大的,也就是愛因斯坦和特斯拉。

其他人雖然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相較於愛因斯坦和特斯拉來說,目前還是遜色許多。

當然,皇家科學院的晉升渠道還是很多的,除了拿出讓人認同的科研成果之外,對於科學院和王室的貢獻,研究的成果帶給科學院和王室的利潤,都能夠讓院士們的等級再進一步。

只不過皇家物理化學研究協會升級為皇家科學院之後,因為人數暴漲了兩倍,這也代表著皇家科學院每年的研究資金也會上漲許多。

理論上來說,雖然人數暴漲了兩倍,但因為大部分都是一級院士的原因,也可以按照之前物理化學研究協會人均三萬澳元的研究資金來算。

這麼算下來,皇家科學院每年的研究資金大約六百萬到七百萬澳元左右,算得上是一筆大開銷。

阿瑟的王室財團雖然能負擔這筆開銷,但也不能讓這些技術專家毫無節制的獲得這些科研預算。

為了應對皇家科學院即將暴漲的研究預算,在和愛因斯坦以及特斯拉商量之後,阿瑟決定,在皇家科學院實行一項政策。

首先,皇家科學院的院士們的研究預算,按照目前的院士等級進行劃分。

按照院士們的等級,一級院士每年可以申請最多不超過一萬澳元的研究資金,二級院士則可以申請兩萬澳元,三級院士三萬澳元,榮譽副院長和副院長則可以申請五萬澳元。

至於等級最高的榮譽院長和副院長,則最多可以申請不超過十萬澳元的研究資金。

當然,院士們也可以按照研究的專案來申請研究資金。按照每個研究專案預計所需要的研究時間,可以申請一個月到兩年的研究資金。

這也代表著一級院士按照專案來申請研究資金的話,最多可以申請兩萬澳元。

雖然理論上來說,院士們申請研究資金基本不會被拒絕。但如果上一年或者上一個專案的研究失敗,下一年或者下一個專案的研究資金將會削減一半,直到專案研究成功為止。

這也能確保皇家科學院的研究資金用到正途上,對於研究專案沒有太大把握的技術專家們,也該考慮是否會因為自己的魯莽行為,導致自己下一年或者下一個專案的研究資金遭到削減了。

阿瑟並不怕這些專家們花錢,但阿瑟也不想因為獲得科研預算太過容易,讓這些專家們產生懈怠心理,甚至影響到科研工作的進度。

雖然研究預算會遭到一定的削減,但對於真正有能力的,比如愛因斯坦和特斯拉這樣的人才來說,研究預算並不會受到影響。

受到影響最多的,應該是科學院中佔據人數最多的一級院士,也就是歐洲普通的科研專家們。

不過哪怕是最普通的一級院士,每年的一萬澳元研究預算,也相當於五千英鎊和兩萬五千美元,其實也不是一筆小數字了。

只不過阿瑟家大業大,所以在阿瑟看來,這一萬澳元也沒什麼。

放眼整個澳大拉西亞,年收入超過一萬澳元的,絕對不超過一千人。

甚至如果不算王室的話,估計年收入超過一萬澳元的,除了政府的最高層官員們之外,也就只有澳大拉西亞最頂級的資本家了。

但很可惜,在澳大拉西亞,無論是最高層的頂級官員還是頂級資本家,這些人的數量都很少,甚至絕對不超過兩百人。

這麼一比較,一級院士每年能夠獲得一萬澳元的研究預算,絕對不是一筆小數字。

他們每年消耗的錢,甚至是普通澳大拉西亞的家庭五十年才能掙回來的巨資。

如果算上一戶家庭衣食住行和各種開銷的話,恐怕這一萬澳元,要讓一戶家庭掙上百年的時間。

當然,雖然一定程度上削減了普通科研人員的研究預算,但對於中上層科研人員來說,這削減的預算其實也不重要。

畢竟讓這些院士單獨研究的專案,也大多隻是一些小專案。這些專案的開銷理論上也不是太大,一萬澳元省一省也是沒問題的。

對於那些動輒數十名院士參與的大型專案,阿瑟也設立了專門的大型專案研究資金。

理論上來說,二級院士就可以申請聯合其他一二級院士,研究一箇中型科研專案。

中型科研專案的研究預算一般在五萬澳元左右,如有特殊情況,也可以適當進行增加。

而從三級院士開始,就可以申請聯合其他院士進行大型專案的研究。

三級院士的大型專案最多可以申請十萬澳元的研究資金,副院長級別的大型專案可以申請最多二十萬澳元的研究資金。至於院長級別,則能夠申請五十萬澳元的研究資金。

當然,這些研究資金也只是理論上的數值。實際情況各有不同,也會根據理論上的研究資金進行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最多也不會翻倍。

除了上述這些之外,院士們在專案研究成功之後,也會根據皇家科學院對於專案評審的等級,獲得額度不一的獎勵。

如果是普通專案,獎勵一般在一千至數千澳元不等。如果專案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比較重要,獎勵的資金一般在一萬到三萬澳元左右。

至於那些能夠改變澳大拉西亞某個行業的具有極其重要戰略價值的專案,這些專案的獎勵資金沒有一個理論上的估值,這就要看當時阿瑟的心情了。

但不管怎麼說,一旦有這樣極其重要的專案研究成功,獎勵絕對不會比其他專案少,甚至各種勳章和爵位獎勵也都不是沒可能。

因為這些各種各樣的獎勵政策,讓皇家科學院的院士們的薪資要比基礎薪資高得多。

這也是阿瑟為科研工作者準備的禮物,只要是為了澳大拉西亞工作,那麼就是阿瑟心中的重要人才,自然要進行一定的嘉獎。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各種各樣的資金和政策之外,所有皇家科學院的院士,都會獲得皇家科學院附近的一套別墅,以及一輛出產自本茨汽車廠的本茨one。

如果院士們不會開車,汽車廠的員工可以上門親自培訓,或者可以請求皇家科學院為其聘請司機。

反正一個司機的薪資也只有五十澳元,對於皇家科學院來說,讓一個院士能夠快速的來往在住所和皇家科學院之間,更好地投入到工作當中,可要比這幾十澳元重要的多。

4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今天日萬,已更4000/10000,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家父唐高祖

家父唐高祖

今宵初弦月
吊絲青年穿越唐朝當王爺,開始了諸王爭霸戰。機智權謀比不過太子李建成,文韜武略敵不過秦王李世民,拚殺玩命完敗於齊王李元吉。 奈何?唯靠一張利嘴,兩把刷子,縱橫天下,笑傲江湖。數天下英雄,還看我楚王李智雲。
歷史 連載 48萬字
風起明末

風起明末

羅小明
發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吏不必可畏,小民從來不可輕!亂世之中,人如螻蟻,命如草芥。 時代的洪流裹挾著個人的命運?。被時代裹挾的命運只能隨著時代沉浮。 天下局勢已經走向崩壞,曾經強盛的大明帝國,如今已是正日暮西山。 邊軍陳望抬頭凝望著支離破碎的神州,握緊了腰間的雁翎刀。……崇禎八年。 南直召禍,中都鳳陽淪陷,皇陵被毀,天下震動。上令,限期六月平賊,洪承疇出潼關,會四省兵馬進剿,流寇西逃再度入
歷史 連載 100萬字
仙尊,時代變了

仙尊,時代變了

不盡塵
亓妙穿越了。 從此,星際少了一名首席機械師,而修仙界迎來了一名奇葩煉器師。 傳聞她的煉器路子非常野。 所有人看到她煉製的器物,第一反應都是:好怪,再看一眼。 光劍是什麼劍,為何沒有劍身? 這一坨金屬是法衣?好辣眼睛!名字也怪拗口的,叫什麼“外骨骼”。 治療艙又是什麼玩意?鑽進這個巨大的蛋裡就能療傷?好假……誰買誰傻子。 然後他們看見亓妙揮動光劍,斬出一條銀色光刃,削鐵如泥,無堅不摧。 眾人: !
歷史 連載 5萬字
聽勸後,我造反成千古一帝

聽勸後,我造反成千古一帝

不復少年時
“謝邀,人在異界,剛剛穿越,馬上就要被餓死了,怎麼破局?線上等挺急的!”一朝穿越,面對著開局即將被餓死的林仲雲透過金手指向廣大網友問出了這個問題。 “古代亂世?都要死了還不造反更待何時?” “這還不高喊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種開局?還不找顆歪脖子樹上吊,然後重開?” “建議先獲取食物,若有可能,在難民之中博取聲望,為後續做準備。”面對著一條條的評論,林仲雲踏出了在亂世之中爭霸的第一步。
歷史 連載 5萬字
隋朝的棋局

隋朝的棋局

高月
大隋王朝是以九州萬水為河、以崑崙諸山為界佈下的一盤大棋,邀天下棋手,走天下之棋。 李世民英武果斷,心狠手辣,有吞天地之志,卻無登頂之階,他想化車為帥。 竇建德有老天賞飯卻又畫地為牢,空有千里膏腴之地,卻如相子走不出河北一方田地。 楊玄感似當頭炮,犀利強勁,一呼萬應,雖有車馬之勇,卻無相士之慮,又被家世桎梏,左右跳橫,終一事無成。 李密如日行千里之馬,朝為參事郎,夜當瓦崗王,他胸懷萬里,最終還是走不
歷史 連載 6萬字
帶著系統來大宋

帶著系統來大宋

浪子邊城
信仰系統的出現,蘇石來到了大宋,並在這裡開創了屬於他的波瀾壯闊的人生。 只要你能在後世看到的東西,只需要有足夠的信仰點數便都可以兌換出來,拿到宋朝,那會是怎麼樣的一番光景。 蘇石,外祖爺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光胤。 ......燭影斧聲之後的趙家後代一直被皇室高度警惕著。 他要怎麼樣排除萬難,立世於朝廷之上? 重文輕武的宋朝,對外軟弱,對內卻是強勢無比。蘇石要怎麼樣才能帶著宋人崛起,真正對外強硬起來,真
歷史 連載 28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