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藝炯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時的英,法,俄三國協約還沒有達到戰爭中那麼緊密的聯絡,三方對於戰爭的準備工作,進度也都各不相同。

澳大拉西亞在此時提出對自己的參戰部隊擁有指揮權,格雷部長也沒什麼好說的。

因為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就算戰爭爆發了,英法俄最多也只是協同作戰,不可能將自己的軍隊交給其他國家指揮。

在這樣的情況下,澳大拉西亞要求自己軍隊的獨立指揮權也是理所應當,畢竟誰都沒有這麼好心,能將自己國家軍隊的指揮權拱手讓於他人,這相當於將軍隊的命脈交了出去。

至於軍隊的軍費問題,在肯特首相的主張之下,格雷部長也對此進行了一些修改。

一旦澳大拉西亞的軍隊踏上前往歐洲的旅途,士兵的薪資英國政府提供一半,並且承擔澳大拉西亞軍隊作戰期間的所有開銷。

這也代表著,澳大拉西亞的軍隊在抵達歐洲之後,各種武器可以肆無忌憚的開火,因為有著家底雄厚的英國人兜底。

澳大拉西亞政府只需要提供所有士兵新增的一半,既能夠達到練兵的目的,還能夠滿足英國人派遣軍隊作戰的要求。

當然,英國人也不是白出錢的。格雷部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一旦歐洲戰爭爆發,澳大拉西亞在歐洲的作戰部隊,必須要保持在20萬人的規模以上。

一旦因為各種原因造成了減員,澳大拉西亞需要繼續向歐洲派出部隊,讓在歐作戰部隊的人數保持在20萬以上。

這也代表著算上各種死傷,澳大拉西亞可能需要至少動員50萬的部隊加入到歐洲戰爭,才能滿足英國人的要求。

不過,格雷部長提的這個條件,並沒有硬性要求澳大拉西亞主力部隊的數量。

這對於阿瑟來說也是能接受的,畢竟在一戰之後,就有必要減少土著的數量,來避免將來可能出現的民族問題。

至於土著減少之後所帶來的人力問題隱患,其實大部分土著能幹的體力勞動,已經能逐漸用機械來替代。

而且澳大拉西亞的人口也在不斷的增長,按照目前每年新增人口的數量來看,如果一戰如同歷史上那樣爆發,在一戰爆發之前,澳大拉西亞的人口就有希望突破1350萬。

在1920年之前,澳大拉西亞的人口至少也能突破2000萬,到時候人力空缺的問題就不再那麼嚴重。

甚至一戰結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加上澳大拉西亞大量獲得移民的階段。

如果操作的好,成功在一戰中取代了美國的地位,到時候面臨的就是每年上百萬甚至數百萬的移民。

再加上吸收戰敗國的底蘊,在二戰爆發之前,阿瑟甚至有希望將澳大拉西亞變成擁有三四千萬人口,軍事實力世界前三,綜合實力世界前五的頂級列強。

除了這些軍事方面的協定之外,這次商談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話題,那就是關於戰後的利益分割問題。

這是一個永遠都逃避不了的話題。如果說德,奧,意的同盟國是為了打破原有殖民秩序,德國獲取更多的殖民地,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獲得擴張,義大利獲得新的領地的話,那麼協約國也有著自己的目標。

雖然協約國的組建本意是為了共同抵抗德國的擴張,但只要戰爭勝利,就肯定要讓戰敗國拿出很多好處,來補償戰勝國的軍事花費和消耗。

英,法,俄三國還好,不論是接收同盟國的殖民地還是獲得同盟國的領土,總之,獲得好處和擴張的方法有很多。

但澳大拉西亞不同。澳大拉西亞地處偏遠的大洋洲,同盟國勢力範圍和澳大拉西亞臨近的地區,也就只有一個小小的德屬新幾內亞。

但德屬新幾內亞肯定滿足不了澳大拉西亞的胃口,阿瑟同意派遣大量的作戰軍隊,也肯定不是為了這一塊在戰爭開始就能夠立即接手的土地。

在澳大拉西亞的周邊,除了德屬新幾內亞這塊土地之外,其他的土地要麼是英法的太平洋島嶼,要麼就是北部的荷屬東印度。

但荷蘭這個國家實力相比澳大拉西亞來說已經太過弱小,澳大拉西亞甚至不需要任何國家的支援,就能夠獲得任何想要獲得的荷屬東印度土地。

這也代表著,想要滿足澳大拉西亞的胃口,英法就必須得在太平洋島嶼之間做些取捨。

特別是比較靠近澳大拉西亞的英屬索羅門群島,法屬新喀里多尼亞,英法共治的新赫布里底群島,英屬斐濟,法屬瓦利斯和富圖納保護領,英屬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保護地,英屬託克勞群島,英屬菲尼克斯群島等。

這些島嶼和群島距離澳大拉西亞並不遙遠,反而距離英法的本土十分遙遠。

再加上位於大洋洲的原因,澳大拉西亞不想獲得這些土地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這些島嶼和群島可全部都是太平洋範圍內的島嶼,是澳大拉西亞的重要防線。

如果能夠獲得這些島嶼,澳大拉西亞完全可以在西南太平洋的地區,建成數道完整的島嶼防禦鏈。

搭配數量眾多的海防炮,強大的軍艦和空軍,完全可以將來自太平洋的任何敵人阻擋在太平洋,敵人壓根不可能靠近澳大拉西亞本土半步。

更重要的是,這些島嶼完全將澳大拉西亞的核心部分囊括其中(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新幾內亞),這也是澳大拉西亞本土防禦的堅實屏障。

澳大拉西亞想要和美國對抗,這些島嶼是必須拿下的。這才能在工業和經濟趕不上美國之前,擁有充足的信心和底牌和美國較量。

有了這些海島作為防禦,澳大拉西亞的本土在任何時候都是安全的。

但這一切還得看英法舍不捨得,會不會為了把澳大拉西亞徹底綁上戰車,放棄太平洋的這些島嶼。

對於澳大拉西亞的要求,格雷部長和英國政府其實很早就有預料到了。

大洋洲的這些島嶼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那就是放在枕頭邊的肥肉,只要有雄心,就必須吃下。

從澳大拉西亞數次在東南亞地區的擴張來看,阿瑟的雄心並不小,對於大洋洲的島嶼進行要求也是預料之中。

再加上澳大拉西亞地區脫離大英帝國之後,英國人對於太平洋這些島嶼的控制已經減弱了許多。

其實這也正常,畢竟大英帝國擁有廣闊的殖民地,太平洋上這些零零散散的島嶼,對於英國人來說重要性沒有那麼高。

但畢竟這些島嶼也涉及法國人的領地,哪怕英法協約讓英國和法國緊密的聯絡在一起,英國也不可能直接替法國做主。

但原則上,格雷部長同意澳大拉西亞的要求,即在戰爭爆發之後,英國直接將上述所有群島轉交給澳大拉西亞,換來澳大拉西亞的直接參戰。

同時,因為澳大拉西亞參戰後和德國就處於戰爭狀態,德屬新幾內亞就是澳大拉西亞的戰利品。

只要澳大拉西亞有能力,甚至能夠在戰爭爆發的當天就接管這片土地。

至於大洋洲法國人的那些島嶼,格雷部長也承諾,會盡全力為澳大拉西亞周旋,儘可能讓法國直接同意轉讓這些群島。

不過想來法國人應該也不會拒絕。畢竟對於法國來說,大洋洲的這些島嶼也沒有那麼重要。

法國最核心的殖民地地區,還是在非洲。在非洲殖民地不丟失的前提下,用太平洋的幾個島嶼和群島,就換來澳大拉西亞數十萬作戰部隊的支援,讓法國人少犧牲一點,這筆買賣並不虧。

更何況,只要戰爭勝利,法國人完全可以從德國獲取一些土地,歐洲的土地難道還沒有大洋洲的島嶼重要嗎?

為了表達自己和英國政府的誠意,澳大拉西亞提出條件的當天,格雷部長就向英國政府發去了電報,並且請求英國政府和法國協商,儘快就這些島嶼達成共識。

格雷部長收到英國政府的答覆,已經是好幾天後的3月19日了。

果不其然,無論是英國還是法國,對於大洋洲的這些島嶼並不是太過重視。

雙方都同意將大洋洲的這些島嶼轉交給澳大拉西亞,來換取澳大拉西亞在戰爭爆發後直接加入協約國家。

法國人對於澳大拉西亞的加入和承諾派遣25萬作戰部隊的計劃很感興趣,甚至還想邀請澳大拉西亞參加1913年的協約國會議。

協約國會議和同盟國會議自上一次召開之後,就已經成了兩大軍事集團的傳統。

如果沒有特殊事項,基本每年都會召開一次。

而會議召開的內容和目的,就是為了根據最新的情況,來商討戰爭爆發後的應對。

此時的歐洲各大國家已經清楚,這場歐洲戰爭是根本不可能避免的。

截止現在,歐洲各大列強為了彼此之間的競賽,付出的資金已經數不勝數。

許多國家的財政已經出現了問題,哪怕現在停止軍備競賽,也會對國家的發展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能夠解決這樣的狀態的唯一辦法,就是用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來提高國內的民族凝聚力和支援度,同時,用大量的戰利品和戰爭賠款,來挽救政府的財政。

“只有戰爭才能結束現在的局勢。”這句話已經被很多歐洲列強的軍方高層說出口。

不管各國政府的戰爭準備進行的怎麼樣,反正各國的軍方已經躍躍欲試。

既然已經決定加入協約國,用軍事方面的付出來換取澳大拉西亞在一戰中更多的利益,那麼接下來的協約國會議也是要參與的。

格雷部長也對阿瑟進行了邀請,阿瑟自然點頭同意,答應參加今年的協約國會議。

協約國會議自1911年召開起,舉辦的地方也有一定的政治含義。

第一屆協約國會議的舉辦地點是英國倫敦,作為協約國的核心,在倫敦舉辦會議也無可厚非。

上一年的協約國會議,也就是1912年的會議,則被放在了法國巴黎舉辦。

法國是對抗德國的橋頭堡,法國要承擔德國大部分的兵力壓力。

因此,將第二屆協約國會議的舉辦地點放在法國巴黎,不僅是彰顯法國協約國第二強國的地位,同樣也是在告訴所有法國人,英國和俄國會緊密的團結在法國之後。

按照慣例來說,今年的協議國會議會在俄國聖彼得堡召開,這也是俄國協約國第三列強應有的待遇。

除了這場非常有必要參加的協約國會議之外,阿瑟也打算趁著將來參加會議之時,訪問英國,法國和俄國,趁機和這三個國家打好關係,還能在將來的戰爭中厚著臉皮佔取更多的利益。

雖然阿瑟和俄國的關係一直不錯,但阿瑟也不敢保證,狀態比歷史上良好的沙俄帝國會不會在這場戰爭中煙消雲散。

如果失去沙俄帝國這個姻親盟友的話,那澳大拉西亞能依靠的,也就只有英國這個親戚盟國了。

因此,藉著這樣的機會和英法走動走動,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且澳大拉西亞作為協約國四大列強中最弱小的一個,趁機問英法要點好處也不過分吧!

要知道,英法作為老牌頂級列強,他們的底蘊自然多不勝數。

各種軍事科技和軍艦科技,如果能薅一點,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也有不小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和這兩個國家打好關係之後,澳大拉西亞能夠憑藉著協約國四大列強的地位,徹底替代原本歷史中一戰美國的地位。

美國縱使比澳大拉西亞強大,只要不在一戰爆發初期參戰,就不可能獲得英法的認可。

阿瑟前期也是這麼打算的,想要按照美國的方式,前期向雙方出售軍火,中後期直接加入優勢的一方徹底結束戰鬥。

但經過和肯特首相以及肯特管家的交談之後,阿瑟這才徹底想通。

如果澳大拉西亞和美國採取同樣的方式,美國憑藉著更發達的經濟和工業,肯定有更高的優勢。

這樣的話,澳大拉西亞根本不可能阻止美國的崛起,還容易因為前期支援德國的原因,導致在戰爭結束後失去英國政府和英國民眾的信任。

但如果澳大拉西亞在戰爭初期就參戰,並且以協約國四大列強的身份經歷這場世界大戰,身份和地位就大不相同。

相較於美國這樣前期賺利潤,中後期摘桃子的方式,澳大拉西亞很明顯才是英法的“自己人”。

再加上英國政府對美國已有的防備,美國想要在接下來的一戰中拿到歷史上那樣的龐大利潤和利益,不僅要看澳大拉西亞答不答應,還得看英法政府有沒有那麼傻。

求月票!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潛水的三文魚
趙長生一覺醒來穿越大秦,成為嬴政的嫡長孫,扶蘇的嫡長子。 他即既是破壞趙高政變的幕後主使人,又是李斯又服又怕的政治家。 既是逼的項羽抓狂自刎的暴君,又是劉邦一生最不願意看見之人。 既是呂雉最想巴結的大爺,又是賈誼的啟蒙老師。 既是韓信最好的老闆,又是張良一生的勁敵。 既是蕭何的學習的物件,又是陳平的保護傘。 既是讓蒙恬綻放光輝的伯樂,又是讓李信驚歎多智近妖的天才。 同時還是馮去疾的孫女婿,擄走大漢
歷史 連載 4萬字
流放前夕,我強上了病弱將軍

流放前夕,我強上了病弱將軍

柚子麥芽糖
身為蠱師聖女,黎嘉妍一睜眼,居然要被拉去給人生子? 黎嘉妍:不慌,問題不大。 即將要嫁的夫君馬上要死了?上蠱蟲,治好他。 有極品攔路對她各種構陷?上蠱蟲,人人平等。 有人不服她的種種手段?上蠱蟲,不服,請憋著。 黎嘉妍:謝邀,男人只會影響我發揮的速度,但是美男不會! 一開始,宋家圖她的肚子。 後來,宋琰昱圖她整個人。 宋琰昱:這世上可有情蠱?就算沒有,我亦要與你,抵死纏綿,生生世世!
歷史 連載 2萬字
胡亥:哪個天殺的把我父皇復活了

胡亥:哪個天殺的把我父皇復活了

勇敢的小蝸牛
(始皇修仙+無敵+無女主+華夏騰飛)\n九州大陸八大平行時空,無數眾生意念衝破天道枷鎖,沒入崑崙神脈深處。 \n於是乎,鎮壓九州龍脈的那個男人,終於從沉睡中再次醒來。\n某京大屠殺,三十萬同胞的血與淚,末世華夏兒郎的絕望哀嚎,這些既定的軌跡在始皇帝陛下帶領大秦的鐵蹄一一踏足之後,又會發生怎麼樣的驚天鉅變呢?
歷史 連載 12萬字
大明:穿成漢王,朱瞻基卻重生了

大明:穿成漢王,朱瞻基卻重生了

鯨落時萬物
一覺醒來成為古代明代永樂朝漢王。\n一時之間不知道是喜是憂。\n穿越到草菅人命的古代自己位高權重,但是十年後自己的親侄子皇帝朱瞻基會把自己活活燒死。 \n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熟透的王爺。\n但是……\n\n什麼?朱瞻基被劇透了? \n什麼?我為大明延續了千年國運?\n什麼?我漢王流芳千古?\n什麼? 我帶來了華夏盛世?\n這都是什麼跟什麼啊!\n明明我只是想活著而已!
歷史 連載 3萬字
大唐:超時空,閨蜜晉陽小公主!

大唐:超時空,閨蜜晉陽小公主!

潑墨煮茶
【晉陽小公主李明達的日常+雙穿+無系統+小團寵+長樂公主!】\n一面連線大唐和21世紀的超時空鏡子,開啟了晉陽小公主和蕭然超時空碰撞。 \n寒冷的大唐冬天小公主有了暖寶寶,熱水袋,保暖內衣,羽絨服,毛衣...\n作為小吃貨,各種糖果,糕點,奶茶小零食自然是不能少的。 \n土豆,玉米,紅薯,這些不屬於大唐的東西出現在大唐。\n小公主:小囔君,窩要七又又! \n小公主:窩噠,這些都系窩噠!小囔君也系窩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毒士聖體,女帝跪求我別衝動

我,毒士聖體,女帝跪求我別衝動

神農架在逃雪松
江明宇一朝穿越架空王朝大周朝,成為即將被斬首的大周第一紈絝,為保性命,毅然上朝堂,參加考核,展現驚人毒計。 女帝:當兩軍對戰,我軍突然問瘟疫,又糧草不足,該當如何? 江明宇:草民會命人將屍體裝在投石車上,投到地方陣營和敵敵軍水源源頭之地。 女帝:可糧草問題還未解決。 江明宇:戰場十里處有一村寨,約莫五百人。 女帝不悅:這和糧草有什麼關係? 江明宇:草民說了,村寨,五百人。 女帝正要發難,猛然意識到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