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文華殿。

太子觀政之所。

奉天殿作為宮城正殿,只做大型朝會之用。

位於奉天殿兩側的文華殿和武英殿,才是天子召見臣僚,商議政事所用的便殿。

如今天子不在京師,按照制度,各處正殿皆不得啟用。

不過自從洪武朝懿文太子朱標開始,大明朝的太子爺權力那是一個同一個的大得很。

建文朝暫且不提,永樂朝的這位太子爺,自從永樂七年皇帝陛下第一次親征北伐開始,便受命監國理政,直到皇上大捷還朝。

當今天子是位馬上皇帝,打殘了蒙古韃靼部落,又馬不停蹄地繼續北伐,準備收拾一下不聽話的蒙古瓦剌部落。

所以太子爺監國理政的時間,也逐漸變得長了起來。

算上當年靖難之役的時候,這位太子爺堅守北平坐鎮後方的時間,他已經做了好幾年的無冕之皇了。

滿朝文武也基本上習慣了這位太子殿下的脾氣秉性,習慣了他受命監國理政。

直到監國漢王爺橫空出世,硬生生地攪弄風雲,上下不寧!

如皇上臨行出征前,特意留下輔助太子殿下監國理政的四位輔命大臣,吏部尚書兼詹事蹇義、兵部尚書兼詹事金忠、左春坊大學士兼翰林侍讀黃淮、左諭德兼翰林侍講楊士奇,如今就只剩下了兩人。

左春坊大學士兼翰林侍讀黃淮與左諭德兼翰林侍講楊士奇,直接被囂張霸道的監國漢王爺發配去了南洋舊港佈政,至今生死不明!

除此之外,六部宰執侍郎、朝堂九大公卿,也來了一次大洗牌。

原本七人內閣大學士,如今除了扈從皇上北伐的胡廣金幼孜外,如今只剩下了楊溥。

國子監祭酒胡儼與大學士楊榮被打入詔獄,楊士奇與黃淮流放南洋舊港,只剩下了一個為官謹慎的楊溥。

七部那七位尚書大人,兵部尚書金忠、吏部尚書蹇義、戶部尚書夏元吉現在不管不顧,甚至疑似支援漢王殿下,親自主持漢王的宗藩新制。

刑部尚書張胥毫無風骨,順從漢王朱高煦,將“官員犯罪革除功名”這一條加入了大明律令之中。

工部尚書宋禮,那更是直接了監國漢王爺的人,整日與皇家制造局局長鬍元澄糾纏不清,大力建設那什麼大明工會,給天下匠人檢驗評級,妥妥無疑的漢王黨羽!

禮部尚書呂震先前也被打入了詔獄,而後舉族流放南洋,因為他的愚蠢牽連了整個禮部,導致禮部自尚書到郎中,迎來了一場大清洗,一個人都沒跑了,全都舉族流放南洋!

而狗賊漢王爺也藉此機會,大力培植扶持自己的黨羽,現任禮部尚書王景、侍郎鄒緝與曾棨,那都是毫無疑問的漢王黨羽,正全力配合那勞什子學部推行官學改制,弘揚新學。

至於這新設立的學部,連同學部尚書解縉解公豹、侍郎陳公甫在內,全都是些卑鄙小人,無恥之尤!

奈何這學部手握科舉官學大權,總管大明天下學政,侍郎尚書那都是手握實權的朝堂重臣!

而通政使魯穆是狗賊漢王爺一手提拔,立場可想而知。

都察院話事人、左都御史顧佐那更是漢王鷹犬,因為漢王提出的治貪新法,整個都察院上下可謂是賺了個盆滿缽滿,已經成了一群緊盯貪官六親不認的孤臣直臣了!

大九卿之中,也唯有大理寺卿湯宗是位剛正直臣了,可惜他年紀已經大了,指不定多久就會致仕歸鄉了。

這麼一算起來,朝堂大九卿中,還有幾人不是漢王黨羽?

只是可惜,漢王爺薨了啊!

一想到這兒,不少朝臣都露出了笑容。

漢王如果真的薨了,那可真是太好了啊!

他這些所謂新政,全都可以廢除!

再將解縉王景等漢王黨羽逐出朝堂,貶出京師。

那大明朝堂將會恢復以往的和睦安穩,這位文臣官員最願意見到的局面。

太子爺禮賢下士,寬厚仁慈,同樣是文臣官員心中最完美的君主楷模。

如此君臣上下一心,共同廣施仁政,造福天下百姓,成就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話,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這般念頭還未持續多久,很快就陡然消散了。

當文武群臣見到被小鼻涕攙扶著走進大殿的太子殿下,一顆心頓時就跌入了谷底!

太子爺,這是怎麼了?

他這身子骨原本就虛,不會真出什麼問題了吧?

見到太子殿下那面色蒼白的模樣,先前還暗自竊喜的朝臣,瞬間如墜冰窖!

太子爺要是出事了,漢王爺沒死的話,那何人還能阻止漢王爺上位?

他們這些朝臣,只怕又會進入到洪武朝那等,嚴苛到變態的殘酷政治生態之中!

大胖胖掃了一眼文武百官,有些疲憊地擺了擺手,示意群臣免禮。

他這感染了風寒,加上憂心自家老二,一瞬間身子骨就垮了。

要不是太子爺與夏元吉連翻開導,說不定他都不能撐到今天。

回想起自家老二,大胖胖嘴角浮現出了苦澀笑容。

“今日喚諸位前來,一是朝會,二是解惑!”

“解什麼惑,想必諸位心中都有數!”

“孤在此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們,漢王朱高煦平安無事,正在北疆為我大明徵戰沙場!”

“若是再有人故意散播不實謠言,孤會命錦衣衛動手抓人,以‘動搖江山社稷’之罪,誅其九族!”

此話一出,百官皆驚。

欣喜若狂的人不在少數,如解縉王景等漢王心腹,以及朱勇徐欽等武官勳臣。

漢王心腹不用多言,但朱勇徐欽等武官勳臣,那可是將寶押在漢王身上的人,要是漢王殿下真折在了北疆,那他們也差不多要完了。

這不是杞人憂天,而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太子得文官鼎力支援,一旦他順利即位稱帝,朝堂話語權自然會落到文官手中。

這一幕,建文朝就曾經出現過。

齊泰黃子澄等文人把持朝政,迎合建文皇帝,大肆打壓迫害武官勳臣。

以至於他們這些勳臣貴戚,明明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卻在這些卑鄙文人的宣揚之下,成了人人得而誅之的亂國之賊,腦門上被扣著一頂又一頂莫須有的罪名!

在建文一朝,武官勳臣集團受到了比之洪武朝還要嚴苛的政治,下場可謂悽慘無比。

好不容易熬到了永樂朝,漢王朱高煦自然成了他們心目中的理想君主。

尤其是漢王殿下監國理政期間,大力收拾政治文臣,那可是武官勳臣拍手稱快的大喜事,整日看戲吃瓜都有些累了。

而且漢王監國理政的時候,發動了東海戰役和南洋戰役,是位不折不扣的開疆雄主!

唯有開疆雄主上位,武官勳臣才會有打仗的機會,才能透過軍功獲得功名利祿!

至於太子殿下,一看就是位優柔寡斷的守成之君!

當然,更多的卻是失望的人,他們只能暗歎老天無眼。

金忠蹇義夏元吉三巨頭面色如常,他們清楚這不過是太子殿下安定人心的說辭。

北疆那邊還沒有傳來訊息,漢王是生是死還是個未知數。

然而,以目前這朝野惶恐的局面來看,太子殿下的做法,無疑是正確的。

只是三巨頭很是擔心,萬一那妖僧姚廣孝一語成讖,漢王殿下當真薨了,那該如何是好?

只怕大明朝,將會迎來一場劇變啊!

正當這個時候,大理寺卿湯宗施施然地出列,在群臣疑惑注視之下,朗聲奏道。

“太子殿下,朝廷宣佈暫停科舉,又命學部改革官學,天下學子對此怨聲載道,紛紛予以牴觸,不願接受!”

“學部創立至今已有數月,連京畿地區的官學改制都尚未完成,而且學部那新學教材簡直就是離經叛道,怎可用為天下學子的進學教材?”

“臣請恢復祖制,廢除學部,罷免學部一應官員,將科舉官學之權交換禮部手中!”

話音一落,全場皆寂。

解縉王景等人臉色大變。

他們清楚,程朱的反擊,開始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語喬喬
【養崽+日常+兩女三兒+爽文】水清一睜眼,破敗的屋子,半個黑麵饃饃,面黃肌瘦營養不良滿臉關心的五個娃娃。 大嫂冷眼說道:“老二家的,三柱只是不小心撞了你一下,他還是個孩子,你跟一個孩子計較什麼?” “她們堂哥大了,賣了丫頭片子給兄長娶親,為咱們老范家延續香火那是你女兒的福氣。”偏心婆婆道:“這糠餵雞太浪費,摻在糊糊裡給女兒吃補身體。” “女兒上桌吃飯?咱們老范家就沒這規矩!”水清:福氣?這福氣給你
歷史 連載 59萬字
為師

為師

陸之行
【運籌帷幄的病美人帝師VS扮豬吃虎的白切黑皇子】夏雲鶴,女扮男裝的帝師,滿腔熱血助太子登基,卻被構陷下獄,抄家滅族。 母親逝於流放,她病死昭獄,頭懸北闕,警示天下。十年後,楚國被北戎滅,流民遍野、十室九空。 一朝重回選弟子當日,她絕不會再選偽善太子。目光越過眾人,落在亭閣一角孤寂少年的身上。 少年衣著單薄,滿臉凍紅,令人心疼。夏雲鶴想起這位被北戎鐵騎包圍,寧死不降的皇子將軍。 於是解下狐裘披在他身
歷史 連載 9萬字
民國元老古應芬

民國元老古應芬

華697
本書透過大量歷史資料考證,民國元老古應芬 “一子四女”中的 “一子”實為古應芬的妾生的兒子古榜,而那號稱是古應芬兒子的古滂其實只是古應芬繼室何明坤在違反古家長輩意願,私自收留的養子;其為了謀取古應芬遺產,不惜夥同劉紀文兒女,陸匡文兒子等冒充古應芬獨子的醜惡事實。
歷史 連載 1萬字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千星如火
【諜戰+販賣物資+鐵血鋤奸+爽文】\n本書第二書名【頂級特工,從刺殺鬼子親王開始】\n重生上世紀三十年代,陳陽成為復興社的一名普通小特務。 \n滬淞會戰後,陳陽奉命潛伏,豈料開局受到叛徒出賣,差點落地成盒。 \n山城回不去,滬市又太危險。\n為了保全小命,無奈之下,陳陽估摸著自己先當個二道販子,先站穩腳跟。 \n於是,他左手賣物資,右手賣情報,有空再去除個漢奸賣國賊。\n就這麼一不留神,他竟然混成
歷史 連載 3萬字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冬行意
1. 時逢亂世,妖魔橫行。 陸嬋璣幼年失怙失恃,五歲以前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可是五歲那年冬天,她遇到了劍痴少年陸聞樞。 少年眉眼清寂,卻對她說:“隨我回承劍門,往後餘生,無人再敢欺你辱你。”此後,陸嬋璣便一直跟在陸聞樞身邊。 陸嬋璣無仙骨卻有慧根,僅用十年,便借陸聞樞的手,破了巨海十洲劍道第一劍那百年無人可破的殺招。 陸聞樞一時風光無兩,知情人都以為陸嬋璣會和陸聞樞結為道侶,直到陸嬋璣十八歲那年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木允鋒
來閱文旗下網站閱讀我的更多作品吧!
歷史 連載 17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