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泡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徐鶴見他一副言之鑿鑿的樣子,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又說了一段《左傳》裡的內容:“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趙宣子,古之良大夫也,為法受惡,惜也。」”

聽到徐鶴這番話,歐陽俊有些懵逼。

其實,這兩段話,都是出自《左傳》,而且是聯絡在一起的。

原文是:“乙丑,趙穿攻靈公於桃園。宣子未出山而復,大史書曰:「趙盾弒其君」,以示於朝。宣子曰:「不然」。對曰:「子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

宣子曰:「嗚呼,我之懷矣,自詒伊戚,其我之謂矣」。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趙宣子,古之良大夫也,為法受惡,惜也。」越竟乃免。

宣子使趙穿逆公子黑臀於周,而立之。壬申,朝於武宮。”

這個故事其實很有意思。

大概翻譯過來就是,董狐是春秋時晉國的史官。《左傳》宣公二年記載,晉靈公聚斂民財,殘害臣民,執政大臣趙盾多次勸諫,靈公不但不改,反而想害死他。

趙盾只好逃亡。當逃到晉國邊境時,其族弟趙穿帶兵殺死靈公,於是返回繼續執政。

董狐記載道:“趙盾弒其君”。

趙盾那個委屈啊,於是辯解,說靈公是趙穿所殺,不是他的罪。

董狐說:“子為正卿,說是逃亡但還在國境之內,而且事發後你不討伐趙穿,那始作俑者不是你又能是誰呢?”

由此,還誕生了一個成語【董狐直筆】。

如果從後世的角度來看,趙盾著實有些冤枉。

但當時的史官,都是以禮儀違合作為依據的。

所以孔子讚揚董狐“古之良史”時,也對趙盾嘆息不已,說他如果當時離開了晉國,那也就不會被記成【弒君】了!

趙盾是“古之良吏”,董狐所以能夠直筆而安然無恙,還得到千古名聲。

其實,要想秉筆直書,並不是那麼輕而易舉的。同樣是在春秋時代,齊國大臣崔杼縱容旁人殺死君主莊公,齊國史官也這樣記載:“崔杼弒莊公”。崔杼惱羞成怒,將他殺害。

而史官之弟照樣續記,崔杼又殺其弟。

史官的另一個弟弟不畏強暴,繼續據實記錄。

大權在握的崔杼也終於束手無策。這就是直筆寫歷史的結果,齊國史官兄弟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扞衛了歷史的真實,其自身也為後人演繹了一段悲壯的歷史。

從董狐開始,《左傳》、《史記》均繼承了求實的史學本質。

一言以蔽之,就是“不虛美,不隱惡”。

因此,太史公才會把項羽寫得那麼悲壯,描寫劉邦卻多少有點市井流氓相,並不因他是當今皇上的老祖宗而有所避諱。

那麼回過頭來,想想焦澤的問題。

“對據事直書怎麼看?”

徐鶴舉【趙盾弒其君】這件事,首先就是告訴大家,你們稍安勿躁,大家都說的【董狐直筆】的故事,但實際上在聖人經義中,聖人已經針對這件事進行了臧否。

所以,據事直書這東西在經義中不存在,你們別想挑我的茬。

接下來,我們再回歸事件本身。

董狐在這件事中真的是【據事直書】嗎?

看原文,大史書曰:「趙盾弒其君」,以示於朝。宣子曰:「不然」。對曰:「子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

趙盾的族弟殺了晉靈公,董狐你憑什麼把責任歸結到趙盾身上。

這本身也是一種用主觀判斷,代替事實的行為。

你都已經用主觀意識寫史了,何談【據事直書】呢?

真正的據事直書,應該是說明趙盾在邊境沒有離開晉國,趙穿就殺了晉靈公,最後得出的結論應該是【趙穿弒其君】,而非【趙盾弒其君】才對嘛。

所以說,據事直書什麼的說說就是了,別當真,就連董狐直筆都有待商榷,還扯那麼多幹嘛?

徐鶴舉這個例子,就是告訴大家這個意思。

焦澤聽完,沉默不語,心中反覆咀嚼徐鶴舉例的深意。

但階下的一眾府學生員們卻還沒反應過來。

歐陽俊還在撓著腦袋轉不過彎來。

“不對啊,趙盾勢力這麼大,董狐卻在史書上記載他弒君,這不就是秉筆直書嘛?”

一眾廩生、增生和附生紛紛點頭,搞不明白徐鶴話中的深意。

這時,突然育英齋外傳來一聲輕咳。

眾人被這聲音驚醒轉頭看去,只見教授高壁從外面走了進來。

一眾府學生員連忙躬身行禮道:“學先生!”

府學中教授、訓導等學官,在公眾場合,大家都要稱呼【學先生】,但私底下可以稱呼其官職,比如高教授,比如焦訓導。

高壁衝著眾人點了點頭,然後來到徐鶴身邊道:“焦訓導的問題我在外面已經聽到了,徐鶴的回答,發人深省,爾等今日回去,以【趙盾弒其君】為題,寫個文章交上來。文章裡我不要你們分析趙盾的行為,而是要從董狐秉筆直書起講!”

眾人聞言頓時哀嚎一片。

寫文章沒啥,大家天天寫,但高壁的要求明著說,就是要考察大家有沒有聽懂徐鶴剛剛的闡發。

聽懂了,文章也就出來了。

聽不懂,那就是偏題,得分肯定不高。

但眼下,除了有幾個腦子活絡的繞過彎來,大家幾乎都還是一臉懵逼的狀態。

所以,這題怎麼解?

這時高壁道:“徐鶴,你不用寫這篇文章,我對你另有安排!”

徐鶴無語,這都叫什麼事兒,開學第一天報道就遇到這麼多事,將來的府學生涯看來很【精彩】啊!

想到這,他轉頭看向謝良才,特麼,騷人兄一臉小人得志的摸樣,始作俑者現在都這麼狂了嗎?

一旁的高壁不知道徐鶴此時的心理活動,開口道:“你是咱們南直隸第一個小三元,幾個月內就得了縣試、府試、院試三個案首,這麼短時間裡,你的成績是有些人窮盡一生都難以達到的,這裡面我相信一定有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明天就由你給大家講講,你是怎麼學的?可以嗎?”

徐鶴:“……”

好吧,三好學生上臺當著全校師生的面分享學習經驗……

有沒有升旗儀式和唱國歌?

沒有?

差評!

「求關注,求收藏,求免費禮物,求月票推薦,求雨……」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明末大寨主

明末大寨主

東仙軒轅
身為退伍軍人的劉煬意外穿越到崇禎十一年,成為徐州戚山寨寨主,流賊大軍正在糜爛中原,清軍鐵騎正虎視眈眈、不斷寇關,而大明則已經日暮西山。 在亂世之中,劉煬以山寨為根基打造根據地,遊走於各方勢力之間,破流賊、敗清軍、擊明軍,重整華夏河山! 李自成、張獻忠糜爛天下,殺!皇太極、多爾袞血債累累,殺!大明行將就木,論述功過後,劉煬擁兵取而代之,帶領華夏對外開拓,創造嶄新盛世!
歷史 連載 5萬字
玉鈐鎖天錄

玉鈐鎖天錄

盛一碗鹹魚
宋歆被一股未知的力量送到了一個平行世界,發現自己沒有系統,也沒有老爺爺。 更狗血的是,他馬上就又要 “上路”了。重生就能逆襲嗎?想太多了。如今他要思考的,是怎麼在這個殘酷的世界裡活下去...
歷史 連載 178萬字
鎮國九皇子

鎮國九皇子

古劍風
垂死病中驚坐起,真龍竟然是自己。大梁國廢物皇子蕭景炎,從小軟弱,受盡屈辱。 一朝穿越,乘風而起。九子奪嫡,廢材成帝。手持天子劍,下斬貪官,上斬昏君。 殺的貪官汙吏人頭滾滾,殺的無道昏君下罪己詔。殺的邊關蠻夷寸草不生。 唯有對待天下黎民百姓,他才露出難得的一絲柔情。蕭景炎:朕願以血祭天,以身殉道,以天子之魂,護我大梁百姓萬世安寧。
歷史 連載 3萬字
篡清:我初戀是慈禧

篡清:我初戀是慈禧

沉默的糕點
微信群主帶著平板穿越到清朝,我們指導他謀權篡位。他死了!我穿越到他身上成為新群主,取代他的一切。 那年,初戀慈禧和慈安都很年輕美麗,嫂子風華絕代。在群友指導下,我走上了渣男式篡清之路。 腰好疼!
歷史 連載 85萬字
大風起龍門演義

大風起龍門演義

蘇魯遊客
江蘇徐州附近,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在此指揮與日軍作戰,並最終贏得了臺兒莊之戰的勝利,這是國軍的第一次抗戰大捷,也是全中國抗戰的第二次大捷;全中國抗戰的第一次大捷是共產黨人指揮的平型關大捷,由八路軍一一五師完成,此後一一五師轉戰至山東,其轄下運河支隊便活動於徐州附近……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