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圖窮匕見
血狸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想到這裡,竇太后也不由心下稍一動,羊裝苦惱的低頭思慮一番,才略有些遲疑的抬頭望向黃生。
“方才,老先生說孝文薄太后,是懂得‘上善若水’的人;”
“那老先生認為,先太宗孝文皇帝,又是怎樣的人呢?”
聽聞此言,黃生面上澹然依舊,心下卻是稍一驚!
略帶試探的抬起頭,見竇太后面容之上,並沒有任何需要體會的複雜神情,黃生才按下稍鬆了一口氣;
沉吟措辭片刻,再仔細回憶一番,確定自己接下來的話,並沒有什麼不該說的內容,黃生才抬起頭,對竇太后微一躬身。
“老朽,祖籍潁川;”
“在秦王嬴政十七年,老朽的祖父帶著父親,遷居於關中。”
“所以老朽,自幼便生長在藍田,距離長安並不遠。”
“秦王子嬰被項羽腰斬的時候,老朽還曾到咸陽城外觀刑······”
似是感慨般道出一語,黃生的面容之上,也不由湧上一陣追憶之色。
“三世子嬰被腰斬時,老朽還年輕,並不懂什麼道理。”
“但之後,項羽火燒咸陽,又遍封反秦義軍將領為十八路諸侯,老朽所在的藍田,便成了塞王司馬欣的封土。”
“在那幾年當中,藍田的農田愈發貧瘠,水渠愈發阻塞,塞王司馬欣卻對此不聞不問,只顧著享樂;”
“好在幾年後,太祖高皇帝從漢中還定三秦,藍田的情況,才逐漸有所好轉······”
說到這裡,黃生面上便帶上了滿滿的唏噓之色;
尤其是說到‘塞王司馬欣’這個人名時,更是隱隱有些咬牙切齒起來。
而在最後,提到‘太祖高皇帝還定三秦’時,黃生的眉宇間,也終帶上了些許釋然。
“太祖高皇帝年間,天下還仍舊殘破,朝堂府庫空虛;”
“再加上異姓諸侯接連作亂,使得太祖高皇帝根本顧不上治理關中,只能連年奔波在平定叛亂的途中。”
“最後,太祖高皇帝也正是在平定淮南王英布(黥布)叛亂的過程中,被一發流失射中,之後不久便駕崩······”
“太祖高皇帝之後,是孝惠皇帝繼承大統,可惜孝惠皇帝早亡;”
“之後,又是兩位廢帝先後繼位。”
“那段時間,政令都是由呂太后發出,關中的情況稍好轉了些,但也只是沒有繼續惡化。”
說到這裡,黃生不由稍抬起頭,小心打量了一番竇太后的神情;
確定竇太后沒有因為‘呂后’二字,而表露出不愉,黃生才暗下稍鬆一口氣,趕忙繼續說道:“呂太后駕崩之後,便是先太宗孝文,從代國入繼大統了······”
“從太宗孝文皇帝繼位的第一年開始,關中百姓的生活,就有了很大的改善。”
“太宗皇帝元年,先太宗皇帝便頒佈詔諭,將農稅從十五取一,減半為三十取一;”
“將男子需要繳納的口賦,從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錢,降為了每人四十錢。”
“除此之外,太宗皇帝還頒佈了《許民弛山澤》令,允許百姓在山林之間,獲取生活所需的食、物。”
“這些對百姓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善政,老朽生活在距離長安不過百里的藍田,是能親身體會到的。”
“——尤其是太宗孝文皇帝一生,都極為簡約、樸素,從來沒有奢靡享樂;”
“即便到了行將殯天的時候,也還不忘囑咐太子:喪葬之事一切從簡,隨葬品當中,不可以有貴重的金、銅、珠、玉等物······”
說到最後,提到先皇劉恆的私德,尤其是針對喪葬之事的安排,黃生更是不由有些哽咽起來;
強自平復了許久,黃生才從哀傷的情緒中恢復過來,強顏歡笑般擠出一抹僵笑。
“太后問老朽:先太宗孝文皇帝,是怎麼樣的人?”
“老朽只能回答太后:先太宗孝文皇帝,根本不是老朽這樣粗鄙的人,所能評說的······”
“如果太后實在想知道答桉,可以問問那些在太宗皇帝駕崩時,在家中哀哭垂淚的關中百姓;”
“也可以到長安街頭,聽聽那些至今,都還緬懷太宗皇帝的人,是為何思念太宗皇帝的。”
“——太宗孝文皇帝,實在是天下萬民世世代代所期盼的明君、雄主。”
“而太后,作為太宗皇帝的妻子,也絕對沒有讓太宗皇帝蒙羞······”
隨著黃生明明有意剋制,卻還是不由帶上哽咽的語調,竇太后也是一時紅了眼眶。
對於黃生的這番話,竇太后沒有絲毫懷疑。
先太宗孝文皇帝劉恆的風評,不用多說別的,單就是‘太宗’的廟號、‘文’的諡號,就足以說明一切。
至於竇太后,雖然並沒有做什麼具體的事,但單就是那一雙因常年擺弄針線,而逐漸變得昏暗無光的雙眼,便也足以說明:作為先帝劉恆的妻子,太后竇氏,並沒有辱沒亡夫的聲名······
隨著話題逐漸偏向先帝,長信殿內的非為,一時也有些沉重了起來。
但很快,竇太后便逐漸調整了過來,強自撫平心中的哀傷,繼續問道:“這樣說來,先生也認為太宗皇帝,是明君了?”
澹然一問,待黃生毫不遲疑的重重點下頭,卻見竇太后深吸一口氣,而後便悠然發出一聲長嘆。
“先太宗孝文皇帝的德行,確實是古今未有;”
“但我聽說,直到今天,也還有人在私下,指責太宗皇帝的出身······”
似有所指的一語,只惹得黃生面色一凝,眉宇間,更是立時寫滿了困惑。
——出身?
見黃生一時之間沒反應過來,竇太后不由又是一聲長嘆,才滿是唏噓得抬起頭。
望向黃生的目光中,分明是唏噓、幽怨;
但語調中,卻莫名帶上了些許試探。
“先太宗孝文皇帝,並不是太祖高皇帝的嫡長子。”
“——而且即不是嫡出,也不是長子。”
“對於太宗皇帝的德行,恐怕沒有人能挑出不是;”
“但太宗皇帝,並不是孝惠皇帝的子嗣,而是孝惠皇帝的庶弟。”
“在過去,無論是皇家還是民間,從來都是父死子繼。”
“可太宗皇帝繼承大統,是兄終弟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