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狸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行皇帝新元九年秋七月,完成祭祖告廟、接受百官臣服等程式的太子勝,終還是變成了天子勝。

漢家的皇帝,換了人。

這個現實,朝野內外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去接受,也需要花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和新君劉勝進行磨合。

而在天子啟駕崩,太子勝即位之後,朝野內外的公卿位置,也開始出現一些情理之中的變數。

——在病重臥榻彌留之際,為了確保政權交接平穩進行,大行皇帝天子啟曾啟用自有漢以來,便被漢天子屢屢啟動的左右丞相制度。

以故丞相開封侯陶青為右丞相,主掌相府事務,以太子太傅建陵侯衛綰兼左丞相,負責禁中宿衛。

箇中用意,其實也是一目瞭然:讓衛綰這個太子太傅,確保政權交接過程中,不會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變數。

劉勝隨後的舉動,也證明了這一點——在政權交接完成,平穩坐上皇位之後,劉勝以皇帝身份頒下的第一道詔諭,便順帶去除了衛綰的左丞相一職;

讓衛綰兼領中尉,則是為了讓一切迴歸平常——早在天子啟尚在之時,太子太傅衛綰原本就兼領中尉。

再有,便是如今的漢家,也很難找到比衛綰更適合的中尉人選了。

至於進衛綰為皇帝太傅,自是劉勝透過這道任命,表露的另外一個政治訊號:對於大行皇帝‘加冠之前不得親政’的臨終囑託,新君劉勝打算完全不打折扣的奉行。

——做了皇帝,都還不忘給自己找個‘皇帝太傅’,這麼懂事的小皇帝上哪找去?

在衛綰被免除左丞相一職之後,右丞相陶青,自也就能摘掉右丞相的‘右’字,繼續稱:丞相。

只是與此同時,自陶青被拜為丞相,便始終不曾絕於朝野內外的風論,開始再次出現在朝堂之上。

——陶青之才,難堪丞相之重。

說白了,就是朝野內外一直認為:陶青這貨,壓根就不配做丞相。

非要說陶青有什麼優勢,是促成其成為丞相的核心競爭力,那不外乎就是一句‘矮子裡面拔將軍’,除了陶青,先帝根本找不到更好的人選了。

但朝野內外的公卿百官,尤其是那些擁有‘無限開火權’的御史,顯然根本不管這些。

——你別跟我轉移話題!

——我沒在跟你討論有沒有更好的人選!

——我只是在告訴你:陶青這廝,壓根兒就不是個做丞相的材料!

對於這些輿論,新君劉勝的態度也十分明確:大行皇帝屍骨未寒,朝野內外人心思安,勿有輕動。

說的直白一點,就是如今的時間點,劉勝更渴求穩定。

不管陶青適不適合做丞相、晁錯適不適合做御史大夫,都暫時把這些問題擱置;

只要丞相府、御史大夫屬衙還能正常運轉,原則上,就將所有職務調動無限期擱置。

直到劉勝覺得政權交接徹底完成,朝野可以不再追求極致的穩定,再討論這些必然會導致朝野動盪的問題。

可話又說回來:原則上擱置職務調動,顯然並不意味著實際上,也杜絕所有的職務調動。

尤其是一些隨著皇位交接,而必然、必須發生變動的位置,就更是如此······

·

“夏雀做了宦者令,那春陀~”

“皇帝,打算如何安置?”

長樂宮,長信殿。

端坐上手的竇太后,仍是那副極盡端莊,又無限溫淑的模樣,就好似誰人到了跟前,都能和這位年邁的老太后說上話;

但每一個認識竇太后的人都知道:這位老嫗,絕非表面上看上去那麼簡單,更絕不會因為那雙瞎眼,便看不透這人世間的險惡。

在竇太后身側,賈太后另坐一席,身上衣袍、頭上髮束雖也變成了太后才會有的素袍、婦人簪,但面上神容卻同往日一般無二——目光灼灼的看向竇太后,面上滿是求知慾。

至於劉勝,自也是裡外裡換了個人。

身上冠玄雖合身,卻也一眼就能看出稚嫩,至少遠不似過去的天子啟那般偉岸、那般令人心安;

不是朝議,頭頂自也就不再是十二硫天子冠,而是換成了和常服配套的通天冠。

腰間雖不見那方充滿傳奇色彩的傳國玉璽,卻也有相應的取代物,來證明劉勝的身份。

——太祖高皇帝斬白蛇的赤霄劍!

而在聽聞竇太后這似是隨口發出的一問後,劉勝卻是趕忙走上前,緊挨在竇太后身邊坐下身來。

“故宦者令,是大行皇帝的體己人;”

“孫兒盤算著,在陽陵邑外起一片村落,將大行皇帝身邊的人都安置到那裡,為大行皇帝守靈。”

“再由少府三不五時撥給錢糧物什······”

聞言,竇太后只緩緩點下頭,又悠悠發出一聲輕嘆。

“如此便好。”

“如此便好······”

···

“除了宮人,還有後宮姬嬪。”

“就按照太宗皇帝時的慣例,給沒有被臨幸、沒有生下子嗣的姬嬪分發財物,便遣散出宮吧。”

“皇帝都住進了未央宮,再留著大行皇帝的姬嬪,終究不是個事兒······”

竇太后話音未落,天子勝便已是連連點下頭,最後還不忘開口補上一句:“謹遵皇祖母教誨。”

便見竇太后又沉默片刻,方又和劉勝討論起朝野內外,其他需要作出變動的位置。

“大行皇帝屍骨未寒,按理來說,公卿之位,確實是不可以擅動。”

“但現在不動,並不是說以後也不動。”

“——皇帝,現在就要開始盤算了。”

“好好盤算盤算,哪些位置要動,又怎麼動······”

···

“陶青這個丞相,自履任,便一直飽受朝野內外的指責;”

“如果不是大行皇帝病的太快,早在大行皇帝尚在之時,陶青這個丞相,就已經是要挪窩了的。”

“陶青之後,便是少府桃侯劉舍,為大行皇帝盡責盡業,一直想要過一把丞相的癮。”

“正好,皇帝加冠前的這一年,可以先讓劉舍做丞相,也算是了卻了大行皇帝的心願。”

“劉舍之後,就需要皇帝好好想想了。”

“好好想想,選一個能輔左皇帝,能安天下的丞相······”

···

“除了丞相,改動的位置也不少;”

“皇帝,是怎麼想的?”

耐心的聽完竇太后的教導,又恭敬無比的點頭領命,又聞竇太后反問起自己的意見,劉勝只沒由來的一陣慌亂。

——今時,不同往日。

在過去,竇太后和劉勝之間的關係,更像是純粹的祖孫——純粹就是慈愛的祖母,寵愛懂事的孫子。

即便是在獲立為儲君太子之後,這層關係也並沒有澹化太多,甚至還因為更向前進了一步。

因為在劉勝獲立為太子儲君之前,竇太后縱是再寵愛,也終歸要顧及一些影響,免得有人從自己的舉動中,得出‘太后屬意皇九子,欲立其為儲’這樣的錯誤結論。

而在劉勝真的成為太子儲君之後,竇太后自便沒了這些顧忌,對劉勝的所有情感,都可以毫無顧忌的表露出來,甚至要添油加醋的表現出來,以表明自己‘無比支援儲君太子’的立場。

但現在,一切都不同了。

太后,變成了太皇太后;

太子,則變成了天子。

祖孫二人之間,多了一層‘君臣’的關係,而且是太皇太后和當朝天子這樣極為特殊,縱觀青史也絕不多見的、極度特殊的君臣關係。

過去,天子啟和竇太后之間的關係,劉勝是看在眼裡的。

劉勝很確定:在太宗皇帝年間,竇皇后和太子啟之間,肯定沒有那麼多複雜的情感,有的,僅僅只是骨肉相連的母子情誼。

而在太宗皇帝駕崩之後,竇太后和天子啟之間,卻莫名多了一層隔閡。

母子情誼愈發淺薄,君臣之別愈發清晰;

到最後,天子啟臥榻將故之時,維序著母子二人之間的關係的,或許就只剩下些許無以言表的血脈羈絆。

而劉勝如今的狀況,比當年的天子啟還要糟糕。

——天子啟再如何,也終歸是竇太后懷胎九月,拼著在鬼門關外熘達一圈生出來的;

但劉勝,卻‘僅僅只是’竇太后的孫兒。

連親兒子劉啟,都無法保證和母親竇太后氣密如初,自更別提身為孫子的劉勝,和祖母竇太皇太后了······

“皇祖母,怎麼反問起孫兒了?”

“孫兒如今······”

剛想要開口,說幾句‘我還小,做不了主,還是皇祖母定奪’之類的話,來表明自己唯皇祖母之命是從的堅定立場,卻見竇太后滿是蕭瑟的搖頭嘆息著,又苦笑著拍了拍劉勝的手背。

“皇帝,不是孝惠皇帝。”

“我,也不是呂太后。”

“——早在大行皇帝尚還健在時,皇帝,就已經做了很多年的太子儲君,甚至還做了幾年的監國太子。”

“雖說皇帝還沒有加冠成人,卻也不過是明年的事。”

“這些事,皇帝是能自己想明白的。”

“就算想不明白,皇帝,也已經到了該學著去想明白的年紀······”

聽著竇太后滿是落寞的道出這番話,劉勝趕到嘴邊的恭維之語,便也被盡數咽回了劉勝肚中。

再三打量過竇太后面上神容,又反覆思考權衡過後,確定竇太后不是在試探自己,劉勝才終於低下頭去,開始沉吟措辭。

可即便是確定竇太后不是在試探自己,劉勝也並沒有就此完全放下戒備······

“其他的位置,究竟哪些該動,孫兒其實也說不好。”

“丞相既然動了,那為了穩妥起見,御史大夫,就是暫時不能動的。”

“——畢竟換丞相,就意味著相府要陷入一段時間的混亂;”

“如果沒有御史大夫這個亞相掌控局面,那相府的混亂,就很可能會蔓延到整個朝堂。”

“所以,孫兒愚見:既然丞相要動,而且是在接下來這幾年先後動兩次,那晁錯這個御史大夫,就必須先穩住?”

“究竟是不是這樣,恐怕還得皇祖母指點迷津了,孫兒實在是有些拿捏不準······”

···

“丞相動,御史大夫不動,太尉,則還是按照慣例閒置;”

“三公之後,則便是九卿。”

“——內史田叔田子卿,是大行皇帝再三思慮之後,為晁錯選出的繼任者。”

“過去這幾年,接過晁錯留下的爛攤子,田叔這個內史,做的其實還不錯。”

“如果皇祖母沒有別的盤算,那內史,其實也完全沒有必要去動。”

“當然,如果皇祖母有其他安排,內史也並非動不得······”

···

“除去內史,九卿其他的位置~”

“廷尉趙禹,是大行皇帝重點培養的後起之秀,又專精於律法;”

“太僕袁盎,則是皇祖母的故人,雖然不算多麼精熟於太僕的政務,但也是太宗皇帝年間的老臣,還不至於應付不了太僕。”

“倒是少府······”

“若劉舍要做丞相,恐怕皇祖母,就要找一個劉舍的接替者了?”

小心翼翼試探著,將自己的想法委婉道出,幾乎每一句話後面,劉勝都不忘留下足夠的餘地。

——丞相動了,御史大夫‘或許不應該動’,但到底是不是這樣,劉勝也‘沒把握’;

——內史沒必要動,但如果竇太后想動,那也不是不能動;

——廷尉沒必要動,因為人家是專業人才,言外之意不外乎‘如果動了,那也得找一個和趙禹差不多的專業人才’;

——太僕沒必要動,因為人家是老臣,還是竇太后的故人,言外之意也不外乎一句‘皇祖母的人,動不動都是皇祖母說了算’。

感受到劉勝這過分小心的態度,竇太后只覺心中哀愁更甚。

類似的情況,竇太后曾經歷過一次。

只是當時,兒子劉啟還沒有如今的劉勝這麼小心翼翼;

竇太后很清楚:劉勝如此小心的態度,必然能為將來的祖孫二人,減少很多不必要的衝突和隔閡。

但不知為何,明知如此的竇太后,卻反而覺得心中空落落的,就好似缺了什麼······

“劉舍之後的丞相,皇帝,還是自己想想吧。”

“我老了······”

“——孫兒,其實也想了一想;”

“——皇祖母覺得,魏其侯竇嬰······?”

“唉······”

“算了吧······”

“竇嬰···還是算了吧······”

玄幻魔法推薦閱讀 More+
灶化經

灶化經

風聲鶴唳
肩有三把火,頭上有神明! 大周亂世,百姓祭妖魔,武者祭鬼神。 偏他李峰誰都不能祭,一祭妖魔驚懼,二祭鬼神哀嚎,三祭天地變色······ 李峰不服,大罵天道不公! 直到有人說出真相:“李爺,您這哪裡是拜祭他們,您這是要他們的命呀!” 執掌大祭灶,送這亂世妖魔邪祟一場灶化,在這混沌天地撐開一縷光輝! 他,李峰,就是造化之主!
玄幻 連載 2萬字
長安有神仙

長安有神仙

醋泡小米辣
【2024新年必看玄幻】天道化成人形,做了王府贅婿。一隻腳踩著江湖,當了半個江湖的老師;一隻腳踩著廟堂,成了郡主將軍的夫婿。 直到某一日,天上將有星辰墜落,令江湖廟堂生靈塗炭。他越眾而出,揹負星辰,庇佑眾生。 世人至此才明白,原來那王府贅婿,竟是真神仙。
玄幻 連載 1萬字
太始噬天訣

太始噬天訣

中正壹
武帝楚楓穿越到蘇家了。原主是上門女婿,還是可笑的天萎體質,不能人道,如花似玉的新娘子只能看一看,這是什麼情況? ……洞房花燭夜,原主竟然跑到黑寡婦的房裡胡鬧,還把別人的房屋炸塌了……太始噬天訣,可吸收萬界靈氣修煉!
玄幻 連載 2萬字
投資未來大佬,小人魚靠返利躺贏

投資未來大佬,小人魚靠返利躺贏

掘地小蓮花
【嬌軟小人魚+撿漏返利+蘇爽甜寵+雄競修羅場】 塗玖玖穿成獸世好孕文裡的惡毒低能雌性,開局和身懷好孕系統的團寵女主撕逼,被變心的竹馬獸夫拋棄在沙漠。 瀕死之際,投資返利系統找上門。 小說女主的生子系統能夠檢測到當前的優質雄性,搶了塗玖玖的四位未婚夫。 而塗玖玖繫結的投資系統,能看到落魄雄性獸人的未來潛力,救贖他們還能獲得返利! 傷痕累累、翅膀幾乎斷裂的黑鷹被困沙漠,水源斷絕瀕死,殊不知一夜後他會涅
玄幻 連載 0萬字
長生圖

長生圖

橫掃天涯
網文填坑節來襲,獨家番外連載爆更,大佬包場免費看。《陰符經》有云: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 許鴻穿越異界,發現腦海中多出一卷《長生圖》。依靠這個,不僅可以實時監控自己和別人的壽命,還能盜取天機,讓能力與壽命相互轉換。 長生圖,圖長生。於是,許鴻定下了一個小目標……要活一億年。
玄幻 連載 3萬字
系統賦我長生,我熬死了所有人

系統賦我長生,我熬死了所有人

一隻榴蓮3號
以生命之外的身份,去觀察時間長河中修仙者的紅塵情仇。從不算繁華的小鎮中走出,踏入了精彩紛呈修仙世界,一路上時快時慢,或走或休息,但他從未停下自己的腳步。 末法時代,諸帝時代,黑暗動亂時代......所有的時代都有他的身影,而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親眼看著曾經的故人死去,然後為他們送葬......陳長生穿越到浩瀚的修仙世界,覺醒了長生系統。 沉睡一年就增長一年的壽命,並且還能並且還能獲得一個屬性點。
玄幻 連載 12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