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帝國雖已覆亡多年,從前這具龐然大物遺留的影響力,卻未消退。當今橫行各方的軍閥大多脫胎於前朝手握兵權的節度使,如今建制不但沿襲前朝大同小異,至多換個官名,日常裡的諸多制度,也未完全廢黜。以李朝遺忠自居的青州之地,更是如此。

這個時辰,街鼓已落,城門關閉,城中也開始宵禁。

離城門還有十數丈路,崔重晏便吩咐崔忠快馬前去叫門,好叫城門提早開啟,車隊不必等待。

崔忠策馬飛奔到了近前,卻見門外已有一隊人馬,應方行獵歸來。領頭男子面孔酡紅,似已半醉,見被拒在城外,狂怒不已,一面仰頭大罵城頭之人,威脅殺了對方,一面拔刀,胡亂劈砍城門。

城守惶恐不已,卻仍不開門,只不停地告饒,央他等候。

崔忠自然認得這位醉酒砍門之人,便是齊王世子,飛龍左將軍崔栩。

崔栩彪悍善戰,卻也喜好遊獵酗酒。半年前,他在城外狩獵,醉酒夜宿城中一名官員的別業之中,奸了那官員的寵妾,婦人反抗之時,不慎誤傷到他,遭他一刀刺死。此事下面那些人本瞞著崔昆,後來不知怎的,還是傳到崔昆耳中。崔昆素以仁義治下,如何能忍,大怒,重責崔栩並安撫苦主之後,下了一道命令,他若日後還是夜歸,不許放他入內,先派人通知自己。

崔忠停了馬。

此為齊王親父子的事,莫說自己,便是崔將軍,恐也不便捲入。

他正待悄然退回,先稟予崔重晏知曉,不料城守已看到他了,高聲問:“可是右將軍回了?”

崔忠只得點頭。

城守大喜。

世子性情殘暴,慣以殺人取樂,此事人盡皆知。齊王那邊的訊息還沒傳回,再不放這爛醉的人進去,只怕齊王那邊還沒怎樣,自己先要死在這裡。

城守二話不說,當即指揮人為崔右將軍開門。

崔忠作罷,看一眼崔栩,以為他會入內,不料他卻慢慢收劍,扭頭冷冷看了過來。崔忠只得下馬,行禮呼世子,他亦不睬,只將目光投向他的身後。

崔重晏已領車隊行近,早便看到崔栩,繼續走馬來到近前,朝他抱了抱拳,喚一聲世子,見他不動,便繼續引車隊前行,自他身前走過。

李霓裳與瑟瑟的車在最前,車伕驅馬正待進入城門,側後方的路邊驀地傳來一陣雜亂而急促的馬蹄聲,似有馬匹衝上,欲爭道先入城內。

車伕扭頭,見世子崔栩上了馬背,正疾馳而來,轉眼便與馬車呈並駕之勢。

崔昆為保青州防守萬無一失,可謂考慮周全。不但在原來的城門外擴增一座甕城,且特意將甕城門修窄。馬車此時若繼續前行進入門洞,極有可能與崔栩擦碰在一起。

車伕趕忙緊急停馬,正待讓道,卻聽崔栩又輕蔑斥了一句:“喪家之犬,也配走此道?”

“給我讓開!休擋我道!”

話音落,他一腳飛起,猛踹一下那套著車的健馬,生生將馬踹得發出一道嘶鳴,蹄歪退了幾步,帶得馬車亦晃動起來,車伕慌忙控馬。

在前的崔重晏飛身便從馬背上躍下,撲來探臂,一把攥住馬韁,猛往回拽,這才止住驚馬,助那車伕停穩馬車。

大笑聲中,崔栩縱馬,自顧揚長而去。城外他的隨從也立刻緊跟而上,簇擁著湧入城門。

騎隊自崔重晏的身側疾馳而過,馬蹄卷得地上塵土飛揚,瀰漫著整個門洞。

崔栩方才那一聲辱罵,眾人聽得清清楚楚,分明暗指右將軍。

崔忠抑不住心內憤懣,疾奔而上,抬手便抽出了刀:“崔郎君!和他們拼了,勝過這般受氣!大不了告到齊王那裡,我們也不失理!”

他這話只說一半。另半實情卻是崔重晏如今在青州飛龍軍裡深孚眾望,在如今這個靠扳手腕的年頭,兵馬就是一切。莫說崔栩,便是齊王本人想要動他,怕也要先掂量掂量。

崔重晏凝視前方遠去的馬隊,恍若未聞,一言不發。

這支帶出來的護衛,皆是他的親兵,早便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了。似這般遭受無理謾罵與欺辱,也不是頭一回,原本個個便是狠人,見狀也紛紛湧上,一時間,拔刀與怒罵之聲此起彼伏。

正群情激憤之時,車內忽然發出幾聲咳嗽,瑟瑟的抱怨聲隨之傳了出來:“賊老天,這是多久不下雨了。走幾匹馬過去,便要嗆死人了!”

崔重晏目光閃爍,片刻後,緩緩鬆開馬韁,轉面,冷冷掃一眼周圍向他請命的親兵。

眾人登時安靜下去,相互望了幾眼,無奈,陸續又將方拔出的刀劍歸入了鞘。

崔重晏若無其事向著車廂拱手:“方才是我照顧不周,叫二位受驚了,勿怪。咱們這就入城去。”言罷便再次上馬,輕喝一聲坐騎,引車繼續前行。

天色黑透,李霓裳從一扇便門悄然被接入了齊王府,隨瑟瑟靜默迂轉,也不知跨過幾道院牆,穿過幾折回廊,被引到了一處花木扶疏的清幽院落之內。

應是長公主對她今夜入府一事不欲張揚,院中靜悄無聲,看不到人,唯見簷樓的一面綺窗之後,隱隱約約,透出一扇燈火之色。

穿堂風湧入簷樓,吹得堂中燭火撲閃不停。李霓裳盯著身側牆面上自己那道不斷搖晃的光怪的黑影,只覺似曾相識。她費力思索,驀地恍悟,記起年幼之時她喜愛的由宮伎為她張演的皮影。薄薄一張驢皮之後,幾支由躲在暗處的木棍操控的晃盪虛影,便可栩栩演盡悲歡離合,青天黃泉。

腳下的樓梯,彷彿通往高天,漫長不見盡頭。分明已是放輕了腳步,卻覺自己踏出的登樓步聲異常突兀,聲聲撞耳。

“長公主在此等著公主了。”

忽然,撞耳的腳步聲消失,瑟瑟低語之聲傳來。

李霓裳猝然停步,抬起眼,看見了一面虛掩的門。

終於到了。

她的姑母就在裡面,和她不過一門之隔了。

分別之際,她七歲。而今再見,她十七歲。

直到此刻,她方驚覺,不過如此短短一段登梯的路,自己的手心裡,竟捏滿了汗。

瑟瑟未催促,只在旁耐心靜望,直到李霓裳轉面朝她微笑點頭,方走上一步,輕輕叩門稟道:“長公主,公主到了。”稟完悄然退去。

李霓裳深深呼吸一口氣,探手,推開了門。

她方才仰望過的那面綺窗之後,此刻立著一道婦人的背影。她一襲華衣,錦帔曳地,頭梳抱面的墮馬髻,腦後一團濃髻之上,排插數面牙梳。

亂世孳妖魔,死生皆無常。李霓裳曾在逃難路上親見屍骨遍地人肉為糧,也見慣上位者那常人無法想象的道德淪喪登峰造極的窮奢極侈。生在此世代,彷彿人人都知末日臨頭,明朝無多,只管抓住眼前能得的一切盡興狂歡,貴婦人的裝扮,也比舊宮年代更為花樣百出,奇鬢危髻,比比皆是。

婦人並未轉面,一種古衣裳的熟悉感卻迎面而來。

她彷彿不曾跟隨時光走動,而是舊宮裡凝固的一位麗人。

李霓裳不由定步。

婦人緩緩轉過一張宛若不老的面容,凝視著她,眼一眨未眨,片刻後,李霓裳聽到她柔聲喚出了自己的乳名。

“阿嬌。我是姑母,你不認得我了嗎?”

李霓裳霎時淚流滿面,伏拜在地。長公主疾步上來,俯身將她身子抱住。待到李霓裳抑住情緒,悄然拭淨面上淚痕抬起頭,見她雙眼亦是通紅,神情似喜似悲。李霓裳被她從地上攙了起來,引往一旁的坐榻,她順從坐下。

長公主落座在她對面,取帕輕輕揩了眼角閃爍的淚光,再次打量著她,道:“一晃眼,你竟也這般大了。這些年苦了你,我都知曉。”

李霓裳用力搖頭,深恨自己無論如何努力,也始終無法開聲成言,以表內心所念。

比起曾加在姑母長臨長公主身上的凌遲,她李霓裳的這一點事,算得上甚。

榻上矮几之上已設紙筆。她探臂,待握起筆,手卻被長公主輕輕捺住。

她抬眼,對上了她一雙充滿欣慰的眼。

“不必了,姑母知你所想。”

“姑母的阿嬌,從小便有一雙會說話的漂亮眼兒。世上無論怎樣動聽的言語,都敵不過阿嬌眼兒的一望。”

長公主凝視著她的眼睛,柔聲說道。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唐:國師大人五行缺德

大唐:國師大人五行缺德

工地搬磚撿瓶子的清茶
【大唐】+【穿越】+【爽文】+【掄語】\n貞觀二年四月。\n天空一聲巨響,本公子閃亮登場。 \n你說巨響哪來的?不好意思,是本公子把太極殿的屋頂砸了個洞的聲音。 \n司華年從天而降,把太極殿砸了個洞,但是司華年表示不慌,作為穿越者不可能剛穿越過來就被抓進天牢的,不然太丟穿越者的面子了。 \n但是司華年還沒說話呢,就真被李世民當成刺客抓了起來,不由分說就被壓入天牢。 \n司華年:李世民,你會後悔的!
歷史 連載 2萬字
狀元郎棄子逆襲路

狀元郎棄子逆襲路

許百齡
俞慎思穿成一名古代富戶子弟,父親高中狀元后攀龍附鳳,殺妻棄子。 兄姐帶著年僅三歲的他一路乞討從京城回到老家,卻被叔伯趕出家門。 寒冬臘月,單衣破屋,長姐將他緊緊抱在懷中哭紅雙眼,瘦脫相的兄長將最後一口吃的往他嘴裡塞。 所有人都眼睜睜看著,沒爹沒孃,不到年底,不被餓死,也肯定被凍死。 轉眼,他們就看到姐弟幾人: 從一天餓三頓,到賺得盆滿缽滿; 從買不起筆墨,到科舉大滿貫; 從世人皆可欺,到朝野敬服。
歷史 完結 5萬字
縣宰天下

縣宰天下

江炫煥
【種田+穿越+女帝+殺伐果斷+架空歷史】 蘇定穿越至大周朝,成為一方縣令。 他本是個不拘小節、行事灑脫之人,卻有著非凡的智謀和勇氣。 在這波譎雲詭的世道中,他得到女帝賞識,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縣令,逐漸成為左右天下局勢的關鍵人物。 他的命運究竟會如何? 是成為萬古流芳的一代名臣,還是在權力的漩渦中迷失自我? 且看他如何在這亂世之中,憑藉著自己的手段,縣宰天下!
歷史 連載 3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壽王
一覺醒來,籍籍無名的歷史影片博主穿越到了盛世大唐,成為壽王李琩。 這一年,是公元735年十二月。這一年,壽王李琩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納楊氏為王妃。 看著身穿紅妝的楊玉環,李琩整個人都不好了。因為他知道,按照歷史,三年後,他深受皇帝寵愛的母親武惠妃去世,五年後,他父親李隆基看上他媳婦,強行讓他們離婚,並且納他媳婦為貴妃,是為楊貴妃。 作為一個穿越者,李琩怎麼能讓自己頭上冒綠光
歷史 連載 2萬字
三國之袁氏天下

三國之袁氏天下

絲雨如夢.CS
這是一本關於袁紹的書籍,主角是袁本初的小說真心很少,這一本還可以看下去。 我們的故事從袁紹尚未發跡開始,從討伐董卓到雄踞北方,再到一統天下。 慢節奏,不碾壓橫推,一切都是合理發展。雖說有系統是穿越,但也不是無敵,細水長流,大家可以慢慢品嚐。 品嚐這一場袁氏聯盟的盛宴,這聯盟由朕書寫!PS:終於突破了三百萬字,關於袁紹的書籍寫到這裡,真心不容易。 請大家多多支援,人品保證,絕不太監,大家可以放心收藏
歷史 連載 4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