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顧誠、孫十八臉色有些發白,這可是朝廷驛使,摔死也就摔死了,老爺你也擔不了什麼責任。可如今非要出手,人若是救不回來,很可能會被連累。

對面可是站著一個二品武將,大都督府的都督同知,這等人物定是朝廷中的大人物,兵權在握!

王大夫一臉不忿,看著陳三毫無動靜,開口譏諷:“人都死了,何必如此折騰。都督同知,此人如此折傷屍體,當真合適嗎?”

年輕的都督同知沒有說話,只是看著汗透衣背的顧正臣,此人如此拼命做一件事,總不可能是故意折損死人!

一雙明亮的眸子裡,透著沉著與智慧。

突然!

百姓中傳出驚呼聲,年輕的都督同知緊上前兩步。

顧正臣看著緩緩睜開眼的陳三,力氣一洩,向後躺去,孫十八、顧誠連忙上前攙住。

陳三眨了眨眼,感覺嘴唇很是幹,想起自己的使命,喊道:“捷報快傳,閒雜讓路。”

只不過聲音沙啞無力,一句話,帶得胸口隱隱作痛。

魏生跪爬過來,看著“死而復生”的陳三,擦了擦眼淚:“陳三,你,你……”

王大夫驚訝地看著這一幕,滿臉不可思議。

百姓更是驚歎。

“你感覺如何?”

年輕的都督同知俯身看著陳三。

陳三剛想起身,就感覺胸口似乎被人捶過,從懷中掏出文書:“只覺胸口有些疼痛,並無大礙。都督同知,捷報,鞏昌侯郭子興、臨江侯陳德進兵答剌海子口,遭遇胡虜,斬首六百餘,生擒同僉興都七百餘人,獲牛、羊、馬千餘!”

“好,你且下去休養。魏生,好好照顧陳三。”

都督同知接過捷報文書。

魏生將陳三扶了起來,對陳三說了兩句,陳三知顧正臣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跪地感恩。

顧正臣喘著粗氣,艱難地笑了笑,看了一眼嚇呆了的老人:“他是老人家,行動不便,這件事不要責怪他。”

陳三點頭,撿回一條命已是萬幸。

在魏生與陳三離開之後,都督同知看著一臉汗水的顧正臣:“在下沐英,敢問神醫尊姓大名?”

“是你?”

顧正臣有些驚訝。

“你認得我?”

沐英有些意外,看著眼前人,並無半點印象。

顧正臣苦笑。

未來的西平侯沐英啊,雲南沐氏家族就是他的子孫後代!只不過此時的他,還不是西平侯。

此人可以說是朱元璋、馬皇后最親近的三義子之一,另外兩人是朱文正、李文忠。至於朱元璋其他的義子,如周舍、保兒(平安)、金剛奴、買驢等,只是用作心腹,並非作為親人看待。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侄子,而沐英,是朱元璋唯一非血親且最器重的義子。在朱標還沒出生之前,在沐英八歲的時候,就成為了朱元璋、馬皇后的義子,視如親生。

“聽聞大名,在下顧正臣,見過沐將軍,我可不是什麼神醫,只是一尋常讀書人。”

顧正臣勉強站立行禮。

沐英不信:“不是神醫,又如何能令死人復活?”

顧正臣搖了搖頭:“人沒有呼吸,沒有脈搏,並不意味著他已經死了。若是在昏死短時間內施救及時,或可能救回來。”

“神醫!”

“我不是……”

“那你如何解釋?”

“我……”

沐英打量著顧正臣,輕聲說:“顧神醫可願入太醫院?”

顧正臣瞪大眼:“你要殺我?”

沐英疑惑:“何解?”

顧正臣恢復了些體力,無奈地說:“我連什麼是黃蓮都分不清楚,還太醫院,出點差錯,那就是太平間了。沐將軍若沒事,就此告辭。”

沐英跨步伸手攔住,思慮了下,又有些不妥,收回了手:“顧神醫可以起死回生,醫術通神,可否留個住處,若有空暇,我定登門拜訪。”

顧正臣看著並不張揚,頗有些彬彬有禮的沐英,笑了笑說:“中秋節之前,你可以到寶源客棧來找過。過了中秋節,就去句容縣衙找我吧。”

沐英睜大眼:“句容縣衙?”

“蒙受皇恩,授句容知縣。”

顧正臣說完,行了個禮,準備離開這裡。

沐英看著要走的顧正臣,喊了句:“你這身體也太弱了,有機會我教你習武,強身健體,你教我救人醫術,如何?”

顧正臣止住腳步,回身看向沐英:“你認為我是萬中無一的練武奇才,可以七日速成?”

“呃……”

沐英滿臉黑線,就你這身板,還練武奇才,廢柴也比你強啊。

顧正臣轉過身,抬起手喊道:“我喜歡吃魚。”

沐英笑了,看著離去的顧正臣,拿著捷報文書入宮求見。

華蓋殿。

朱元璋正在與劉伯溫敘舊,暢談過去的風雲歲月。

劉伯溫終於感覺到了久違的關懷與重視,在一番談論之後,忍不住勸告:“陛下,遷都中都絕不是上上之選。臣老矣,此言出自肺腑,絕無私心。”

朱元璋原本高興的臉上浮現出陰沉:“你可知中都宮城、禁垣城牆、宮殿已是完工,明年便可營造外城牆、國子學,不出三年,中都便可竣工!耗費無數,你現在勸朕收手?”

劉伯溫看著堅持己見的朱元璋,暗暗嘆息:“陛下是大明王朝的陛下,不是淮西鄉黨的陛下,光宗耀祖在門楣,何必非要遷都至鳳陽。”

啪!

朱元璋拍案而起,怒喝:“劉基!”

劉伯溫連忙跪下:“老臣莽撞也是為大明萬世之基考量,還請陛下恕罪……”

“萬世之基?”

原本要發怒的朱元璋,突然消弭了憤怒,腦海中閃過昨夜與顧正臣的對話。

為了王朝不朽,國祚永延!

劉基此人並不壞,他在大是大非上並沒有懷揣私心,對時局的判斷有時候比自己還精準,他有著可怕的智謀,睿智的目光!

鳳陽,確實存在著先天不足。

雖說那裡“前江後淮,有險可恃,有水可漕”,但夾在中間平原地帶,實際上還是無險可守,而且鳳陽不是乾旱就是洪澇,日子就沒安生過幾年,移過去的百姓,許多都困頓不堪。

前些日子,還有匠人作亂。

鳳陽,朕選錯了嗎?

朱元璋揮了揮手,平和地說了句:“退下吧。”

劉伯溫很是意外,這桌子都拍了,到嘴邊的責怪咋就沒影了?

先走為上。

劉伯溫謝恩之後,退出華蓋殿。

內侍通報:“陛下,都督同知沐英求見。”

朱元璋點頭,看著行禮的沐英,臉上浮現出笑意:“既然入了宮,說完事就去看看皇后和太子吧。”

沐英送上捷報文書。

朱元璋看過之後,滿意地點了點頭:“好,很好。”

沐英肅然:“前些日子,先有故元左丞相忽都屯兵天池山,想要入寇。太原衛指揮史常守道率騎兵夜襲,將忽都斬殺。隨後有太原右衛千戶馮銘等收回河曲縣、寶德州等地,今又傳來鞏昌侯、臨江侯捷報,邊關將士作戰勇猛,當嘉獎封賞。”

“放心吧,該他們的功勞,朕不會虧待。”

朱元璋說完,便低頭處理政務,見沐英並不謝恩離開,不由抬起頭問:“還有事?”

沐英開口:“確有一事。陛下,今日送捷報驛使陳三衝入洪武門時,為避百姓不慎摔在地上,王大夫前往救治,言陳三已死。”

朱元璋皺眉:“驛使傳報,方有訊息暢通,他們出了意外,不可不厚恤。朕記下了,會著兵部處理。”

沐英連忙說:“陛下,臣要稟告之事,是這陳三在王大夫判定已死之後,被人給救活了。”

“哦,當真有此事?”

朱元璋有了興致。

沐英凝重地點頭:“臣親眼所見,就在當場。”

朱元璋起身,從桌案後走了出來:“哪位神醫,太醫院院使孫守真?”

沐英搖頭,肅然說:“那人說,他叫顧正臣,是一未赴任的句容知縣。”

“顧正臣?”

朱元璋驚訝不已,臉色有些精彩,呵呵兩聲之後,才說:“又是他!”

沐英小心地詢問:“陛下知曉此人?”

朱元璋擺了擺手:“詳細說說。”

沐英便將當時見聞仔細說過,就連顧正臣“我喜歡吃魚”的話也沒有遺漏。

朱元璋皺眉:“王大夫如何說?”

沐英嘆息:“難以置信,不敢言說。”

朱元璋看向是內侍:“去,把驛使陳三、王大夫給朕找來!還有,讓孫守真也來一趟。”

內侍答應一聲,匆匆離去。

不久之後,孫守真、王大夫、陳三入殿。

朱元璋看向王大夫:“你當時確定陳三已死?”

王大夫惶恐不已:“回陛下,小人仔細檢視過,陳三當時確實已無呼吸,亦無脈搏。”

朱元璋看向活得好好的陳三:“你身體無礙?”

陳三不敢抬頭:“回陛下,小人只覺胸口微疼,並無不妥。”

孫守真感覺到朱元璋的目光,走向陳三,把脈之後,收手對朱元璋回報:“陳三隻是胸口被大力按壓,留下輕微作痛,將養五日應無大礙。”

朱元璋看向孫守真,目光銳利:“為何王大夫判他已死,而顧正臣卻能把人救活?難道說,這世上當真有起死回生的神通?”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雙星在古

雙星在古

逾白樾
暴躁偏執二皇子x冷酷無情小將軍君自長安來,還歸長安去。 “你還會再回來嗎”君胤喃喃自語。 “不,你就是個木頭,我能走遍全世界所有地方,卻唯獨走不進你心裡啊阿胤。”是我殺害了他你讓我怎麼割捨呢,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當他還在青樓裡亂欠情債的時候,他的二皇子早就死在了那個寒冷的冬天。 他永遠不知道有一個人在他的背後默默守著他。
歷史 連載 3萬字
婦科聖手穿進哥兒文學

婦科聖手穿進哥兒文學

Theface
預收《主角攻受們開始修羅場[穿書]》《魔尊他懷了死對頭仙尊的崽》文案在後,收藏不虧! ---本文--- 你在鬧,我在笑王爺攻×小嘴抹蜜,樂觀豁達醫生受 婦產科主刀時暮醫生過勞死後,穿進一本古代哥兒文學中,成了一個任人欺凌的庶子哥兒,還和病弱老孃一起,被渣爹趕出家門。 身無分文,吃了上頓沒下頓。 更糟糕的是,時醫生好好一直男,開局就被書中中藥的男炮灰,按在床上,翻來覆去,不可言說。 後續更是喜提炮灰
歷史 完結 1萬字
大周龍婿

大周龍婿

書君來也
蘇逸穿越到大周。 自幼被神醫收養,而後為報答恩情,入贅為婿。 可夫人卻嫌棄他是個廢物,將其掃地出門。 於是蘇逸索性攤牌,不裝了! …… 數年後。 蘇逸懷抱女帝,坐擁江山,看著彼時丈母孃跪在金殿下。 “當初這般嫌棄,怎得如今悔不當初了?”
歷史 連載 46萬字
狂妄太子:我不是儲君誰是

狂妄太子:我不是儲君誰是

貓貓狗狗豬豬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6萬字
開局被逼成藩王,皇兄求我別造反

開局被逼成藩王,皇兄求我別造反

雨落塵埃
元峰魂穿大越成為瘋傻皇子,卻沒想到朝堂早已被四皇子把持。 四皇子權勢滔天,竟當場將競爭對手三皇子逼死。 無奈之下,元峰只能請命前往貧寒冀州,猥瑣發育。 平邊疆、戰諸王,蕩除匪患。 三年時間,元峰將原本貧瘠的冀州打造成了天府之國,冀州軍也被稱作虎狼之師。 “王爺,狗皇帝點燃烽火,又在為他的妃子取樂了!”群臣憤憤道。 元峰:“皇帝荒淫無道!既如此,我只能順天理,清君命!” ......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