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機的阿V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至於這人為何會生老病死…

王智稍思片刻便開口道:“吾新學認為這‘生‘若無外力干擾本是生生不息的,你、我還有大家都是咱們父母身體裡的一顆種子結合而成,我們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區別只是在於我們的身體裡誕生了一個新的靈魂,讓我們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記憶。”

“故而這個‘死‘,便是我們自己的這份靈魂之火熄滅了,記憶消散了,肉體腐朽了,但是我們的生命還在我們的子孫後代身上延續著。”

眾人聽著這別具一格的‘生死‘之言都是眼前一亮,皆細細品味,無人打擾。

王智的聲音繼續在眾人耳前響起,“再說這‘老’,吾新學認為,世間萬物都有其生長衰老之規律,我們的身體是由無數顆各種各樣細微的粒子組成,它們也會生長衰老,它們生長就是我們生長,它們衰老我們也就會隨之衰老。”

“個體衰老快慢的差別就在於每個人的生活環境、飲食習慣還有運動、睡眠、心情等等因素的不同,而這些因素也會涉及到‘病’。”

“這個‘病’分先天和後天,因為我們本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所以我們父母先輩身上出現過的一些疾病,也有機率遺傳在自己身上,另外還有這近親結合,有一定機率會發生難產、早產、早夭等情況,就算是順利生下來,孩子也有很大機率會帶有某些先天疾病…”

前面所說,眾人還紛紛仔細聆聽,沒有一人出聲打擾,直到說到近親結合會難產、早產、誕下先天疾病兒的時候,一眾學子再也沒法泰然自若了,因為他們很多都聯想到了自己家裡和周邊人身上。

古人重血脈,尤其是這太學眾學子大多都出身富貴人家,更是如此,他們多會認為自家之所以富貴,是因為天生血脈高貴,而那些貧苦之人,就因血脈低賤,所以他們為了維持自家血脈不被拉低,便會選擇近親結合,娶表嫁堂的不可甚數。

如今忽聞這番言論,互相傾述一番皆震驚的發現,眾人知曉的天生疾病兒還真的基本都發生在近親結合的家裡,得到這個答案後,眾學子皆是汗毛豎起,雞皮疙瘩都起了全身,還有人忽然面露焦急,像是有什麼急切之事,又不忍離去,急得連連跺腳。

有事不關己之人詢問王智下文,他便接著道:“這後天之病,除去不良的生活習慣之外,多是從口而入,我們吃的食物,飲的酒水,呼吸的空氣,如果不乾淨衛生,不健康合理,都會產生疾病。”

這時臺下有人舉手提問,就像是學生上齋時向老師提問的一樣,“請問王兄,您說這吃食飲水能帶來疾病,我等也都大致懂得,只是為何這呼吸空氣也能來帶疾病,那人不呼吸空氣,不是就死了嗎?”

眾人紛紛附和他的話,提出疑問,只是他們都未曾在意的是,此時此刻的他們心態已經悄然發生轉變,已經沒有人再把王智當成一個普通外舍學子,言語之間也不自覺的用上了敬稱。

王智笑著回他,“這人與空氣便如那魚與水,自然是不能避免,只是這空氣亦非全然是好,你道是為何這冬日家家戶戶燒煤炭取暖,會有人家莫名中毒而亡?還有那瘟疫一出便會迅速傳染,有人明明都沒有接觸,卻會被感染呢?”

“難道就是這空氣造成的?”

有人大驚失色,驚撥出聲。

“是極!”

王智點點頭道:“這煤炭燃燒所產生的氣體便攜帶毒性,所以我們冬日取暖的時候應當注意不在狹小封閉的房間中使用,需要通風,門窗不要關死,還有那瘟疫也是透過空氣進行傳播,所以在遇到瘟疫盛行時,我們都應以細布遮住口鼻,以過濾許多…不乾淨的空氣。”

王智這時想說病毒之類,但是又怕他們聽不懂,就只能以不乾淨來代替了。

至於其他有毒氣體,這時還是農業手工時代,並未多見,另外還有這空氣氧化之說,王智的後世記憶都不甚瞭解,此時自然不會多嘴。

眾人聞言皆是大為震驚,卻無人言語,似都在消化著這一份另類卻異常合理的知識。

“再來說這人從何處而來,要到何處而去…”

王智說著停頓了一會,像是給眾人緩神的時間,但其實是他也不知這個問題該如何解說,腦子裡搜尋了片刻才緩緩開口道:“可有同學知曉這飛蛾是由何而來?”

“我!我知道!!”

臺下有學子舉手大叫,王智伸手示意他繼續說。

這學子清了清嗓子有些傲嬌道:“我家世代從桑,靠養蠶織布為生,我曾觀察這蠶蟲長大之後便會結繭,破繭之後便化作飛蛾。”

學子中有不清楚者聞得此言不禁詫異,果然許多事物都得親眼去看,不是親眼見到,哪裡能得知此事。

王智點頭讚許,接著道:“這位同學所言是極,這飛蛾便是蠶蟲演化而來,咱們所處的這個世界至今經歷了多少個年頭無人知曉,可是咱們人族記事至今也才不過區區三千餘年,三千年前的事已經無從得知,但是這人,不會無中生有。”

“便如那蠶蟲破繭成娥一般,我新學認為,咱們人族也是經過了億萬年的沉澱,由其他模樣演化而來,可能是在水裡遊,也可能是在土裡鑽,在天上飛,慢慢的…為了逐漸適應這個世界,這才演化成了我們如今這般模樣,這才使得我人族得以屹立在這個世界之巔。”

“生命的演變沒有止境,咱們的後輩也會與咱們不同,至於人往哪裡去,我想億萬年以後,如果咱們人族還能在這個世界上存活,那麼一定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

此言一出場中寂靜無聲,雖然他們今日已經經歷了多次震驚,可都沒有這次這般震驚的無以復加,這可是人類誕生的學問,在此之前眾人有認可傳說中女媧造人之言,或是道家中陽氣成男,陰氣化女的說法,也有人認可佛門那套人從光音天而來的說法,可是沒有一個說法能有新學這般實際,似乎眼能見著一般,像是人人都在參與其中,都在進行著人類不斷進化的旅程。

是的,這個說法他們打心底裡認可,到了他們這個年紀,大多都自認比父輩聰明,而他們也認為自己的孩子將會比自己更加優秀,如此往復下去可不就是在進化嗎…

漸漸的…有人拜倒在地,對著王智行弟子禮,王智連忙起身下臺,一一扶起,可是這拜倒的越來越多,王智也忙不過來了,便出聲道:“諸位同學不必如此,孔聖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師‘,今日所言不過是我所思所想,有些尚未得到實踐證明,也還有許多道理是我不曾懂得,還要與諸位同學學習,若諸位同學認可吾今日所言,可與我一道完善新學,讓這世間人人都可讀書明智,使我人族更加繁榮昌盛。”

“為我人族,敢不從而。”

“當為新學效死。”

“願誓死追隨王師…”

眾學子紛紛應答,不管今日之前眾人有何心思,可在今日聞得這宇宙日月所言,生老病死所言,人族演化所言,在場的所有人似乎都被開啟了天靈蓋,進入到了另一個不曾見過的,更加廣闊的世界,自身的那點雞毛蒜皮的小心思,也都被洗禮的丁點不剩了。

“哈哈哈哈…好!”

王智開懷大笑著道:“我欲先修那‘字典‘一書,重新制定簡化漢字,給每個漢字都標上讀音註解,斬斷那讀書門檻,破開這禁錮牢籠。讓這天下同音同字,讓天下黎民百姓不論男女老幼,身處何地,從事何行何業,人人都能識文斷字,人人都能讀書進步!”

此言一出頓時拜倒一片,連陳與義三人都有些膝蓋發軟。

這‘字典’是人力能夠編撰的嗎?若是能以人力編撰,為何歷朝歷代多少大儒都不曾編撰,自古至今也就只有漢時的一本《說文解字》勉強算是字典,但字型、讀音甚至意思也多與如今不同,且劃分範疇過於模糊,許多字的認識、理解、記憶上也缺乏靈活性,也並無音、義和語之間的關係解釋,缺乏對於文字系統性的認識,無法實際運用到教學解惑裡,到現如今也只有參考意義,並無多少實際價值。

且就在本朝,同一個漢字每個地方的讀法也不同,意思也有不同,都由讀書人口口相傳,所以讀書人的地位才如此之高,因為只有他們掌握了知識,這個世界最高等的東西。

可就算是《說文解字》這部前人鉅著那也是不敢冠以‘典’字,要知道這個‘典’字可不是什麼書都能用的,必須是自古至今的唯一標準的書籍,才能稱之為‘典’。

中華歷史上唯一一本能稱之為‘典’的字典,那還是後世清朝康熙時期匯聚各方大儒,歷時六年方才編撰完成的《康熙字典》。

你這嘴一張一合就要編撰字典?你這如何歸納?如何注音?如何註解?

想想就讓人頭皮發麻。

若是這新學能夠發揚光大,教育人心,那便是立德。

若是這‘字典’真被其編撰出來了,那便是立言。

若是因此使這天下人人都能讀書明理,那便是立功。

這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

有人驀然大驚,王家小兒這是要成聖啊!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不艾先生
【家長裡短日常文,不爭霸,溫馨向,有萌娃】李平安前世絕症纏身,飽受病痛折磨,在三十歲那年因為肺動脈高壓重度去世,攜帶著記憶投胎轉世到平行時空的古代,看著勞苦的親人終日忙碌于田間灶頭,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他決定發奮圖強,跟家人過上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小康一詞最早見於西周,《詩經·大雅·民勞》中有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這裡的 “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歷史 連載 7萬字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風捲殘雲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

寧寗
(婚內追妻 逼瘋清冷太子) 作為太子妃,裴芸自認做的事事妥帖,無可指摘。 然嫁入東宮的第十三年 她墜入冰湖,親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往另一個女子游去,突然感受到了這一生被禮數和身份桎梏的壓抑無趣 再睜眼,重回六年前 她想換個活法,想要改變 她想要避開母兄禍事,延續家族榮光,想要讓她的孩子免於夭折…… 可對於那個性子寡淡,古板無趣,連床笫之間都講究個循規蹈矩的死男人。 她不想伺候了! * 太子李長曄,為人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