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機的阿V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智最喜熱鬧,見到驚奇之處總是第一個湧上去叫好,一路貪看各種風景,就沒顧上看路,一個不小心竟是撞倒一個觸之柔軟之人。

王智忙伸手去拉,剛轉過頭,眼睛就直了:好一個美婦人!但見她約摸二十五六年紀,穿白愛素,身段嫋娜風流,一張鵝蛋臉,兩道細彎眉,杏眼桃腮,梳了個搖搖欲墜的墮馬髻,更難得的是一股濃濃的婦人風情,天然媚態,雖然面如冰霜,卻是誘人之極。

看著裝扮已是嫁為人婦,王智心裡暗歎一聲可惜,手卻是已經拉到了美婦人的胳膊,就要把她拉起時便聽到前方一聲大喝,“吾那賊子,安敢欺某內人。”

王智抬起頭來,只見眼前奔來一條大漢,年逾四十,身高近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頭戴青紗頭巾,穿著綠色衣袍,狀若天神,不怒自威,真是好一條大漢。

“這位叔叔你誤…”

王智話還沒說完,大漢的拳頭已經打來。

打架嗎?

“哈哈,來的好!”

王智見獵心喜,手中美婦人也不香了,任她再次跌倒也不管,只是大笑一聲便也舉拳迎了上去。

兩人頓時就戰在了一起,一時間乒乒乓乓之聲不絕,拳拳到肉,腳腳生風,驚的周圍百姓四散躲避,待躲到安全距離後又紛紛伸頭觀看,這番生死相搏,不比那些賣藝人的花架子好看嗎。

是的,以綠袍大漢的攻勢說句生死相搏也不為過,在這個時代程朱理學雖未興起,但家中女眷也頗為避諱,若是大戶人家未出閣的閨女連上街的機會都少,平日裡只能在垂簾之後張望一下外面的世界,婦女偶或出門,也要乘轎坐車或戴蓋頭,與塵世依然有一簾之隔,略略探頭探腦,即會遭人恥笑,何況是被人撞入懷中拉拉扯扯,但凡是個男人也不能忍。

其實此人還真是誤會王智了,他王二郎雖好女色,但好之有道,見色起意佔人家老婆便宜的事還做不出,至於拉扯,那只是身體本能,而且受後世記憶影響,在男女授受不親這一塊,他的距離感和此時的大宋人還是有些區別的。

撞到了人家,就得扶起嘛是不是,和人家是誰的老婆有啥子關係。

但很顯然綠袍大漢以及在場眾看客都不這麼想,這個時代的女性可不是能讓人隨便觸控的,就是撞倒了也不能用身體接觸攙扶,否則便會壞了風氣,敗了名聲。

在周圍看客的眼光中顯然就是如此。

“這小郎君好俊的武藝,本是璞玉,奈何從賊。”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這小郎君某家認識,乃是東城王稟王將軍之子,名叫王智,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紈絝子弟,有此不堪行徑,太過尋常。”

“原來是王將軍之子,可惜了王將軍豪傑一世,竟生了個如此壞胚,真是虎父犬子,惜哉!惜哉!”

旁邊一人見兩人吃瓜甚歡,不免探出頭來問,“那你可知與王家小兒對戰之人為何人,瞧著半點不落下風,怕也不是無名之輩。”

兩人搖頭不知,卻聽得身後一聲驚喜大呼,“我想起此人是誰了,這不正是我開封十年前的少尹官人張叔夜張少尹嗎!”

此人一喊,眾人大驚,甚至有人當場拜倒,口呼‘張天神在上。’

有年輕些的看客不明所以,當問及詳情也有些腿腳發軟。

要道這張叔夜是為何人,怎如此威風,在周圍看客細碎描述聲中漸漸透露出真面目來:張叔夜,字嵇仲,仁宗朝西府宰相、徐國公張耆之孫,傳言其母親生產之前做了一個夢,夢見天師張道陵送給她一個粉團包裹著的玉雕小人,並特意叮嚀‘這是雷聲普化天尊座下的大弟子,神威蕩魔真君。我在玉帝面前苦苦哀求,才准許他暫時投胎於人間,擔負著日後統領雷府眾將蕩平世間妖魔的重任,你等切不可怠慢!‘夢醒之後就生下了張叔夜,當時滿屋瀰漫著沁人的香氣,經久不散。

而後張叔夜果然不負天神之名,五歲上馬,八歲騎射,十六歲攻取邊疆天都城,從此使蘭州再沒有羌人之患。

武定邊疆之後張叔夜改槍為筆,短短數年便考中進士,而後受遣出使遼國,與宋遼兩國比試中在遼國最擅長的騎射領域技驚四座奪得魁首,更是在出使遼國後硬生生憑著記憶畫出遼國的山川、城郭、服器、儀範共五篇資料上呈天子。

若非天神轉世,如何能有如此做為,可惜啊,彷彿是天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一般,但凡是英雄人物就總歸伴隨著無盡磨難,張叔夜也無法逃脫這個魔咒,十年前他年輕氣盛得罪宰相蔡京,被貶離京,差點死在途中,而後幾經波折才得了一個海州知州的差遣。

但是天神就是天神,一遇風雲便會騰雲直上,數年前宋江在河朔梁山泊起事,起義軍轉戰十郡,號稱傭兵十萬,官軍不敢觸其鋒芒,聲威之盛直震朝野。

但就是如此盛氣的起義軍,在年前轉戰到海州時,被張知州臨時招募的上千敢戰士給生生打散,號稱一百零八將的梁山好漢,在張天神手裡如同土雞瓦狗一般的擒的擒,殺的殺,打的宋江當場跪地投降,就這樣,縱橫數年,盤踞數州的宋江起義軍在遇到張叔夜後頓消無形。

從此張天神之名算是徹底響徹大宋,就連幾歲的孩童也經常會披上大褂說自己是張天神下凡。

如此天神人物出現在自己面前,如何叫人不頂禮膜拜。

而此時敢與張天神對拳頭的王智,想來日後定會被冠上什麼魔王之名,被人後世唾罵吧。

咱們的王大魔王,此時還不知道與他對戰之人是何來路,一身的莽力只個勁的往面前大漢身上招呼,眼中只有綠袍漢,哪有閒心聽閒語。

而張叔夜此時也是有些動容,他這幾十年軍政生涯從西到北,再從北到東,什麼英雄豪傑沒見過,能在未及冠之年便有如此蠻力的少年,還真未曾見過,那拳頭砸下連他招架起來都有些手臂發麻,不過此少年也只是空有一身蠻力,並無多少技巧可言,所以兩人才能打的有來有往,不過張叔夜很顯然不願意和一個少年糾纏過久,一個招架之後閃身到一邊,腳尖一提,一根一人高的木棍便閃入手中。

這是相國寺前雜耍藝人的木棍,此時被張叔夜握在手中正好合適。

張叔夜顯然不會佔一個少年的便宜,腳尖再提,一根棍子飛向前方,正被縱身而來的王智接下。

兩人持棍對立,並未多話就互相迎上,持棍再手的張叔夜精氣神陡然而起,仿若一杆出鞘神槍,再不復方才招架模樣,一根木棍在他手中宛如空中游龍一般鬼神莫測,招式開合間棍影四起,讓人眼花繚亂,不知從何招架。

而他王大魔王就只會普通常人都會的橫掃、劈砍、捅戳兩三把式,哪裡是張叔夜的敵手,那可是真正在戰場殺敵的無敵槍法,他王家也確實有些不俗的家傳招式,但他是從文的啊,也不是跟著他那習武的老爹長大的,哪裡會那些招式功夫,沒個兩三招下來就被張叔夜打的鼻青臉腫,眼冒金星。

周邊的王富與王貴二人看到自家二郎落了下風,那還了得,各自提了一棍上前圍攻張叔夜。

不料張叔夜根本看都不看二人,還沒見他過多動作,只模糊看到棍影閃動幾下,二人就已經躺在地上抱腿打滾了。

王二郎此時也被敲的有些暈頭轉向,也沒看清綠袍大漢身在何處,一個勁的往前亂砸亂捅。

而張叔夜此時已經閃身到了他的身後,就在手中木棍即將落在王智頭頂的時候,身後驀得傳出一聲大喝,“住手!休傷我主!!”

張叔夜回身看去,頓時嚇得不敢在動,忙不迭道:“好好,汝切莫動手,某家不動便是。”

王智回過神來,看到趙德顯不知從哪找來的殺豬刀,正架在之前被他撞到的婦人脖頸上,頓時氣急。

踉蹌著走上前去一把奪過殺豬刀扔在地上,斥道:“我與人家公平比試,你這是作甚,莫要壞我名聲。”

趙德顯無語,你還有名聲嗎…

“主家…”

“行了!”

趙德顯還未開口就被王智制止,隨後看著已經護住了自己愛妻的綠袍大漢道:“叔叔好武藝,在下不如,敢問叔叔名諱,改日定登門賠罪。”

張叔夜深深的看了一眼這個未及冠的少年,有妻在旁,他也不敢再行追究,只是淡淡道:“某家也不怕你再來尋事,你且聽好,某家張叔夜…”

張叔夜……

王智愣住,在大宋這方土地,連小兒都曾聽聞的名號,王智當然聽過,不僅聽過,還以此人為偶像,常與聚賢堂眾賢說,生為男兒當如張天神一般為國戌疆,揚我國威。

如今這個自己仰慕已久的偶像竟如此狗血的出現在自己眼前,而自己不僅還佔了人家老婆便宜,和人家打了一下,你這…你這如何說理去。

王智剛回過神來還想再與偶像搭話,就已經不見了其身影,面前層層疊疊圍的都是人,都在翹首觀摩著這位大宋天神般的人物。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抗戰從團長開始

抗戰從團長開始

蘇格拉沒有愛
主角寸雲生,穿越成為川軍的一名團長,為了重振川軍的威名,毅然決然重建川軍團。 之後屢立戰功,帶著炮灰團打出赫赫威名。
歷史 連載 5萬字
穿成土匪搞基建

穿成土匪搞基建

妄別管
[入V公告:本文將於30號,週二入V,到時會掉落萬字長更] ——主攻,哥兒文,有生子,架空朝代,微群像 傳說祁州有個黑熊嶺,嶺上有個黑熊寨,寨裡有個黑熊大王 大王十七八,正意氣風發,愛搶行路郎,喜好美嬌娘,手下土匪百十個,個個殺人如麻。 上打朝廷命官,下拿行商走販,威風凜凜,為禍一方。 聞此流言,社會主義青年周肆一腳踹翻桌子,並點了個踩。 天曉得他睜眼發現投胎到古代以為自己可以做個風流紈絝,哪知轉
歷史 完結 1萬字
我,無雙毒士,群臣罵我太無恥

我,無雙毒士,群臣罵我太無恥

白聰靈
蕭至一計,必是毒計。 皇帝大呼:好毒的計。 群臣大罵:有傷天和。 北蠻起誓:必殺此子。 瀛洲倭奴:主子威武。 一條條毒計,讓天下安寧。 一條條毒計,讓百邦來賀。
歷史 連載 3萬字
江山執刀記

江山執刀記

道無行
說一段故事,講一段人生。有兄弟情義,也有情情愛愛。無敵太寂寞,朝陽照我行!
歷史 連載 89萬字
我那短命的反派夫君

我那短命的反派夫君

秦皇
豪門繼承人穆婉過勞猝死後想開了,她這輩子就是吃喝玩樂,享受生活。 什麼工作專案,爾虞我詐,都去他孃的! 然後就因為不學無術,窮奢極侈被退了婚, 穆婉:…… 緊接著又一道懿旨將她指婚給了功高蓋主的鎮北侯——意在羞辱對方。 穆婉:??? 重生的繼母妹妹跑來幸災樂禍:鎮北侯不僅心有所屬,還心狠手辣,冷血嗜殺,為了扶持外甥上位,搞死了太后和傀儡皇帝后卻死在戰場上,大姐姐你怕是要早早守寡。 穆婉聽到的:¥%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天子

紅樓天子

挽鋮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忠武親王皇三子慶柏,天縱奇材,聖祖皇考於諸孫之中,最為鍾愛,撫養宮中,恩逾常格,其勵精圖治,文治武功,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佈告中外,鹹使聞知。”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