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眉鼠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唐長安城。

一騎快馬飛馳入京,直赴太極宮。

半個時辰後,李治接到了來自百濟國的軍報,掃了一眼軍報後臉色立變。

狠狠將軍報拍在桌案上,李治怒道:“胡鬧!”

旁邊的武皇后很自然地拿起軍報看了看,然後也變了臉色。

“水師海上迷路,誤登倭國本島?”武皇后吃驚地道。

李治怒道:“這是李欽載派人送來的軍報,皇后你相信水師迷路誤登倭島嗎?”

武皇后搖頭,苦笑道:“百濟國至大唐登州,早已是多年固定的航線,就算大霧鎖海,水師也斷然不可能迷路的。”

李治面色鐵青,冷哼道:“李景初好大的膽子,竟敢違抗軍令,朕和水師大總管孫仁師何時下過軍令讓他攻打倭島了?六千餘將士跟著他一頭撞進倭島,前後無援,孤軍深入,他以為他是霍去病嗎?”

李治越說越氣,大聲道:“無法無天!朕若不治治他,遲早恃寵而驕,非國朝之福!”

“來人,著削去李欽載縣子之爵,撤免……”

話沒說完,武皇后忽然打斷了他的話,輕聲道:“陛下,李景初畢竟是英國公的孫兒,您看……”

李治一愣,咬了咬牙,道:“英國公之孫難道就……哼!來人,宣英國公入宮覲見。。”

半個時辰後,李勣匆匆入宮。

入殿後李勣發現武皇后沉默不語,李治面色鐵青,李勣心頭一沉,仍然平靜地行禮拜見。

李治帶著怒火,將軍報遞給李勣。

李勣匆匆一瞥,頓時怒了:“豎子惹了好大的禍!簡直混賬!”

李治努力平復情緒,低聲道:“老將軍,朕素來敬仰您,可令孫實在是……太膽大妄為了,軍報已至長安,訊息瞞不住人,朕若不究,難以服眾,老將軍的一世英名亦有損害。”

李勣果斷地行禮:“老臣請陛下嚴懲此豎子,縱是斬首亦絕無怨恚。”

李治點了點頭,又道:“斬首……倒不至於,但必須得嚴懲,否則朕實難掩悠悠眾口,還望老將軍體諒朕的難處。”

頓了頓,李治又安慰道:“景初少年意氣,難免衝動,這次朕狠狠給他一個教訓,對他不是壞事,以景初之大才,來日為朕再立新功,朕還是會重新起用,委以重任的。”

李勣搖頭道:“豎子不堪為用,老臣請陛下削其爵,罷其職,讓他終生白衣,做個庸碌田舍農夫便罷。”

李治頓時一滯,本來他是很生氣的,可李勣比他更生氣,語氣更激烈,大有把自己的親孫子除之而後快之勢。

這麼一對比,李治忽然覺得自己沒那麼生氣了。

“老將軍不必激動,哈哈,不是多大的事,不至於的,不至於的。”李治反倒安慰起李勣了。

李勣沉穩地道:“老臣沒激動,但景初此子肆意妄為,違抗軍令,必須嚴懲。老臣家門不幸,出此誤國誤君之孽畜,老臣治家無方,難辭其咎,請陛下降罪。”

李治急忙道:“老將軍越說越嚴重了,萬莫自責,景初還是很有分寸的,以前也立過不少功勞,過不掩功,除此一事,景初仍是我大唐社稷之大才國器,萬不可過於苛責。”

李勣長長嘆息,躬身道:“老臣聽憑陛下發落,絕無怨言。”

李治小心地道:“那朕……就略作小懲了?”

“請陛下從重嚴懲!”

李治猶豫再三,剛才在氣頭上時,他想削了李欽載的縣子之爵,可氣頭過了以後,仔細回想整件事。

嗯,什麼海上迷路,誤登倭島的鬼話當然不可信,違令確實是違令了,可人家既不是謀反也不是投敵,人家也是一腔報國忠勇之心,登陸倭國奮勇殺敵去了。

所以,這件事可大可小,端看如何理解。

畢竟是三朝功勳之後,人家的祖父還是核彈級別的鎮國砥柱,懲罰太重的話,難免傷了忠臣之心。懲罰太輕的話,朝臣又不會放過他。

大唐天子也不好當呀。

“咳,罰,罰……一年俸祿?”李治遲疑地道。

不僅李勣皺起了眉,武皇后都看不下去了,不著痕跡地拽了拽他的衣袖。

李勣沉聲道:“陛下不可兒戲,此子必須嚴懲,罰俸祿這種不痛不癢的懲罰,何以儆效尤,何以掩悠悠眾口?”

李治嘆氣,他對李欽載寵愛得很,對他的才華和為人亦深為喜愛,連自己的兩個親兒子都毫不猶豫送到他身邊求學,可見李治對他的才華多麼看重。

嚴懲……實在狠不下心。

正在這時,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名宦官跪在殿門外,喘息著道:“稟陛下,倭國本島八百里急報!”

李治一驚,急忙道:“快呈來!”

宦官匆匆入殿,將軍報捧給李治。

展開泛黃的軍報,李治匆匆一瞥,然後倒吸一口涼氣:“這……”

武皇后從他手中接過軍報看了一眼,亦吃驚道:“李欽載程伯獻率六千水軍將士橫掃倭國,已佔國土其半,倭國國主遣使求和,被李欽載嚴拒,王師將士繼續向東推進,前鋒已至倭國京都飛鳥城外……”

殿內李勣亦大吃一驚,臉色立變。

六千多人登陸敵國,一不小心就佔了人家一半國土?這特麼是要滅國的架勢呀。

殿內君臣三人面面相覷,一臉震驚。

然後李治臉上露出苦笑,無助地望向李勣:“老將軍,這……如何是好?朕是嚴懲,還是給他升官呀?”

李勣努力平復了情緒,表情仍然沉靜,冷哼道:“違令在先,師出無名,無論這孽畜立了多大的功勞,老臣以為都必須嚴懲。”

李治搖頭,緩緩道:“老將軍,這份軍報委實出乎朕的意料,沒想到景初竟能幹出如此大事,倭國若真被我大唐掌握,對我大唐國威,對百濟新羅兩國的震懾,對高句麗的牽制,都是有益無害的。”

武皇后也是聰慧的女子,聞言兩眼一亮,道:“若我大唐掌握了倭國,那麼對高句麗便成東西夾擊之勢,還有大唐北部的遼城和南面的百濟和新羅國,高句麗便已陷入我大唐的四面包圍之中了!”

武皇后一語點破,李治和李勣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從貞觀年開始,大唐兩代帝王心心念唸的,不就是高句麗麼?

倭國若已被大唐掌握,高句麗陷入四面包圍,離滅亡還遠嗎?

幾乎不必採用任何戰略戰術,只要將高句麗周邊鄰國堅壁清野,扼死陸路和海路,高句麗必將自亂。

這個戰略意圖以前不是沒人想到,而是那時倭國與大唐是友好鄰邦,又自甘藩屬臣國,每年派大批遣唐使求學,卑微舔狗的姿態擺得太誠懇,大唐實在不好意思對它下手。

如今唐倭已是交戰國,李欽載違抗軍令,卻出其不意佔了倭國一半國土,這時再看大唐東面的地圖,整盤棋頓時全活了,主動權已完全落到大唐的手中。

拋開李欽載抗命違令的事實不談,六千餘將士登陸倭國,對大唐確實利大於弊,更重要的是,李欽載的時機抓得又準又狠。

白江口一戰,倭國水師全軍覆沒,四萬餘軍隊盡喪汪洋,國中正是空虛之時。

李欽載趁機登陸,可謂風捲殘雲摧枯拉朽,倭國境內幾無可戰之兵,此時佔領倭國正是天時地利人和皆俱。

違令確實違令了,但……幹得漂亮!

那麼問題來了,李欽載究竟該罰還是該賞?

李治和武皇后的目光都落在李勣身上,而李勣畢竟是三朝老狐狸,此時心念電轉,捋須沉聲道:“陛下,老臣還是覺得,必須嚴懲李欽載!”

“過不掩功,但功也不可掩其過,李欽載擅自違令,此風不可長,否則軍中何以立威?死罪或可免,活罪難逃。流徙也好,羈押大理寺也好,總之必須嚴懲。”

李勣說得大義凜然,站在他的立場和地位,此時此刻只能這麼說,而且必須這麼說。

但凡李勣稍微流露出為李欽載求情的言辭,迎接李家的必是一場狂風暴雨。

李治寵愛李欽載,但朝臣可不會寵愛他。

見李治猶豫不決,李勣語氣堅定,武皇后眨了眨眼,笑道:“陛下,是懲是賞,為時過早,眼下重要的是維持戰局,既然倭國已陷其半,咱們必須增援李欽載,莫讓他真的成了一支孤軍。”

李治聞言一振,急忙道:“沒錯,維持戰局最重要,其他的瑣事先擱置不議。”

“派人快馬急赴百濟國,召孫仁師水師所部緊急東進,登陸倭國長崎,陸路劉仁軌所部抽調一半精兵,亦隨孫仁師水師同艦而行,水陸兩部計一萬兵馬,帶足糧草軍械,馳援倭國李欽載所部。”

李欽載的抗命之舉,無意中卻調動了大唐整個東面戰線的唐軍力量,各路人馬急赴倭國,馳援李欽載所部。

李雲龍攻打平安格勒戰役的快樂,李欽載終於想象到了。

見李治下了旨,殿內李勣捋須不語,臉上仍然怒容未消,然而眼中突然閃過一絲笑意,卻深深出賣了他此刻的心情。

7017k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楚小縣令:長腿老婆找上門

大楚小縣令:長腿老婆找上門

春山山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5萬字
公主成群,贅婿家裡放不下了

公主成群,贅婿家裡放不下了

逍遙的風
工地搬磚被砸死,他竟意外穿越。猛然醒來,只見一絕美女子在懷。凌雲狂呼,蒼天不薄啊! 誰知未婚妻找上門。什麼,這女子是大燕第一才女?還是未婚妻姐姐? !!
歷史 連載 6萬字
她不可能真的想殺我

她不可能真的想殺我

一江聽月
十六歲的隗喜穿越了,帶著一副先天性心臟病的身體,來到了一個違背科學價值觀的修真界。 這裡到處充斥著危險,穿越的第一天,她就遇到了青面獠牙的惡鬼。 後來,她覺得自己要死在這個陌生又可怕的世界裡,卻又峰迴路轉。 她遇到了一個好人。 他是一名修士,名聞如玉,年紀不大,性子溫潤如玉,至情至性。 他救了她,後來還喂她吃了一顆丹藥,讓她幾乎停跳的心臟重新開始跳動。 她在這裡如浮萍,只能以報恩之名尋求他的庇護,
歷史 連載 7萬字
搶了孽徒男主的飯碗

搶了孽徒男主的飯碗

金宮
【壓軸題】:如何從孽徒男主手裡,拯救即將被關小黑屋的無辜師尊? 沈映宵思索片刻,大筆一揮:“只要我先一步把師尊搶走,就能碾平男主的路,讓男主無路可走!” 孽徒師弟:? 師尊:? · 沈映宵穿到一個修真世界,成了孽徒男主的溫潤大師兄。 “根據劇情,我的天才小師弟和我的美人師尊,即將展開一場動輒以全天下陪葬的虐戀情深。” “而我這個大師兄,則會因維護師尊,被男主失手誤殺,成為橫亙在師徒之間的一根拔不掉
歷史 完結 1萬字
從鋪兵開始橫掃天下

從鋪兵開始橫掃天下

草原五班副
三十里鋪驛站有個傻子鋪兵,不爭不搶。什麼?他都能當上驛丞了,這怎麼可能,以前我還罵過他。 驛丞大人,我堂堂驛兵,去站崗不合適吧?那個傻子驛丞怎麼不來謝我,我可是縣令,他是不是真傻? 什麼?葉楓,縣令你也敢捆,還有王法嗎!天下驛丞無品,唯獨三十里鋪驛丞是一品,我這個巡撫還怎麼開展工作? 參他?你說得對,我現在就上摺子參他。葉楓,我只是提個意見,你竟帶十萬精兵圍住巡撫衙門!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