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眉鼠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自己的弟子的親爹不是皇帝就是國公國侯時,李欽載的心態還是很穩定的。

從老師的角度出發,李欽載與這些國公國侯們不僅身份平等,連輩分都是平等的。

如果李欽載不怕死的話,完全可以搭著契苾何力的肩膀與他稱兄道弟,契苾何力除了不爽會揍他外,關於輩分他是挑不出禮的。

整理好心態後,李欽載的表情愈發平和。

“成績很不理想!”李欽載在君臣面前痛心疾首。

李治和國公國侯們本來端坐的身子情不自禁往後一仰。

嘔心瀝血恨鐵不成鋼的表情將他們唬住了,突然感覺自己這個親爹好有負罪感,沒教好兒孫就是對人民犯了罪。

一份份成績單發到堂內君臣們旳手上。

李治和國公國侯們仔細看了看,找到了自己孩子的名字,看著成績單上面刺眼的分數,本來歡聲笑語的前堂內頓時一片陰雲密佈。

就連原本不在乎孩子成績的契苾何力和上官儀,此刻也露出了不悅之色,沉默地捋須皺眉。

本來不在乎的,可誰叫成績單上有個高高掛起的名字呢。

李蕎,九十六分。

開會之前李欽載解釋過,滿六十分才算勉強及格。

而在座各位的犬子,全部不及格,有的分數甚至是個位數,成績最好的李素節也才四十多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蕎兒的成績亮出來,在座的君臣感覺自己受到傷害了,而且各自暗暗決定,自家的犬子稍後更會受到傷害。

見眾人在沉默中積蓄怒火,李欽載拱了拱手,道:“在此求學並不輕鬆,末位淘汰制想必各位都知道了,去年戶部韓尚書之子是最後一名,今年已被退學,這是鐵打的規矩,不可動搖。”

“所以,今年也好,明年也好,若是在座的哪位長輩的孩子被退了學,還請莫怪我,規矩就是規矩,大家都守規矩,也就省了日後的爭吵扯皮。”

上官儀捋須微笑道:“賢侄所言不錯,規矩就是規矩,咱們各家的孩子若是被退了學,怪不得賢侄,是孩子自己不爭氣,老夫絕無怨言。”

於是包括李治夫妻在內,大家紛紛點頭,表示遵從這條規矩。

李治笑道:“朕有兩位皇子在此求學,他們也和別的孩子一樣,若學業掉了尾,退學亦無二話。”

李欽載的眼神朝武后飛快一掃,道:“素節的成績還算適可,除了臣的兒子蕎兒外,素節的成績是最高的,或許在明算一道,素節有幾分天賦。”

武后似乎品出了李欽載那道眼神的含義,微笑道:“素節向來懂事,人也聰慧,本宮叮囑過他,讓他安心在此求學,景初曾說,明算格物之道關乎社稷民生,素節學成後,將來就算之藩,也能為社稷做點實事。”

契苾何力突然道:“李家娃兒,老夫有一問。”

“契苾爺爺請說。”

“你弄出的火藥,還有那三眼銃,難道也是明算格物裡的學問?”

李欽載點頭:“是的,火藥和三眼銃屬於熱兵器,明算格物之道里,數學是基礎,物理是萬物之原理,還有一門化學,是萬物變化之道,火藥便源於化學。”

前堂內頓時一靜,包括李治夫妻在內,人人皆露出震驚之色。

當初李欽載發明火藥後,李治第一時間得到了火藥秘方。

秘方歸秘方,火藥的原理李欽載卻只是一言帶過,反正李治又聽不懂。

李治當時以為火藥又是李欽載妙手偶得,他沒想到此物的原理竟然跟明算格物有關。

一直不曾低估明算格物一道的博大深遠,可李治此刻還是覺得低估了。

大唐若有一百個一千個李欽載,他們的學問加在一起,像火藥這等鎮國利器不知還會出現多少。

當人類的智慧用在戰場上,能夠如此直觀地影響將士傷亡率的學問,李治這是第一次深深刻刻感受到了。

這門學問一定不能失傳,而世上懂得這門學問的,僅只李景初一人,這很危險,對大唐很危險!

李治與武后飛快對視一眼,發現彼此的表情都若有所悟,顯然有個念頭夫妻倆想到一塊去了。

“景初,明算格物如此重要,你收的弟子太少了。”李治突然道。

李欽載眼皮一跳,咋就轉移話題了?他剛才說那麼多的意思,是給大家打個預防針,以後每年退一個人,到時候莫怪他。

每少一個學生,他就多輕鬆一分,人生還來得及享受。

李治這句話一說,李欽載頓時有了不妙的預感。

“呃,臣覺得弟子已經不少了,若能把他們培養成才,亦是社稷之福,他們若掌握了臣的學問,大唐無論民生還是兵事,皆有巨大的進步,這些弟子足夠了。”

李治搖頭:“不,不夠。總共就十幾個弟子,每年還要退學一個,十幾年後你可就一個弟子都沒有了。而你的學問,朕估摸了一下,十幾年怕是學不完,沒有弟子可教,學問失傳豈不是大唐的嚴重損失?”

李欽載擦了擦額頭,他發現自己像一個剛買了高位股票的股民,把自己套進去了,割肉都出不來。

“咳,我們接著說家長會的第二條事項,如此痛心疾首的成績,既是父之過,也是師之惰,孩子成績不好怎麼辦?當然要揍……”

話沒說完,李治擺了擺手,道:“第一樁事還沒說完,景初,朕有意在莊子裡撥付銀錢,蓋一座大學堂,由你任山長,當然,老師不止你一人,朕會從國子監明算科調撥一批授業先生,為景初分擔教學……”

李欽載臉色有些難看了:“陛下,不必了吧?臣的教學很隨意,想到什麼教什麼……”

李治又擺了擺手,道:“如何授業,那是你的事,隨意也罷,嚴謹也罷,弟子送到你這裡,便是你的責任。朕還要從國子監明算科調撥一批學子,景初的學問必須發揚光大,僅靠這十幾個弟子遠遠不夠。”

見李欽載還待說什麼,李治表情突然變得嚴肅起來,道:“朕已決定了,景初不必多言。”

李欽載瞠目結舌半晌,軟軟地垮下肩。

從李治堅定的語氣裡聽得出,這件事沒有商量的餘地了。

不管怎麼說,李欽載是臣子,臣子就該聽天子的話。

李治又望向上官儀,沉聲道:“上官先生,你是中書侍郎,朕有意在科舉錄用進士的名額上,增加一些明算科進士的名額,先生以為如何?”

上官儀捋須點頭道:“臣以為可矣,景初有經世之才,若能將學問普及,對社稷有大用,別的不說,景初曾經造的神臂弓,滑輪組,火藥等等,用於工事和兵事,皆是事半功倍造福社稷之物。”

“倘若世上有百千個景初之大才,大唐將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那時無論是對內的徭役工建,還是對外的征伐攻戰,大唐皆無往而不利。”

“老夫今日方知明算格物之重要,明算科進士必須增補若干,方可使天下士子向學求道。”

李治頷首道:“先生之意,與朕同矣。莊子裡的大學堂要馬上修建,國子監的明算科學子也要遷移過來,回頭在朝會上與諸臣商議後,頒下增補明算科進士的旨意,三管齊下,此道不孤也。”

說完眾人皆看著李欽載。

李欽載怔怔地站在堂內,一臉的無措。

好想抽自己耳光,臉抽腫的那種。

開個家長會,沒想到給自己埋了這麼大一顆雷,此刻,雷爆了。

******

7017k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潛水的三文魚
趙長生一覺醒來穿越大秦,成為嬴政的嫡長孫,扶蘇的嫡長子。 他即既是破壞趙高政變的幕後主使人,又是李斯又服又怕的政治家。 既是逼的項羽抓狂自刎的暴君,又是劉邦一生最不願意看見之人。 既是呂雉最想巴結的大爺,又是賈誼的啟蒙老師。 既是韓信最好的老闆,又是張良一生的勁敵。 既是蕭何的學習的物件,又是陳平的保護傘。 既是讓蒙恬綻放光輝的伯樂,又是讓李信驚歎多智近妖的天才。 同時還是馮去疾的孫女婿,擄走大漢
歷史 連載 4萬字
流放前夕,我強上了病弱將軍

流放前夕,我強上了病弱將軍

柚子麥芽糖
身為蠱師聖女,黎嘉妍一睜眼,居然要被拉去給人生子? 黎嘉妍:不慌,問題不大。 即將要嫁的夫君馬上要死了?上蠱蟲,治好他。 有極品攔路對她各種構陷?上蠱蟲,人人平等。 有人不服她的種種手段?上蠱蟲,不服,請憋著。 黎嘉妍:謝邀,男人只會影響我發揮的速度,但是美男不會! 一開始,宋家圖她的肚子。 後來,宋琰昱圖她整個人。 宋琰昱:這世上可有情蠱?就算沒有,我亦要與你,抵死纏綿,生生世世!
歷史 連載 2萬字
胡亥:哪個天殺的把我父皇復活了

胡亥:哪個天殺的把我父皇復活了

勇敢的小蝸牛
(始皇修仙+無敵+無女主+華夏騰飛)\n九州大陸八大平行時空,無數眾生意念衝破天道枷鎖,沒入崑崙神脈深處。 \n於是乎,鎮壓九州龍脈的那個男人,終於從沉睡中再次醒來。\n某京大屠殺,三十萬同胞的血與淚,末世華夏兒郎的絕望哀嚎,這些既定的軌跡在始皇帝陛下帶領大秦的鐵蹄一一踏足之後,又會發生怎麼樣的驚天鉅變呢?
歷史 連載 12萬字
大明:穿成漢王,朱瞻基卻重生了

大明:穿成漢王,朱瞻基卻重生了

鯨落時萬物
一覺醒來成為古代明代永樂朝漢王。\n一時之間不知道是喜是憂。\n穿越到草菅人命的古代自己位高權重,但是十年後自己的親侄子皇帝朱瞻基會把自己活活燒死。 \n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熟透的王爺。\n但是……\n\n什麼?朱瞻基被劇透了? \n什麼?我為大明延續了千年國運?\n什麼?我漢王流芳千古?\n什麼? 我帶來了華夏盛世?\n這都是什麼跟什麼啊!\n明明我只是想活著而已!
歷史 連載 3萬字
大唐:超時空,閨蜜晉陽小公主!

大唐:超時空,閨蜜晉陽小公主!

潑墨煮茶
【晉陽小公主李明達的日常+雙穿+無系統+小團寵+長樂公主!】\n一面連線大唐和21世紀的超時空鏡子,開啟了晉陽小公主和蕭然超時空碰撞。 \n寒冷的大唐冬天小公主有了暖寶寶,熱水袋,保暖內衣,羽絨服,毛衣...\n作為小吃貨,各種糖果,糕點,奶茶小零食自然是不能少的。 \n土豆,玉米,紅薯,這些不屬於大唐的東西出現在大唐。\n小公主:小囔君,窩要七又又! \n小公主:窩噠,這些都系窩噠!小囔君也系窩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毒士聖體,女帝跪求我別衝動

我,毒士聖體,女帝跪求我別衝動

神農架在逃雪松
江明宇一朝穿越架空王朝大周朝,成為即將被斬首的大周第一紈絝,為保性命,毅然上朝堂,參加考核,展現驚人毒計。 女帝:當兩軍對戰,我軍突然問瘟疫,又糧草不足,該當如何? 江明宇:草民會命人將屍體裝在投石車上,投到地方陣營和敵敵軍水源源頭之地。 女帝:可糧草問題還未解決。 江明宇:戰場十里處有一村寨,約莫五百人。 女帝不悅:這和糧草有什麼關係? 江明宇:草民說了,村寨,五百人。 女帝正要發難,猛然意識到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