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眉鼠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治的模樣有點瘋狂,眼中佈滿血絲,說出“親征高句麗”這句話時歇斯底里,像個戰爭狂人。

李欽載好想去掐他人中。

“陛下冷靜。”李欽載勸道。

李治晃了晃神,平復了情緒,笑道:“朕失態了,景初莫怕。”

李欽載嘆道:“臣倒是不怕,但陛下的身子不宜激動,否則若有不測,臣百死莫贖。”

李治感動地道:“景初是個忠臣啊……”

李欽載沒法接話了。

他難道沒聽出我話裡的意思?你激動也別在我家激動,否則死在我家我怎麼辦?

碰死瓷也該去找個老實人啊。

李治彷彿想起什麼,猛地一拍他的肩,笑道:“對了,景初上次說用銀杏葉切絲泡水,朕在宮裡喝了倆月,效果不錯。這倆月基本沒犯過病了,頭暈目眩的毛病也緩解了很多,多虧了景初啊。”

李欽載笑道:“陛下洪福齊天,臣不敢居功。”

李治感慨道:“如此懂事的少年,當初在長安城裡的名聲怎會如此不堪?定是有惡人暗中惡意譭謗,朕怎麼看你都不像是個混賬。”

李欽載感動壞了:“沒錯,定是有惡人毀謗,臣怎麼可能是混賬。”

指了指爆炸現場,李治又道:“此物若能大量產出,用於兵事,我大唐攻克高句麗的難度應該小了許多,來年若能將高句麗滅國,景初當記首功。”

魔盒已經開啟,李欽載不再考慮改變歷史軌跡之類無謂的問題。

沉吟片刻,李欽載道:“陛下,若是在火藥裡新增一些東西,比如銳利的小鐵片,小釘子之類的,這些東西隨著火藥炸開,方圓數丈內的敵人難有幸理。”

李治腦海裡頓時浮現出畫面,想象火藥炸開,裡面的小鐵片小鐵釘隨之濺射開來,周圍的敵人掩面捂腹慘嚎。

李治不由打了個冷戰。

“景初所言有理,朕記下了。”李治欣喜不已。

李欽載從懷裡掏出一張紙,雙手捧給李治:“陛下,這是火藥的秘方,裡面需要的原料配比,以及製作的詳細過程,臣都記在上面,請陛下收好。”

“此物兇險,非吉之物,陛下一定收好,不可讓旁人知道,否則若流傳出去落在歹人之手,臣恐大唐社稷陷入危難。”

李治一怔,然後眯著眼笑了:“景初如此主動獻出秘方,為何?”

李欽載嘆了口氣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秘方在臣手裡,臣保不住它,天下唯一能保住它的,只有陛下一人。”

李治深深地看著他,還是接過了秘方,道:“若換了別的東西,朕不會接秘方,沒有天子謀奪臣子秘方的道理,可是這個東西不一樣,它太兇險了。”

“朕收了秘方,既是為了保大唐社稷安寧,也是為了安你的心。大義所在,朕不得不收。”

說著李治又赧然朝他笑了笑,道:“說得那麼冠冕堂皇,其實朕還是有私心的,也不怕直言對你說。”

“此物的厲害,朕親眼見識了,作為天子,朕必須掌握它,這是天子該做的事,景初,莫怪朕。”

李欽載躬身道:“臣很欣悅陛下能夠如此坦誠,臣願以李家先祖之名發誓,此生絕不向任何人透露火藥秘方。從此以後,知道秘方的只有陛下和臣二人矣。”

李治欣然笑了,誓言不重要,李治相信的是李欽載這個人,以及英國公三朝功勳的出身。

在這個年代,勳貴子弟是能夠得到天子信任的。宮闈禁軍中,天子貼身侍衛的出身,往往很多都是勳貴子弟和功臣之後。

連身家性命都託付給了勳貴子弟,李治沒理由不相信李欽載。因為李欽載是英國公的孫子,這一條便足夠了。

若有所思地盯著李欽載的臉,李治緩緩道:“朕記得景初是軍器監的少監……”

李欽載愧然道:“臣這個少監名不副實,上任至今連官署都沒去過,臣慚愧。”

李治嗯了一聲道:“景初的性子朕清楚,不過製作火藥之事,不如交給景初,朕才放心。”

“臣不幹!”

“嗯?”

李欽載正色道:“臣性情淡泊,此生只願寄情于山水,一心只求問天道,不願涉足於朝堂,請陛下體諒。”

李治笑了:“話說得很精巧,難為景初急中生智了。”

淡淡瞥了他一眼,李治幽幽道:“懶就是懶,說得那麼冠冕堂皇作甚?你以為朕會信嗎?”

李欽載咧了咧嘴,這年頭傻子不多,聰明人很難忽悠別人了。

李治沉吟道:“火藥固然重要,但朕有了秘方,倒是可以委以旁人,而你的一身學問需要傳承下去。”

“那些弟子們若得了你的本事,朕的大唐豈不是多了數十個景初這樣的棟樑之材?相比之下,你教授課業反而比做火藥更重要了。”

“罷了,朕另外找人吧,景初安心把弟子們教好,授業之德不可忘,你的這身本事若失傳了,對大唐實在是件可惜的事,火藥之面世,也是你諸多學問中的一項而已,朕分得清主次的。”

李欽載欣然道:“臣領旨,臣一定好好教學生。”

本來不情願當老師的,但相比每天上班監督別人做火藥,還有可能被捲入一些亂七八糟的朝堂紛爭之中,李欽載反而願意當老師了。

本來是被強迫被寢取的,後來不知為何越來越喜歡……

嘴上不願意,身體卻很誠實,這難道就是唐朝版的ntr?

李欽載腦海裡頓時冒出許多羞恥的畫面,雙腿不自覺地夾緊。

快過年了,宮中有許多事必須李治參與,比如祭祀,拜太廟等等,李治不可能在莊子裡久留。

得到了火藥的秘方,又讓李欽載多造了幾個超級大炮仗,李治帶著它們匆匆登上御輦回長安了。

…………

一天奔波,回到太極宮時已是夜晚。

李治風塵僕僕來到承香殿,武皇后迎了上來,見李治氣色紅潤,神情欣悅,武皇后頓知李治此行有收穫,不由笑道:“陛下何事如此開懷?”

李治哈哈一笑,道:“此行大有收穫,景初此子,不愧是我大唐英才,朕越來越倚重他了。”

武皇后笑道:“兩位皇子所說的‘炮仗’,莫非真有裂石開山之威?”

“有,而且其威之盛,大大超出了朕的預計。”

李治緩緩將大炮仗爆炸的威力道來,武皇后吃驚地睜大了眼睛,三十多歲的婦人,此刻的模樣卻分外可愛。

李治心情極佳,忍不住在她臉上狠狠吧唧一口。

“景初有大才,真是……哈哈,二十來歲的年紀才顯露鋒芒,你說他到底跟誰學了這一身神鬼莫測的本事?以前只聽說他的混賬之名,沒聽說他拜過哪位隱士名師呀。”

武皇后嫣然笑道:“景初這身本事能夠為國所用便夠了,他的師承,他的私隱,陛下何必追問究竟?英國公之孫,想必也不會幹出不忠之事。”

李治的笑容漸漸斂起,忽然嘆道:“皇后可曾想過,自半年前神臂弓問世,景初為我大唐做出的多少新奇物件?”

武皇后低聲算道:“神臂弓,馬蹄鐵,滑輪組,百家姓,還有……教授那些弟子學問,最後便是這個大炮仗了……”

李治緩緩道:“景初為朕立的功勞越來越多,今日又將火藥的秘方獻給了朕,朕收下了秘方。”

“朕自登基以來賞功罰過,臣子有功勞,沒有不封賞的道理,火藥一物太重要,這個功勞太大,朕雖知景初淡泊名利,可若再不表示一下,朕都覺得虧了心……”

武皇后美眸中異彩閃動:“陛下的意思是……”

李治嘆道:“自太宗先帝在位以來,天家一直有意削減爵位,實在是爵位不宜過多,否則徒傷民生,舉國之民脂民膏奉養勳貴,對大唐不是好事。可景初之功,若不給他封個爵,朕實在說不過去。”

武皇后微微驚訝道:“陛下欲給景初封爵?”

李治點頭,神情漸漸堅定:“是的,該給他封爵了,皇后不知道火藥一物的厲害,說它是鎮國利器亦不為過,如此利器景初竟毫不猶豫地將秘方獻給了朕,朕不能不有所表示。”

招了招手,李治沉聲道:“來人,拿紙筆來。”

貼身內侍王常福躬身遞上紙筆。

武皇后默默在一旁為他磨墨,美眸一眨不眨盯著他的臉龐。

李治神情沉靜,思慮良久,緩緩落筆。

“渭南縣子”四個字須臾而躍然紙上。

擱下筆,李治笑道:“既然景初是在渭南縣弄出的火藥,便封他渭南縣子吧,千百年後也算一段佳話。”

武皇后笑道:“臣妾恭賀陛下,貞觀之後,朝中功臣漸老,今日喜見朝堂英才後繼有人,大唐社稷綿延萬年不衰。”

李治也笑道:“依朕對景初之喜愛,原本該給他封個縣侯的,但朕也害怕朝中悠悠眾口,還是封個縣子算了,日後景初若再立新功,朕何吝封侯封公。”

武皇后眸光一閃,笑道:“景初非長孫,本繼承不了英國公之爵,這下好了,英國公一門兩爵,對英國公也算示恩了。”

7017k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造反我沒興趣,父皇別害怕

造反我沒興趣,父皇別害怕

江南狂少
【智商】【權謀】【殺伐】【戰爭】一朝穿越,選擇霸王之路!軍權在手,天下我有;六部盡在手中,誰敢說不;打造商業帝國,敢叫磨推鬼;土地改革、吏治改革、軍制改革……造槍、造炮、造拖拉機……南北一統,滅胡虜、屠倭賊……結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逆子,你敢淫亂後宮!” “父皇,冤枉!”先保住小命再說吧。
歷史 連載 2萬字
攻略擺爛後修羅場遍地了

攻略擺爛後修羅場遍地了

雲山晝
【隔壁《竹馬他竟是怪物暴君》正在連載】【非大女主非女強非爽文,詳細排雷在第一章作話,辛苦閱讀】 【本文文案】 連漾被告知自己是一本虐文裡的戀愛腦女主,註定要被血虐到結尾。 為改寫劇情,她被迫攻略原書裡陰狠毒辣的墮魔小反派——述戈。 噓寒問暖,貼心安慰,結果好感度漲得比烏龜還慢。 連漾:雖然我攻略得很敷衍,但他給的好感更加敷衍,不幹啦! 連漾決定改變策略:廣撒網,多撈魚,能撈一條是一條。 - 養魚策
歷史 完結 0萬字
安史之亂:我成了太子李亨

安史之亂:我成了太子李亨

破繭小書蟲
沒有系統,沒有金手指,純粹就是作者心目中的歷史走向!
歷史 連載 3萬字
河谷風雲

河谷風雲

遠幽
翠竹王國苗文丞相為保護國家利益,守住寶地河谷,與爭奪河谷的幾個國家展開殊死搏鬥
歷史 連載 17萬字
太子夢我

太子夢我

喬柚
【全文完,下本:《宿敵哭著求我不要死》九月開!】 宮承昀從小就知道自己是天選之子,帝王鬼才,日後定要逐鹿天下,征服世界。 原因有二: 一,他出生便是太孫,如今更是太子,母氏一族大權在握,登上皇位只是時間問題。 二,他的夢境可以預知未來,凡其所夢,必會發生。靠此金手指自然能趨吉避凶,成就霸業。 但最近,他的金手指出了點問題。 根據夢境預知來看,他未來會成為一個戀愛腦,一個任打任罵做牛做馬每天只知道老
歷史 完結 0萬字
嫡女毒又嬌,太子亦折腰

嫡女毒又嬌,太子亦折腰

霽雪ya
作為侯府的嫡女,母親慘死,父親出征,側夫人扶正,她飽受欺凌,學會了靠算計而活,哪怕是面對疼愛自己的父親,也再未付出真心。 欺她犯她者,雖遠必誅。一心復仇,她陷入了陰謀的旋渦,卻在深宮中結識了她此生的摯愛。 來時的路,皆有他見證,此後的道,皆與他攜手。
歷史 連載 1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