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波凡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洪武二十五年,朝廷戶部有個統計數目,當時官田約為130餘萬頃,大概佔二成不到,私田約750餘萬頃,佔八成多,總計約為880萬頃,是民田多而官田少的格局。”

解縉看了一眼徐欽,故意頓了頓,復又說道:

“官田的主要來源,其一是繼承自元朝貴族的官田,其二是沒收陳友諒、張士誠等割據勢力的田產。”

“除了這些沒收田產劃為官田之外,江南蘇松嘉湖等州府的惡富民豪,大多也因連坐罪,被沒收了田產。”

所謂惡富民豪,徐欽知道。

是指自宋末傳承至元末,盤踞在江南的蘇松嘉湖等州府,本地士大夫,高門豪族。

“官田中除了皇室、藩王、勳貴等擁有的田產,還有不少屯田,分為軍屯、商屯、民屯。”

“商屯和民屯數量很少,多指宅基地邊上私開的荒地。”“而屯田主要是指軍屯,各地衛所開墾的,供官軍俸糧生活。”

“所謂私田,則是以各鄉鎮村統計上報的,分屬於各地鄉紳地主的農田。”

解縉思考了片刻,接著說道:

“現在大明的耕田、耕牛、種子等歸屬權而言,官田屬於朝廷所有,分給藩王、勳貴、軍隊使用。

“而私田則屬於鄉紳地主。”

“鄉鎮主要擁有土地的,除了豪紳地主,還有自耕農,而絕大多數是佃農。”

解縉說得很詳細。

不愧為當代奇才,就連資料都記得一清二楚。

明顯在這方面下過功夫,不僅是隻為賦寫詩詞與對聯,單純的秦淮飄客。

雖然資料記不太清,但對於明朝田稅制度等,深諳歷史的徐欽還是熟知這些的。

此時,他對這位表面上桀傲不馴的解縉,態度也有一些改觀。

朱高煦對大明的土地,田稅制度同樣有所瞭解。

“解先生說得很好,那接下來按朝代區別,簡要分析唐朝、宋朝、元朝三朝,跟現在有什麼區別,由此來理解土地制度改革。”

“殿下,這些微臣來解答。”

太子話聲剛落,楊士奇抱拳起身,搶先開了口。

他的是副閣大學士,風頭不能全由解縉獨佔吧。

“唐太宗貞觀年間,關隴勳貴集團,繼承了自西魏、北周、大隋以來的均田制,適應隋末戰亂後人口銳減的情況。”

“唐朝中後期,藩鎮做大導致安史之亂,朝廷為了減少戰後百姓負擔,進行了兩稅制改革。”

“總體來說,唐朝初期的土地歸朝廷所有,中後期為朝廷、地主和自耕農共有,最後是大地主,名門望族所有。”

“朝廷的田稅制度,也隨著改變。”

“到了宋代,由於疆土動盪與流失,朝廷的中央集權減弱,土地兼併等,土地大幅減少,基本以地主所有為主,自耕農所有為輔。”

“而正是門閥豪族進行土地掠奪與兼併,導致自耕農大量破產。”

“所以,王安石實行了青苗法,試圖從政策上補助自耕農,抑制土地兼併。”

“但是很可惜,王安石面對的是整個門閥權貴階層,觸碰權貴豪族們的利益,最終以失敗告終。”

“至於元代,在座的都很清楚。”

“北元的土地制度實行兩田制,稅收是包稅制,這滿足了蒙元貴族階層的利益。”

“蒙元貴族扒了一層,漢人士大夫們再敲骨吸髓,又扒一層,別說佃農承受不了,就是自耕農階層也被壓榨得無法生存。”

“自耕農階層和佃農等無產階層在無限擴大,飢餓必然會起義造反,這沒什麼好說的。”

聽了楊士奇的這番講解,徐欽同樣認為精彩,實際水平不亞於解縉。

怪不得成為朱瞻基時期的內閣首輔。

“諸位先生,唐宋元三朝的土地制度,我們都已瞭然於心,稅制跟著土地,統稱為田稅制度。”

“陛下要求我等商議出一個永樂朝的田稅制度出來,掘棄均田制和兩田制中的糟粕,進行系統性改良。”

朱高熾停頓下來,喘了口氣,繼續道:

“請諸位先生暢所欲言,不必有顧慮。”

說完,他又咳嗽幾聲。

朱高熾太肥胖,應該是患有‘風溼性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

他稍微用力過猛或者話說多了,都會出現短暫‘缺氧’狀態,得停下來喘口氣。

太子這話一出,現在又是鴉雀無聲,個個面面相覷,一臉懵逼。

想一想也不難理解。

無論是奇才解縉,還是楊士奇,他們都是翰林院主編或編修,對於史料史記中的所有內容都能熟記。

哪怕是冷門內容,犄角旮旯,他們都非常熟悉,可以倒背如流。

但要當場提出實質性的施政綱領,或是有關制度建設,這就勉為其難了。

因為他們七人中,沒有一人是在政務衙門裡待過一年。

這些年頭,他們都在翰林院裡從事文書。

“殿下,微臣先來說兩句,拋磚引玉。”

徐欽深諳此狀況,便主動站起來謙遜道。

“好好,少詹事但說無妨。”

朱高熾心裡也有些數的。

這些學士並沒有實際梳理政務經驗。

但能紙上談兵也成啊。

文淵閣本就是個議政務虛的機構麼。

“諸位學士。”

徐欽當仁不讓,開始了他的演講。

“縱觀近千年以來,歷朝歷代的土地制度演進,尤其是唐宋元三個朝代,剛才兩位大學士講得非常清晰。”

“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的規律。”

“土地決定稅收,有了土地制度再出臺稅收政策,地主與自耕農階層的比例,決定朝廷稅基,也就決定王朝興衰。”

“殿下,臣梳理了一下,認為我朝的土地稅制改革,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大具體政策措施。”

“攤丁入畝,取締徭役,官紳一體納糧當差。”

徐欽將大清王朝雍正年間的改革方案,提前到大明永樂年間來實施。

理由也很簡單,純農業經濟應向半農半工,海洋經濟演進,農業王朝的經驗規律應提速。

先理順土地稅收制度,加強糧食生產和儲存,減少或消除飢餓,增加人口和國力。

對於這三大措施,朱高熾是一臉懵逼。

解縉和楊士奇兩人,更是驚得目瞪口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有一張始皇臉[秦]

我有一張始皇臉[秦]

冰水中的魚
身為寡婦村的未來扛把子,死了一回的李然只想不顧一切的好好活下去,找個貌美聽話的相公,生養幾個小崽兒。 她相信憑藉自己日後無與倫比的大長腿,以及英俊到人神共憤的臉蛋,定能找到好看的相公。畢竟每每看到自己俊美無雙的容顏,自己都會陷入痴迷。 但是因為她那死於造反的渣爹,她只能被迫戴著面具。 直到有一天,一個白麵小郎君無意掀開了他的面具,瞬間露出震驚的神色。 小郎君告訴自己他叫扶蘇,還帶自己去見了他的父親
歷史 連載 2萬字
逼我和離,看到我繼承皇位,你後悔了?

逼我和離,看到我繼承皇位,你後悔了?

燕麥葉
妻子蕭傲玉凱旋歸來,榮耀加身,林徹歡喜相迎,卻不料第一句話,她便提出了和離。 “林徹,如今我乃皇上欽封玲瓏上將,你配不上我了,好聚好散吧。”林徹笑了,四年來的所有付出,換來的卻是這個結果。 他轉身離去,龍歸朝廷,整頓朝綱,誅殺奸佞,國之大昌!蕭傲玉苦苦哀求:“林徹……不,皇上,我錯了,你不是最愛我了嗎,我們回到以前吧……”林徹:“來人,趕出去……”
歷史 連載 1萬字
貴妃娘娘千秋

貴妃娘娘千秋

年年雪在
野心勃勃美豔娘娘vs高深莫測帝王 甜爽型宮鬥,後期專寵。 【文案】 孟緒是忠烈之後,生得面若桃夭、豔光熾盛。 可惜同她有婚約的公子一心愛慕她的妹妹,孟緒主動解了婚約,卻一朝成了貴女中的笑話。 然而,只不到兩月的功夫,竟又傳出孟緒將被禮聘入宮的訊息。 天子風儀,區區官家公子何能及也? 這是誰看不上誰? 當孟緒踏過繁春的御道,走進梁宮的時候,沒有人不為之側目。 所有人都在猜,她究竟為何而來。 連這世間
歷史 完結 1萬字
手藝

手藝

季武長空
總會有一些人,生活在為人不知的地方,做著數千年傳下來的手藝,幾百年如一日,默默無聞......
歷史 連載 3萬字
諜戰魅力在生活詭道里

諜戰魅力在生活詭道里

老筆輕談
諜戰融入點點滴滴生活,是人情世故,是兒女情長,是油鹽醬醋,是刀尖行走,是金錢擺弄,是百人百相。 千金棄筆從戎,英雄將軍斷劍,貪婪贓官吞金……統計局,如同縮小世界,權力,智慧,慾望,博弈。 有欺上瞞下,孤立合群,互相猜忌,左右逢源,提心吊膽。有紙醉金迷,蝶浪蜂狂,鶯欺燕妒,妾姬撒潑……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