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他村的人表情愈發不對,就在這時,突然有人道:“縣令大人來了!”

一時間,都沒人去管金大江了,大家都往前湧,想去看縣令大人。

第79章金家

苟縣令乘坐的船其實是朱前的,這船非常漂亮,裡面佈置得也溫馨,中間的桌上,還點了一個小火爐,煮著茶水。

船上的人除了苟縣令和黎青執以外,還有兩個人,是苟縣令這段時間花錢請的師爺。

大齊縣衙裡,工作人員其實挺多的,光衙役,就分成負責站堂行刑的皂班,負責守衛護送的狀班和負責偵緝密探、巡夜徵稅的快班。

除此之外,還有吏房戶房工房等等,分管縣城裡不同的工作。

苟縣令這樣的縣官幹幾年就會離開,但縣衙裡的那些衙役小吏都是本地人,職務還代代相傳……這些人要是不配合,縣令啥也幹不成。

之前張贇權能在崇城縣呼風喚雨,就因為他跟這些人關係極好,打通了各種關係。

有了這關係,得到的好處是巨大的,比如商會之前的會長明明有上百畝良田,但在官方記錄中,他名下的田地只有幾畝。

在之前很多年裡,他都只要繳幾畝的稅!

在大齊各地,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崇城縣已經算是這類事情比較少的了。

再加上崇城縣相對富裕,因而哪怕有人瞞報田地,上繳的糧稅也沒少過。

苟縣令剛來崇城縣的時候處處受限制,心灰意冷之下,一度打算什麼都不管,但自從設計除掉了張贇權,他心態就變了。

這段時間,他懲治了縣衙裡的一些小吏衙役,敲打了剩下的那些,又花錢僱了一些義官幫忙辦事,甚至僱了兩個師爺。

這兩個師爺都四十來歲的樣子,他們一個算賬特別厲害,一個擅長處理各種雜物,還都有相關工作經驗,苟縣令請他們來崇城縣幫忙,每人每年要給一百兩。

有本事的人,總是不會缺錢的!

黎青執看到他們,就想到了他這身體的原主,他這身體的原主不愛讀書,家裡沒出事之前,原主的目標就是成為某個縣令的師爺。

兩個師爺面對黎青執的時候態度很好,這些在官場混久了的人,是不可能到處得罪人的。

四人在船艙裡煮茶聊天,沒多久就來到了建碼頭的地方。

這種船比較大,上下船需要用到跳板,下人從船上拿出跳板,駕到岸上之後,苟縣令就踏上跳板,來到岸上。

苟縣令剛到崇城縣的時候,因為跳板普遍比較窄船又會晃盪,一度不太敢走,現在卻已經走得極為熟練。

黎青執三人謙讓了一番,那兩個師爺就走在了前面,而黎青執走在最後。

可就算他走在最後,也非常顯眼,岸上等著的人,一眼就看到了他。

黎青執起初低調,是因為當時在崇城縣,苟縣令處處受限制,而他只是個普通人。

他怕自己太高調,會有人對他的家人出手。

但現在情況以及變了。

一來苟縣令已經掌權,二來他之前那麼低調洪暉都恨上了他……他沒必要還像之前一樣小心翼翼。

黎青執抬眼望去,在人群中找廟前村的人。

他視力非常好,先看到了包括朱前在內的,一些他之前參加商會時見過的商人,又看到了一些認識的,正在維持秩序的衙役,然後就看到了廟前村的人。

等等,他岳父大人怎麼在人群裡?

黎青執有些吃驚,打算等下過去問問。

黎青執只是有些吃驚,廟前村的人這會兒,卻已經震驚萬分。

他們沒有看錯吧?跟苟縣令一起從船上下來的,好像是黎青執?

廟前村的村長更是忍不住問金大江:“大江,那是你女婿?”

金大江張了張嘴:“好像是。”

另一個人道:“什麼叫好像是啊!那就是黎青執,那身衣服,他穿過好幾次!”

“對,那就是黎青執。”

“他怎麼跟縣令大人在一起?”

“大江叔,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金大江哪知道是怎麼回事?他兒子女兒都不愛跟他說事。

村裡其他人只是吃驚,姚祖明就是害怕了,原本站在金大江身邊的他彎下腰離開,躲到了人群后。

瞧見這一幕的村裡人:“……”

苟縣令這次過來,是為了拉攏民心。

他起初自己洋洋灑灑寫了幾百字要說的話,但那位幫他管理各種雜事的師爺看過之後,就直說用不上。

最後,他只讓學了幾句崇城縣的方言,這會兒,苟縣令就一邊往前走,一邊反反覆覆說那幾句話:“大家好!我是崇城縣的縣令!這次大家來幹活,我一定讓大家吃好!今天就殺豬給大家吃肉!”

不僅如此,那師爺還準備了一些活豬,當著大家夥兒的面,從船上卸下來。

被徵來的民夫聽到苟縣令的話,看到那些豬,都興奮了,就在這時,還有安排好的人在人群裡喊:“謝謝大人!”

於是人群裡,一聲接著一聲的“謝謝大人”,就這麼響了起來,甚至還有人一下子跪在地上,給苟縣令磕頭。

有人這麼做之後,其他人就都跟著跪倒,一時間,這片空地上跪了許多人。

苟縣令作勢去扶,又聽到這些人喊:“大人你是好官!”

“大人你是好人!”

“青天大老爺!”

……

苟縣令瞧見這樣子,一時間激動不已,都不嫌棄這些人渾身上下髒兮兮了,主動把人拉起來。

黎青執得承認,苟縣令身邊的兩個師爺,是有真本事的。

當然他也有本事。

畢竟縣令親自到碼頭慰問這件事,是他提議的,他還讓朱前找了些託混在人群裡,引導百姓去感謝苟縣令。

民夫有點多,但大家其實不敢靠近苟縣令,秩序也就維持得很好,等苟縣令在人群中走過一圈,這些人也就在衙役的呼喊下站了起來。

但站起來之後,大家還是很激動。

大齊階級固化很嚴重,普通百姓連衙役都怕,縣令在他們心裡,更是高高在上的存在,現在縣太爺來跟他們說話,還說要殺豬給他們吃,這在他們看來,是老了以後可以拿出來

跟孫子反覆說的事情。

廟前村的人就道:“原來縣太爺長這樣!”

“他真是個好官!”

“早知道我就不拿吃的了,中午竟然有肉吃!”……

苟縣令說過話,就去一邊用茅草搭的亭子裡休息去了,黎青執見狀跟苟縣令說了一聲,去找金大江。

以前村裡人都喜歡圍著黎青執說話,但今天,他們卻不太敢靠近。

黎青執朝著他們笑了笑,這才看向金大江:“爹,我有話跟你說。”

黎青執把金大江叫到旁邊,問金大江:“爹,你怎麼來了?你年紀不是過了嗎?”

金大江道:“他們都不願意,我就來了……”

“那一兩銀子,他們給你了?”黎青執覺得金大江應該是為了那一兩銀子來的。

金大江道:“說好要給的,現在還沒給……”

黎青執聞言有點無語。

穿過來幾個月,金家的人黎青執都接觸過,就連那位一個月才回來一次的金大伯,他都見過兩次。

其實這金大伯一家……真要說他們多麼極品,那也沒有,但這一家子吧……他們都有點懶,不愛幹活。

這算不得什麼大事,而且……即便是金柳樹這樣廟前村公認的比較懶的人,放現代其實也還可以。

他並沒有整天在家躺著啥也不幹,農忙會下地,閒了還會去縣城找點活兒幹。

但這是古代農村。

金柳樹幹農活的速度實在慢,還幹一會兒就休息一會兒。

金桑樹金棗樹看到他們大哥活兒幹得少,就不願意多幹活,但金大江不是這樣的,金大江埋頭苦幹。

如此一來,金大江少不得吃虧。

在外人看來,金大海一直在外面掙錢往公中交,金大江一家是沾光得了好處的,但架不住金奶奶是個摳門到見個河蚌殼都要撿回家,一文錢都捨不得花的。

金家很有錢,但他們家一天吃兩頓,除了農忙和過年過節見不著半點葷腥。

就這樣的生活水平,壓根花不著金大伯往公中交的錢。

金大江一家其實沒享受到啥好處,但對金大伯一家來說呢?他們每個月都要往公中交一貫,心裡肯定不舒服,理所當然覺得他們不用幹活。

反正雙方都吃虧。

其實按照黎青執所想,他們家就該早早分家,這樣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了,大家都開心。

但金奶奶不願意分家。

金奶奶還覺得金大伯一家付出多,因為人家往家裡交錢了。

錢是看得見的,而金大江夫婦二十幾年來付出的體力,被她忽視了。

這就跟現代全職帶娃沒收入的人,被某些人認為沒有任何付出一樣。

現在,金家人讓金大江來建碼頭還不給補償,黎青執覺得有點過了。

其實最近,還發生了另一件讓他無語的事情。他們家現在地雖然多,但因為吃飯的人也多的緣故,糧食不太夠吃,之前金小樹提出給錢,他就說不用給錢,把口糧拿過來就行。

但金小樹回家說了之後,金奶奶不願意給,金小樹都打算去買糧食給他了,是他攔著沒讓。

黎青執對金大江道:“爹,你跟我來。”

金大江不知道黎青執要幹什麼,但他下意識地點頭,跟著黎青執往前走,然後就被黎青執帶到了苟縣令面前。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種花家小熙
林峰魂穿太宣九皇子,開局便是生死危機的局面。林峰:這還玩個雞毛,直接寄……嗯? 大兄,你的太子妃竟有這等美貌?那我也不是不能再掙扎一下!不過再怎麼掙扎,似乎也難敵他國的國力過於強盛啊,這……叮,嘎嘎亂殺系統已啟用! 這讓朕如何是好啊!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將門梟虎

將門梟虎

江左俊傑
僱傭兵穿越到大楚國,成為百戶所軍戶吳年。家裡頭窮的叮噹響,還有一個每天被原主暴打的童養媳。 北邊的蒙元人漸漸強盛,頻繁南下劫掠,大楚國朝不保夕。
歷史 連載 359萬字
囚妄

囚妄

止御
大啟三百五十五年——沐景風繼位,號敬淵帝 江湖勢力紛爭,內有亂臣賊子禍亂朝綱,外有強敵虎視眈眈 十五年前一名女嬰被抱到一處山門外 十五年後,臨淵閣有一名喚斷鴻的少女私自下山遊歷尋找自己的身世 剛一下山就意外被捲入一場皇權貴胄以及國家間的紛爭中,在此期間無意中發現自己的族人皆是死於非命 在下山期間情竇初開的息斷鴻對身為祭妡閣閣主兼國師的某個面具男一見鍾情 祭妡閣作為大啟境內最大的山莊,背後勢力連敬淵
歷史 連載 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