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老營的人,劉體純最後的家當了。”

年輕人嘀咕一聲,心裡莫名一陣酸楚。

這些生了白髮的都是鎖彥龍從老木崆帶來的劉部精銳老卒,差不多有一半都是原來的老順軍。

這幫人可以說個個都是死人堆裡爬出來的精兵,戰鬥力十分強,只可惜歲月不饒人,如今平均年齡恐怕都有五十歲,更休說有的老卒甚至是崇禎年間就加入農民軍,擱現在都有六十來歲。

通常,五六十歲的人基本都含飴弄孫過起老年生活了,不可能同年輕人一樣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因為他們的精力和身體已經不允許。

然而這些滿頭白髮的老卒卻依舊和年輕人一樣戰鬥在抗清一線,甚至在關鍵時候還被用作最重要的戰力使用,真不知是歷史的悲哀,還是時代的悲哀,亦或這個民族的悲哀。

沒來由的,年輕人想到了千年前孤懸西域堅守的那幫唐軍白髮老兵。

眼前的這些白髮老卒同千年前在西域堅守的唐軍老兵何其相像!

一個為了大唐最後的榮耀,一個則是為了漢家最後的氣節。

唉。

想到這裡,年輕人再次嘆了口氣,他雖敬佩這些白髮老卒,然卻知道大事已去,天命難違。

眼下距離夔東抗清基地全軍覆沒最多還剩幾個月時間。

這支堅守了十八年的抗清義師,結局註定是壯烈且無比悲慘。

如果年輕人沒有記錯,忠貞營最後的主帥李來亨應該是舉家殉國的。

李來亨的死,被後世史學家定性為“大陸上公開以復明為旗幟的武裝抗清運動結束。”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試問,以彈丸之地如何能對抗擁有整個中國的滿清呢!

就眼下局面,面對十幾萬清軍的重兵圍剿,僅餘不到兩萬人且沒有任何外援和補充的明軍如何堅持下去?

清軍拿人命堆也把明軍堆死了!

明軍死一個,少一個!

清軍死一個,卻能補充無數個!

失敗,是必然的。

沒有任何勝利的希望。

因此,年輕人骨子裡並不排斥投降。

至少,在聽到不少明軍將領陸續率部降清後,他沒有看不起這些人,更加不會痛恨他們,反而覺得他們的選擇或許是對的。

生死麵前,不是所有人都有一顆堅定永恆的心無懼死亡!

選擇生,還是選擇死,本就是人的自由。

沒有人可以剝奪這個自由。

為信仰而死固然值得稱頌,苟延殘喘活著難道一定要橫加指責麼?

今時今日,在這長江三峽地區,明軍已經沒有曙光,有的只是絕望和無底的深淵。

繼續戰鬥下去,只有犧牲。

當然,年輕人自己不會主動選擇投降,因為他也過不了心中那道坎。

所以,他在等待。

等待有人帶他投降。

主動降和被迫降還是有區別的。

雖然結果一樣,卻能讓人的內心好受一些。

也許,這就是遮羞布存在的意義吧。

年輕人叫王五,沒有名字。

隨的義父姓。

王五的義父姓王名德順,順軍的一名掌旅都尉,其在隨李自成圍攻開封時收養的王五。

當時的王五是被餓得只剩皮包骨的父親拿去與人交換的食物。

是謂“易子而食”。

在給了王五父親幾塊餅後,時年兩歲的王五成了王德順的第五個義子。

收義子是農民軍中的一個習俗,因為戰亂出現不少孤兒,為了讓這些孤兒能活下去,也為了給自家留個香火,很多農民軍將領都喜歡收義子。

如大名鼎鼎的晉王李定國就是大西軍首領張獻忠的義子。

同樣,大名鼎鼎的李來亨也是李自成侄兒李過的義子。

王德順不識字,也懶得去想,便沒有給幾個義子取名字,就按年齡分叫王大、王二...

那麼,王五就叫王五。

王德順總共收了七個義子,現在只剩三個。

除王五外,還有個哥哥王四,弟弟王六。

其餘幾個要麼病死,要麼死於清軍襲擊。

王德順本人也在永曆十年隨龍虎將軍高一功進入湖南時,遭到當地土司襲擊,不幸中箭身死。其死後部卒跟了劉體純,時年13歲的王五同兩個兄弟一塊入了劉體純部的孩兒營。

兄弟三人陸續長大後開始在軍中效命,因為是“烈士”子弟,且王德順生前與劉體純甚為要好,因此在其餘蔭下,兄弟三人都被劉體純予以重用,分別擔任不同軍職。

比王五大兩歲的王四擔任了遊擊一職,比王五小一歲的王六則在劉體純的親兵營中任掌旗,王五本人被分配在掛印總兵田守一麾下擔任把總。

把總是明朝的官制,七品,屬於軍隊的基層軍官。

擱從前的順軍則是部總。

這對當時才16歲的王五而言,肯定是一個不錯的起點。

隨後幾年王五就一直跟著田守一征戰,幾年下來也提為千總官。

去年秋天在與清軍戰鬥中,王五帶人成功繞後包抄了一部清軍,斬獲較多,還親手格殺了清軍綠營的一名副將,故被掛印總兵田守一破格提拔為親兵營領隊,另外給了一張永曆朝廷過去頒授的龍邊荊州參將公札。

就是22歲的王五除了是掛印總兵田守一的親兵隊長外,還是大明朝的荊州參將。

不過任誰都知道這個荊州參將壓根是畫的大餅,因為永曆皇帝都叫吳三桂勒死了。

皇上都沒了,這參將算個鳥,誰承認?

實在的是親兵隊長這個職務。

眾所周知將領的親兵營乃是一軍最精銳所在,能任親兵隊長的也必定是將領的心腹,於一軍之中地位十分重要。

王五能當田守一的親兵隊長,足見田對其信重有加。

而田守一併非老順軍出身,此人原是明朝荊州衛的軍官,永曆七年帶人投奔的劉體純,也正是因為田並非老順軍出身,王五一直懷疑他會投降清軍。

真如此的話,王五也不會反對。

田守一在半個月前曾對王五表達過形勢崩壞,他要為弟兄們早做打算的念頭。

當時的王五還是原本的王五,所以聽後只說唯總兵大人是從。

如今的王五卻是取而代之的另一個靈魂,但是對於早做打算這個想法,這個靈魂也是同意的。

這仗,真打不下去了。

現在看來的話,田守一可能忌憚鎖彥龍,所以遲遲不敢下定決心。

同臨國公李來亨齊名的皖國公劉體純,王五是知道的,只前些日子帶兵過來的掛印總兵鎖彥龍,他卻是一無所知,只知此人是劉體純的心腹大將。

不久前曾指揮明軍在陳家坡反擊清軍,可惜那一戰明軍沒能取勝,導致清軍隨後攻佔了明軍重鎮天池寨,由此引得不少劉部將領喪失抵抗信心率部降清,使得本就緊張的局面瞬間惡化。

這次劉體純派鎖彥龍帶老營兵過來接管吳家垣子防務,除了想增加西線的防禦能力擋住清軍外,未必不是提防田守一叛變。

萬一鎖彥龍也是如劉體純、李來亨那般寧死不降的好漢,恐怕吳家垣子定有一場內亂,卻不知道是鎖彥龍先下手,還是田守一先下手。

若田守一真決定降清且要除掉鎖彥龍,作為田的親兵隊長,王五肯定要帶人動手。

一想到這,王五不禁眉頭微皺。

他雖想跟田守一降清,但不意味他要幫田守一除掉鎖彥龍。

畢竟,對於寧死不降的好漢,他還是打心眼裡佩服且推崇的。

所以他絕對不願自己的雙手沾滿抗清義士的鮮血。

可田守一萬一逼他怎麼辦?

不從田守一就意味他要同李來亨他們一樣壯烈殉國!

他卻不想死在這裡。

腦門深鎖的王五真是一臉犯愁,幾番躊躇也是拿不定主意,半響決定還是走一步看一步。

出來就是被尿憋醒的。

一泡長尿後,正準備回屋中繼續睡覺時,不遠處卻傳來守衛的喝斥聲,繼而就見營門處有人影晃動。

今日營門各處值守的是鎖彥龍帶來的老營兵。

未幾,就見值夜的軍官帶著三名滿身是雪的人向主將鎖彥龍住處奔去。

見幾人步伐甚急,似有大事,王五心中頓生疑惑不知發生何事,卻與那值夜的老營軍官不熟悉,因而不便叫住詢問。

站在風雪中遠遠看著,直至幾人身影消失在黑暗中,方搖了搖頭回到屋中。

外面冷得他也受不了。

這間土石共砌的屋子是王五這個掛參將銜親兵隊長的“福利待遇”,比起普通士兵居住的茅草屋雖好不到哪裡去,起碼屋裡不冷,還生有炭火。

只是這屋內住的並非王五一人,還有兩人。

是王五的親兵。

一個叫朱三,是個啞巴。

一個叫萬四,是個獨眼龍。

朱三原先能說話,一次戰鬥中叫清兵的長矛戳中臉頰,打那後舌頭好像就不行,說話阿巴阿巴的,時間久了就被人叫做啞巴了。

萬四的左眼則是叫清兵的箭給射中,整個眼珠子都剜掉了,跟當年李自成差不多。

王五身上也有傷,後背有一道寸長的刀疤,是去年同那清軍綠營副將搏命時受的傷。

朱三和萬四一直坐著,等王五進來後兩人方才重新臥下。

王五睡的一張床,朱三和萬四擠的一張床。

炭爐中燒的不是煤炭,而是朱三制的木炭,味道不嗆人。

見爐中的木炭燒得差不多了,王五便從床下拖出一隻竹筐,從裡面撿了幾塊大的丟在爐中,之後沒有上床睡覺,而是一屁股坐在爐邊小凳上一邊烤著火,一邊想是什麼人深夜冒雪趕來吳家垣子,又是來報的什麼事。

床上的朱三和萬四也是處於半睡半醒間,時不時的抬頭朝炭爐邊的隊長看上兩眼。

王五朝二人擺了擺手,示意沒事讓他們繼續睡。

肚中突然有點餓,王五便從牆角堆放的一堆紅薯中找了塊大個的丟在木炭上烤,待烤得差不多時剛要去拿剝開吃,外面有人低聲叫道:“隊長,田總兵叫我喚你去大堂議事。”

是田守一身邊的貼身親兵。

聞言,王五顧不得那紅薯,趕緊將棉衣穿在身上,帶上佩刀隨外面的親兵前往大堂。

朱三和萬四也第一時間穿好衣服,各自提刀跟在王五後面。

“大堂”不是衙門審案的大堂,而是吳家垣子駐防明軍的議事所,原先可能是當地吳姓人的祠堂。

頂著大雪趕到大堂後,王五就看到裡面來了很多人,有鎖彥龍帶來的老營軍官,也有田守一手下的軍官,另外掛印總兵胡君貴、副將王之禮、趙德安等人都在。

細細又看了下,都是各總兵手下的重要將領。

兩盞燈籠掛在大堂上面的房樑上,由於風大,吹得燈籠在樑上時高時低的。

田守一正在同鎖彥龍低聲說話,看到王五過來微微點頭讓他先站在一邊,繼而朝一眾正困惑為何深夜召集軍議的軍官們道:“剛收到訊息,老木崆那邊出事了。”

“出什麼事了?!”

眾軍官都是大驚,因為老木崆可是劉帥的駐地!

王五也是心中一凜,老木崆是劉體純最後的重要據點,甚至可以說是劉體純的老巢,那裡一旦出事便意味劉部指揮首腦被端,如此吳家垣子這邊的明軍就真是群龍無首,要麼就此潰散,要麼就是紛紛降清了。

沒別的懸念。

田守一沒有讓眾人多等,直接說是總兵田橫、萬和暗地裡同清軍勾結在老木崆作亂。

一聽是田橫和萬和作亂,副將俞國華又氣又怒,趕緊朝主將鎖彥龍道:“請鎖鎮下令,末將這就帶人去救劉帥,把田橫和萬和這兩個龜兒子大卸八塊!”

其餘軍官見狀也是紛紛怒吼要帶兵去老木崆平亂,大堂內眾明軍將領皆是憤怒,有家眷在老木崆的更是急得額頭滲出冷汗。

王五並沒有出聲,雖然他的義弟王六就在老木崆。

他只是不動聲色看著田守一,因為他發現這位田總兵在眾將咆哮要去平亂時,眼神似乎有些不對。

不由想到是不是老木崆生亂的訊息促使田守一拿定主意要投清了?

這時,卻見那跟鐵塔般似的鎖鎮鎖彥龍忽然抬手示意眾人安靜,之後緩緩掃視一眾焦慮不安的軍官,沉聲說道:

“劉帥那邊多半已經遇難,這會去救已經來不及了,事到如今,本鎮同田總兵再三商議,為諸位兄弟將來考慮,決定天一亮就派人前往清營奉表。”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是卷王穿越者的廢物對照組

我是卷王穿越者的廢物對照組

若星若辰
【恐同笨蛋美人vs陰暗瘋批卷王,雙穿,晚12點更】 時書一頭悶黑從現代身穿到落後古代,為了活命,他在一個村莊每天干農活掃雞屎餵豬餵牛,兢兢業業,花三個月終於完美融入古代生活。 他覺得自己實在太牛逼了!卻在河岸旁打豬草時不慎衝撞梁王儀仗隊,直接被拉去砍頭。 時書:“?” 時書:“操!” 時書:“這該死的封建社會啊啊啊!” 就在他滿腔悲鳴張嘴亂罵時,梁王世子身旁一位衣著華貴俊逸出塵的男子出列,沉靜打量
歷史 完結 3萬字
穿越戰國之今川不息

穿越戰國之今川不息

扶搖微影
《穿越戰國之今川不息》是以今川義元為主角的日本戰國穿越小說,時間線從花倉之亂(1536)開始,鍾愛今川家的作者想寫這本書已經很久了。 本作是全新獨立的故事和主角,沒有讀過前作也絲毫不影響閱讀(就像jojo各部都是獨立的一樣),當然讀過前作的老書友們可以發現一些作為福利的彩蛋!
歷史 連載 117萬字
侯門主母反殺日常

侯門主母反殺日常

三尺錦書
洞房之夜,入洞房的卻不是新郎。 事情是怎麼發生了,陸輕染不知道,但隱約她知道自己掉進了一個巨大的陰謀中。 不久後,她發現自己懷孕了。 婆家罵她厚顏無恥,偷偷給她下毒。 好在她天生嗅覺靈敏,能辨識毒物,才得以保全自己和腹中孩子。 她還有孃家,以為父母會給她做主,結果他們卻將妹妹嫁給了她夫君。 “為了國公府和侯府的體面,你只有這一條路能走。” 親孃丟給她一條白綾,逼她自懸。 “憑什麼?” 我為你們著想
歷史 完結 0萬字
我與劉秀二分天下

我與劉秀二分天下

檸月如雪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法外狂徒張三一朝穿越到昆陽戰場,一見劉秀誤終身!
歷史 連載 4萬字
破鏡重圓文女主不想he

破鏡重圓文女主不想he

東家寧
【破鏡不重圓,換男主!】 我與季烆成親那日,文喜送來了求救信。 “嫋嫋,文喜危在旦夕。” 沉默許久,季烆說,“我得去救她。” 文喜不是季烆的朋友,也不是他的親人,更不是他的愛人,準確的說還是他憎惡厭恨之人。 十年前,為了救人,我重傷昏迷,一睡不醒。 文喜就是我救的那個人。 若非出了這場意外,我與季烆早該成了婚。 因此,季烆恨極了她。 “今日是你我結侶大典,五州四海有名有姓的人物皆已入席。季烆,你若
歷史 連載 8萬字
大明:抬棺死諫,朱棣被我氣瘋了

大明:抬棺死諫,朱棣被我氣瘋了

長鯨歸海
穿越大明朝,有個遠方親戚是當世大儒,家裡人託關係把自己送到親戚門下,希望能在他手下混口飯吃。 不料剛到京城,得知親戚姓方,北面的燕王正打著靖難的旗幟,兵臨城下,建文帝自焚而亡,掰著指頭算,我就是十族之一。 好傢伙,福是一點沒享到,罪要一起遭。在即將同方孝孺一起被誅的關鍵時刻,鄭均覺醒歷史詞條,只要滿足詞條要求,延長國運,便可獲得獎勵。 於是,鄭均選擇開啟噴子的一生!犯顏直諫,仗義執言,直抒數般罪責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