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川錦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此歷史上對於秦始皇焚書的認識多有誇大和抹黑嫌疑,秦始皇的“焚書”並非“燒盡天下書。”
“劉大魁作《焚書辨》寫到,項羽“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說明了咸陽宮中收藏的官方典籍在項羽的暴行下被付之一炬,而當時漢朝並未就此指責項羽“焚書”,卻大肆批鬥秦始皇“焚書”之舉,多麼荒唐。”
“一位近現代的文學家就曾評價過,“秦始皇實在冤枉得很,他的吃虧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幫閒們都替新主子去講他的壞話了。”
“秦始皇燒過書,燒書是為了統一思想,但他沒有燒掉農書和醫書。”
“他收羅許多別國的客卿,並不專重秦的思想,倒是博採各種的思想的。”
“再來說“坑儒”應是西漢文人出於對秦始皇的憤怒而強加給他的不實之詞。”
“秦始皇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12年,侯生、盧生、韓眾等為首的方士們,因為沒找到仙人仙藥,所以只能逃亡,秦始皇不滿,坑殺這批人。”
“這群方士說白了就是一群坑蒙拐騙之徒,再加上當時的始皇想要長生不老,那在這方面耗費的財力可不少。”
“這群人就是因為盧生、韓眾等人沒找到仙藥,害怕被處罰所以逃跑。”
“而秦始皇認為,這些人花費了自己很多錢財物力,不打招呼就跑,還說自己不好,所以更要處罰。”
“後面這群人被抓住了,這些人又互相告發,牽連了460多人,於是全部坑殺。”
“魏晉時期,偽書《古文尚書》中有說:“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這一說法被後來歷朝歷代的文人名士廣泛引用,寫下了我們對秦始皇暴虐殘酷印象的註腳。”
“當史記是嬴者記載的時候,這份歷史已經不能相信了。”
“其實,奇妙的還有,這場事件中,幾名主要人物盧生、侯生、韓眾、徐芾等人,都沒被殺,尤其是徐芾(徐福),他還在為秦始皇找仙藥。”
““坑儒”事件兩年後,秦始皇還去了琅琊臺,親自下海乘船射大魚,為徐福清除尋仙道路上的障礙。”
“還有就是秦始皇已經給諸生定了罪名是“妖言”,這是秦代律法中有的罪名,處罰方式是腰斬。”
“按說腰斬就行了,何必坑殺?要知道,秦法律中可沒有坑殺的處刑方式。”
“稍晚於司馬遷的楊雄,是西漢末年的文人,王莽篡漢時,他曾寫過一篇《劇秦美新》給王莽。”
“主要是批評秦朝之惡,誇讚新朝之美,裡面批評了秦始皇很多,說“消滅古文”“燒書”“改制度軌量”等,唯獨沒有說“坑儒”。”
“要知道楊雄博覽群書,無所不讀,並且曾“校書天祿閣”,是可以讀到皇家收藏的天下之書的,他怎麼沒看到“坑儒”?”
“這是不是能說明,至少到西漢末期,還沒有“坑儒”事件?”
“《漢書儒林傳》中說的是“秦始皇兼併天下,燔詩書,殺術士”。
等到《漢書五行志》中卻說“遂自賢聖,燔詩書,坑儒士”。
至於《漢書地理志》則把“燔書坑儒”連說,“焚書坑儒”至此才出現。”
“這個“坑儒”應該是東漢才出現的。”
“《漢書》作者是班固,他是明言秦始皇是呂不韋的私生子的第一人,也是直接稱秦始皇的名字為“呂政”的第一人,對秦始皇的成見相當大。”
“這樣的一個小黑子,你們覺得他會寫秦始皇的好。”
“至於後來的文人,說的更誇張,有人乾脆說秦始皇把七百儒生騙去看瓜,然後預先讓人設定好機關,等這批儒生到了後,觸發機關,陷入坑中,就這樣被活埋了。”
“秦始皇殺人還要提前埋伏?設定機關?開什麼玩笑?”
“可以肯定的是,秦始皇當年即便坑殺人,也是460餘術士,是欺騙了他金錢和感情的人,而不是什麼儒生,至少這一方面,秦始皇被冤枉了。”
楊堅:普通人被騙都會勃然大怒,何況秦始皇?
李世民:這些方士,憑著一張嘴,長年亂吹鬍侃,事實卻是不死仙藥求不到,蓬萊仙山找不著,我們這些皇帝居然還都相信這些。”
徐皇后:那當時能把這群方術士放了,就能看出秦始皇對於長生不老的慾望。
朱棣:唉!這些方士不是不識字的草包,我們更不能罵秦始皇把天下讀書人都抓來殺掉,這樣以訛傳訛,我懷疑我大明也可能被誇大其詞了。
范仲淹:我們這群人也是被騙的,很多人都沒有認清,秦始皇殺害的,不是整天吟詩誦經的文人雅士,不是整天關在書房專研學問、研讀孔孟學說的知識分子,而是口誦孔子學說,編造神仙、宣傳封建迷信,一心想矇騙他人,獲取富貴的一群方士,有些思想已經深入骨子裡的,真是可笑!”
朱元璋:勝利者編寫歷史,哈哈!
“最後就說一下長生不老這事,我真的想說,你們古人是不是很早以前真的有長生不老或者成仙的。”
“這長生不老就好像一種你們古人的傳承。”
“或者我大膽一點,當時的“焚書”是不是有些書籍不能現世?”
秦始皇:咳咳咳咳!
康熙:哪有哪有!張姑娘你是想多了,這肯定是我們權利擁有了,到老了,有點不想放手了。
李世民:真的有點想多了,我們也是老了真的昏了頭。
張言希覺得有點不對勁,難道還真有?算了算了,有可能是她真想多了。
“上到秦始皇,再到後代無數皇帝,有多少都在為煉製仙丹時暴卒?”
“遠的不說,近一點明代的紅丸案、清代雍正帝的暴卒都和求長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個問題我講過太多次了,真的是跟一個傳統一樣,各朝都有,我自己都說的不想說了?”
“求長生、飛昇、成仙……這可以說是整個民族文化裡幾千年一脈相承的基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