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火之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楚禎知道,朱元璋不只是嘴上說狠話,他是真會殺得人頭滾滾。

但,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卻不會因此就能成功實行。

李清照若有所思:“募役法與方田均稅法合併,大約就是攤丁入畝……半山公的變法,終究是有用的。”

“對!”楚禎說道:“從唐朝租佣調製發展到兩稅法,到大宋朝的募役、方田,再到一條鞭法,最後是攤丁入畝,稅收的總體發展趨勢是,以金錢取代實物,從名目繁多的稅收、徭役、雜役到簡單的按照田畝收取稅賦。

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藏匿田畝的富戶交稅,讓貧戶能活下去,簡單理解為殺富濟貧。”

一句殺富濟貧,讓在場三人為之側目。

林黛玉纖手摸了摸自己白皙的脖頸,涼颼颼的。

她雖未看過這些雜書,但也知道喊劫富濟貧、替天行道這類口號的,類似楚大爺這樣的土匪們,就愛殺她這種官宦之家,搶她這種官家小姐去當……

黛玉不禁看他一眼,只覺這土匪長相一點也不兇悍,反而溫潤似春風,宛若謫仙人。

“楚郎君說的真好!”

李清照衝楚禎笑。

林黛玉也覺得好。

“俺又豈能不知收錢比收谷好?”

朱元璋冷哼了一聲,“但你們怕是不知道,在夏秋收稅的時候,將米糧絲絹換成銀子,光這一步,就得讓多少百姓傾家蕩產?”

唐以前,百姓交稅都是繳納實物。

唐以後,有時實物有時金錢,即便是近現代,以前的農業稅也都是直接繳納糧食。

但現代運輸糧食便宜,和古代又不一樣。

“以銀納稅比以實物納稅運輸輕便,能減少徭役。”

楚禎說道,“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是發展趨勢,人能跑,地不能跑,攤丁入畝後,國家能從田地獲得相對穩定的稅收,從宗室與官紳地主手中收回賦稅。

而且攤丁入畝能促進人口增長,填補明朝北方空缺。”

“宗室本就不直接對土地收稅,是官員收取再給他們的。”

朱元璋更正楚禎的說法。

“不用說稅,只說世襲罔替的祖訓不改,任憑你把攤丁入畝玩出花也沒用,官紳一體化納糧更是無從說起。”

楚禎看了胡惟庸的政策,裡面就沒有對宗室的限制,在朱元璋心裡,他那些兒孫就是他的逆鱗。

果然,一提到兒子和孫子,朱元璋就黑了臉,說:“朕打下的江山,還不能保子孫後代富貴?!豈有這種道理!”

“是你打下的江山嗎?”

“不是朕,難道還是你?”

“不是我,也不是你,是華夏百姓拿起鋤頭鐮刀,跟在各路起義軍身後,連同你朱元璋一起,才把蒙元趕回北方!因為伱手段強,能打仗,各路豪強紛紛倒戈,百姓追隨你,所以你能當上天下之主!”

不看他什麼表情,楚禎再說:“你領導了起義,坐了江山不假,但天下百姓也有功勞!”

“朕何曾虧待百姓?!朕輕徭薄賦豈是假的?!”

朱元璋冷冷看來。

林黛玉張嘴欲言,她看過史書,知道明太祖的手段。

“但你的世襲罔替,就是要天下百姓在兩百年後養你朱家百萬人!但你要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天下百姓能養朱家,等你大明朝滅亡時,同樣能殺你朱家!!”

楚禎也沒有絲毫客氣,直戳朱元璋心肝肺。

兒孫世襲罔替,是朱元璋心裡除了皇后與太子外,最敏感的地方。

更何況現在楚禎直白的說,殺他朱家子子孫孫!

換做在大明朝,任何敢說這話的人,都必死無疑。

即使是在這裡,朱元璋也是怒火猛烈,黝黑有威儀的臉上發紅。

李清照一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在大宋朝,誰敢惹官家如此生氣?

更何況如今楚郎君惹怒的,是收復了幽雲十六州的雄主,大明洪武帝。

“當然,你也不用為朱家子孫被殺而生氣。”楚禎說道。

“朕豈能不氣?!”

朱元璋幾欲指著他鼻子罵。

“王朝破滅時,哪家宗室不是被屠戮乾淨?”

“……”

朱元璋對此沒話說了。

楚禎又說道:“你世襲罔替,讓所有朱家子孫都世代領俸銀,等王朝破滅時,他們反而受了這無妄之災,要知道,朝廷早就沒銀子發給他們了!”

“朕反而害了子孫?!”

朱元璋氣極反笑。

“某種程度上,是。”

楚禎淡定的看了他一眼,“你分封諸藩,讓他們領兵守衛邊疆,道理上沒錯。”

朱元璋臉色稍霽。

“但你沒有想過以後。”

楚禎說道:“你當皇帝,藩王都是你兒子,你當然就放心無比。但之後呢?

朱允炆我就不說了,也不說朱標,就說隨便一個明朝第五任以後的皇帝,他當皇帝后,面對一群都不知道怎麼喊的親戚,看著他們在邊疆手握重兵,‘節制沿邊士馬’,‘統塞上城九十,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朝廷還要給他們稅賦,用錢幫他們養兵。

哪個皇帝看了不膽顫心驚,能忍得住削藩的念頭?”

“怎麼叫不知怎麼喊的親戚?都是我朱家子孫後代!”

朱元璋再次反駁。

“那是你朱元璋的子孫,不是五代皇帝的子孫。”

楚禎喝了一口茶,“你自己想一下,你爹的爺爺的三叔的曾孫子,在你大明朝邊疆擁軍十萬,你從小到大都沒見過他,哦,見過一面,就是登基的時候,就見這一面,你能放下心把軍隊交給他?”

朱元璋:“……”

他無言以對。

想了半日,問:“朱允炆怎麼削藩的?”

“他把你兒子削為庶民。”

“他孃的。”

朱元璋想罵都沒力氣罵。

他給兒子封藩王,讓他們世襲罔替,子孫都享榮華富貴。

結果他選的大明下一任皇帝,上來就把他兒子貶為庶民。

這才二世皇帝,他都不敢想以後的大明皇帝會怎麼樣對藩王。

“所以!”

楚禎下結論:“古語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不是沒有道理。”

“語出孟子·離婁~”李清照笑盈盈的幫楚禎補充。

這句典楚郎君用得不太對,但她當然不會說出來。

“姐姐真是博學多才。”

林黛玉笑道,李清照衝她一笑,沒去她那邊,繼續留在楚禎身旁。

兩個女孩子說完話,朱元璋又沉思了好一會,才開口問:

“你說的百萬宗室人口是假的吧?怎麼會那麼多?”

“……”

楚禎給了他一個無語的眼神,“你真該學一下數學,就是算術、算學,一代人平均生五個孩子,十代人之後,你算一下有多少個親王、郡王外加各種鎮國、輔國將軍。我這還沒算你封的二十四個親王。”

“朕有二十五個兒子?!”

朱元璋不用算,就知道自己算不出來,所以他關心自己還會有七個兒子誕生。

林黛玉本想算一下,但發現兒子生兒子,孫子又生兒子,一代代的生下去,全都被封為將軍,數量之大已經遠超她的心算能力。

“我算不出來。”李清照也放棄了。

“那就算最簡單的。”

楚禎說道:“粗略計算,明朝共封了六十個親王,一千個郡王,外加五十萬宗室,按鎮國中尉來算,每年要花多少糧食。”

“……”

朱元璋納悶的問道:“真有那麼多宗室?!”

五十萬宗室,每年給糧一百石都養不起,別說給糧五百了。

“具體數字不詳,但明朝中期以後,給宗室的錢就成為了定額,因為實在養不起。

又因為祖訓,且被朱棣削了藩,他們不能去工作,只能窮著。

許多貧窮朱家子弟,只能去要飯,或者叛逃蒙古,又或者主動偷盜,因為進牢房反而有一口飯吃,以致於有朱家宗室每到逢年過節就把寶鈔燒給太祖皇帝,一邊燒一邊罵,讓太祖在陰間花寶鈔。”

“別罵了,朕…改!!”

楚禎辛辣諷刺的話,讓朱元璋寒芒在背,彷彿是在被後世朱家子孫一邊燒紙錢一邊罵,只能咬著牙快些做出決定,制止住楚禎說出那些史書上的事。

改,必須改,改掉世襲罔替!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滿朝奸佞,朕殺個不過分吧!

滿朝奸佞,朕殺個不過分吧!

愛喝奶的阿拉斯加
一朝穿越,姜秋鹿穿越大夏痴傻皇帝。內有容妃後宮專權,異姓王把持朝廷。 外有異族逼宮和親,喪權辱國!姜秋鹿怒了!上容妃,打臉異姓王,怒掌突厥人。
歷史 連載 124萬字
第一權臣

第一權臣

皇家大芒果
“匡國家於危難、安社稷於狂瀾、立幼帝於襁褓,雖古聖人何以加此!”——《後夏書·夏景昀傳》 “高陽權謀如淵,料事如神,英雄之才蓋世......光輔南朝幼帝,四海咸寧......屹然如山。”——《梁書·元帝紀》 “一個臣子,掌握軍政大權,讓天下人只知有相不知有帝,跋扈囂張,枉顧人臣禮節,簡直大逆不道!”——夏朝大儒鄭天煜 “善哉,使我得此人輔佐,豈有今日之勞乎!”——後世某皇帝 “大丈夫行事當如夏高陽
歷史 連載 149萬字
病美人被迫替嫁後

病美人被迫替嫁後

一叢音
【已完結,下本寫《渡魂》。】 楚召淮,六親緣淺、病骨支離,國師曾為其卜算,十八歲那年會有一劫,渡過便可一世順遂。 剛過十八歲生辰,他被家中當成棄子,設計替嫁給京城人人畏懼的煞神送死。 ——傳聞煞神姬恂在戰場受了重傷,瘋病發作時殺人如麻。 楚召淮:“……” 好在煞神也命不久矣,只要熬到他油盡燈枯就可渡過此劫。 楚召淮求神拜佛,一心祈求姬恂快點昇天、早登極樂。 護國寺求籤“王爺身體安康”,求到下下籤。
歷史 完結 1萬字
穿成反派的黑心孃親後

穿成反派的黑心孃親後

蘭喬木
【全文完結!放心可宰】 【下本寫專欄預收《我在修真界含淚當海王》,求收藏~】 本文簡介:謝挽幽穿書了,穿成了仙俠文中未來反派的惡毒孃親。 按照劇情,她本是劍宗的萬人嫌小師妹,不僅覬覦師尊、騷擾師兄,還妄圖對佛子下手,最後為一個渣男叛出師門,結果被渣男所騙,不僅修為大跌,還因他人陷害跟魔尊滾在了一起,懷了魔尊的崽,也就是未來反派。 而她對幼年期反派非打即罵,最後幼年反派黑化反殺,不僅她落得了悽慘下場
歷史 完結 14萬字
[HP哈覺觀影體]穿越少女的社死現場

[HP哈覺觀影體]穿越少女的社死現場

竟然有人
【緣更】 1993年,神奇的幕布毫無徵兆地出現在霍格沃茨禮堂的天花板上,給那年的他們上演,在HPMA時代上學的重生之人的故事。 …… “只有永恆不變的愛,才會使巫師的守護神變成所愛之人的守護神。” “這就是,斯萊特林式的告白。” 2002年,禁林——巨蛛巢穴。一年級的水月.李久久地凝視著迴響之湖給自己的獎勵【金斯內普】迴響的記憶片段,對一旁同樣怔然地盯著空中輕盈跳躍的銀色牝鹿的布萊德如此說道。 1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秦逮捕方士,關我煉氣士什麼事

大秦逮捕方士,關我煉氣士什麼事

雨中城市
成為先秦唯一仙。山中避世無歲月,悟道修行也算自在。為了煉丹,使用術法驅使萬靈野獸採來靈草。 作為回報,山中也時常真經迴盪,為萬靈講道。直到某日,咸陽朝堂上有大臣勸諫,遂,始皇下令屠盡天下方士,蒙恬率領官兵一路緝捕,卻在途徑一處大山時意外撞見了奇異的一幕……
歷史 連載 8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