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門十一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席話說得滿朝文武人人歎服,問得國王瞠目結舌。

愛幼王想了想反問道:"難道能解開三道難題者也算不得智者!?這嘴上無毛的後生已過天命之年不成?"

阿蠻冷笑一聲說:"烏龜吃螢火蟲,各人一里。如果本人猜得不錯的話,他家中一定供養了一位六旬以上的老人,而且會唱《養老難》的歌兒。不然的話,像他這麼大一點年紀,絕不可能懂得那麼多道理"。說完,竟拂袖而去。

阿蠻剛出皇宮大門,李老三馬上跪在地上口稱:"大王恕罪!"愛幼王說:"你為國家解除了危難,為孤王挽回了面子,理當封賞,何罪之有?"

李老三把前因後果一說,在場者無不驚得目瞪口呆。

這位李老三並非普通百姓,而是前任禮部尚書李大人的三公子。十年前的一天上午,李尚書把三個兒子都叫到身邊,問:"你們說為父一向待你兒女如何?"三個兒子都異口同聲地說:"父親待孩兒如心肝寶貝!"

"既然如此,你們來世將如何報答為父呢?"

老大說:"下世我要變頭牛,讓你趕著耕田耙地,做最重的活,吃最差的草料,也不叫苦叫累,以此報答父親克己待兒的恩德。"

老二說:"父親一個心腸這麼好,來世一定能當大官,孩兒我願變成一匹駿馬,食草銜環以報您老人家的養育之恩。"

李大人聽後高興地說:"你們都是我的孝順兒子。"

李老三不以為然地說:"父親如果真有來世的話,你就投胎做我的兒子吧。"

李大人氣得滿臉通紅:"你這是什麼話,難道為父對你不好麼?"

老三"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說:"不!父親您誤會了,正因為今世你做我的父親,待我這麼好,再過兩年我們卻要吃你的肉,或者將你活活餓死,這樣太不公平。如果您下世做我兒子,我要像您對待我那樣對待您,等我老了您再像今世我對待您那樣對待我,孩兒的心靈才能得到一點慰藉。"

李大人聽完兒子的話,激動得熱淚盈眶,連忙將他扶起來,父子二人抱頭痛哭了一場。老三當即發誓:"孩子甘冒死罪也要讓父親舒舒服服地安度晚年。"

兩年以後,李尚書滿了六十花甲,萬歲賞他回尚書府餓死。李老三把父親藏進一間事先準備好的地下室內,每天偷偷地送飯,送茶,送水。為了不連累哥嫂,在父親回府的當天就與他們分了家。

李老三除了有地下室的那間房子外,把其餘的財產房舍都讓給了哥嫂。

十天以後,他將一具用熟食做成的假屍體送進了山林,並且很快被野獸吃光了。到目前為止,老尚書已經在地下室度過了八個春秋,在三兒子的精心照料下,他身體仍然十分強健。這本來是件喜事,老尚書卻為這件事犯了愁。

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牆。他覺得自己活得時間越長,兒子為自己承擔的風險就越大。

三天前的早晨,當李老三給父親送早飯時,李大人發現兒子滿面愁容,便問他有什麼心事。

李老三說:"今天一大早孩子們上街去買早點時,發現許多人圍在一起看什麼東西,擠上前一看竟是皇榜。"

老尚書一邊吃飯,一邊聽兒子講那皇榜的內容和前因後果,飯吃完了,那解開三道難題的辦法也有了,這才勸兒子去"試試看"。

當天,李老三按照父親的指點,做了一些必要的準備。

今天一大早,他便信心十足地去揭了招賢榜。

他並未指望招什麼駙馬,僅僅是出於一種為國分憂,為民解難,為愛幼王爭回一點面子的目的才這樣做的。

沒想到,不僅自己的"隱私"被那獅子國的使臣一眼看破,還連累愛幼王和文武百官受了一場悶氣。

李老三見事已至此,只好說出了真情,請愛幼王定罪。

愛幼王聽到這裡,忍不住大吼一聲說:"氣煞寡人也!"說完雙手抱頭,沉默不語了。

刑部尚書王大人見愛幼王龍顏大怒,立即下令:"將這欺君罔上的小人推出斬首示眾!"

金童看到這裡,一股無名火直衝腦門,恨不得噴出三昧真火,將那皇宮燒個精光。還沒來得及噴火,早有一塊石頭"咚"的一聲掉在面前。

他撿起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兩句話:第一句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第二句是:性急吃不得熱粥。

金童以為又是白鶴仙子在提醒自己,可是抬頭一看,竟是觀音娘娘在半空中向自己招手,這才意識到所謂獅子國的使臣不過是觀音娘娘的化身,一股莫名其妙的力量不僅迫使他迅速平息了無名火,而且立即產生了一種"袖手黃河岸,得意看翻船"的心理。

觀音娘娘與金童打賭之後,並沒有急於投胎,她首先變成一位老太婆一邊在愛幼國的城鄉之間討飯,一邊查訪他們不供養老人的原因。

查來查去,發現他們首先缺少糧食。

一斗田只能收百把斤稻穀,十畝也難收一千斤麥子。

為了活命,人們主要靠吃觀音土和老年人的肉為生。這是其一。

其二,是他們不懂得什麼是尊敬老人,以為把父母關在地窖裡餓死之後,拋到荒郊野外去讓烏鴉、野狗吃就算是最大的孝敬。

理由是既沒吃父母的肉,還讓他們享受了"天葬",不是孝子誰能做到。

再就是國家《法典》有明文規定,六十歲以上的老人,要麼殺而食之,要麼關進地窖。有不遵《法典》者,是朝廷命官要追究欺君之罪,是庶民百姓當就地正法。

對於這件事,除了法律保障之外,還有《老難養》的國歌為證。

觀音娘娘首先針對國歌編了個《移難養》的民謠。

兒難養,養兒難,個個養兒都一般。

分娩時,生死線,恰似地府走一遭。

生來不會吃茶飯,怕兒熱來怕兒寒。

屎尿常把衣被溼,爹孃睡溼兒睡幹。

觀音娘娘一邊傳唱《移難養》一邊設法提高愛幼國的五穀產量。

這年夏天,她變成一位逃荒要飯的老太婆,一邊唱著《移難養》一邊要飯。

沒走多遠,就有一位背飯桶的老媽媽被她的歌聲吸引住了,放下飯桶問道:"老婆婆,您這歌兒是哪裡學來的?怎麼唱的跟我想的一個樣呢?"

觀音娘娘神秘地說:"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不與談。這歌是一位神仙在夢中教給我的。神仙說愛幼國的世道也該變變了,不能光愛幼不尊老……"

她倆越說越投機,老媽媽硬要觀音娘娘把《養兒難》教給她。觀音娘娘說:"我三天沒吃沒喝了,哪有氣力教你唱歌呢。"老媽媽說:"你教我唱《養兒難》,我給你添飯。"

結果歌教會了,一頓飯也吃完了。

那老媽媽不僅不後悔反而說:"一頓飯換這麼一首好歌兒值得!"

觀音娘娘說:"難得你這麼好的知音,難得你這麼好的良心。為了感謝你,我教你一個辦法,包你一畝田每年打一百擔谷。"

老媽媽說,“一年能打五十擔就不錯,先前還不足三五擔呢。”

"好,就依你說的五十擔吧。"觀音指著自己剛才坐著吃飯的那塊石頭,又說:"以後每年插秧前,你每天送這塊石頭大的一堆肥,只要連送七天,全部上到田裡後再來個三犁四耙,然後栽秧。秧插了下去再薅七次草,包你年年都能打五十擔。"

老媽媽半信半疑地聽著,突然發現那老婆婆不見了,那塊石頭也長得像一座小山似的。老媽媽趕快把這件怪事告訴自己的兒媳們。

她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照辦了,那年的稻穗兒長得像狗尾巴似的,人人見了人人誇。到了秋後打下來用鬥一量,不多不少正好五十擔。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亮劍:戰神

亮劍:戰神

巧雲
穿越到亮劍成為戰神的故事
歷史 連載 3萬字
三鞭打散父子情,請陛下稱太子

三鞭打散父子情,請陛下稱太子

請你吃大面
李二三鞭打散父子情。從此父子只有職務! “請陛下稱太子!”李承乾發出怒吼。太子,國之儲君,帝國接班人,大唐二號人物,其本身就是權力的象徵。 李承乾站到臺前,光明正大行使太子權力。李二:“真當我不敢廢了你?”李承乾:“廢太子旨意一到,本宮即刻前往母親陵前自盡,絕不猶豫!”
歷史 連載 4萬字
異域將軍的傳奇一生

異域將軍的傳奇一生

那年秋風知落葉
我是一個將軍,可惜,我只是這異域之地一名罪惡昭著的將軍!是前半生的經歷造就我後半生的罪惡,我親愛的爹孃、姐姐、最愛的青梅竹馬都是失去了,我怨上天的不公,但我無法改變,為了活命,為了身存,只能逃避到異國他鄉。 在這異國他鄉,我實現了將軍夢,過去的仇恨一度讓我失去了自我,讓我走錯了路,但我骨子裡的真善美是不會丟失的!
歷史 連載 0萬字
被抄家流放後,我和族中女眷養兵百萬!

被抄家流放後,我和族中女眷養兵百萬!

長青湖
張梁穿越了,成為了大乾王朝武國公府的小公子。可惜他還沒開始享受,就被皇帝陷害,以造反罪名抄了家,父兄全部被暗殺。 而他和幾位剛入門的嫂嫂也將被一起被流放。來到了貧瘠的流放之地後,張梁開始奮發圖強。 “好好好,狗皇帝,既然你說我造反,那我就造給你看!”
歷史 連載 5萬字
農婦修仙日常

農婦修仙日常

閒時聽雨
成親沒幾日,柳芸香和丈夫梁青山,就被公婆以分家為由掃地出門。 夫妻二人只分到兩畝薄田並一袋糧食,為了度過嚴冬,不得已冒險進深山。 誰知卻意外撿到仙家寶貝——芥子空間。 一窮二白的小夫妻,從此開始了努力種田、悄悄修仙的日子。 *** 許多年後,修真界開了間奇珍異果小鋪,店主是名女修,性情恬靜,溫和可親。 據說她曾是凡人農婦,機緣巧合踏上修行之路。 眼高於頂的修士們不以為然:“真是胡鬧,區區農婦也配談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