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文華殿。

當天下午有東宮宣講,諸多翰林院官員皆都在列,朱厚照作為唯一的學生,卻聽得很不專心,不時回頭往宮門口看去。

到太子冼馬王鏊開講時,所講的是《孟子義》,沒等講幾句,外面就幾次有內侍太監跑進來,打斷他的宣講,而每次王鏊都是等人跟朱厚照說完了,朱厚照把頭轉回來,才重新開講。

終於當劉瑾再一次進來時,王鏊忍不住了。

王鏊道:“太子殿下,如今您已出閣講學,應當以學業為重。臣等方不負聖恩。”

朱厚照不耐煩道:“本宮跟人談事,影響到你們了嗎?”

說完,那邊劉瑾再湊上去,把話說了,朱厚照直接原地蹦起來:“好他個戴義,敢跟本宮玩心機,故意讓人不走東華門是吧?回頭見了他,直接抓回來打一頓。”

聽了這話,王鏊瞬間感覺到太子的老師不好當。

都說有其父必有其子,這當兒子的真的是那個當爹的生的?

性格反差為何這麼大呢?

劉瑾可不敢得罪戴義,試探著問道:“會不會是那位張貢生他故意走別的宮門?”

意思是,這不是戴義的責任,應該都怪張周。

朱厚照罵道:“豬腦子啊你?在宮裡,他一介外人有什麼權力決定走哪?還不是別人帶他走哪就走哪?”

在這點上,朱厚照腦子倒是很清醒,隨後他嚷嚷道:“不行,本宮要去見父皇。今天先講到這裡,明天再來……”

王鏊等侍講官員都很無語。

先生來給學生講課,結果由學生自己決定什麼時候放學?

皇家就是這麼善待先生的?

可還沒等這些人提出抗議,朱厚照已經帶著人跑出文華殿了。

“太子殿下,陛下對您禁足,您不能出去啊……”劉瑾等人雖然平時習慣了趨步疾行,但論到賽跑,他們都還不是朱厚照的對手,一個個誰都追不上。

……

……

乾清宮內。

朱祐樘正在接見從張周處回來的蕭敬。

蕭敬給朱祐樘帶來了張周所草擬的“罪己詔”的草本。

“……未臻累歲以來,災異相仍,近者清寧宮之火,其變尤甚,諱心兢懼若切淵冰意,必人事下乖斯……”

朱祐樘看過之後,感慨頗多,放下罪己詔道:“真是都說到朕心坎去了,不知為何,這些話卻好像一直在朕心中盤旋,未成細文,卻被秉寬他一一道來,如朕心中蛔蟲一般,撓人心坎哪。”

旁邊幾名太監聽了,心裡都在震驚於張周揣摩聖意的神奇。

這要是被張周當了官,那以後還不是什麼事都能做到符合聖意?還有內閣大臣和司禮監太監什麼事?

蕭敬又拿出一份東西道:“陛下,這裡還有張解元所上的一份奏疏。”

“奏疏?”

朱祐樘皺眉。

按照大明的規則,除非邊關急奏,不然是不能上密奏的,但也不是每一份奏疏都需要關白於內閣讓內閣擬票擬條子,也就是說不是所有的奏疏都能為內閣幾名大臣所看到,總會有很多奏疏會直接呈送到司禮監。

但像張周這樣,不過是個舉人,卻不經通政使司和內閣,由蕭敬直接呈遞密奏,卻屬於例外。

朱祐樘點點頭,拿在手上。

蕭敬緊張起來。

連剛才出去接蕭敬進來的戴義,也都是一臉拘謹,顯然這奏疏中是提到了什麼很重大的事情。

朱祐樘開啟來看過,面色不動,卻好像很快看完,將奏疏合了起來。

“這份奏疏,除了所寫之人外,還有其它的人看過嗎?”朱祐樘問道。

“未有。”蕭敬很誠實。

雖然他知道里面大概的內容,但他知道避諱,作為親身涉案之人,為了避嫌他不能直接閱覽裡面的內容,否則就有串通嫌疑。

但其實就是串通讓張周來給他免罪。

“嗯。”朱祐樘點點頭,再未說什麼。

戴義問詢道:“陛下,可是那位張解元,又預言了什麼事?”

朱祐樘坐回龍案之後,神色平靜道:“沒有,他只是勸說朕,要以朝廷的安定為先,不要將李廣之死牽連擴大,在朝廷多事之秋容易令朝堂混亂,如此將有違上天恩恤萬民的初衷。”

戴義聽了,心裡更加緊張。

除了蕭敬會給李廣送禮之外,他戴義也會送,先前六部等衙門的運作,都是靠司禮監挾制完成的,說李廣收禮……他戴義其實也分得不少。

要不是他們這群人屈從於李廣的淫威,不得不為李廣辦事,怎會出現朝中那麼多大臣都要給李廣送禮的情況?

皇帝要嚴查,他戴義也跑不了。

朱祐樘好像突然非常疲倦一般,用手撐著頭,閉目養神。

戴義提醒道:“陛下保重躬體。”

朱祐樘道:“從昨夜到現在,朕經歷了那麼多事,心力交瘁,還怎麼保重?李廣屍身呢?”

到這種時候,朱祐樘還關心李廣死後的情況,連戴義和蕭敬都覺察出來,這個皇帝是重情義的。

跟李廣相識那麼多年,在朱祐樘尚且為太子時,李廣就曾在朱祐樘身邊照顧過,刨除李廣以道家方術亂國這件事,本身還有主僕的私交情義在內。

戴義道:“已送出宮門。”

“讓人安葬吧。”朱祐樘道,“賜祭。”

“是。”

本來李廣已經是戴罪之身,皇帝是不該賜祭的。

現在皇帝說要賜,戴義等太監不敢忤逆。

乾清宮內突然很安靜,每個人都不敢說話,喘息都要小心翼翼。

朱祐樘問道:“你們司禮監之人,先前受李廣挾持也很多吧?宮內大小事項,他是不是經常要插手過問?”

戴義聽到這裡,噗通一聲跪倒,既不說明情況,也不為自己辯解。

也相當於是預設。

皇帝心裡門清,還說啥?

“起來!”

朱祐樘道,“朕知道,這一切歸咎於朕,是先前朕對李廣偏聽偏信,以至於他能把手伸到朝中方方面面,以成朝亂之始。秉寬的話其實已經很客氣了,他完全可以說,這最大的責任在朕一人之身。”

“陛下……”

“行了。那就如秉寬所奏,若是因交結李廣而牟利者,東廠查問後私下革職不外揚,若以它事而結交者,姑且不問。”

“是。”

蕭敬小心翼翼回道。

朱祐樘又把張周所草擬的罪己詔拿出來,放到一邊道:“這份東西,先放起來吧,這幾日朝臣必定會以災情言事,還沒到要下罪己詔之時,過些日子,等事情平息之後,朕也要給天下臣民一個交代。”

“是。”

此時的戴義、蕭敬等人,心裡大石都已落下。

皇帝現在非但不追究他們助紂為虐的罪行,甚至還把追查李廣餘黨的事交給東廠,這不擺明著……非但不用受罰,可能還有好處到手?

李廣身邊那群人,隨便一個都是富到流油,現在他們失去靠山,無論是直接一巴掌拍死,還是說收攏過來,都足以能讓他們賺到盆滿缽滿。

……

……

皇帝去坤寧宮休息了。

上午睡那一覺還不夠,中午要補個午覺。

在幾名太監看來,大概皇帝現在也回去找妻子找心理安慰去了,這一天下來皇帝受傷不輕,大概只有張皇后能撫慰丈夫那脆弱的心靈。

戴義、蕭敬、陳寬、韋彬四名司禮監太監走出來,他們先前臉色還凝重,但出了乾清宮之後,都有種撥開雲霧見月明的喜悅,還要隱忍不於神色外顯。

韋彬在這件事上參與度最低,他感慨道:“一夜之間,怎就落到如此境地?”

戴義冷冷道一句:“難不成你還懷念昨日光景?”

“不敢。”韋彬趕緊低頭。

戴義又看著蕭敬道:“蕭公公,有關李廣身後的糟心事,你可要好好查。”

這分明是在提醒蕭敬,你查到李廣的餘黨,有什麼好處,可記得有我一份。

蕭敬有些為難道:“戴公公,您看這……要是查得不好,會不會……”

“伱是擔心那位張解元?”

戴義自然明白查此案的“訣竅”。

是張週一道密奏上來,具體也不知說了什麼,但以皇帝先前的口吻,好像張周也沒拿什麼天機來糊弄皇帝,只說廣泛牽連或有違上天恩恤萬民的初衷。

更好像是以臣子名字上奏,而不是方士。

只是因為現在皇帝對張周無比信任,才會採納,如果別的大臣上這種奏疏……鬼知道上奏的大臣跟行賄的大臣是不是一夥的。

說不定皇帝非但不聽,還要一起問罪呢!

蕭敬問道:“您看在此事上,應當如何把握分寸?”

戴義考慮了一下,目光卻是放在不遠處正一路奔跑而來的朱厚照,隨口敷衍道:“你自己把握!太子殿下,您不能來……陛下正在休息……”

等他喊完,才想起來今天本還答應帶張周往東華門去,好讓朱厚照纏著張周問問壽數等問題。

他又趕緊對蕭敬道:“你先擋住太子,咱家先去也!”

“姓戴的,有本事你別跑,連本宮你都敢糊弄!看本宮抓到你怎麼把你大卸八塊……”

“太子殿下,陛下已到坤寧宮,任何人不得前去打擾。那位張解元也出宮了,不過最近他還會經常進宮,要不……您等下次再見?”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異族犯邊,剛成狀元的我領兵出征

異族犯邊,剛成狀元的我領兵出征

軍魂寒鳥
聖人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穿越古代,食不果腹還要養家何其之難? 梁安只想安安穩穩過日子,可…… 國勢艱難以錢財納貢何其可悲? 民眾生活在虛假的盛世當中,當外族鐵蹄南下牧馬,西夷南蠻劫掠邊疆百姓何往? 少年本布衣,不入朝堂分君優,既入朝堂,定當重定天下大事。 不
歷史 連載 38萬字
你們都追女主?那女魔頭我寵上天

你們都追女主?那女魔頭我寵上天

品茗
【甜寵】+【單女主】+【治癒】+【雙向奔赴】+【日常】+【江湖】 洛珩穿越女頻小與書中大反派女魔頭締結天定姻緣。 他秉燭夜讀,她紅袖添香。 他懸樑刺股,她素手調羹。 她翩躚而舞,他撫琴和之。 她風華絕代,他君子好逑。 他誓要用最大的溫柔,撫平她心中的創傷。 一年後。 主角團找上門來。 面對咄咄逼人,誓要“斬邪除魔”的主角團。 這一次,洛珩絕不會再說“娘子快跑”,而是……娘子,我們一起上!
歷史 連載 39萬字
大盛儒商

大盛儒商

萌某人
【架空歷史】+【搞錢】+【殺伐果斷】+【打臉】 年輕有為的商業巨擘穿越到架空時代成為了一名人人都可以欺負的下人,甚至還要被迫替自己家惹禍多端的大少爺背鍋充軍? 這不妥妥的黑鍋俠嗎? 不成! 來此一遭,我要拾起之前丟失的尊嚴! 白手起家,就讓我在今天掀起工業革命的浪潮! 看我如何從小小一個白丁,成為人人敬仰的商場巨鱷,以一己之力攪動大盛這潭渾水!
歷史 連載 56萬字
重生劉協,打造日不落大漢

重生劉協,打造日不落大漢

風簾翠幕
昏迷醒來,穿越成一代悲催皇帝漢獻帝,董卓火焚洛陽,挾帝西遷,袁紹、曹操、孫堅割據一方,群雄逐鹿,皆欲挾天子以令諸侯。 亂世之下,皇帝不過是玩物,但是現在他要掌握自己的人生!安車謀定天下計,帛書收歸老臣心! 收西域,並身毒,驅虎吞狼定中原;逐匈奴,破鮮卑,十年礪銳遂一統。 用堅船利炮,開啟歐羅巴的大門,發現新大陸,建立大漢殖民地,成就日不落大漢帝國!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