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海運?

李敏、黃肅等人連連搖頭。

唐宗魯嘆了一口氣,直言道:“海運有利,我等如何不知。只是,不說這海利不容易來啊,就說陛下那裡也不答應啊。何況在四年時,陛下下了一道旨意,命靖海侯吳禎籍方國珍所部溫、臺、慶元三府,及蘭秀山無田梁之民,凡十一萬餘人,隸各衛為軍,且禁沿海民私出海……”

顧正臣聽聞,心頭微微沉重。

洪武六年,朱元璋還沒有罷寧波、泉州、廣州三市舶提舉司,但大明王朝的海禁,已經開始了。

開始的時間,是洪武四年。

穿越晚了一步嗎?

顧正臣暗暗握了握拳頭,朱元璋是一個天才的軍事家,也是一個匡興漢族、了不起的帝王,但他本身的學識與眼光有限,不知道海權的重要性。

大明時期的海權,關係的可不是一個王朝的興衰,而是一個民族的興衰,是東方與西方氣運所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東西方國運的轉折點,大致就在於明代,在於航海事業。

正是因為海禁,中華文明錯失了對外瞭解的視窗。

當然,直接將國運的衰落歸咎在老朱海禁政策上是不道德且不正確的。

事實上,即使給了大明觀察世界的視窗,也未必會透過這個視窗學習太多,吸收太多,轉變太多。

洪武時期,老朱作出海禁政策,並不能說完全錯誤,拋開原因直接說結果是不合適的。

老朱關閉大海,不是自我封閉的需要,而是自我保護的需要。

很多人不瞭解明初時期的海禁背景,大明開國初期,張士誠、方國珍殘餘勢力頻頻騷擾朱明王朝,還與“海道”勾結,對沿海地區構成了極大災難。

一些史料記載:

“張士誠、方國珍餘黨導倭寇出沒海上,焚居民,掠貨財,北自遼海、山東,南抵閩、浙、東粵,濱海之區無歲不被其害。”

這裡的“無歲”,指的是每一年!

別說老朱時期了,就是後來的朱老四,鄭和堪稱航母級別的艦隊出航時,一樣面臨著海賊的襲擾。比如縱橫大海,歷經洪武、建文、永樂三朝的海賊王陳祖義。

不過老陳後來被真正的航海王鄭和給收拾了。

這些鬧事的不在少數,動輒就是幾千人,上萬人,乃至數萬人的規模,已經不是小股勢力,也不是小打小鬧可以解決的。

在大明主要精力放在元廷身上時,大海的問題只能擱置,禁海閉關,成為了減少沿海損失、減少百姓與海匪勾結的一種政策選項。

只是這種政策,是對內臣民,而不是對敵人,所取得的效果有限。

除了海上敵對勢力的威脅與襲擾,大明也沒空搞什麼遠航貿易,休養生息,鼓勵墾荒,大規模屯田,發展農桑這才是正事,別說什麼遠航貿易,甚至連商業也頗有些“不屑一顧”。

據文獻記載,洪武十三年的時候,吏部上書:“稅課司歲徵額米不足五百石者,凡三百六十四處,宜罷之。”

而這裡的五百石米,大致摺合二百五十兩至三百兩。

也就是說,有三百六十四個稅課司,一年收上來的商稅,還不到這點錢。而當時全國的稅課司總數量,僅僅只有四百餘!

換言之,整個大明國內,一年收上來超出三百兩的課稅司,僅僅只有三四十個……

而這也從側面佐證了一點,大明的商稅數量,可憐得令人想哭。

加上歷朝歷代“重本抑末、重農抑商”的慣性思維,老朱做出海禁政策,就當時來說,是存在著一定合理性的。

老朱的錯,不在於海禁,而在於他太過偏執,希望一個固化的框架來執行大明,不允許後世接班人擅自改變“祖宗成法”!

別以為朱老四開放了海禁,他並沒有,哪怕是鄭和一次次遠航,創造了屬於中國人的海上傳奇,但這只是官方的遠航活動,不是民間的,而且整個過程中,民間遠航事業也沒有開啟。

雖然後來有隆慶開關,但大明的航海事業已經受挫。

顧正臣之所以在此時對工部尚書等人提出遠航建議,是為了借他們之口,去影響與改變朱元璋的意志。

因為在明年,也就是洪武七年九月初九,朱元璋將會廢罷寧波、泉州、廣州三市舶提舉司,這也意味著海禁的進一步強化!

若任由海禁步步強化,那大明王朝想要重開大海,三十一年內是別想了。

可想要拉動大明的國庫收入,海運海利是很難捨棄的一環。

當然,現在的市舶司運作很失敗,甚至是虧本執行,被裁撤掉無可厚非,關鍵是這種虧本不是民間與海外的貿易造成的,而是大明官府與海外諸國的官方貿易造成的,是老朱定下的“厚往薄來”政策造成的。

人家來一趟,帶來了五百貫錢的貨物,臨走的時候,老朱非要送人家三千貫的禮物,這長期以來,誰能承受得了,別說市舶司,就是世博會這樣搞也賺不了錢啊。

顧正臣很希望能尋找機會,改變老朱給大海上籬笆的意志,養廉銀或許可以作為推動官員說服老朱的一個引子。

“海上賊寇橫行,確實是個問題。然一味被動防守,既不利沿海百姓營生,也無法根絕賊寇。何況大海利在長遠,若是朝廷能興大海舟,遠航靖海,鋪平貿易之路。哪怕是以官為主,其利也不可忽視。就以香料來論,那東西運到金陵,頃刻便是大量銀錢……”

顧正臣小心地引導。

李敏、黃肅等人都知道香料這東西有多金貴,在金陵更是緊俏貨物,十兩銀未必能買來一斤胡椒。

顧正臣現在還吃不起香料,哪怕是後世,香料的價也不算低,香料這玩意值錢,以至於有些時候,明代皇帝直接拿香料當俸祿發,比如朱老四……

餅畫得很大,卻沒人下口。

黃肅嘆息一聲,無奈搖頭:“非工部不願打造海舟,而是沒有旨意,哪怕是添置海舟,也是緊著向北運輸軍需物資,怎麼會用來剿匪遠航做貿易……”

李敏凝重地說:“市舶司設定之初,陛下的心思是通夷情,抑奸商。你的心思,恐怕是想借官方貿易開出海路,而後引入商人百姓入海經商吧。這不可行,陛下不會答應。”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從選妻開始,打造最強大夏

從選妻開始,打造最強大夏

涼水不塞牙
楚軒一朝穿越,來到了陌生朝代大夏,開局家族就發老婆,揹負天價債務! 更因為身份低下,被髮配荒涼不毛之地,山匪刁民,窮山惡水,天糊開局。 但他表示,問題不大,鍊鋼煉鹽,弓弩玻璃,騎兵炸藥,來自現代文明的璀璨明珠降維打擊,多年後楚軒回首,不知何時一片無名山村成了天下最強領地,天下諸侯紛紛來拜! 一切從選妻開始,打造最強大夏!
歷史 連載 6萬字
滕王閣前傳

滕王閣前傳

西馬女王
簡介:永徽三年十一月乙亥夤夜,蘇州刺史府接到長安城緊急發來的一紙調令,刺史李元嬰被調往洪州升任大都督一職,著令接到調令後翌日出發赴任。 從調令上看,蘇州刺史調任軍政一把抓的洪州大都督就是一個人簡單地升職,實際上是李治臨危受命李元嬰,令其深入已是風暴漩渦的洪州城去爭奪糧倉,用以緩解李治與武媚娘在朝堂之上的困窘之局。 一路跋山涉水、翻山越嶺、風餐露宿來到南浦驛站,李元嬰一行人遇上僚女廖蘭……眾位看官,
歷史 連載 4萬字
五龍同朝:朕只想戰死邊關

五龍同朝:朕只想戰死邊關

證道青玄
一覺醒來,高長生竟然成為大雍王朝的六皇子。開局就是五龍同朝,人在天牢的死局。 這朝堂,呆不得啊!高長生:“我要前往邊關!我只想當個護國的皇子!求父王和各位哥哥饒我一命!”邊關鎮守五年後。 高長生:“朕,真的只想戰死沙場!你們給朕披上龍袍,真是害苦了朕啊!”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