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承順四十七年,正月十二日,一輛客運專列行駛在江南的原野上。

雖然此時已經立春了,不過江南大地依舊冷得很,鐵路兩旁的一些山頭上依稀可以看見白雪覆蓋。

在火車上,安德烈透過玻璃窗看著外頭,他的目光並不是原野,而是外頭的城鎮。

雖然且鐵路一旁偶爾也有山頭,樹木遮擋視線,不過此時火車行駛的鐵路路基比較高,居高臨下之下還是能夠看到部分外頭城市的模樣。

他並不知道外頭這座小城市叫什麼,但是卻知道這只是大楚帝國裡的諸多普通小城之一……

從火車這裡看過去,側面的城市規模並不大,目測方圓也就幾公里而已,但是城市規劃佈局的卻是非常整齊,城市之間有著不少筆直、交叉的道路,讓這個小城市形成了一個個方塊格子。

道路上有著不少的馬車在行駛著,人來人往不斷進出於道路兩旁的建築。

這些建築大部分都是一些三四層樓的商業建築,但是他也看見了幾棟明顯比較高的樓房,其中一棟目測估計都有三四十米高呢。

光看這些街道和建築,基本上就能夠判斷出來這個所謂的小城鎮,比他的故鄉倫敦都還要更繁華,人們生活的更富足。

想到這裡,安德烈忍不住心中嘆了口氣……英格蘭和帝國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大到讓他甚至絕望!

如果這樣的地方,是大楚帝國裡的大城市……不,哪怕只是中等城市,那麼比倫敦的城區更大,更繁華,那麼他也也就認了,畢竟大楚帝國先進繁華,他們的中等城市比倫敦更繁華那是理所當然的。

但偏偏……它不是!

儘管安德烈對大楚帝國的內部情況知道的並不是很清楚,但是他依舊知道眼前的這座小城市在大楚帝國裡,只是一座很普通的小縣城而已,類似這樣的縣城小城在大楚帝國裡數以千計……

而那些大楚帝國的大城市,那根本就不像是一個城市……甚至,他都無法想出來一個適合的形容詞來總結形容他之前所看到過的松江城!

那龐大橫跨數十公里的城區,城內無數的高樓大廈……他在松江城裡甚至看到了上百米高的高樓,聽帝國藩務司的介紹人員說,上下這種高樓都要乘坐一種升降梯的東西。

最關鍵的是這些高樓可不是什麼特殊用途的建築,高度也不是靠塔尖支撐起來,而是實打實的有上百米高,可以讓人們在百米之上的高樓辦公。

除了龐大無比的城區以及高樓大廈外,還有讓人震驚無比的黃浦江大橋!

當初他還沒有下船的時候,看到前方的這麼一座龐大無比的橋樑,那種震撼的感覺簡直難以形容……饒是他想象力再豐富他也無法想象人類怎麼可能建造出來如此龐大的橋樑?

這玩意比那些什麼百米高樓還讓人震驚!

松江城裡的黃浦江大橋,乃是大楚帝國裡第一座超大型的跨江大橋……也是第一座超大型的鋼筋水泥懸索大橋。

為了建造這座大橋,大楚帝國的橋樑工程師們已經專研奮戰了二十幾年,最終才在三十年代末敲定了建造方案並開始施工,歷盡五年施工才最終在去年春天完工。

這座橋樑完工的時候,羅志學還特地把太子派過去主持了通車儀式。

這座大橋創造了無數個歷史……其中一個最讓人注意,那就是最大的單跨長度,最高的通航淨高。

為了確保不影響船隻通航,這座橋樑的通航淨高達到了三十五米,這個高度足以通航大部分現有的萬噸貨輪船隻不說,而且都還留出了足夠的餘量,以滿足未來更大更高輪船的透過。

同時整座橋樑在河道里是沒有橋墩的,是在河道的兩側建造橋墩,然後採用鋼索直接把橋面吊起來的設計,以至於整個橋樑的通航淨寬達到了三百多米……換句話說就是沒有佔用河道。

之所以搞這麼極端的設計,那是因為黃浦江的通航實在太重要。

要知道,松江城可是目前帝國第一大城市,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一座超級城市,工業城市,每天都有無數的貨物透過各種船隻進出,各種大型船隻從全球各地來又奔赴全球!

同時大楚帝國的松江城也沒有搞什麼大規模的浦東開發,雖然在浦東沿海開始建設港口了……不過更大噸位的船隻停泊港口,實際上是在黃浦江匯入長江口的吳淞江炮臺一帶,那邊有個大型,停泊超大型海船的港口,並有鐵路,城區火車等交通連線。

目前乃至未來十多年而言,松江城的大量貨物進出運輸,依舊只能依賴黃浦江這條水道。

如此也導致了黃浦江是目前帝國裡最為繁忙,甚至也是最為擁擠的水道,一些大型貨輪進出的時候甚至要排隊等候,每時每刻江面上都有黃浦江河務局的工作船隻以及人員監管,引導船隻進出。

當代的黃浦江其繁忙以及重要性,遠遠超過原時空裡各個時期的黃浦江的重要性。

鑑於黃浦江的通航作用是如此的重要,因此在黃浦江上修建大橋一直以來的難度都非常大,其中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提升通航淨高、通航淨寬。

而要滿足這兩個要求,那對橋樑的設計以及施工技術要求可不是一般的大,甚至嚴格上來說,要建造這種技術指標的橋樑,對於十九世紀後期的技術水準而言那幾乎是苛刻無比。

因此普通橋樑的設計根本就沒辦法採用……甚至前些年那些橋樑專家們提出來建造的一種只在江面上打兩個橋墩,通航淨高十五米的橋樑設計都被各界批判。

以助於早些年的時候,松江府那邊為了連線黃浦江兩岸,以開發浦東地區都琢磨著挖一條穿越黃浦江的隧道了……可惜,這年頭的挖隧道的技術還不太靠譜,很難保障能夠挖成功。

最後,橋樑設計師們一咬牙,就給弄出來了這個通航淨寬三百多米,淨高三十多米,上下兩層,下層通火車,上層通行馬車、行人的懸索大橋。

這玩意的主橋達到了四百多米百,當然,這並不是它的全部長度,實際上還有更長的引橋,為了增加通航淨高,橋樑的橋面是超過地面二三十米呢,想要讓火車、馬車順利過橋,得再弄個長長的引橋以縮小上下橋的坡度,所以才弄了這麼長的引橋。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聳立在河道兩側的兩個巨大的橋墩,這兩個橋墩每一個的高度都是達到了驚人的九十多米米,採用鋼筋水泥建造,再用多達特種鋼材製作的鋼索把龐大橋面吊起來,而使用的鋼索數量達到了上萬根之多。

這玩意能夠成功建成……毫不客氣的說就是大楚帝國一系列先進基礎技術的極致體現。

不說別的,光是那些鋼索就不是什麼簡單東西,所用的材料都是特殊研發的鋼材,然後進過眾多的工序加工,最後才搞出來拉力足夠強悍的鋼索……可不是說直接拿根鋼筋就能用的。

然後還要考慮施工問題,比如建造近百米高的橋墩,這也不是什麼簡單的任務……這可不是什麼普通大樓,都還可以直接用鋼鐵作為建築主體,而是要承受巨大壓力的橋墩,用的可都是結實的鋼筋水泥建造方式。

這材料運輸,施工都是非常複雜的。

一座橋樑的成功建造,背後的是大楚帝國的先進材料,工程裝置,加工工藝,建築技術等諸多方面的結合。

最終才搞出來了這麼個玩意。

當松浦家大橋建成後,那些橋樑設計師們又跑到金陵城,去折騰金陵長江大橋去了……相對於黃浦江大橋,金陵長江大橋的設計和建造難度還要更大……因為這裡是長江主航道,也對通航能力有著非常大的要求。

就連漢天那邊的長江大橋都建成了,但是金陵城這邊的長江大橋依舊沒搞成,火車過河都要專門的渡輪擺渡。

就連羅志學前些年都金口玉言給出了承諾,誰要是把金陵長江大橋給搞出來,保底一個子爵!

這可是讓國內的那些橋樑設計師們都瘋了……最近幾年已經進入了金陵長江大橋的設計定稿階段,預計不用多久金陵長江大橋的設計方案就要定稿然後進入正式是施工了。

不出意外的話,獲得設計方案中標的還會是國內首屈一指,也是黃浦江大橋的設計師羅林。

這人的橋樑設計能力是頂級的,之前就成功設計了黃浦江大橋,同時還設計建造了鄭州黃埔鐵路大橋。

這人也不是單純的設計師,實際上他還是一個建築商人,經營著一個建築公司,他設計的一些橋樑也都是由他自己手底下的公司進行施工的。

所以……他不單單有頂級的橋樑設計能力,同時他旗下的建築公司也有頂級的橋樑施工能力。

此君以及他的公司,參加金陵長江大橋的招標工作,贏面很大……因為他其實沒什麼競爭對手!

這都不是價錢高低的問題,而是其他人搞不了這麼高大上的專案!

而他設計並主持建造的黃浦江大橋,也在去年開始成為了松江城裡最著名的地標建築……那座橫跨江面的超級大橋,尤其是兩個近百米的巨大橋墩讓人老遠就能看見。

如果是乘坐船隻來松江的話,那麼第一眼就會被這玩意給震驚到。

具體效果,就跟一些魔幻藝術作品裡的港口外,弄幾個超級大的雕像一樣,讓人老遠就被震驚到。

松浦家大橋在當代的松江城裡,也有類似的效果。

英格蘭王國大使安德烈,第一次來到大楚帝國,第一次來到松江城,然後就被這玩意給震驚到了……進而生出了帝國的強大果然是到了骨子裡的,讓人甚至都生不出一絲一毫的懷疑或不滿。

接下來就是濃郁的絕望……為什麼我沒有出生在這樣的偉大帝國裡?

安德里的出使之旅,就是伴隨著一個又一個震驚而進行的。

去年的時候,還處於戰爭狀態,和威爾士王國打著仗的英格蘭王國接到大楚帝國禮教部藩務司的通知,批准了他們派遣外交人員前往大楚帝國,就近處理藩務的申請,並讓他們選派大使以及其他相應人員前往。

嗯,同期大楚帝國還批准了其他幾十個歐洲國家的派遣外交人員前往帝國的申請。

大楚帝國裡其實之前也有藩屬國的外交人員駐防,不過數量不算太多,早期的有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荷蘭三國,扶桑王國,後來又有南洋的幾個土著國家……後來南洋的幾個土著國家雖然原來的國土沒有了,但是又被帝國安置到了印度那邊,因此這幾個南洋土著國家其實一直都還存在著,只是被帝國換了個家!

這個過程裡,扶桑王國也是早已經名存實亡,到如今扶桑列島的所有地區都已經變成了大楚帝國的直轄領地或行政領地了,純種的扶桑人都沒幾個了……有也大部分在非洲,歐洲,印度這些地方,如今扶桑列島裡的四國島上除了零星幾十萬扶桑人外,就連四國島其實也變成了楚國的行政領地,這地方的正式稱呼是大楚帝國四國州,屬於帝國海外行政領地。

甚至就連扶桑王國的一家老小早就搬到了金陵城居住,並接受了帝國冊封的子爵豐厚……這扶桑王國雖然名義上還存在著,但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了。

帝國都已經在扶桑地區正式設扶桑省,設立府縣進行管轄了。

再後來,則是莫臥兒帝國……不,現在應該叫莫臥兒王國了,在帝國的要求下,莫臥兒帝國早就更改了國名以及君主封號,去帝號換王號。

再過來則是波斯王國,奧斯曼王國。

很長一段時間裡,在帝國裡的外交人員基本就只有這麼幾家……而且這些土著國家的外交人員也不是駐防在金陵城,甚至都不是在帝國的繁華腹地,而是分散駐防在臨近的楚國城市,比如扶桑使館其實是在釜山……而南洋以及西亞,歐洲國家的使館基本都是在馬六甲新加坡。

後續的歐洲國家也陸續向帝國派遣外交人員,不過他們的外交士官基本都是在歐洲西班牙地區的加的斯。

雖然這些藩屬國多次申請派遣外交人員前往帝國東亞腹地,尤其是前往金陵城覲見,但是一直都沒有獲得批准。

直到去年帝國才鬆了口風,准許各藩屬國派遣使者前往金陵城覲見,並留下若干使者常年駐紮金陵城處理兩國外交往來事務。

如此,這才有了安德烈被委任為全權特使以及駐楚國大使,進而出使大楚帝國,前往金陵城覲見皇帝。

也不僅僅是他,實際上這一次大楚帝國治下的上百個藩屬國都獲得了前往金陵城覲見,並後續長期駐楚國金陵城處理外交事務的批准。

因此安德烈他們離開歐洲的時候,是乘坐著禮教部安排的一艘五千多噸的遠洋客輪,這艘客輪上有著幾十個國家的使者以及隨從,並且沿途還會接上其他藩屬國,如奧斯曼,波斯,莫臥兒以及印度南洋各國的使者一起前往松江城。

這些人抵達松江城後,又乘坐了禮教部安排的藩務專列前往金陵城。

這上百個藩屬國的使者的到來,就是禮教部推動的萬國來朝計劃裡的一環!

禮教部在大楚帝國裡也是屬於比較權重的部門了,但是禮教部的權勢主要是來自於教育以及科舉還有教化……核心下屬機構是教育司,科舉司以及朝報司!

但其他幾個司,如禮儀司,藩務司,而且看起來似乎都挺重要的,但實際上並不重要……存在感很低的,實權更是小的可憐。

比如禮儀司,這看似挺重要的,畢竟掌管的是禮儀祭祀這些,而對於傳統王朝而言祭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個職權你要說清貴那肯定是清貴,但是要說實權,其實也沒多少……除了重大儀式場合外,基本沒啥存在感。

而藩務就更不用說了……別看大楚帝國的藩務外交人員在各土著國家裡橫行霸道,甚至能輕易決定各藩屬國的命運……嗯,帝國針對這些藩屬國的很多政策,其實都是根據這些駐防當地的藩務司外交人員提供的報告來進行決定的。

一定程度上,大楚帝國派往各藩屬國裡的藩務特使,是能夠決定這些藩屬國命運的……人家藩務特使打個報告上去說你這個土著國王不服教化,暗藏反叛之心,上頭的大佬一看難不成還要找你這個國王來詳細問是不是真的啊?不是的,而是會直接派人去換個國王!

所以,大楚帝國派往各藩屬國裡的藩務特使,那基本都是各藩屬國裡的太上皇,權力大的嚇人。

但是……這些藩務司的外交人員也就只能在這些藩屬國裡作威作福了,而且就算是在藩屬國裡,也只能針對那些土著人耍耍威風。

這放在大楚帝國內部,尤其是在本土裡,就沒什麼存在感了……

沒辦法,大楚帝國裡就沒正兒八經的外交事務,有的只是藩務,而且藩務其實也沒什麼重要的,這些藩屬國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楚國人的經濟殖民地。

你見過誰家和自家的經濟殖民地搞什麼外交的?因此藩務官員看似重要,但其實也不重要。

所以大楚帝國裡的藩務官員的政治地位地位一直都很尷尬的。

長期以來在海外地區都還好,在其他部門的同僚面前勉強地位還算可以,錢也能弄不少,但是回到本土……基本就是沒人看一眼的角色,比清水衙門裡的官還慘!

人家清水衙門裡的官,好歹也是在金陵城裡待著,正兒八經的京官,還有調動,下放地方的機會。

你一天天和土著打交道的藩務官員,你連調回金陵城,接觸權力中樞的機會都沒有,撐死了也就去新加坡那邊工作……因為金陵城又沒什麼藩屬國的使者什麼的,根本就沒有什麼藩務。

而這,也是藩務司的人長期以來,費盡心思推動各藩屬國使者進京覲見並長期駐防金陵城的原因!

這金陵城有了各藩屬國駐防的特使,藩務司的那群人才有理由留在金陵城工作並找到存在感啊!

不過哪怕長期推動,之前也是沒什麼結果,一直等到之前擔任過藩務司司長的徐啟東,因為長期擔任藩務司司長,在正三品的位置上卡了足足八年之久,最後時來運轉被陛下給看上了晉升為禮教部右侍郎。

後續又在禮教部右侍郎的位置上做出了成績,最後調任到地方擔任過巡撫,最後又得到了陛下賞識,調回京畿擔任禮教部尚書,成為了正二品大員,參務院協辦大臣之後,藩務司苦苦推動多年的萬國來朝計劃才得到了真正的進展。

徐啟東因為是藩務出身,對藩務的苦是深有體會,再加上昔年的諸多老部下哭著喊著訴說各種苦楚,說什麼去海外蠻荒之地為陛下效忠是應該的,但是也不能一輩子待在蠻荒之地的,好歹給個機會調回金陵陪同一家老小吧。

不忍心的徐啟東最終推動了這一萬國來朝的計劃……當然,理由自然不是能用什麼那些藩務人員一個個都想著調回國內,尤其是調回金陵城享受現代生活,想要提升藩務的話語權之類的。

而是說這全球局勢也基本定下來了,如今帝國正處於蒸蒸日上的盛世時期,這盛世自然也該有個盛世的樣子,比如這來進貢朝賀的藩國使臣得來上一批吧,不然光是自家臣子天天喊著盛世也沒啥意思不是。

自己人吹捧,哪有外人吹捧好聽啊!

羅志學一聽,還真是……這天天聽手底下的臣子吹捧,聽多了也沒啥意思,但是屬國使臣的吹捧,說實話他還真沒聽過……沒辦法,帝國之前就沒有在乎過那些土著人的想法,羅志學也沒有接見過所謂土著使者的覲見……

倒是西亞歐洲等屬國送來的秀女倒是騎了不少,羅志學的後宮裡,除了面板黝黑的女人沒有外,其他各種女人其實都有。

怎麼說呢,他的後宮裡,集中上有著人類所有髮色的女人,黑髮的,金髮的,紅髮,黑眼睛藍眼睛,甚至一些很少見的紫色眼睛的女人都有……什麼西亞人,北非人,南歐的,北歐的,西歐的,東歐的都有。

沒辦法,他的帝國遍佈全球,這後宮裡的秀女也是在全球範圍內選撥的,所以多種多樣是正常的!

這也帶來了一個比較尷尬的情況,那就是他的子女裡有少數幾個是藍眼睛,金頭髮,紅頭髮的混血兒。

所以在楚國的皇宮裡,看見個金髮碧眼高鼻樑的皇子皇女什麼的,也別覺得奇怪。

所以,別看羅志學常年待在金陵城皇宮裡就以為他沒見過什麼這年頭的各國土著了,實際上他見的多了。

但是……各土著國的使臣,他還真心沒見過;

屬國使臣的吹捧,他也真心沒聽過啊!

因此之前禮教部的徐啟東說有上百個藩屬國的使臣一起來覲見,這事他覺得也挺有意思的,所以也就批准了下去。

如此,藩務體系苦心追尋了十幾年的變革,才稍微實現了這麼一點,但是要想真正的拉昇藩務官員的地位,尤其是在金陵城裡有足夠的藩務編制安置藩務官員,還得把這一次的萬國來朝給辦妥了。

要讓陛下開心了爽了,這才能談得上未來。

要不然,這藩務官員還得繼續在蠻荒之地苦熬……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是卷王穿越者的廢物對照組

我是卷王穿越者的廢物對照組

若星若辰
【恐同笨蛋美人vs陰暗瘋批卷王,雙穿,晚12點更】 時書一頭悶黑從現代身穿到落後古代,為了活命,他在一個村莊每天干農活掃雞屎餵豬餵牛,兢兢業業,花三個月終於完美融入古代生活。 他覺得自己實在太牛逼了!卻在河岸旁打豬草時不慎衝撞梁王儀仗隊,直接被拉去砍頭。 時書:“?” 時書:“操!” 時書:“這該死的封建社會啊啊啊!” 就在他滿腔悲鳴張嘴亂罵時,梁王世子身旁一位衣著華貴俊逸出塵的男子出列,沉靜打量
歷史 完結 3萬字
穿越戰國之今川不息

穿越戰國之今川不息

扶搖微影
《穿越戰國之今川不息》是以今川義元為主角的日本戰國穿越小說,時間線從花倉之亂(1536)開始,鍾愛今川家的作者想寫這本書已經很久了。 本作是全新獨立的故事和主角,沒有讀過前作也絲毫不影響閱讀(就像jojo各部都是獨立的一樣),當然讀過前作的老書友們可以發現一些作為福利的彩蛋!
歷史 連載 117萬字
侯門主母反殺日常

侯門主母反殺日常

三尺錦書
洞房之夜,入洞房的卻不是新郎。 事情是怎麼發生了,陸輕染不知道,但隱約她知道自己掉進了一個巨大的陰謀中。 不久後,她發現自己懷孕了。 婆家罵她厚顏無恥,偷偷給她下毒。 好在她天生嗅覺靈敏,能辨識毒物,才得以保全自己和腹中孩子。 她還有孃家,以為父母會給她做主,結果他們卻將妹妹嫁給了她夫君。 “為了國公府和侯府的體面,你只有這一條路能走。” 親孃丟給她一條白綾,逼她自懸。 “憑什麼?” 我為你們著想
歷史 完結 0萬字
我與劉秀二分天下

我與劉秀二分天下

檸月如雪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法外狂徒張三一朝穿越到昆陽戰場,一見劉秀誤終身!
歷史 連載 4萬字
破鏡重圓文女主不想he

破鏡重圓文女主不想he

東家寧
【破鏡不重圓,換男主!】 我與季烆成親那日,文喜送來了求救信。 “嫋嫋,文喜危在旦夕。” 沉默許久,季烆說,“我得去救她。” 文喜不是季烆的朋友,也不是他的親人,更不是他的愛人,準確的說還是他憎惡厭恨之人。 十年前,為了救人,我重傷昏迷,一睡不醒。 文喜就是我救的那個人。 若非出了這場意外,我與季烆早該成了婚。 因此,季烆恨極了她。 “今日是你我結侶大典,五州四海有名有姓的人物皆已入席。季烆,你若
歷史 連載 8萬字
大明:抬棺死諫,朱棣被我氣瘋了

大明:抬棺死諫,朱棣被我氣瘋了

長鯨歸海
穿越大明朝,有個遠方親戚是當世大儒,家裡人託關係把自己送到親戚門下,希望能在他手下混口飯吃。 不料剛到京城,得知親戚姓方,北面的燕王正打著靖難的旗幟,兵臨城下,建文帝自焚而亡,掰著指頭算,我就是十族之一。 好傢伙,福是一點沒享到,罪要一起遭。在即將同方孝孺一起被誅的關鍵時刻,鄭均覺醒歷史詞條,只要滿足詞條要求,延長國運,便可獲得獎勵。 於是,鄭均選擇開啟噴子的一生!犯顏直諫,仗義執言,直抒數般罪責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