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百姓苦,一言難盡。

哪怕是顧正臣親眼看到一日日佝僂著身子的老農在田間忙碌,也無法切身體會他們真正的辛勞。

但看看他們滿是繭子的雙手,黝黑的臉色,滄桑的目光,還有再也直不起來的腰時,可以感受到,他們是在用生命耕耘,是在用生命來換取活下去的機會。

句容百姓是相對幸運的,他們的稅賦沒有那麼高。但蘇州的百姓也是大明的百姓,他們身上的標籤不是張士誠的子民,而是朱元璋的子民!

如此折騰,將百姓逼至絕境,這並不是一個好皇帝應該做的事。

顧正臣同情王錘、王釺這對父子,可按照規定,還是需要將他們送回蘇州府。

面如死灰的王錘被衙役架起,喊道:“顧知縣,句容百姓說你想讓每個句容人都吃得飽飯,我也想吃飽飯,我們有錯嗎?”

顧正臣走向王錘,無奈地說:“你是蘇州府人,若每一個人都如你一樣成為流民,那蘇州府將成為空府,屆時,誰來耕種,誰來納稅……”

王錘想要掙脫衙役,被牢牢抓著,只好咬牙喊道:“出了蘇州府,我們一樣可以耕種,我們再也不想過重稅的日子!朝廷拿走我們的太多了,已經留不得我們活了。與其死在蘇州府,不如死在這裡,下輩子,也不用擔心半夜被人踹門,不用擔心被人上烙鐵,不用擔心活活餓死!”

顧正臣看著猛地發力,掙開衙役的王錘直接撞向了一旁的柱子,連忙喊道:“攔住他!”

砰!

咔嚓!

茶碗落在地上摔碎。

王錘臉頰上冒出血來,趔趄中差點倒地,幾個衙役一擁而上,將王錘抓了起來。

顧正臣看向典史楊亮,這個傢伙倒是機智,知道丟東西了。

楊亮深深鬆了一口氣,拿出手帕擦手上的茶漬。

顧正臣走至王錘身旁,看著血從他的下巴處凝聚、滴落,皺眉說:“你死了,你的兒子該怎麼辦?活著,一切都還會有希望。現在,本官以擾亂公堂的名義將你逮捕,暫關句容監房。”

王錘咧了咧嘴,嘿嘿笑道:“朝廷不給人活路,還要斷了我的死路不成?顧知縣,你倘若真的在意我們這些苦哈哈的百姓,你就應該讓朝廷蠲免蘇州府的稅賦!”

顧正臣凝眸,盯著王錘。

王錘目光有些躲閃,低下頭不再說話。

“帶下去!”

顧正臣轉身,返回二堂。

駱韶、周茂、楊亮跟至二堂,見顧正臣臉色陰沉,一時之間也不知如何是好。

待衙役通報已將王錘、王釺關押,交人看守之後,駱韶不禁感嘆一句:“縣尊,不是我發牢騷。蘇州府、松江府兩個稅賦著實太重了一些。雖說咱們句容地少,也不夠肥沃,比不得蘇松二府,可就打出來的糧食來論,句容百姓輕稅之下尚活得悽悽,那蘇松二府的百姓……”

周茂低著頭,也是無奈地開口:“這是朝廷定下的重稅,我們也無能為力啊。這其中有些隱情,這些年來,不少官員上書請求減輕蘇松兩地稅賦,可陛下從未應許過。”

楊亮看向顧正臣,見顧正臣竟拿出了銅錢在指尖翻動,似乎沒有聽幾人的談話,而是在思考一個棘手的案件,便壓低聲音對駱韶與周茂說:“蘇州府的事不是我們句容可以參與的,將人送回去,事情就結了。”

叮!

顧正臣將兩枚銅錢合在一起,起身道:“本官去一趟監房,你們留在這裡。

駱韶等人雖是疑惑,但還是沒多問。

監房。

王錘坐在角落裡,對一旁的兒子王釺低聲說著話。

門外傳來了動靜,鎖被開啟。

獄卒離開。

顧正臣走入監房,適應了昏暗,看向王錘,問道:“所以說,你來到句容,不是真正的逃荒?”

王錘臉色一變:“我們當然是逃荒。”

顧正臣呵呵笑了笑,搖了搖頭:“逃荒之人,怎麼可能說出讓我上書朝廷,請求蠲免蘇州府稅賦之類的話。說吧,是誰讓你來的,你到底是什麼身份?”

王錘臉色微變,若不是光線不好,定會被顧正臣看出來,饒是如此,依舊難掩震驚,強行隱瞞:“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我只不過是帶著孩子逃荒的百姓罷了。”

顧正臣走向王錘,看了看並不怎麼言語的王釺,對王錘說:“逃荒的百姓,為的是活下去,哪裡有當堂尋死的道理?是魏觀讓你來這裡的吧,怎麼,他沒有辦法說服皇帝蠲免蘇州府稅賦,另闢蹊徑,找到了我的頭上來?”

“不是魏知府!”

“那是誰?”

“我……”

王錘看著逼近的顧正臣,感覺到一股壓力,不由後退。

顧正臣沉聲追問:“到底是誰?”

“是,是……”

王錘緊張不已。

顧正臣停下腳步,看著被逼至牆邊的王錘:“能想出借我之手達成目的人,定不是簡單之人。你若不說,我這就上書朝廷,彈劾魏觀設局操縱人心,彈劾他惡意派流民干擾句容縣衙!”

“不是魏知府,是,是——”

“高啟?”

顧正臣凝眸。

“啊?”

王錘驚愕不已,自己貌似沒有說出這個名字。

顧正臣雖然看不懂唇語,可在魏觀身邊,就只有高啟、王彝兩個心腹幕僚。看王錘嘴巴張合著,明顯是高的發音。

高啟,這個傢伙當真是玩火啊!

可以說,魏觀之所以被朱元璋弄死,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未必是搬府衙這件事,而是受到了高啟的牽連。

朱元璋看高啟不順眼太久了,邀請高啟出來做官,給的還是戶部右侍郎這種高階官銜,但高啟不給老朱面子,不當官。

在這之前,高啟還寫了一首《題宮女圖》的詩,其中有兩句是:“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宮禁有誰來?”

這原本是寫元順帝宮闈隱私的閒散之作,可老朱以為是在罵自己。若不是為了表示對人才的尊重,老朱恐怕會尊重高啟全家一次。

高啟不接受老朱的官,在魏觀邀請之後,轉身成了魏觀的幕僚,還進入蘇州府學當了教授,這再一次挑動了老朱的神經。

據說魏觀因政績出眾,被提拔為四川參政,就是高啟在暗中運作,上演了一出無數百姓哀求魏觀留在蘇州,以民意打動老朱,讓老朱答應魏觀繼續在蘇州府任職。

高啟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傑”,甚至還有人將高啟的詩作為明代第一。

不管怎麼說,高啟都是一個才華高逸,學問淵博之人,但此人也是一個缺乏政治頭腦,善用小聰明的傢伙。

你不願意當官,就別出山,好好留在家裡種地,幹嘛還幫助魏觀。朝廷官員調動你也敢“民意”干涉,這種操縱人心的把戲是你一個幕僚可以玩的嗎?

現在好了,此人竟然將主意打在了自己頭上,想要讓自己出面,去說服老朱蠲免蘇州府稅賦,上演的還是苦情戲。

顧正臣看著王錘,咬牙切齒。

自己算是吃了一個啞巴虧,將高啟交出去,也是於事無補。

高啟的出發點是道義,是為蘇州府百姓,他站得住腳跟。人家都站在制高點上了,自己走錯一點點,都是被指責的一方。

哪怕是將高啟的事說出來,老朱殺了高啟,那這世上不過就是多了個死老頭子,什麼都不會改變。

“這筆賬,我記下了!”

顧正臣不甘心吃虧,尤其是不甘心被人當棋子一般利用。

王錘猛地跪了下來:“顧知縣,蘇州府百姓真的走投無路了啊!朝廷對其他地方,皆是蠲免,唯獨對蘇州是賑貸!百姓夏無收成,秋裡要還糧,一年到頭來,又是顆粒無存啊。商人說,顧知縣愛民如子,既是如此,為何顧知縣不能為蘇州府百姓說情,救百姓於水火之中?”

顧正臣沉默了。

蘇州府的百姓是辛苦,他們扛著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但問題是,自己是應天府句容知縣,和蘇州府沒有任何關係。

上書談論蘇州府的事,為民發聲,非為政論,不是什麼大錯誤,文官嘛,兼濟天下的思想很重,為民請命的聲音一直都不缺。

但蘇州府的事,很容易觸動朱元璋脆弱的心理,一旦被老朱惦記,那以後好日子就沒了。顧正臣知道蘇州百姓苦,也理解高啟“謀略”的苦衷,可這裡的水很深。

王釺看著轉身要離開的顧正臣,跪了下來,怯生生地說:“我們也是大明的子民,勤奮耕耘,為何要像罪人一樣活著?”

顧正臣回過身看向王釺,他只是一個孩子,可也飽受生活滄桑。

如何回答他?

回答不了。

蘇州府的百姓,似乎有原罪。

顧正臣走出了監房,回到二堂之後,一句話也沒說,直至晚上返回知縣宅,才對張希婉說了句:“為了百姓,得罪皇帝,合適嗎?”

張希婉緊張起來,拉著顧正臣的胳膊,臉上寫滿不安。

皇帝很兇。

顧正臣苦澀地搖了搖頭,如同自言自語:“我不是魏徵,他也不是唐太宗……”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風流小太醫:女帝讓我侍寢

風流小太醫:女帝讓我侍寢

百川
穿越小太醫,開局撞破皇帝女兒身!又被淑妃抓住威脅下藥。女帝大怒,命我侍寢!
歷史 連載 105萬字
穿到漢末緊抱劉備大腿

穿到漢末緊抱劉備大腿

鄉間小路
穿越漢末,無親無故,無權無勢,接下來就是亂世了。\n怎麼辦?\n當然是緊抱住大佬的大腿,努力的苟活下去了。 \n當然,\n閒來無聊還是可以搞搞後世的發明,給大佬提提意見,幫助大佬把大腿越弄越粗。
歷史 連載 2萬字
戍邊五年,拿天皇玉璽刻墓碑

戍邊五年,拿天皇玉璽刻墓碑

流水的思緒
大離王超風起雲湧之際,王煊穿越到大離窮山惡水的益州成為一方縣令。 因為政績太好,無奈被調回京城,擔任帝師。於是乎,王煊只得無奈出手,滅殺諸侯,平定江山!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