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千學子真的很多嗎?

後世小學的學生普遍都過千,有些甚至接近兩千,擱大明沒道理弄不出來,只要解決好食宿問題,其他都好說。

而食宿問題歸根到底是錢的問題,受益於老郭家雄厚的家底貢獻,縣衙短時期內不缺錢,拿出個三千貫打造句容初等學院,支撐學院運作,並不算難事。

何況句容織造大院、裁縫大院積累了超千人管理的經驗,嗅覺靈敏的商人又帶來了豐富貨物,糧食不缺,肉和蔬菜雖然數量少了一些,樣式不多,但談不上短缺,餓不著孩子,何況來年句容百姓家也會增加養殖、蔬菜種植。

顧正臣看著一臉擔憂,接連反對的劉桂、孫統,笑道:“一千學生,一個月耗費糧食折四百石,以句容糧價來算,只需要二百貫左右,一年兩千四百貫錢。加上其他耗費,一年下來不會超出三千五百貫錢。”

“沒錯,這是一筆鉅款。但這筆錢並非完全由縣衙出,句容大戶、富戶,也會捐資部分。孩子入學院讀書,自不能完全免費,最起碼的孩子飯食,父母總還是要給個一半以上。另外,佛門、道觀,那裡也可以討要一點過來……”

劉桂看著自信的顧正臣,感情他早就打定主意找人化緣了。

若家長願意出孩子的口糧,這倒可以節省一筆巨大開支。大戶、大族歷來有幫助地方教化的習俗,每年走一圈,要個五百貫以上不成問題。

至於佛門、道觀,不好說,不過縣尊與佛門關係不錯,每年從佛祖那裡討點香火錢,想來佛祖不會吝嗇,三清那裡就不好說了,縣尊剛拆了他們在清真觀裡的金身……

不過林林總總算下來,學院每年的成本還是可以承受,縣衙少徵一次大規模的徭役,錢就省出來了。

劉桂在顧正臣說完,問道:“縣尊想辦大學院,招募千名學子,或是可行。然有一個問題,千名學子,誰來教導?我與孫訓導拼了命,怕也教導不過來千名學子。”

顧正臣微微點了點頭,走了兩步,沉聲說:“民間有博學者,請來。句容不夠,那就去金陵招募,先生不能短缺,至少需要五十名。另外,先生的招募不應拘泥於四書五經的儒士,還可以請來精通籌算、兵法、匠作、繪畫、射箭等學問的先生。”

“呃,這……”

劉桂有些不安。

顧正臣丟擲了條件:“先生教書,一個月兩貫錢,口糧另算。”

劉桂、孫統激動起來。

當縣學宮教諭、訓導,每個月才領多少糧食,養家餬口都難,若不是生員偶爾送點豬肉、糧食當“束脩”,怕是早餓死了。

若縣衙願意給一個月兩貫錢,那說什麼都得幹。

“我倒認識一些故人,就是不知能否說動,罷了,寫幾封信試試吧。”

劉桂笑了起來。

孫統仰著頭,思考自己應該拉誰過來幫忙合適。

顧正臣看著縣學宮,吩咐道:“句容學院,就建在這縣學宮吧,向外擴建,多建房屋、課堂。至於縣學宮,便遷至郭家的一個小院裡慢慢重造吧,朝廷再開科舉,恐怕要等個十多年,一時半會留著縣學宮也沒用處。”

劉桂有些錯愕,連忙問:“縣尊的意思是,未來朝廷還可能重開科舉?”

顧正臣笑道:“科舉取士已深入人心,朝廷此時停罷,可不意味著一直停罷下去。隨著文教推行,讀書人增多,朝廷重開科舉是必然之事。咱們句容學院此時開設,十幾年後,說不得能出幾個舉人、進士,你們可要多用心才是。”

劉桂、孫統對視一眼,對未來很是期待。

朝廷沒了科舉怎麼行,只靠察舉人才,時間長了,定會落入窠臼,大戶大族巴結知縣或教諭,掌握察舉權,從此之後,尋常百姓子弟再無仕途之路。

如今聽縣尊說朝廷未來還會重開科舉,頓時舒了一口氣。

火尋、馬術、古貴、趙傳這些人很老實,尤其是觀禮殺頭之後,更是勤快。

說來也奇怪,一群草原上的粗糙漢子,學起來木匠活竟很快,這一度讓顧正臣懷疑他們在草原上到底是放羊去了,還是砍木頭去了。

這倒是幫了縣衙不少事,營造的事,只需要在老匠人的安排與帶班下,他們總還是可以勝任。

織造大院佈置有織機四百,日產棉布從最初的五十匹開始增加,至十月底時,日產棉布已達到了一百匹,隨著三班倒制的執行,作業效率有望進一步增加。

在積累了五百匹棉布之後,顧正臣便找來顧誠、胡恆財、孫二口、徐二牙等人,這些人已不住在縣衙,而是成為了與兩座大院對接的商隊。

顧誠算是重操舊業,當了個商人,胡恆財是個有經驗的小掌櫃,孫二口、徐二牙受恩於顧正臣,對顧正臣的吩咐執行很徹底,算是得力夥計。

“你們將這第一批五百匹棉布與一千揹包送至金陵,棉布送戶部,抵扣句容秋稅,揹包送兵部,若無人理會,轉送大都督府。”

顧正臣吩咐清楚。

五百匹棉布數量不多,但大明陳兵在北,軍士眾多,支過去五百匹棉布,至少能讓千餘軍士多件衣裳。

北方冬日多冷顧正臣是清楚的,一件棉衣,有時候可作救命用。

北方有棉花,缺棉布,棉紡織效率遠不如南方。

至於戶部會不會嫌棄少,那是戶部的事,縣衙解送到了,他們就得辦結。

顧正臣已經下定了主意,句容本地就不需要折色棉布了,整個縣域內秋稅摺合的棉布,織造大院全部承擔了,至於百姓秋稅,還是繳糧食,直接送至縣衙辦結便可。

這樣一來,那些家中棉花不多的百姓,便無需買棉布,也無需自己紡織棉布,只需要依往常給足糧食便可。

這種舉措,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擾民,同時也可以完成朝廷交代的差事。

顧正臣寫了三封信交給顧誠,叮囑道:“在金陵辦結好貨物之後,去見見家人,告訴母親和妹妹,句容一切安好,無需掛憂。待冬日封印後,我會至金陵與她們團聚。另外,路上多照顧下她。”

顧誠拍著胸脯保證:“老爺放心,我一定將倩兒小姐安全送到家中。”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穿成滅世大魔王的心尖寵

穿成滅世大魔王的心尖寵

當年明央
靈霄看了一本仙俠文。 男主下凡渡情劫,為救女主散盡修為除魔證道。但靈霄卻喜歡文中那個美強慘反派—— 大魔王謝無佞。 一個窮盡三千年從萬魔淵爬出來,就為讓整個三界挫骨揚灰的病嬌瘋批。 以一己之力逼得男女主神魂盡毀。封印他後,神族傾盡能力,以上古之法點了一抹純靈善念在這瘋批魔頭額心,試圖引他改邪歸正。 但這魔頭死不悔改,花了三千年,又衝破無妄海煉獄,打算再次拉著三界跟他一起沉淪。 這次,靈霄穿過去了,
歷史 連載 9萬字
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

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

張菇涼
穿越到漢末的林墨,為了能夠舉孝廉入仕,只能選擇在岳父面前人前顯聖。 “賢婿覺得曹操會水淹徐州?” “陳登暗通曹操?賢婿可有證據!” “賢婿如何得知袁術會稱帝的?”直到袁術被殲滅,曹操被打跑,林墨才詫異道:“呂布怎麼變的這麼厲害了,難道背後有高人?”呂布擺了擺手,不裝了,我攤牌了, “對,賢婿就是呂布背後的高人啊!”
歷史 連載 133萬字
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青芷町蘭
建安元年,初春後世歷史分類某 “白金大神”因讀者打賞太多夜夜爆更不慎猝死,意外來到漢末三國,附身張繡身上。 看著剛死不久的張濟,以及旁邊低聲啜泣的美婦縐氏,其瞬間燃起了鬥志......注:三國智商爽文,口味比較帶勁,不喜勿入,不喜勿噴。
歷史 連載 1萬字
大景第一贅婿

大景第一贅婿

泥丘白
宋安穿越了,而且好死不死的穿越到別人大婚當天、洞房花燭夜的時候。 更要命的是,對面那個被粗暴撕碎衣衫、半迷半醒的女人,還是個郡主! 一介郡馬,大婚當夜企圖對郡主用強,結果被郡主一三彩馬砸翻,然後便宜了他這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穿越者。 奶奶的,不會剛穿就又要嘎了吧?
歷史 連載 1萬字
鎖籠嬌:瘋批王爺掌心寵

鎖籠嬌:瘋批王爺掌心寵

娍齋
【先婚後愛+雙潔+甜寵+追妻】【瘋批病嬌王爺VS善良嬌軟王妃】天晟朝大亂,奸臣當道。 在民間享有菩薩再世之盛譽的將軍遺孤沈曦澐被選入宮,慘遭反派瘋批王爺折磨,善良嬌弱小白兔遇上弒殺惡魔大灰狼,人人都道她活不過三朝...
歷史 連載 1萬字
北宋官家

北宋官家

月麒麟
這世上的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趙禎也一樣。他從不覺得,自己有任何不平凡的地方。 但是,命運偏偏讓他來到了大宋,成了萬人之上的皇帝。大宋的官家難當,趙禎這個官家尤其難當。 上有奉先皇遺命,監國理政,距離稱帝只差一步的太后劉娥天天管著,下有仗著不得殺士大夫的祖訓,以直諫為榮的一群文臣時時盯著。 再想想往後數年,歐陽修,包拯,范仲淹這些只能在教科書裡出現的人物也會來到自己面前。 作為一個普通人的趙禎,心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