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千學子真的很多嗎?

後世小學的學生普遍都過千,有些甚至接近兩千,擱大明沒道理弄不出來,只要解決好食宿問題,其他都好說。

而食宿問題歸根到底是錢的問題,受益於老郭家雄厚的家底貢獻,縣衙短時期內不缺錢,拿出個三千貫打造句容初等學院,支撐學院運作,並不算難事。

何況句容織造大院、裁縫大院積累了超千人管理的經驗,嗅覺靈敏的商人又帶來了豐富貨物,糧食不缺,肉和蔬菜雖然數量少了一些,樣式不多,但談不上短缺,餓不著孩子,何況來年句容百姓家也會增加養殖、蔬菜種植。

顧正臣看著一臉擔憂,接連反對的劉桂、孫統,笑道:“一千學生,一個月耗費糧食折四百石,以句容糧價來算,只需要二百貫左右,一年兩千四百貫錢。加上其他耗費,一年下來不會超出三千五百貫錢。”

“沒錯,這是一筆鉅款。但這筆錢並非完全由縣衙出,句容大戶、富戶,也會捐資部分。孩子入學院讀書,自不能完全免費,最起碼的孩子飯食,父母總還是要給個一半以上。另外,佛門、道觀,那裡也可以討要一點過來……”

劉桂看著自信的顧正臣,感情他早就打定主意找人化緣了。

若家長願意出孩子的口糧,這倒可以節省一筆巨大開支。大戶、大族歷來有幫助地方教化的習俗,每年走一圈,要個五百貫以上不成問題。

至於佛門、道觀,不好說,不過縣尊與佛門關係不錯,每年從佛祖那裡討點香火錢,想來佛祖不會吝嗇,三清那裡就不好說了,縣尊剛拆了他們在清真觀裡的金身……

不過林林總總算下來,學院每年的成本還是可以承受,縣衙少徵一次大規模的徭役,錢就省出來了。

劉桂在顧正臣說完,問道:“縣尊想辦大學院,招募千名學子,或是可行。然有一個問題,千名學子,誰來教導?我與孫訓導拼了命,怕也教導不過來千名學子。”

顧正臣微微點了點頭,走了兩步,沉聲說:“民間有博學者,請來。句容不夠,那就去金陵招募,先生不能短缺,至少需要五十名。另外,先生的招募不應拘泥於四書五經的儒士,還可以請來精通籌算、兵法、匠作、繪畫、射箭等學問的先生。”

“呃,這……”

劉桂有些不安。

顧正臣丟擲了條件:“先生教書,一個月兩貫錢,口糧另算。”

劉桂、孫統激動起來。

當縣學宮教諭、訓導,每個月才領多少糧食,養家餬口都難,若不是生員偶爾送點豬肉、糧食當“束脩”,怕是早餓死了。

若縣衙願意給一個月兩貫錢,那說什麼都得幹。

“我倒認識一些故人,就是不知能否說動,罷了,寫幾封信試試吧。”

劉桂笑了起來。

孫統仰著頭,思考自己應該拉誰過來幫忙合適。

顧正臣看著縣學宮,吩咐道:“句容學院,就建在這縣學宮吧,向外擴建,多建房屋、課堂。至於縣學宮,便遷至郭家的一個小院裡慢慢重造吧,朝廷再開科舉,恐怕要等個十多年,一時半會留著縣學宮也沒用處。”

劉桂有些錯愕,連忙問:“縣尊的意思是,未來朝廷還可能重開科舉?”

顧正臣笑道:“科舉取士已深入人心,朝廷此時停罷,可不意味著一直停罷下去。隨著文教推行,讀書人增多,朝廷重開科舉是必然之事。咱們句容學院此時開設,十幾年後,說不得能出幾個舉人、進士,你們可要多用心才是。”

劉桂、孫統對視一眼,對未來很是期待。

朝廷沒了科舉怎麼行,只靠察舉人才,時間長了,定會落入窠臼,大戶大族巴結知縣或教諭,掌握察舉權,從此之後,尋常百姓子弟再無仕途之路。

如今聽縣尊說朝廷未來還會重開科舉,頓時舒了一口氣。

火尋、馬術、古貴、趙傳這些人很老實,尤其是觀禮殺頭之後,更是勤快。

說來也奇怪,一群草原上的粗糙漢子,學起來木匠活竟很快,這一度讓顧正臣懷疑他們在草原上到底是放羊去了,還是砍木頭去了。

這倒是幫了縣衙不少事,營造的事,只需要在老匠人的安排與帶班下,他們總還是可以勝任。

織造大院佈置有織機四百,日產棉布從最初的五十匹開始增加,至十月底時,日產棉布已達到了一百匹,隨著三班倒制的執行,作業效率有望進一步增加。

在積累了五百匹棉布之後,顧正臣便找來顧誠、胡恆財、孫二口、徐二牙等人,這些人已不住在縣衙,而是成為了與兩座大院對接的商隊。

顧誠算是重操舊業,當了個商人,胡恆財是個有經驗的小掌櫃,孫二口、徐二牙受恩於顧正臣,對顧正臣的吩咐執行很徹底,算是得力夥計。

“你們將這第一批五百匹棉布與一千揹包送至金陵,棉布送戶部,抵扣句容秋稅,揹包送兵部,若無人理會,轉送大都督府。”

顧正臣吩咐清楚。

五百匹棉布數量不多,但大明陳兵在北,軍士眾多,支過去五百匹棉布,至少能讓千餘軍士多件衣裳。

北方冬日多冷顧正臣是清楚的,一件棉衣,有時候可作救命用。

北方有棉花,缺棉布,棉紡織效率遠不如南方。

至於戶部會不會嫌棄少,那是戶部的事,縣衙解送到了,他們就得辦結。

顧正臣已經下定了主意,句容本地就不需要折色棉布了,整個縣域內秋稅摺合的棉布,織造大院全部承擔了,至於百姓秋稅,還是繳糧食,直接送至縣衙辦結便可。

這樣一來,那些家中棉花不多的百姓,便無需買棉布,也無需自己紡織棉布,只需要依往常給足糧食便可。

這種舉措,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擾民,同時也可以完成朝廷交代的差事。

顧正臣寫了三封信交給顧誠,叮囑道:“在金陵辦結好貨物之後,去見見家人,告訴母親和妹妹,句容一切安好,無需掛憂。待冬日封印後,我會至金陵與她們團聚。另外,路上多照顧下她。”

顧誠拍著胸脯保證:“老爺放心,我一定將倩兒小姐安全送到家中。”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劍尋千山

劍尋千山

墨書白
花向晚東渡雲萊時,師父告訴她, 因功法相合,為快速進階,務必拐一位天劍宗的道君回西境。但必須記得,只能拐多情劍,不能找問心劍。 因為修問心劍的道君,雖強但蠢,不懂愛恨。 可偏偏來到雲萊的第一眼,她看到的就是修問心劍的謝長寂。 她如飛蛾撲火,明知謝長寂不染紅塵,還是為他出生入死,無悔付出。 可直到他們成了真正的夫妻,她筋脈盡毀,鮮血淋漓,他也只會啞聲和她說“抱歉” 她才知,問心劍的道君,當真不懂愛恨
歷史 完結 4萬字
大秦從挖地道開始

大秦從挖地道開始

王蜀蜀
穿越成秦皇十三子,恰巧六國剛統一不久。趙昊也曾想要不要挽天傾,由自己帶領這個嶄新的帝國,做大做強。 可看了看自己的周圍,嬴政,李斯,趙高,蒙恬,王賁,扶蘇,胡亥….嗯,苟活一世不好嗎? 於是乎,趙昊有個大膽的想法,先偷偷挖一條能逃出王宮的地道,再開始混吃等死的生活。 又名《我不努力,就沒人知道我有多弱》,《朕看見這土耗子就來氣! 》,《長兄不努力,弟弟如何坐享其成?》等等。
歷史 連載 48萬字
毒誓一九四一

毒誓一九四一

A大雪滿弓刀
這是一群小人物的抗戰,一群生活在社會各個階層的人與侵略者艱苦卓絕的抗爭。 在冰天雪地的關東群山裡,在侵略者鐵蹄下的東北大地上。有這麼一群人,爬冰臥雪,忍飢挨餓,只為了將窮兇極惡的強盜趕出自己的家園。 他們用自己和家人的生命,以及下一代人的生命,用了十四年的時間,去換取一個自由的沒有壓迫的新世界。
歷史 連載 38萬字
折她入幕

折她入幕

岫岫煙
核心梗:強取豪奪 中原式微,群雄並起。河東節度使宋珩攻破晉州,大勝而歸。 雨幕中,宋珩照見一青衣女郎,綠鬢朱顏,氣質如蘭。 後於席間,宋珩得知她乃胞弟救命恩人之妹,鳳目裡平添一抹打量和探究之色。 夏初,宋珩視察幽州歸府,欲納之為妾,卻驚聞她已離府。 都府內,宋珩一步步走向她,居高臨下地看著她那張逐漸失去血色的芙蓉面,輕啟薄唇:“好一個不為權勢所動的小娘子,可惜某素來不懂憐香惜玉,專擅行那折翅熬鷹之
歷史 完結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