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居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然曹志強的做法有點朝令夕改的意思,有那麼點不靠譜,但誰讓他是出版社真正的創始人呢。

整個紅光出版社,都是曹志強從無到有建立的,他還有財權跟人事權,所以大家只能聽命行事。

就這樣,隨著曹志強的一聲令下,所有人都投入到出版《破碎虛空》的專案中去。

由於原稿已經有了,所以只需要進行一下文字校對,再搞點插畫,然後就可以直接拿去印刷廠排版印刷了。

這其中,最大的成本就來自於印刷廠的印刷成本。

原本呢,曹志強以為這個印刷成本會很高,是打著傾家蕩產的主意去做,甚至都想到去銀行貸款了。

可實際出書的時候,卻發現成本遠沒他想的那麼高,甚至低到讓他感覺十分離譜的地步。

一本16開的,加了大量插畫的《破碎虛空》。

外加一本同樣16開的,同樣加了不少插畫的《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兩本16開的書,全部採用此時比較高階的157克銅版紙,油墨也是用的好墨,那麼兩本書加起來的印刷報價有多少錢呢?

答案是,如果是起印三十萬冊,兩本書加起來的成本,不過七分錢一本!

沒錯,兩本書的成本就是七分錢!

不是七元,也不是七毛,真的只有七分錢!

平均每本書的印刷成本不過才3.5分錢!

如此一來,三十萬套的起印成本,加起來也不過才兩萬一千元!

看到印刷成本如此便宜,不是他想象的二三十萬,曹志強立刻決定加碼,直接起印一百萬套!

結果呢,因為印刷數量翻了一番還多,價格再次被壓低,只需要六萬塊就行了。

也就是說,這兩本書加起來的所謂一套,平均下來的成本,才不過六分錢一套!

由於一套是兩本書,再具體下來,等於平均一本書的印刷成本才三分錢!

印刷價格之所以這麼低,除了這時期的印刷成本本就不高外,也跟曹志強的後臺支援有關。

因為曹志強找的印刷廠,不是外面的印刷廠,而是紅光機械廠的內部印刷所。

而且為了方便,曹志強找印刷所幫忙之前,是先去找了李廠長。

李廠長對於曹志強,那一向是非常看好跟支援的。

加上紅光出版社嚴格來說也是紅光機械廠的親兒子,當爸爸的沒理由不照顧親兒子啊。

尤其是,這還是紅光出版社成立以來的第一炮,那更是要加大支援力度。

因此,紅光機械廠的印刷所,這次的印刷是真正的成本價印刷。

所謂的“真正的成本價”,嚴格來說是一種虧本印刷。

因為紅光機械廠的印刷所,在印刷這批圖書的時候,只算了紙張跟油墨的錢,其他像人工費、電費、折舊費等等都沒算進去。

畢竟曹志強要的是高標準的157克銅版紙,這玩意兒在這個時代,價格還是挺高的。

實際上,如果曹志強不是在紅光機械廠印刷,去其他印刷廠的話,價格起碼翻一番。

比如之前的作家出版社,他們出版曹志強那本詩集的時候,印刷成本是五分錢一本。

看起來五分錢更少。

可作家出版社的印刷紙張,用的是第一檔的100克銅版紙,裡面沒有插圖,封皮也不是200克的厚卡紙,所以質量方面遠不如曹志強新印刷的這套書。

而且作家出版社之前只是印一本詩集,用紙數量更少,遠不如曹志強現在這套書的用紙數量。

光一個《破碎虛空》的用紙量,就抵得上四本《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了。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都是平裝書的緣故。

如果曹志強要搞精裝書,印刷價格起碼翻三倍都不止。

既然印刷成本這麼低,曹志強也不能白讓師傅們幹活。

所以曹志強又自掏腰包,總共花了五千塊,給印刷廠的全體師傅們發了津貼。

別說,這五千塊的威力那是相當大。

要知道,此時紅光機械廠的印刷所,是國企內部單位,過去都是按照計劃派任務,確切的說是隻聽領導命令,那工作熱情可想而知。

紅光機械廠的印刷所,為何只用紙張跟油墨的成本價,去給曹志強定價?

就是因為紅光機械廠內部印刷所的工人,無論給誰幹,工廠都會照常發工資,只要不違背上面的領導命令就行。

至於電費跟折舊費也是如此,幹不幹的,都是工廠報銷,印刷所不需要承擔這方面的費用。

而紅光出版社也屬於紅光機械廠的下屬單位,一個工廠的下屬單位給下屬單位幹活,不給錢才是基操。

只是呢,紅光出版社性質特殊,屬於承包經營制,所以成本方面必須拿錢,紅光機械廠總廠,是不會承擔購買紙張與油墨這塊兒費用的,但也就只是這兩個費用了。

然而,當曹志強給出五千塊錢,不是白給的,其實是一種激勵性的獎金。

按照曹志強的規矩,一百萬套圖書,如果三天之內能印刷完成,並且保質保量,五千塊全發。

要是超過一天,就扣五百元。

如果超過十天,獎金就全部扣沒了。

在這種激勵政策下,誰不玩命幹啊?

只需要玩命幹三天,平均每人就能拿到一百塊,這誰不樂意?

因此,這個政策一出,加上真金白銀往那一放,印刷所工人的熱情瞬間就被點燃。

原因很簡單,曹志強的加班獎金,實在是給的太高了。

你想一下,一個印刷所的工人,總共才只有五十人。

五千塊錢一平均,等於平均每個人能拿到一百元啊!

這特麼抵得上印刷所普通工人三月的工資了。

當然,這必須是在三天內保質保量完成任務的前提下,完不成任務,多一天就扣一天錢。

不過正常來說,如果材料夠,肯加班,三天內是可以完成一百萬套的。

這可是印刷所的所長,自己幫著曹志強制定的規矩,那還能不清楚嗎?

所以說,什麼九九六,零零七,只要錢給的夠,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講,那就真的是福報!

吊兒郎當混日子,不是大家樂意的,是沒辦法才這樣。

真要是努力幹活就能賺到更多的錢,誰不幹活是傻子。

就這樣,在曹志強的激勵政策下,加班加點三班倒的大幹快上的情景,時隔十七年後再次出現。

這種所有工人都爭著加班的情況,看的印刷所的老所長是老淚縱橫。

甚至連李廠長跟董書記都被驚動了,特意來視察了一下。

在看到印刷所工人那幹勁十足的場面後,他們同樣是唏噓感嘆了很久,對曹志氣的喜愛也更深了一層。

話說回來,印刷成本壓的這麼低,那麼零售定價該是多少呢?

本來曹志強是想定價25元一套的,不過這個價格立刻嚇壞了眾人。

因為這個價格的話,這書根本賣不出去,因為太高了,高的離譜。

最後商量來商量去,最終定價是十元一套。

沒錯,就是十元一套,比曹志強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那套詩集,價格只貴了兩元!

就這,還是曹志強力爭的結果,要是按照餘德利的說法,本來想賣六元一套的。

而且讓曹志強無語的是,大家之所以能同意定價十元一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這套書里加了曹志強的那本詩集。

要知道,在這個時期,一本書的價格其實很便宜,市面上質量一般的書,一般也就兩三元錢一本,質量差點的書,一本才三毛五毛。

不過有一種書是特例,那就是詩歌。

詩歌在這時期,還是一種高大上的做平形式,畢竟更精煉,難度更高嘛。

所以在這個時期,詩人的地位明顯比其他人高。

比如說,同樣是作家,你說自己是家,我說自己是詩人,那我詩人的地位就是比你家的地位高。

這是約定俗成的,而且是大眾心中認可的。

也正因為這樣,當初作家出版社出版曹志強那本詩集的時候,才定了八元錢的定價。

這個定價本來就很高,不過也符合詩集的定價策略。

因為這時候的詩集單價,的確就是比同類書高。

但相對的,詩集的銷售量也非常低,受眾群體太小。

所以啊,也正因為詩集是小眾書,當初的作家出版社,才肯跟曹志強定了個內部的版稅分成合約,而不是買斷制。

如果是出,之前的作家出版社就不會那麼搞了。

曹志強這套搭配銷售的圖書,要不是有《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這本詩集,而且裡面還加了曹志強的親筆簽名跟前言,外加曹志強親筆畫的不少素描畫,本身具有很重要的紀念意義,那這套書也賣不上十元的價格。

換言之,在大多數人看來,這套兩書搭配的銷售,《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主要的,至於《破碎虛空》則是個搭頭,哪怕《破碎虛空》這本書更厚,內容也更多。

不過這個大多數人,不包括曹志強跟趙守文。

因為趙守文是《破碎虛空》的主校對,所以對這本書的內容很清楚。

而在趙守文看來,《破碎虛空》情節緊湊,磅礴大氣,尤其是武學理念,更是帶有一種還珠樓主的奇幻色彩,反正趙守文自己是相當喜歡。

所以趙守文認為,這本武俠是難得的精品,一旦上市,肯定會受歡迎。

對於趙守文的認可,曹志強十分受用,哪怕他知道這本書肯定沒問題,但在別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還是有點受傷的。

其實這個別人,主要指的是主編余德利跟社長周懷恩。

餘德利不說了,身為主編,校對把關是應該的。

至於社長周懷恩,曹志強給他的定位是稽核。

因為曹志強發現,這個時代的出版社,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稽核管理。

這個時代,上面沒有一級一級的評審小組,出版社出圖書,也不需要送審。

所以對於出版社出的圖書內容,主要靠出版社的自律。

當然了,這個自由是相對的,一些明顯反動的言論,還有一些沒被平反的作者,是不允許出版的。

另外,出書雖然自由簡單,可一旦你的書出版後出了事兒,比如因為各種原因被人舉報了,一樣是要被追責的。

可總體而言,八十年代的出版社,真的是超自由,超寬鬆,以至於這時期的出版社人員,動不動就放飛自我。

不信的話,你去看看市面上的書,哪怕新華書店這種正規書店,裡面都能找到大量很huang很暴力的圖書,而出這種圖書的出版社,竟然都特麼是正規出版社!

可以說在整個八十年代,國內的各個正規出版社,在上面幾乎完全沒有稽核,且出版內容超自由的情況下,真的就全靠自覺自律了。

也正因為如此,曹志強才本著廢物利用的原則,讓吉祥物一樣的周懷恩社長,去做內容稽核的工作。

簡單來說,周懷恩的工作,就是看看要出版的圖書內容,是否有違規或者敏感內容,如果有,就趕緊修改。

周懷恩是老派的保守人物,他如果能認可圖書的內容,大機率就沒啥問題了。

好在呢,《破碎虛空》的內容,本就比較健康,又是純粹的幻想類通俗文學,相對來說比較寬鬆。

而在這些人的努力之中,曹志強本人也沒閒著。

他身為總經理,此刻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打通銷售渠道。

對此,曹志強也不陌生,他直接找到出版局的陳局長,再透過陳局長,約了新華書店總店的書記跟經理,大家一起吃了個飯。

吃過飯後呢,還一人給了一千塊錢的現金紅包!

有了這層公關活動,效果是槓槓的。

新華書店的高書記最終拍板,以後只要是紅光出版社的圖書,新華書店都以五折的價格購買。

也就是說,以後紅光出版社出的書,新華書店都以半價吃掉,並且會通知下去,紅光出版社的圖書,在新華書店下面的門店進行零售的時候,會盡量擺放在顯眼的地方。

麻蛋,總共只花了三千塊的紅包,外加一頓一百多塊的大餐,就能拿到這麼大的優惠力度,這特麼賺翻了啊!

要知道,這可是新華書店總店的政策,就等於說是新華書店總部的決策了!

而目前的圖書發行市場,依舊是新華書店一家獨大,跟郵局形成兩大壟斷的局面。

只不過新華書店更傾向於圖書,而郵局更傾向於期刊,側重點略有不同。

但再怎麼說,這也是全國性的發行機構。

這種髮型機構,能讓一個點扣,其利潤都是海量的。

只是跟人吃了頓飯,每人給一千塊,就能拿到五折的優惠力度,真是超划算。

當然,這也是佔了京城的光。

只有在京城首都,才有這種動不動影響全國的便利性,要是別的地方,恐怕就沒這種便利性了。

於是乎,在所有人加班加點的通力協作之下。

只用了一週的時間。

如此誠意滿滿的,真正“強子出品”的“買詩集送”,外帶“強子”親筆簽名加親筆繪畫的典藏版套裝,就在全國各大新華書店中,正式上架銷售了!

7017k

都市言情推薦閱讀 More+
替身三年,離婚簽字他卻紅了眼

替身三年,離婚簽字他卻紅了眼

小黃芽
結婚三年,姜梨從滿心歡喜到刻骨失望。 一場利益交換,她以為能夠捂熱男人的心。 她等,她期盼,她用自己家業助愛人成功。 後來,她得知自己只是替身。 姜梨想不通,也不甘心。 一次次的挽回換來男人冷心嘲諷。 當她再次看見自己老公懷裡擁著別的女人時,滿眼是她未曾得到的眷念。 她終於清醒,退出這場三人遊戲。 男人卻狠狠攥住她的手,紅了眼睛:“不許走。”
都市 連載 2萬字
日娛之用愛發電

日娛之用愛發電

心水墨誠
在一瞬間會有一百萬個可能,有時候改變你命運的可能並不是什麼特別顯眼的東西,它可能是一束花,一顆石子,當然也可能是一部手機。 帶著一部神奇的智慧手機穿越到90年代初的日本。 “您好?我這裡有後世幾乎所有的技能與物品,當然你也需要支付一些特殊的報酬。”書友可以加這個群:572061477,謝謝。
都市 連載 1萬字
支付九十九元:為你締造神秘葬禮

支付九十九元:為你締造神秘葬禮

火鍋加香菜
穿越到平行世界的蘇辰,繼承了一家送葬公司,沒想到因此覺醒了神級送葬系統! 無論你是想在世界上留下堪稱傳奇的故事,還是想要打造一段神秘而又非凡的過往,令人懷疑你生前的大佬身份,只要來蘇辰送葬公司。 【只需支付九十九元,我會親自出現在你的葬禮之上,身穿黑色西服,手持黑色雨傘,駐足默默觀看葬禮。】 【支付一萬元,你的葬禮之上會出現一百名黑衣人,一輛邁巴赫出現在葬禮現場,一位滿目滄桑,身穿中山裝的老人會朝
都市 連載 85萬字
魅力點滿,繼承遊戲資產

魅力點滿,繼承遊戲資產

縱伐
單身發胖,無車無房,25歲的唐宋,看不到人生的希望。遭遇職場霸凌後,玩了三年的男神養成系遊戲突然降臨現實世界,一同出現的還有他在遊戲裡的鉅額資產、精英人才。 這是個男神養成的故事。
都市 連載 8萬字
四合院:秦家老祖恐怖如斯!

四合院:秦家老祖恐怖如斯!

生產隊的大懶驢
莫名其妙成為了秦家六歲小太公怎麼破?\n破?破什麼?\n既來之則安之。 \n既然成為了秦家村的小祖宗,那就承當起祖宗的義務來吧!\n指導他們開荒,種地,養育,山上放養野兔,野雞,野豬…\n讓自家的後輩天天都能夠吃上飽飯,讓他們百分百信賴信仰自己…\n什麼? 這是情滿四合院的世界?\n一群玄孫而已!他這位開掛的小祖宗需要在意麼?
都市 連載 3萬字
動力之王

動力之王

千年靜守
被大宇宙的意志給踢回了1978年的陳耕,故事再次開始。
都市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