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麒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翌日,一大清早,太陽還沒露頭,朝廷的文武百官,就已經在午門外準備好了。

如果說昨天的朝會,是這些日子以來,最為驚心動魄的一場大事,那麼今日的朝會,就是最重要的一場儀典。

因為今天,是東宮太子的冊封大典!

卯時的鐘聲剛剛響起,宮門被力士緩緩拉開,諸臣在禮官的指引下,終於再次踏入了久違的宮城之中。

說起此事,禮部還著實是頭疼了一番。

按照禮制來說,天子不在京城,各處正殿不可貿然啟用,但是冊封太子,又和普通的朝會不同,肯定不能在午門外。

本來,禮部的意思,是縮小規模,在文華殿舉行冊封大典。

畢竟,文華殿本就是為東宮而設,在那裡舉行大典,倒也說得過去。

但是到了孫太后那,卻被駁了回來。

文華殿是尋常議事的殿宇,所以論寬闊地方,和三大殿是沒法比的,若是在文華殿舉行冊封大典,那麼勢必要刪減很多文武大臣。

沒有群臣見證的大典,還不如不辦!

她老人家在這一點上十分堅持,因此到最後,禮部在徵求了郕王的意見之後,最終還是決定啟用奉天殿。

高高的丹陛之上,隨著鼓樂聲起,禮官端正洪亮的聲音響起。

“群臣進!”

一眾大臣面容肅然,拾階而上,排著隊依次踏入奉天殿的門檻。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大門,投射在這座莊嚴宏大的宮殿當中,顯得肅穆之極。

只不過原本應該是皇帝高居的御座之上,如今卻空空蕩蕩,只有御座的下首處,擺設著一張稍小的坐榻。

待群臣在殿中分文武站定,孫太后一襲朝服,頭戴鳳冠,自後殿緩步而出,在一干內侍的簇擁下,邁上高高的臺階,坐定之後,禮官再次高喊。

“拜!”

於是群臣紛紛整齊下拜,三跪九叩,齊聲呼道。

“聖母太后千歲千千歲。”

禮官再喊。

“起!”

群臣方起身站好,孫太后面色平靜,開口命道:“金英,宣詔吧!”

於是金英拱手領命,從尚寶司準備好的案前,恭謹的捧起一份黃絹詔書,展開讀道。

“邇因虜寇犯邊,荼毒我大明百姓,皇帝深恐虜賊禍我大明祖宗社稷江山,不得已而親帥六軍往正其罪……”

這份詔書和之前發到禮部的那份,內容上其實差不多,只不過更加符合朝廷的典制而已。

說得明白些,也就是更加冗長。

金英一氣讀了小半盞茶的時間,重頭戲才到。

“……惟國家安定之本,建儲副以為先,皇帝長子見深天資粹美,日表英明,我朝廷宗室親王,文武群臣合誠奉表,請立東宮,言之切切再三,故今以冊寶,立見深為皇太子,正位東宮,豫定國本,以系天下之心,詔告萬民,鹹使聞知。”

隨著金英將手裡的黃絹合上,高聲喊道。

“眾臣領旨!”

於是底下朝臣再次跪行大禮,齊呼道。

“臣等謹奉詔!”

照理來說,這個時候,應該是皇太子殿下出場,領受冊寶,然後接受群臣的朝拜。

但是鑑於如今的皇太子只是一個兩歲的小娃娃,考慮到安全問題,禮部就直接把這段掐了。

不得不說,這場冊封大典,雖然意義重大,但是從儀典規制上來說,卻的確十分簡單。

基本上到此處,大典的基本環節就結束,如果按照正常程式,朝臣們就該退場了。

但是在金英退下之後,禮官卻並沒有出來宣告結束。

反而是朝臣序列當中,有幾位大臣緩緩出列。

文臣這邊有五人,分別是吏部尚書王直,兵部尚書于謙,戶部尚書沈翼,禮部尚書胡濙,左都御史陳鎰。

武臣這邊,則是豐城侯李賢,成安侯郭晟,忻城伯趙榮,以及駙馬都尉石璟,共四位。

九位朝臣,分別代表文武百官,以吏部尚書王直為首,在大殿中央站定。

接著,王直自袖中拿出一份奏疏,帶領九位大臣,拜倒在地道。

“聖母陛下容稟,今聖駕北狩,皇太子幼衝,國勢危殆,人心洶湧,古語有云,國有長君,社稷之福,臣吏部尚書王直,同文武群臣共請與聖母,早定大計,以奠宗社。”

這也是提前商定好的,要知道,雖然在昨天的小型朝會上,太后和文武重臣,已經將此事敲定。

但是和冊封太子一樣,總要有昭告群臣的環節,當然,三辭三讓也是少不了的……

孫太后高居於丹陛之上,望著底下拜倒的朝臣,目光有些複雜。

她知道,自己這句話一出口,便再無挽回的餘地。

然而局勢到了此等地步,又豈是她能左右的?

幽幽的嘆了口氣,孫太后道:“諸位愛卿所奏,乃國家大計,準爾等所請,以郕王祁鈺即皇帝位,禮部具儀,擇日行登基大典。”

今日是冊封東宮的儀典,朱祁鈺雖然總攝朝局,但是名分上依舊是臣子,故而並沒有和孫太后一起坐在上首,而是和群臣一起站在底下。

聞言,朱祁鈺對著拜倒在地的群臣。

“諸位大臣,何為此議?”

說罷,轉身對著丹陛上的孫太后,同樣拜倒在地道。

“聖母容稟,我為宗室,有何才何德,敢當此請?”

孫太后沒有說話,而是豐城侯李賢開口道:“殿下何必固辭,國有長君,天下方安,殿下為宣宗之子天資英才,德行可昭諸王,如今國勢殆危,尚賴殿下主持大局,懇請殿下以江山社稷為念,嗣位為君!”

話音落下,朱祁鈺聲色俱厲。

“國勢殆危,自有禮法在上,皇太子仍在,爾等敢亂法乎?”

李賢於是退後不言。

隨即,禮部尚書胡濙上前,開口道:“殿下身為宗室,有匡扶社稷之責,此乃大義大節,今皇太子幼衝,國無長君,大義在禮法前,懇請殿下,以大義為重,以祖宗基業為重,嗣位為君!”

這實際上,就是所謂的三辭三讓了。

很多人覺得,這種繁文縟節,實際上是多餘的,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

但凡對朝廷典制有所瞭解的,都能從這番辭讓當中,看出些門道來。

從程式上說,首先由群臣請命,隨後太后下詔准許,這個環節,代表的是皇權的認可,主要是為了說明,這並非篡位,而是由上至下的傳承。

待太后下詔之後,群臣合請於郕王。

朱祁鈺自然也不能立刻同意,他的第一次推辭,拿出的理由是自己無才無德。

與之相對的,是豐城侯李賢出言,代表武臣團體,肯定了郕王殿下的能力和品德。

從對下的角度來說,這是向天下人宣告,郕王殿下的品德能力,都足以成為萬民之主,而從對上的角度來說,這是在向新君表示武臣的忠心。

緊接著,第二次辭讓,朱祁鈺拿出的理由是皇太子仍在,自己繼位不合禮法。

這次出言的,就換成了禮部尚書胡濙,禮法之事,自然是禮部出面,同時,作為六部重臣,胡濙也代表著文官集團。

胡濙搬出來的是天下大義的名分,大義重於禮法,將國家大義,祖宗基業擺在前面,一樣是在說明,新君並非是悖逆禮法,謀逆篡位,而是秉持國家大義,扶威救國,同時也是在向新君表示文臣的忠心。

如此一來,有了太后詔命,再加上文武的請命,朱祁鈺才能“勉為其難”的同意。

當然,還差不了最後一道程式。

文臣和武臣都分別請命過後,出場的自然該是王直這個百官之首。

見朱祁鈺“堅辭不受”,王直緩步上前,道。

“臣等知殿下遵禮守義,然聖母皇太后有命,殿下豈可固違?臣等誠憂國家,非為私計,懇請殿下受命,嗣位為君!”

說罷,王直帶著群臣再次拜倒,高喊道。

“懇請殿下受命,嗣位為君!”

這一次拜倒的不僅僅是站出來的幾位重臣,奉天殿中所有的大臣都隨拜倒,群臣齊呼,聲音透過殿宇,聲震天際。

眼見群臣如此堅持,朱祁鈺重重的嘆了口氣,方才道。

“卿等既為國家,我亦當為祖宗社稷圖之,聖母太后詔命在上,違之豈非抗命?”

於是群臣再次齊呼。

“殿下大義,吾等定當竭盡全力,同殿下扶保社稷,共抗外敵!”

朱祁鈺定定的望著在場的所有人,目光掃過底下山呼的群臣,也掃過座上神色複雜的孫太后,最終投向殿門外遙遠的天際。

自今日起,大局終定!

再無反覆……

玄幻魔法推薦閱讀 More+
海王大帝:女帝求我不要分手

海王大帝:女帝求我不要分手

碼癌犯了
【反舔+後宮+爆爽】 蘇衡穿越至一修仙世界,竟繫結了一個天道寶庫。 只要將寶物贈送給漂亮女人就能獲得各種寶物返還,蘇衡樂了。 重活一世,這次我也來噹噹大款的感覺! 自此之後,蘇衡走上了透過贈送寶物而無敵於世間的道路! “蘇衡哥哥,這風雷閣的青玉扇好貴啊,我想要!” 蘇衡大手一揮,買! “去!再去挑一件最貴的!” “這九龍聖劍真乃世間神兵啊,不錯,拿去送給蓉蓉除除草吧。” “…… 此後,無論是王朝公
玄幻 連載 13萬字
帝君太粘人,重生魔後只當美強爽

帝君太粘人,重生魔後只當美強爽

雲山不亂
【簡介】女主專心搞事業,高冷卷王大女主×粘人霸道小忠犬魔尊白漓,堂堂九域第一高手,遭親信背叛隕落,重生成下等位面的廢柴。 親姐姐挖走奇骨,未婚夫另娶旁人,家族把她當成棄子?修煉天才們怒了:“白大佬是廢柴,那我們算什麼?”神獸崽崽們咆哮:“為難姐姐,就是跟全天下的獸獸過不去!”布神陣、馭神獸、煉神丹、煉神器、畫神符,魔尊歸來風華絕代,手握團寵劇本驚豔世人。 原家族悔不當初,未婚夫也痛哭流涕請求再續前
玄幻 連載 2萬字
舊神之巔

舊神之巔

邪魔妖祟亂世間,神塑如林鎮河山。在這全民敬神時代裡,高二學生陸燃,敬來了一尊神秘的生靈。 至此,人間多了一位漫浪信徒。神擋殺魔,操作很騷,獨樹一幟,技法亂秀......但陸燃深知,自己真的是一名虔誠的好信徒! 故事,要從一幢老舊的居民樓講起......
玄幻 連載 9萬字
牧龍師

牧龍師

這片大陸上任何生靈都有機率化龍。傳言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一道龍門,躍過之後,宛如蒼穹日月,耀眼輝煌。 人也是如此。人的龍門就在於化身牧龍師。四處找尋那些即將化龍的小幼靈,將它們馴養成當世無雙的龍王!
玄幻 連載 0萬字
從藥鋪瞎子開始的長生路

從藥鋪瞎子開始的長生路

是桃花酥呀
宋成穿越而來,成了個邊陲小鎮藥鋪的打雜瞎子。所幸,在擁有了個並不嫌棄他的娘子後,金手指也跟隨而至。 妖鬼亂世,玄法秘術,神兵燦宇,九陰九陽。宋成不求稱霸為王,只想把日子過好。 ...這是一個長生不老的人,行走過漫長歲月,歷經無窮皇朝的故事。
玄幻 連載 4萬字
元初歸途

元初歸途

詩苒淙淙
雲海泱泱,諸界蒼茫;天道輪轉,天理無常;生死福禍,愛恨離殤。跨越三萬年的歷史長河,諸方天域再起波瀾,星河震盪、大道崩塌、古陣明滅,這是預言中的血色。 承古氣運,自微末起;大浪淘沙,詭譎雲湧;晨曦之星,鋒芒鎮世。且看這諸天合一,少年定要四海來朝!
玄幻 連載 4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