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狸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御史中丞這個官職的戰鬥力,劉勝一向是認可的。

御史中丞,是一個怎樣的官職?

——根據漢室現有的朝堂體系框架,御史大夫為三公,理論上掌控御史大夫屬衙上下的一切事物;

而御史中丞,作為御史大夫的一號副手,理論上只具備‘協助御史大夫厘政’的權利,並沒有太大的行政自主權。

從這個角度來看,御史中丞千石的秩比,也可以說是與職權比較相符的。

畢竟除御史大夫之外,無論是丞相府的丞相長吏,還是少府的少府監、丞,亦或是其他九卿的副手,也都是比千石到千石左右的秩比。

但實際上呢?

在御史大夫‘只做亞相,不管本屬、不顧本職’的大背景下,御史大夫屬衙真正意義上的掌控人,其實是御史中丞。

在某些極端情況下,御史中丞甚至不需要得到上司——御史大夫的允許,便可以自主做出行政決策。

這,就有些讓人心驚肉跳了。

御史大夫是什麼人?

亞相!

按照漢室過往數十年的政治傳統,更是可以直接將御史大夫,視作是下一任丞相的一號順位人選!

就更不用提御史大夫位列三公,秩中二千石,銀印青綬,甚至動輒身負徹侯之爵了。

在這樣的前提下,秩千石的御史中丞,真的可以抵抗擁有這麼多斜槓身份得御史大夫嗎?

很顯然,這需要極高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手腕。

尤其是在御史大夫屬衙的特殊性,使得這個屬衙的每一個人,都必須極其注意自己和其他朝臣之間的私交、往來的前提下,無法得到任何人脈助力的御史中丞,必須極為小心的處理自己和御史大夫之間的關係。

所以,劉勝才敢篤定的說:能在漢家位列公卿之位,腰繫金印紫綬的,或許並不都是狠人。

但能在漢家坐上御史中丞的位置,並且正常在職超過三年的,都必定是久經宦海浮沉的老油子。

可饒是如此,劉勝此刻也覺得過去的自己,還是低估御史中丞的戰鬥力了。

就說方才,御史中丞針對官員貪汙的問題,所提出的幾個建議,便足以看出對於這些手腳不乾淨的官員,御史中丞也已經忍了很久了。

看看陳建方才那幾條提議,究竟強勢,甚至是‘駭人聽聞’到了怎樣的程度?

其一:凡是地方收繳上來的農稅,都需要按照太祖高皇帝時定下的規矩,即‘量入而出’;

除了郡縣府衙日常運轉所需,其他諸如水渠、道路等一干費用,皆不再允許地方截留。

農稅盡數進繳國庫之後,地方郡縣可再相相府國庫申請款項撥付。

什麼意思?

所謂‘太祖高皇帝所規定的量入而出’,其實就是類似後世‘行政預算’的制度。

只是不同於後世,可以透過做賬來提出的行政預算:如今漢室的‘量入而出’,是以過去一年的行政支出為準的。

即:某縣今年花費了一百萬錢的行政款項,那該縣第二年可截留的行政預算,便是以一百萬為上限。

什麼叫上限?

——就是隻要能達到這個數,官員就必定會爭取到這個數!

單就是這一點,其實就有很大的可操作空間。

試想一下:某地某年只有一百萬錢的行政開銷,但在當年,該地直接花到了一百二十萬錢,那會有怎樣的結果?

答桉是:該縣非但不會因為‘行政支出超過預算’而受到責備,反而會在極為敷衍的複核之後,得到次年上限為一百二十萬錢的行政預算。

簡而言之,要想第二年得到更多行政預算很簡單——今年多花一點就可以了。

就算不想要更多預算,也可以在某個行政預算還有剩餘的某年,為了確保次年的行政預算不下降,而故意將剩下的行政預算花掉。

那陳建再提地方郡縣‘量入而出’,並提出不再允許地方郡縣自主增加截留比例,是什麼意思呢?

——劉勝用膝蓋都能想到:陳建這是想要將郡縣截留的比例,直接定死在三成!

別管旱、澇,也別說沒用的,不管農稅收入是多少,都只能截留三成。

至於有自然災害之類,那就給朝堂報嘛;

朝堂再撥就是了。

要想更多行政預算,那就提高基數吧。

在固定稅率下,努力開墾更多荒田,努力讓百姓收穫更多的糧食、繳納更多的農稅吧。

不得不說,低於這個時代而言,這種與類似績效掛鉤的措施,無疑是先進到了有些過分的地步。

但劉勝卻驚奇的發現,對於陳建這第一條建議,劉勝實在是有些心動······

···

其二:凡是相府國庫應地方郡縣之請撥付的款項,都必須由御史大夫屬衙過目,並派採風御史監察。

常務,應當先派採風御史查證,而後再撥付款項,隨後再由採風御史暗中監察進度;

急務,則亦當在事後派出採風御史查證,確保國庫調撥的款項用到了實處。

如果說第一條建議,極大的限制了地方郡縣透過截留農稅獲取公款,那這第二條建議,就算是基本堵上了地方郡縣隨意申請公款的口子。

相府得到地方郡縣的撥款申請,需要經過御史大夫屬衙稽核?

——要知道御史大夫,是天生要和丞相做對的亞相!

雖然實際上,御史大夫和御史大夫屬衙二者之間,並沒有多麼密切的關係,但單只是理論上的關聯,也足以讓御史大夫屬衙具備‘凡是相府要做的事,直接反對就一定沒錯’的政治立場。

這就意味著往後,除非是朝堂上專門討論過,並且由天子親自拍板撥款的大型工程,否則,相府休想在御史大夫屬衙,再得到任何一封關於公款調撥的批准。

換而言之:某項撥款是否得到批准,將不再是相府說了算,而是御史大夫屬衙說了算。

——你們相府不是瞻前顧後嗎?

——不是要‘蕭規某隨’,因為蕭相國,就預設批准一切地方郡縣的申請嗎?

沒關係!

反正蕭相國沒做過御史大夫,你們相府不敢駁的批准,我御史大夫屬衙駁!

···

再看第三條:凡是朝堂調撥的款項,無論是相府國庫還是少府內帑所調,都應當在地方郡縣張貼露布,以明告百姓。

郡衙申請的款項,在郡治所在地張貼露布;分發給縣衙的款項,則由縣城張貼露布。

露布非但應該公示款項多少,還應當在事後公佈款項明細及去向,並隨時供採風御史查證。

對於採風御史要求配合調查的,地方郡縣應當全力配合,而不當有所阻攔。

這,無疑就是原始版本的財政公示制度,以及‘接受民眾監督’了。

劉勝不敢說這個舉動,能對貪汙之風起到怎樣程度的遏制作用;

但劉勝很確定:這個舉措成本很低,並且低到了‘但凡有點用,就很具必要性’的程度。

至於最後一條:凡御史大夫屬衙派出的採風御史,在單次外出採風過程中,有兩人同時死在同一個郡內時,應當由廷尉派出官吏徹查,並第一時間讓此地郡守卸任待查。

待事態查明之後,再根據狀況進行下一步處置······

“過往這些年,有采風御史反常的死在地方郡縣,導致某件事差不下去的先例?”

劉勝試探著一問,便見陳建嗡時紅了眼眶;

殿內足足安靜了好一會兒,才由劉舍略帶唏噓的搖頭道:“早些年,是豐沛龍興之地,立下了‘御史冢’的赫赫威名;”

“太宗高皇帝以來,則是清河郡,逐漸變成採風御史寧願繞道千里,也不願隨意路過的禁地。”

“到近些年,凡是得到審查清河郡的差事,採風御史們便無不痛哭流涕,旋即拖家帶口掛印而去;”

“便是偶有願意去的,也大都在出發前交代家人:為自己操辦好身後之事······”

“更要命的是:絕大多數提前操辦好後世的採風御史,大都沒能全屍而還·········”

聽著劉舍這一番頗有些敏感的‘劇透’,劉勝的眉頭早已經擰在了一起。

——世人皆知,自太宗孝文皇帝晚年開始,清河郡,便產量漢家大計的‘首計’,即首個入京受計的郡,也是蟬聯十數年課為‘最’的郡。

但世人也同樣清楚:就像是豐沛龍興之所,是老劉家最堅實的基本盤一樣——清河郡,便是當朝太皇太后竇氏家族的根據地。

這樣一個地方,能被治理的很好——能在不受強權影響下被治理的很好,本就是一件讓人不敢置信的事。

只是劉勝無論如何都沒想到:清河郡確保“治下清明”的方式,居然是堵塞聖聽······

“朕,知道了。”

“其他幾條,還需要由朝堂公議。”

“但這最後一條,朕,答允了。”

“——從今往後,凡採風御史外出公幹,途中物故的,都由丞相、內史、廷尉三司合查。”

“一旦發現異常,務必窮追不捨!”

“自丞相一下,凡牽扯其中者,皆坐謀逆!”

對於劉勝如此義憤填膺的態度,陳建卻早已是一句話都說不出口,只垂淚連連叩首。

而在御榻之上,看著平日裡不苟言笑,突出一個鐵面無私的御史中丞,此刻卻哭成了一個淚人,劉勝心裡也是一陣不是滋味兒。

御史在公幹過程中出事,是什麼概念?

——基本等同於後事的中央工作組集體易溶於水!

這要是放在後事,那就不是出動警力的事,而是出動軍隊的事了。

但在這個時代——在這個官員一邊大撈特撈,一邊還動不動“我死給你看”的時代,劉勝僅僅只是答應加強中央工作組的人身安全保障,就已經讓陳建老淚縱橫。

劉勝不知道自己該說這個時代的官員太容易滿足,還是這個時代的官場太過烏煙瘴氣。

但劉勝知道:從今天開始,將有無數既得利益者,會站在劉勝的對立面。

他們不好光明正大和劉勝作對,只敢躲在暗處搞一點小動作、小陰謀。

但劉勝,已經做好了打一場持久戰的準備······

“官員貪汙的問題,御史中丞給出了幾個比較不錯的建議。”

“除此之外,朕也有一個想法,諸公可以替朕思考思考:這麼做合不合適。”

“——每年一次,審查官員財產和財產來源。”

“這件事成本很高,阻力也會很大,而且有太多的空子可以鑽。”

“具體應該怎麼做——怎麼避免這件事,成為一件費力不討好的惡政,還需要諸位下去之後好好想想。”

“儘快擬道奏疏,然後在朝議中商量商量吧·······”

將自己的補充意見也交代下去,劉勝略帶著不忍的目光,便再次落在了陳建身上。

即便這位御史中丞,早已經在自己面前哭成了淚人,劉勝也只能再次將期盼的模樣撒向陳建。

——貪汙的問題有了章程,可行賄受賄的問題,卻是更讓人絕望的大山。

而且對於這座大山,如今漢室社會風氣的容忍度,實在是高的有些誇張。

“至於行賄、受賄,實在是由來已久,且根深蒂固的民風民俗問題。”

“尤其是在太宗孝文皇帝年間,將軍張武在受賄被檢具之後,反受賜金‘以愧其心’開始,受賄行賄,便在我漢家蔚然成風。”

“人人都覺得自己行賄受賄,頂多就是像將軍張武那樣,得到‘以愧其心’的賜金。”

“絕對不曾有人想過:自己行賄受賄,可能會招來殺身之禍······”

···

“所以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陛下或許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

“其一:重新調整官員俸祿,最大限度避免官員被動受賄的可能。”

“畢竟太祖高皇帝之時,米石數千錢,千石的祿米,本身就是一筆不菲的財富;”

“而如今,米石作價五十錢,官員俸祿卻還是有一半的米糧,這就等於從太祖高皇帝以來,官員的俸祿,一直在隨著糧價一起下降。”

“其二,則是陛下或許需要一個契機,用一顆人頭來告訴天下人:受賄、貪汙,也是會掉腦袋的··········”

玄幻魔法推薦閱讀 More+
我的劍意能無限提升

我的劍意能無限提升

奮筆十年
揮劍100次,【劍意lv1】 揮劍1000次,【劍意lv3】 揮劍10000次,【劍意lv10】 揮劍1000000次,【劍意lv99】 這天下,有武道天朝,文人以筆為器,武將以兵為器。 文道強者一字開河,武道強者一戟開山。 這天下,有隱世仙宗,修仙者,高臥九重天,斷塵緣修大道。 一言天地變,抬手換人間。 可這天下,亦有萬萬百姓,萬萬凡人,守凡法,聽仙令。 卻抵不過朝堂一怒,上仙一言。 來此世有兩
玄幻 完結 1萬字
收徒:棺中籤到十年,徒弟背叛我出關

收徒:棺中籤到十年,徒弟背叛我出關

不想思考的笨蛋
飛仙峰首座,易凌雲。 身負重傷,找到了祖師留下的棺木中閉關療養。 此時,竟覺醒了一個神級收徒系統。 每天簽到可以獲得鉅額獎勵,收徒並且培養徒弟,也可以獲得無數寶物。 由於重傷,他在棺木中閉關十年。 曾許諾十位弟子,出關之後,賜予她們成仙機緣。 可十年過去,羽化聖地所有人都以為他身死。 十位弟子,竟有九人背叛了他,還當著億萬修士出言侮辱。 昇仙大典上。 九女背叛,只有最小的弟子苦苦背棺維護。 令所有
玄幻 連載 3萬字
開局贈送天生神力

開局贈送天生神力

金邊野草
赤縣神州,大週末年,禮崩樂壞,群雄逐鹿,靈氣復甦。 有當世武豪,橫擊山河,隻手可攬星月,有詭譎妖異,天外來人,掀起腥風血雨。 “秦王掃六合,彼可取而代也!” 獲得霸王命格,天生神力天賦! “雷鳴八卦!你想要成為什麼王來著?” 獲得魚魚果實,青龍形態天賦! “我兒王騰有大帝之資。” 獲得武道天眼天賦! “重瞳本是無敵路,何須再借他人骨!” 獲得天賦重瞳! “王不可辱! 哪怕揹負天淵,需一手託原始帝城
玄幻 連載 409萬字
大商監察使

大商監察使

落日照大旗
武道神話,降龍伏虎;天授稟賦,巫神共祝。萬年殭屍,鎮魔雷法;金剛降世,怒火忿吒。 濁浪濤濤,捲起人族厚重的編年史!在這人道主宰天地的時代,鬼神皆伏首,仙佛盡低眉。 漫漫紅塵之中.....又以代天巡狩,監察天下的監察使之名,最為令人聞風喪膽,鬼神皆驚。 鐵棠穿越為運城總捕頭,以武入巫,屢破奇案。馬場無頭案,他以武夫之軀迎戰巫覡神通,破敗鬼神密謀。 曲江碎屍案,鐵棠調遣四方土地,鎮壓曲江龍王,擒拿幕後
玄幻 連載 3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