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狸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隔數年,孝景皇帝諸子、諸王,也終於是在劉勝的號召之下,於長安再度聚首。

而且與以往‘諸王交替入朝覲見’的情況有所不同:這一次,劉勝一次性召了所有的兄弟手足入京。

乍一看,這或許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挨個來太麻煩,一起來,劉勝也就不用挨個兒招呼了?

但實際上,單就是劉勝能一次性召齊自己的兄弟手足,就讓朝堂內外掀起了一陣不小的輿論。

——安全問題。

從有漢以來,長安朝堂中央和地方宗親諸侯,便一直是明面上連衣帶水,暗地裡鋒芒相對的複雜關係。

對於朝堂而言,宗親諸侯一方面是衛戍邊地、治理地方的免費勞動力,一方面又是對王朝保持著威脅的隱患;

而對宗親諸侯而言,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朝堂一方面是‘上司’‘上級部門’,一方面又是一個隨時可能攻擊自己的威脅。

明白長安朝堂中央和關東宗親諸侯之間的複雜關係,再來聽這個過往數十年,曾無數次發生在關東的故事,就沒有人會覺得奇怪了。

某一天,某位宗親諸侯在自己的王宮中,迎接了天子派來的使者;

使者一陣東扯西扯,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皇帝想要讓王上入朝面聖。

這時,王座上的宗親諸侯就會笑著低下頭,刻意將目光從天子使者的身上移開片刻。

待身邊人上前打點好天子使者,這位宗親諸侯才會笑眯眯的問出一句:敢問天使,除了寡人之外,都還有哪些宗室叔伯們,得到了陛下的召喚吶?

哦~

只有寡人一個人吶······

那麼請問:在得知只有自己一個人得到了天子召喚之後,這個宗親諸侯是否會去長安覲見?

答桉是:會。

只是在出發之前,這位宗親諸侯會盡量給每一個其他宗親諸侯,都親手寫下一封信,並在自己出發之前將書信送出。

書信的大概內容為:兄弟叔伯們吶~

寡人得到陛下的召喚,這就要去長安面聖去啦~

陛下說是隻召了寡人獨自入朝,並不曾召喚諸位兄弟、叔伯;

如果真實情況並非如此,諸位叔伯可一定要穩妥起見,小心行事啊······

這麼做的原因也很簡單:避免諸王在長安大規模聚集,以防被長安朝堂一網打盡;

對於諸王之間的這種默契,長安朝堂也樂見其成——朝堂中央同樣要避免諸王大規模聚集在長安,以防造成動亂。

什麼動亂?

——太祖高皇帝制:諸侯王非有天子詔不得擅出封地,違者以謀逆論處!

在這條劉漢祖制的限制下,漢家的宗親諸侯王之間,其實是無法取得太過有效的交流的。

而齊聚長安,無疑便是一次極好的機會。

這樣的‘機會’,卻顯然不是長安朝堂希望看到的。

也就是說,在過去,諸侯王在入朝面聖之時,會在彼此之間保持‘大家錯開入朝的時間,不要扎堆入朝’的默契,而長安朝堂也會默許這個情況存在,並樂得如此。

而這一次,孝景皇帝諸子卻一反常態——完全沒有再顧忌這個百十年來的默契,於長安齊聚首,其透露出的政治意味,也不可謂不耐人尋味。

首先,對於長安朝堂而言,不再忌諱諸侯王在長安齊聚,甚至是得到難得的‘密謀不軌’的機會,意味著長安朝堂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沒那麼擔心宗親諸侯勢力成為不穩定因素了。

這當然還要仰賴太宗孝文皇帝、先孝景皇帝父子,透過長達二十多年的經營,外加一場順利平定的吳楚之亂,以及叛亂平定後的一系列削藩政策。

其次,便是對於宗親諸侯而言,不再擔心因齊聚長安而被‘一鍋端’,也意味著長安朝堂中央和關東宗親諸侯之間的關係,已經不再像太宗皇帝、先孝景皇帝時那般微妙。

至少天子的兄弟手足們,並不擔心自己會被皇帝哥哥/弟弟背刺了。

這也從側面說明:太宗孝文皇帝、先孝景皇帝接力完成的削藩大策,不單讓長安朝堂對宗親諸侯放心了不少,也讓利益受到侵害的宗親諸侯安心了許多。

——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在‘懷璧’被人奪走時,匹夫的第一反應或許是惱怒;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匹夫也必定會逐漸發現:失去了‘懷璧’之後,自己似乎不用再承受那般巨大的精神壓力了。

再有,便是當今天子勝的公信力,透過這次孝景皇帝諸子齊聚,而再次得到驗證。

諸王敢齊聚長安,當然也就意味著當今天子勝的信用,已經達到了讓諸王信服至此的程度。

而這才朝堂內外,乃至於天下人看來,便是又一個令人嘖嘖稱奇的景象。

老劉家的天子,居然開始講信用了······

·

臨江王抵達長安;

河間王抵達長安;

魯王抵達長安;

江都王抵達長安;

長沙王抵達長安;

趙王抵達長安;

膠西王抵達長安;

膠東王抵達長安······

前後不過十數日,先孝景皇帝諸子中,有能力入朝面聖的宗親諸侯、當今手足,都先後抵達了長安。

在抵達長安之後,這些個諸侯王爺們也非常懂事:照例到先祖廟宇祭拜過後,便老老實實縮回了各自的王府,靜靜等候起了劉勝的接見。

和哥哥們相別多年,劉勝也多少是有些真情實感在其中,便也豪爽的在未央宮設下晚宴。

只是這場未央晚宴,在事後卻讓至少三個與會的宗親諸侯感覺到:當年,太祖高皇帝參加的鴻門宴,怕也不過如此了。

——當年,太祖高皇帝應霸王項羽之邀,參加兇險萬分的鴻門宴,險些將命都丟在了席間;

而在這一日的未央晚宴,諸王丟在席間的東西,卻似乎比性命都要來的更加貴重、更加珍貴······

“大哥!”

未央宮,宣室殿。

都還沒到黃昏,劉勝便已早早等候在了宣室殿;

當長兄劉榮的身影自殿外的長階上‘冉冉升起’,劉勝更是按捺不住胸中激動,趕忙從御榻之上站起身來。

——站起身歸站起身,劉勝卻也沒全然忘記自己的身份,便也就沒有親自上前去迎;

而對劉勝如此作態,劉榮卻是頗有些澹然的低下頭,不疾不徐的走入殿內,對劉勝一板一眼的拱手叩拜。

“臨江王臣榮,參見陛下。”

“惟願吾皇千秋萬代,長樂未央······”

似是沒聽到劉勝親切的呼喊般,規規矩矩行過一禮,又待劉勝自然地忙道一聲‘免禮’,劉榮才緩緩直起躬下的上半身;

也是直到這個時候,劉勝才終於清晰的看見:大哥劉榮的面上,已經覆上了一層淺淺的鬍鬚······

“大哥;”

“——陛下。”

一聲輕喚,之後便是相對無言。

從劉勝的視角來看,劉榮,實在是老的太快了······

如果劉勝沒記錯的話,先帝皇長子劉榮,應該只比作為皇九子的劉勝年長六七歲;

在劉勝剛加冠親政幾個月的當下,劉榮頂天了去,也才不過二十七、八。

但在此刻,走進未央宮宣室殿,站在御階下方的臨江王劉榮,卻好似一個飽經歲月洗禮,且身心俱疲的中年男性。

尤其是那一層淺須之下,那張寫滿無盡疲憊的臉頰,竟讓劉勝這樣的天生話癆,都一時間有些不知該說些什麼······

“大哥······”

“瘦了?”

“——過去養尊處優,只知吃喝享樂;”

“——做了宗親諸侯,肩負了宗社的擔子,自也就難免消瘦了些······”

客套間不失距離感的對話,讓兄弟二人都稍感不適;

但這點不適,卻並非是源自劉榮的話語內容。

——宗社,是宗廟、社稷的代名詞。

但與後世人刻板印象中稍有所不同的是:宗廟、社稷,並不總是代指江山、天下,也並非是天子的專屬用詞。

至少在數百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以及如今的漢室,凡一國之君,都是有資格提及‘宗社’,並有資格具備自己的宗廟、社稷的。

回想一下春秋戰國之時,滅國的代名詞是什麼?

顛覆宗廟。

這裡的顛覆宗廟,指的並不是顛覆周王朝的統治,而是指毀了某一家諸侯的宗祠,斷了某一家諸侯的傳承。

若非如此——若‘顛覆宗廟’便意味著周王朝被顛覆,那在春秋戰國四百多年的時間裡,姬周王朝,早就不知道被反覆顛覆了多少次了。

真正讓兄弟二人都感到有隔閡的,其實還是這種古怪的氛圍。

尤其是當河間王劉德的身影,也在片刻之後出現在宣室殿內之後,這種詭異的氛圍,只愈發讓劉勝感到渾身彆扭。

“河間王臣德,參見陛下。”

“惟願吾皇千秋萬代,長樂未央······”

···

“陛下······”

“似是有些消瘦了?”

“——呃?”

“——哦哦······”

“——做了皇帝,難免政務操勞,顧不上餐食有律······”

滿臉古怪的回應著二哥劉德的關切,劉勝愣是尷尬的不敢將目光,在大哥劉榮身上停留哪怕半刻。

因為在這一瞬間,劉勝想到了後世的某一句廣告詞。

都瘦~

瘦點好啊······

“魯王臣餘,參見陛下。”

“江都王臣非,參見陛下!”

“膠西王臣端,參見陛下······”

一聲溫文爾雅,一聲中氣十足,一聲略顯陰柔的三聲唱喏,也總算是將劉勝的尷尬驅散些許;

看到幾個從小一起玩兒到大的兄長——尤其是看到五哥劉非那寫滿喜悅的面容,劉勝的面龐之上,也總算是出現一抹由衷的笑意。

“四哥,五哥,八哥。”

對於曾經住在隔壁,且自幼對自己愛護有加的這三位哥哥,劉勝本能的就會更親近一些。

哪怕是歷來以‘見不得光’著稱的八哥劉端,劉勝也同樣會因為其與四哥劉餘、五哥劉非一母同胞的緣故愛屋及烏。

對於劉勝這明顯有些偏愛的溫情,三人顯得也非常自然。

劉餘是溫笑著點下頭,便自顧自走到殿側,於劉榮、劉德兄弟二人身側找到位置坐下身,旋即禮貌性的和兩位哥哥攀談——主要是和大哥劉榮攀談起來。

劉非則是喜不可耐的對劉勝一陣擠眉弄眼,就好似是在說:等會兒過來找我玩兒啊!一定要過來找我玩兒啊!

劉勝只能說:這位五哥,還真是從來都沒變過。

公子非對公子勝這樣,江都王對太子勝這樣,如今的劉非,對天子勝也同樣如此。

不知是性情有了轉變,還是礙於劉勝的身份實在不敢不來——劉端的出現,其實還是有些出乎劉勝的預料。

畢竟在過去,這位皇八子可是連先帝劉啟,乃至於太宗孝文皇帝劉恆的面子都不給!

但凡不是‘不去就有可能會死’的場合,便基本都看不見這位皇八子殿下的身影。

而今日這場晚宴,顯然不是那般生死存亡的場合,可劉端還是來了。

劉勝實在不知道自己應該說:這是八哥給我面子,還是應該認為劉端真的轉性了。

和大哥劉榮變成小老頭、二哥劉德愈發像個‘隱居高士’相比,劉勝這後三個哥哥身上的變化,無疑就少了許多。

——劉餘仍舊是一副好大哥的溫和氣質,只是由於魯地文教之風的緣故,身上更多了幾分書卷氣;

倒是往年圍苑遊獵時的玩世不恭,已經消失在了這位魯王殿下身上。

劉非也仍舊是一副小號張翼德的畫風,本就誇張的肌肉曲線已經徹底長成,膀大腰圓,虎背熊腰,活脫一個大力士坯子!

就這麼直接丟進軍隊裡,不需要任何其他因素加分——單就是這身板,都夠劉非做一個先鋒大將!

偏偏這樣一副強壯的身軀,擁有者此刻卻是那樣一副憨傻的笑容。

至於老八劉端,只能說,還是劉勝認識的那個八哥。

目光略顯呆滯,面色雪白好似婦人,氣質頗有些陰冷。

只是相較於過往,似乎多了一些更讓人不舒服的東西,以及偶爾能讓人忘記這點不舒服的掩飾······

玄幻魔法推薦閱讀 More+
無敵之境苟在下界做國師

無敵之境苟在下界做國師

俗塵嫡仙
純無敵,純愛單女主或無女主,玄幻仙俠大秦王朝萬年基業,每代君王臨終之際都會帶著太子前往國師府磕頭敬拜,祈求國師庇佑新皇。 這是秦朝君王登基之禮,亦是王朝萬年依舊蒸蒸日上之根本。\n無論出征亦或豐收,只要舉辦祭拜,必須遵守秦一世皇帝定下規矩:萬事先到國師府敬拜,其次拜天地仙宗魔派。 秦法規定:第一條國師擁有廢除君王席位權,若皇帝想廢除國師,立即將皇帝壓入天牢。 第二條無辜辱罵褻瀆國君者三年牢災,無論
玄幻 連載 6萬字
無敵帝仙

無敵帝仙

為尹染墨紅塵
非正式版:緣,妙不可言,無窮玄奇,縱使超脫了因果命運,也無法擺脫那玄妙的緣。 塵世間,那不經意的一眼,一次擦肩,甚至是無意間聽過的一則傳言···都是緣。 我好像見過你,在那煙花漫天的盛世裡,在飛揚揚塵的紅塵中,在似水流年的芳華里,在血雨飄零的亂世裡,我們,可曾見過? 在那飄渺難尋的傳說裡,在悽美如詩的回眸中,在執念如畫的輪迴中,在那遙不可及的前世的夢裡,我們,是否相遇過? 正式版:無數歲月前,仙道
玄幻 連載 26萬字
魔女魂穿聖女後爆紅修真界

魔女魂穿聖女後爆紅修真界

喜上加喜
許鳶死了。 又活了! 偏偏還魂穿成正派聖女。 要知道,這聖女不好當啊! 絕情絕愛,開局即死。 不僅要應付老腐朽,還要哄傲嬌狐狸。 這是造得什麼孽?還不如死了算了! 老腐朽說:你是聖女,你要自持! 狐狸說:你沒有心,你辜負我哥! 他二大爺三舅老爺的!我可是你們口中的妖女! 妖女學乖,天下變壞! 一語成讖,這天下果然不好了! 正派不正派,反派不反派。 該她出馬了! ——— 狐狸:“聖女不會分不清渡氣和
玄幻 連載 10萬字
人族鎮守使

人族鎮守使

白駒易逝
重活一世,沈長青成為大秦鎮魔司一員,此時恰逢妖魔亂世,詭怪猖獗—— 斬殺幽級詭怪,十三太保橫練功提升至圓滿! 斬殺怨級詭怪,純陽功提升至圓滿! 斬殺強大妖魔,打破武學極限! 斬殺—— 若干年後,沈長青化身人族鎮守使,諸般妖魔詭怪盡皆俯首! “有我一日,人族不滅!”
玄幻 連載 862萬字
穿成獸世知更鳥,人淡如菊成神了

穿成獸世知更鳥,人淡如菊成神了

有病文學
“穿越+系統+基建+升級流+女強” 從小運氣很好是什麼體驗,長大後隨便買張彩票就能混吃等死一輩子,可她該死的手為什麼要去碰什麼基建遊戲,這下好了老天看不得她瀟灑,派了個白痴系統把她擄到獸人大陸搞基建。 時弦表示人淡如菊,幹不了一點活,除非有系統當牛做馬,但誰能告訴她系統怎麼變成了絕世美男。 小劇場 矮人族小心翼翼的問:領主,什麼是歪發? 號稱人淡如菊的時玹狂怒:Wifi都不知道,拉去、統統拉去種地
玄幻 連載 4萬字
說好一起吹牛,你卻偷偷獨斷萬古

說好一起吹牛,你卻偷偷獨斷萬古

山鳥不愛吃魚
蘇塵穿越玄幻世界,覺醒神級吹噓系統。只要別人吹噓就能獲得獎勵! 同門師兄妹:雖然大家都是同等境界,但你們這樣的,我大師兄能一劍秒十個! 蘇塵瞬間踏入禁忌領域,成為古往今來同境戰力第一人!宗門長老:我觀蘇塵有大帝之姿! 蘇塵頓時肉身大成,神臺清明,天資提升到極致。無上仙帝:我觀蘇塵道友手中之劍古樸無華,看似普通,實則神輝內斂,必然是一件無上神兵! 剎那間,蘇塵手中之劍神輝閃爍,變成一件極道帝兵。同輩
玄幻 連載 16萬字